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經(jīng)大全 > 瑜伽師地論 >

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jīng)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一(5)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一(5)

  壬二、例余識

  如眼識生,乃至身識;應(yīng)知亦爾。

  這是「料簡識生」這一科。前面這一大段是「別辨五相」,就是別別的說明這個五識相貌。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這五個識,每一個識都有五個事情,五件事。自性、所依、所緣、助伴、業(yè)用這一大段說完了。第二段「總顯相應(yīng)」,就是把這五個識的五個相,在一起說明他們合作的情況,那么就是率爾、尋求、決定、染凈、等流用這五心,說明這五識和合相應(yīng)的相貌,叫做「總顯相應(yīng)」!缚傦@相應(yīng)」里邊又分成兩科。第一科「料簡識生」,就是觀察這個識的生起的相貌。第二科是「喻所依等」,「喻所依」還沒有講。這「料簡識生」分兩科。第一科是「生因緣」,就這個識的生起,當(dāng)然要有因緣,沒有因緣是不能生起的,這一科也講完了。

  第二科是「生隨轉(zhuǎn)」,這個生起的隨轉(zhuǎn),隨相續(xù)不斷的有點變化,就是剛才說的率爾,又是尋求了,尋求以后又是決定了,決定了以后又有染凈、有等流了,這叫做「隨轉(zhuǎn)」。這一科里邊,先說眼識的初三心,后來就說是后二心,這一科也是講完了。現(xiàn)在這里說「如眼識生,乃至身識;應(yīng)知亦爾」是第二科「例余識」,就是用眼識的情況,來譬喻其余的事,也是這樣子,這樣意思。

  「如眼識」,它的這個生起的情況,由率爾乃至到等流是那樣子。那么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應(yīng)知亦爾」,也是和眼識一樣,也是這樣子。也是率爾,就是耳識、鼻識、舌識、身識也是有這個率爾的情形;率爾以后就有尋求、決定、染凈。尋求、決定就是意識了,第六意識。決定了以后就有染凈;那么意識一這樣子,那么耳識、鼻識、舌識、身識也隨著就有染凈了,也就相續(xù)的有染凈,那就變成等流了。所以眼識是這樣子,「乃至」到「身識」也是這樣子,這是「生隨轉(zhuǎn)」這一科是這樣子。這個「生隨轉(zhuǎn)」,隨著因緣相續(xù)的變化,其中主要一點就是前五識,要隨著第六意識轉(zhuǎn)變,它不能自主的,有這個意思。

  庚二、喻所依等(分二科)  辛一、如行旅喻

  復(fù)次應(yīng)觀五識所依,如往余方者所乘。所緣,如所為事。助伴,如同侶。業(yè),如自功能。

  「復(fù)次應(yīng)觀五識所依,如往余方者所乘」,這以下「喻所依等」。前邊是「料簡識生」。這底下「喻所依等」,觀察這個前五識的生起的情況,這是第一科,F(xiàn)在舉二個譬喻,這是舉一個譬喻,譬喻這個五個識的所依、所緣、它們的助伴、作業(yè)這個情況,使令我們?nèi)菀酌靼滓稽c,這樣意思。分兩科,第一科是「如行旅喻」!感新谩梗褪亲呗返目腿,旅客離開了家,到外面去。用這件事來譬喻這個「所依、所緣」等的事情。

  「復(fù)次應(yīng)該觀五識所依,如往余方者所乘」,這個前面把這個識的生起等說完了,但是還有應(yīng)該說明的事情,所以叫做「復(fù)次」。我們「應(yīng)該觀」察這個前「五識」的「所依」,前「五識」的「所依」是什么?有俱有依、等無間依、種子依。這個「所依」,這個識的生起,它要有一個依止處,說一個譬喻就像「如往余方者」,就像一個人到另外的地方去,到別的地方去有事情,他去的時候,他不是一個人徒步走,他要坐車的「所乘」,他所坐的車。這個識的「所依」,就像走路的人他要坐車似的,他坐車走。這個識,眼識也要有一個車,就是眼根是他坐的車,那么這是很明顯的事情,坐的車。那么等無間依、種子依也是必須要有的。是「如往余方者所乘」,「所乘」的車,或者所騎的馬也可以;或者就說是車吧!

  「所緣,如所為事」,這個識的「所緣」,就是色、聲、香、味、觸,它所緣慮的境界!溉缢鶠槭隆,就像這個旅客,他到另一個地方去做所做的事,那個事是他所做,那么就像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所緣」的境界,這是「所為事」。

  「助伴,如同侶」,這個前五識去緣所緣境的時候,不是孤獨的,還有一個「助伴」,還有多少「助伴」,還有三十幾個「助伴」,那么這些心所有法幫助它去緣慮所緣境!溉缤瑐H」,就像往余方去做事那個人,他也有伴侶,不只他一個人的,有「同侶」這樣譬喻!笜I(yè),如自功能」,這個「業(yè)」,就是前五識在所緣境上所作的「業(yè)」,就是了別業(yè),或者一剎那的了別,能了別自相的,就這些了別的功能。了別業(yè)「如自功能」,就像往余方者,他做事在他所做的事情上,他發(fā)出種種的能力,去做那件事。這個眼識在所緣境上發(fā)出來了別的功能,就是這樣和這很相似的,這樣意思。

  這個「所緣,如所為事。業(yè),如自功能」,一個人做那件事應(yīng)該處理,怎么處理呢?就是他要發(fā)出來種種的能力去做那件事。所以前五識緣所緣境的時候,要發(fā)出來了別的功能;「業(yè)」,也就是能力的意思,這樣子來做譬喻。這個沒有譬喻這個自性,自性這個地方?jīng)]有提。 「應(yīng)觀五識所依,如往余方者所乘」,那樣這個「五識」的自性就用那個人做譬喻,「往余方者」那個人譬喻這個「五」個「識」的自性,這個就補上了。

  辛二、如居家喻

  復(fù)有差別,應(yīng)觀五識所依,如居家者家。所緣,如所受用。助伴,如仆使等。業(yè),如作用。

  這底下第二段「如居家喻」。前邊說是離開了自己的家,到別的地方去,現(xiàn)在說這個人沒有走,就在自己的家。「復(fù)有差別」,還有不同的譬喻,怎么樣譬喻,「應(yīng)觀五識所依」,我們應(yīng)觀察這「五」個「識」的依止處。「如居家者家」,就像這個「居家」的人,他所住的家。這個根,就是識所居住的地方,就是這樣意思。

  「居家者家」,那么這樣說就是這個「居家者家」,表示不是出家人,就是在家的人,在家的人才有一個家。這個五個識的依止處呢?就譬喻是那個家,這可見這個根對識的重要,到了這么個程度。「所緣,如所受用」,

  這個五識的所緣境,就像那個居家的人「所受用」的境界。那個所受的還沒有受用,但是是他「所受用」的境界,這個所緣境是五識的所緣。

  「助伴,如仆使等」,這個五個識都有心所有法,這個「助伴」就像那個居家的人,他做事的時候還有「仆使」,還有仆人,他所使用的人,幫助他做事情。「業(yè),如作用」,這個五個識發(fā)出來的這個「業(yè)」,就像那個主人和仆使做事情的時候發(fā)出來的作用,這樣意思。這個「所受用」,就像我們?nèi)羰前嗽轮星锕?jié)要吃月餅,這月餅是你所受的,但是還沒有吃,你還沒吃,但還是你所吃的,叫做「所緣」,叫「所受用」。「業(yè),如作用」,就是正在吃這個月餅的時候。

  那么這個五個識,色、聲、香、味、觸這五個境界,是你的是五個識的所緣境!杆,如所受用」的時候,這個時候還沒受用,不過是你的受用的境界。這個「業(yè),如作用」,就是正在受用的時候,正在受用的時候,叫做「業(yè),如作用」。這個有這么一個不同的地方。這是用二個譬喻:一個「行旅喻」,一個「居家喻」,來譬喻這個五個識的自性、所依、所緣、助伴、業(yè)用的相貌,譬喻這個相貌,應(yīng)該這樣的去理解它。

  這樣說這個「所依」,「五」個「識」的「所依」,用「所乘」的馬,或者「所乘」的車做譬喻;用「居家者家」做譬喻,的確是幫助我們對于這個根的了解,識與根的情況是這樣子密切的。這個眼根發(fā)眼識,原來眼根就是眼識的住處。所依止處,就是住處的意思,在這里看。但是這個若是等無間依、和種子依,和這個家的意思,不是太密切,不那么密切。以上這個「五識身相應(yīng)地」到此告一段落,解釋完了。這「五識身相應(yīng)地」,是十七地的第一地,和其它的十六地來對比起來,「五識身相應(yīng)地」比較簡單,不是很難,不是很復(fù)雜,不是那么難懂?墒窍逻呥@個「意地」以后,就是復(fù)雜了一點,事情多了一點,多了一點,還是很明白的,不是很難,不像那個四種道理那樣不大好懂。

  本地分中意地第二之一

  這底下是第二段,這個十七地,分了十四科,現(xiàn)在是第二科「意地」!敢獾亍,在十七地里邊是第二。這個「之一」,因為這一卷在這個《瑜伽師地論》這個第一卷里邊,為了調(diào)這個頁數(shù),所以就把這個「意地」分一部分在第一卷里面。又有一部分跑到第二卷去了。第二卷就是第二部分,所以叫做「意地第二之二」了,F(xiàn)在第一卷里邊的「意地」就「第二之一」是這樣意思。

  丙二、意地(分二科)  丁一、結(jié)前生后

  已說五識身相應(yīng)地。

  這個「意地」分二科。第一科是「結(jié)前生后」,就是「已說五識身相應(yīng)地」,就是把前面的「五識身相應(yīng)地」結(jié)束,生起后面的「意地」這樣意思。就是「五識身相應(yīng)地」己經(jīng)說明了,已經(jīng)講過,它里面的情況已經(jīng)說明白了,F(xiàn)在就開始要說這個「意地」,所以第二科叫「正廣分別」,就是正式的、詳細(xì)的來分別這個「意地」的事情。

  「意地」的事情又分成二科。第一科是「正明意相」,正式的說明這個「意地」的相貌。第二科是「總顯相攝」,這個「總顯相攝」在這三卷,第三卷一開始就是「總顯相攝」。這個《遁倫記》的分科,它不叫「總顯相攝」。它叫「十門分別」,分出了十個部份,來解釋這個「意地」的道理。現(xiàn)在是第一科是「正明意相」。這個這二大科「正明意相」是第一科;第二科「總顯相攝」。這個「正明意相」,也是用五門,也是自性、所依、所緣、助伴、業(yè)用。就是用這五個部份說明這個「意地」的相貌。這個到了第三卷那里,這個「總顯相攝」是「十門分別」,就是一個五門分別、一個十門分別。那么這樣子,用這二大科來解釋這個「意地」的相貌,「意地」的道理,這樣意思。

  丁二、正廣分別(分二科)  戊一、正明意相(分二科)  己一、標(biāo)列

  云何意地?此亦五相應(yīng)知:謂自性故、彼所依故、彼所緣故、彼助伴故、彼作業(yè)故。

  「云何意地」,這個「正明意相」這一科又分成二科。第一科是「標(biāo)列」。第一科是「云何意地」?「此亦五相應(yīng)知:謂自性故、彼所依故、彼所緣故、彼助伴故、彼作業(yè)故」,也是這樣把五相標(biāo)出來。「云何意地」,怎么樣叫做「意地」呢?這個前面是說的五識,這以下就是說「意識」。可是這個地的名字叫做「意地」;不叫做意識地?催@文里面呢?什么叫做「意地」呢?「意地」的自性是什么?是心、意、識。就是包括了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都在內(nèi)了,就都在內(nèi)了。說云何怎么叫做「意地」,說這里面就是把這個這么多的識都包括在內(nèi),其實里面也說到前五識,這樣子就是這個「意地」,包括了一切的識都在里邊,非常的廣了。

  用這個「意地」代表一切識,這個《遁倫記》上的解釋,如果說是心地,不要說「意地」,說心地,可不可以呢?說心地,也是可以。可以中又有一點差別。就是心、意、識,這個心是多數(shù)是表示阿賴耶識的,多數(shù)是表示這個意思。阿賴耶識,它是集起一切法的種子,現(xiàn)起一切法的現(xiàn)行,這是阿賴耶識的一個特別的相貌。就是表示對于其它的識,不那么的明顯,不那么明顯的。所以這個末那識,末那識是意。這個第六意識的這個識,心、意、識,第六意識的這個識,它是對于色、聲、香、味、觸、法的外境的了別性的作用特別強(qiáng)。那么要它也包括了末那識、阿賴耶識,這就是疏遠(yuǎn)了一點。

  現(xiàn)在用「意」來說,它又為這個末那的意;末那的意又為前六識生起的所依。這個意它又為前六識的所依,譬如說(前五根)前五識要依止前五根;那么第六識要依末那為根,所以說到這個「意」根,也就包括了識。所以意為識的依止處,這是一個和前六識相關(guān)涉的地方。第二個意思,它又去緣阿賴耶識的,這個「意」就是緣阿賴耶識的。而這個它又是緣阿賴耶識為所依的,這個末那識以誰為所依呢?以阿賴耶識為所依。這樣子說「意」,就包括了前六識,又包括了阿賴耶識,所以就用「意」做這個地的名字,就比較圓滿一點。這是這個《瑜伽師地論》《遁倫記》上這樣解釋。

  「云何意地」,這個「意地」的內(nèi)容究竟是什么呢?「此亦五相應(yīng)知」,這個「意地」也是有五個相貌的,應(yīng)該知道。那五個相貌呢?「謂自性故、彼所依故、彼所緣故、彼助伴故、彼作業(yè)故」,也要有這五個相貌,這是把這個列出來。第二科就是「隨釋」。第一科「標(biāo)列」,第二科「隨釋」。

  己二、隨釋(分五科)  庚一、自性(分三科)  辛一、征

  云何意自性?

  這以下就是隨順前面所標(biāo)列的五種,一樣一樣的解釋。解釋分五科。第一科就是解釋這個「自性」,「自性」里面分三科。第一科是「征」!刚鳌,就是問!冈坪我庾孕浴梗@個「意」的「自性」是怎么個情形呢?你說說,我聽聽,這是問。

  辛二、列

  謂心、意、識。

  「謂心、意、識」,這是第二就是回答。就是先把內(nèi)容標(biāo)出來,就是「心、意、識」。剛才說「心」,是集起的意思!感摹,是集,集會的集。這個集起的這個集,就是有個取的意思,集有個取意思。就是用手把它拿過來,這叫做取,這個集有取的意思。就是前七轉(zhuǎn)識,與境界接觸的時候,這一切的活動的相貌,這個第八阿賴耶識都把它取過來,收藏起來,所以叫做集。這個集諸法的種子,就是積聚前七轉(zhuǎn)識活動的情況,就成了種子了。這個種子在里面收藏干什么呢?起諸法的現(xiàn)行,它再現(xiàn)起一切法的形相。一切法里面,我們從《攝大乘論》上的開示上知道,『一切法者,心也』,就是心。一切法就是心;心就是一切法;一切法就是心。

  這個《摩訶止觀》,這個智者大師的《摩訶止觀》,這不思議境里面提到這么一句話。不思議境,『觀不思議境』就有這么一句話!阂磺蟹ň托,心就是一切法』。我看讀這個《摩訶止觀》讀到這里,我就沒有辦法懂,什么叫做一切法就是心?心就是一切法,不明白。等到看到讀《攝大乘論》才有那么一點消息,『一切法就是心,心就是一切法』原來是這么樣,這樣意思。我們心一動,這法就出來了。一切法是怎么來的呢?就是你心一動,這一切法就出來了。但是這個心為什么會這樣動呢?就是你以前這樣動過,在這阿賴耶識里面熏習(xí)這個種子了,你心動即是種子動;種子一動就是心;心一動就是一切法。

  所以這個「心」,集起。阿賴耶識這個心,在佛法里面的講法,是集起義,這是佛菩薩的大智慧『以義定名,以名思義』。這個依這個種種的名字,去解釋種種的道理,這是一個方法。第二個方法『以義思名』,根據(jù)這個道理是這樣子,去解釋那個名字,這又是一個態(tài)度了,F(xiàn)在這里佛法中講「心」,是集起的意思,叫做「心」。所以「心」,是種種的意思,就是把種種的活動的相貌都能夠收集起來,收集起來以后就會發(fā)生作用,又發(fā)出來一切法,就是又能夠現(xiàn)起種種的分別,那么這樣的義,正好是阿賴耶識的義。

  這個第二個是「意」。這個「意」,叫做思量的意思,恒審思量這個我,就是我執(zhí)、我見、我慢、我愛這四種煩惱,恒審思量這四種煩惱。它不是有間斷的,所以恒,叫做恒。這個思惟還是很深刻的,所以叫做審。不是我們有的時候,這個第六意識有時候也能夠思量,深入的思惟;但是有時候很輕浮的,有時候有間斷的它不恒;但是第七識不是的。不過這里也包括那個依止義。這個「意」有兩個解釋:一個是依止義,前一剎那識滅掉了,為后一剎那的識生起的依止處,所以「意」當(dāng)依止講。第二個解釋思量義,恒審思量這個我,那就叫做「意」。所以這個「意」有二個解釋:一個是依止義,一個思量義。

  這個「識」,就是了別的意思。它對色、聲、香、味、觸、法有所了別,了別這個 色、聲、香、味、觸、法,又引起了種種的分別心。現(xiàn)在這個「意」的「自性」是什么呢?就是「心、意、識」是這個「意」地的「自性」。這和前五識不同了,前五識依根了境,那叫做是它前五識的自性,現(xiàn)在不那么說,不是那么說法。如果單說第六意識也有這種意思。單說第六意識,它也是以末那識為根,為所依根,以六塵為所了別的境界,也可以這樣說的,我下面會詳細(xì)的解釋。這是第二科列出來這個「心、意、識」。這第一句話「云何意自性」,是問。第二科是「謂心、意、識」,是列出來。第三科是解釋,這個解釋里面先解釋「心」。

  辛三、釋(分三科)  壬一、心

  心謂一切種子所隨依止性,所隨依附依止性;體能執(zhí)受,異熟所攝阿賴耶識。

  「心謂一切種子所隨依止性,所隨依附依止性」,這個地方解釋這個「心」,說到「一切種子」和前面有不同了,有一點差別!钢^一切種子所隨」,就是無量無邊的種子,就是無量無邊的分別心,熏習(xí)這個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受它的熏習(xí)的時候,就把它所熏習(xí)的情況取過來,儲藏起來。這個儲藏這些「種子」,「種子」者,功能也。能現(xiàn)起諸法的功能,叫做「種子」,F(xiàn)在說這個「心」是什么東西?是無量無邊的功能「所隨」逐的,它就是「所隨」逐它。這個隨逐,就是不舍,不相舍離、不相分離,常隨逐它。這個「種子」和這個心不相舍離,常隨逐它。這「依止性」,就是它的住處,現(xiàn)在可以明白的說,「依止」,就是住處。

  這無量無邊的功能,無量無邊的能量。現(xiàn)在的人講能量,但是我們還是用佛法的語言來講;偶然的去比對也是可以,因為在人講的這個能量,是不是和佛說的這個「種子」是一致的,還不能說決定,所以不必說就是能量,不必那么講。所以有人講『佛者,是無量的能量的統(tǒng)一者』,當(dāng)然這是一個現(xiàn)時代的人,用現(xiàn)在的語言去解釋。但是凡夫的能量是貪、瞋、癡而己,佛能那么說嗎?這就先不必講他那個事情。

  是「謂一切種子所隨」逐的,所居住的地方,就叫做「心」。這個「一切種子」下面又是說,「所隨依附依止性」,那么也是「一切種子所隨」依附「依止性」。那么這個前面說過了,這底下又說是做什么呢?所以這里面又有不同的意思。就是「一切種子所隨依止性」,這指有漏種子說的。有漏的種子,就是我們生死凡夫,從無始劫來這個虛妄分別心,所造成的這些雜染的種子的住處。阿賴耶識者,雜染種子的住處,這樣意思。底下呢?「所隨依附性」,那就是無漏的種子。

  在《瑜伽師地論》上,是主張有本俱的無漏種子。不是由你自己努力修行來的,本來就是有的,有本俱的無漏種子。這個無漏種子,在《瑜伽師地論》里面所說的情形,又不是一切眾生都有的;有的眾生有,有的眾生又是沒有,有這種分別,F(xiàn)在是說有的,這個有的這個無漏種子,也是隨逐這個心,以心為所隨順者,所隨逐者。

  「依附」,這個無漏種子,在《攝大乘論》上會很明白的說出來,它是對治阿賴耶識的,它能消滅這個阿賴耶識。是這么一種的,和阿賴耶識不是同一種性,不是同一個性格的。所以它是暫時的依附在阿賴耶識里面,依附在這個心里面,是這樣意思。暫時在這里住一住,暫時依附在那里;「依止性」,還是居住的意思。這個「依附」,就表示它不是在這里常住的,表示這個意思。就是好像是客人,臨時住幾天,沒有地方住,暫時住幾天這個意思。無漏種子一定是將來要依止無垢識的,依止無垢識。

  『如來無垢識,是凈無漏界,解脫一切障,圓鏡智相應(yīng)』:那么『如來無垢識,是凈無漏界』,佛的那個清凈心,是一切無漏的種子的居住處,那樣意思!菏莾魺o漏界』,是無漏的這一個種子的一個地方,居住的世界。但是現(xiàn)在我們眾生還沒有成佛,我們沒有清凈心,沒有無垢識,我們心還是雜染的,所以這個只好在這住了。是另外沒有住處了,所以只好在這里住。所以叫做這個無漏種子的隨,所隨逐的地方,「所依附」的地方,「所依止」的地方,就是它居住的地方。那么也「依止性」,這個「依止」的心「性」。

  「體能執(zhí)受,異熟所攝阿賴耶識」,這又繼續(xù)解釋這個心的功能。這個心有這樣功能,它是有漏種子、無漏種子的居住處這是一個,它的第一個含義。第二個「體能執(zhí)受」,這個心的「體」,它另外有個功能,「能」夠「執(zhí)受」。這在那個《攝大乘論》上說了,這《解深密經(jīng)》也提到,它「能執(zhí)受」這個根,「執(zhí)受」我們這個眼、耳、鼻、舌、身這個前五根,使令它變成一個活潑的生命體,所以叫「能執(zhí)受」。它這個廣大的、這個現(xiàn)量的無分別的這個明了性,能夠執(zhí)持這個地、水、火、風(fēng),使令它成為眼、耳、鼻、舌、身,能組成這個五凈色根,使令它有感覺,它「能執(zhí)受」,它有這個作用。如果阿賴耶識不來執(zhí)受,那這地、水、火、風(fēng),還不是有情物了,就是無情的東西了。這個無情的地、水、火、風(fēng),能轉(zhuǎn)變成有情的組織,這是阿賴耶識的執(zhí)受的功能,執(zhí)受的作用,這是一個意思。

  「異熟所攝」,這又進(jìn)一步又有一個意思。它是怎么來的呢?「異熟所攝」,就是這個在凡夫的時候,就是這個有漏的惡業(yè)、或是善業(yè),由這業(yè)力把它現(xiàn)出來的。這個阿賴耶識是個現(xiàn)行,像這個現(xiàn)行的識;若在種子就是沒有現(xiàn)行。種子成為現(xiàn)行的時候要有因緣,阿賴耶識它是怎么成為這樣的一個果報的主體;在我們的這個生命體里面,阿賴耶識是個主人翁。它能在這里做主人,得到了這個地位,是因為業(yè)力的支持,善業(yè)、或者是人間。若是人天就是善業(yè);三惡道就是惡業(yè)。這是在因地的時候,是善、惡業(yè),善、惡業(yè)支持它得到了果報,便是個無記的,不是善、也不是惡。因為阿賴耶識的這個明了性,它也不會做惡事、也不會做善事。做善事、做惡事,是第六識做的。所以這個它叫做「異熟」,變異而熟。在因地的善、惡業(yè),是有善、惡的分別;得了果報的時候,是沒有善、惡,不善、不惡的明了性,所以是「異」。

  這個「熟」呢?是變異而熟、異時而熟。說是前一生,或者前多生的善、惡業(yè),當(dāng)時不能夠得到這個果報主的阿賴耶識的出現(xiàn),要后來;或者是前一生的善、惡業(yè),得了現(xiàn)在這一生的阿賴耶識的現(xiàn)行,所以叫做異時而熟。時間的時,異時而熟!杆鶖z」,是屬于這個。現(xiàn)在這里說這個「一切種子所隨依止性,所隨依附依止性;體能執(zhí)受」的這個心性,它是「異熟所攝」的「阿賴耶識」,就是已經(jīng)成就了的果報,得了果報的阿賴耶識。若是在因地名為「一切種子識」。在果的時候,叫做「異熟識」,那么就是這個「阿賴耶識」!赴①囈,翻個藏,就庫藏的藏,收藏的藏。這個「識」,這就是「心」,這個「心、意、識」的「心」是指什么說的呢?它的含意是什么呢?「謂一切種子所隨依止性,所隨依附依止性;體能執(zhí)受,異熟所攝阿賴耶識」,這就叫做「心」,這「心」是這樣講。

  壬二、意

  意謂恒行意、及六識身,無間滅意。

  就是把這兩個「意」說出來了。這個「意」,心、意、識的「意」,現(xiàn)在解釋第二,解釋這個「意」!钢^恒行意」,就是它沒有間斷的,它的活動,是一直的是這樣的活動,它不休息的,所以「恒行」,一直的活動,這個「意」,那就是第七末那意。

  末那意,前面說「體能執(zhí)受」,是阿陀那識。這個真諦三藏說『阿陀那識就是末那識』這么講。那么我們印順老法師很歡喜這個解釋,歡喜真諦三藏這個解釋,就說這個「恒行意」,就是阿陀那識。阿陀那識原來就是阿賴耶識。不過是印順老法師研究唯識的心得,阿陀那識是阿賴耶識的現(xiàn)行識,現(xiàn)行識。那么現(xiàn)行識的阿賴耶識對誰來說?對一切種子識說的。一切種子就是在因上說的,在因上說的。他這個印順老法師怎么研究這個,我想這樣的解釋,在這個教義的這個大概的綱要上看,的確是好,我也歡喜,感覺很整齊,很整齊,就是這樣說。

  就是前五識所依的根,都是有色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那么第六意識所依的根,就是阿賴耶識,原來就可以這么講了,阿賴耶識就是阿陀那識,就是怎么講。這不是很清楚嗎?如果又有個末那,另外有個阿賴、又有一個阿賴耶,也是好,也是可以,就是這么講。但是其中有一個差別的地方是什么呢?前五識所依的根,是不共有的。這個眼根,就是眼識所依,你耳識不能依,不能依眼根為所依;耳識不能依眼根為依止處,眼識也不能依耳根為所依止處。所以這個每一個識,前五識每一個識所依的根是不共的,和其它的是不共,就是單獨的,它自己的住處,這是我的家,你們不可以來住。

  但是第六意識所依的根,不是!不是它自己單獨的家,而是前五識也是它,也可以依止的,前五識也要依止第八阿賴耶識為依止;因為前五識的活動要第八識的種子來供應(yīng)它,它才能活動。所以種子依,就是阿賴耶識,所以這樣說,第六意識沒有不共的依,沒有不共的依。它依阿賴耶識為依是共有的依,大家都是以阿賴耶識為依的,這個地方也是有點不同。說六識都有所依的根,但是有一個共、不共的不同,有這樣意思。

  「意謂恒行意、及六識身,無間滅意」,這又有一個「意」。這個「意」,當(dāng)依止講了;就是「六識」的體性,叫做「身」。六識體這個「無間滅」的這個「意」,就是前一念識滅了,為后一念識生起的依止處,這個叫做「無間滅意」。這個「無間滅意」,是過去的時候就叫做「意」;在現(xiàn)在的時候就叫做「識」了。這個「識」,就是「意」;「意」,就是「識」。只是在時間上有分別,那過去就名之為「意」了。

  那個《俱舍論》上說那個「意」,就是指這個意思說的了。它沒有提到有同時意,F(xiàn)在這里說這個阿賴耶識、阿陀那識,或者說是前面說那個「恒行意」,那和第六識來對比對的話,是同時意,同時存在的。若是「無間滅意」,就不同時存在了,這己經(jīng)滅了,己經(jīng)滅的為依,這是一個在時間上一個不同的意思。

  壬三、識

  識謂現(xiàn)前了別所緣境界。

  這是解釋這個「心、意」二個解釋完了,F(xiàn)在解釋「識」,「識」是什么呢?「謂現(xiàn)前了別」,就是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出現(xiàn)了在前,它「了別所緣境界」。「了別所緣境界」,如果是這個現(xiàn)前,如果已經(jīng)現(xiàn)前已經(jīng)滅了,那就變成「意」了,而不是「識」了,F(xiàn)在在「了別」的這個是第六意識;如果一剎那間滅了,那么那就變成「意」了,「無間滅意」了。如果說是它還沒有現(xiàn)起,那是未來的、未來的那不能稱之為「意、識」,不能稱之為「識」。那稱之為什么?就是「心」!感摹鼓芗,心能集起,就是它能起,能起就是已起、還有未起都在內(nèi)的。那就是未來的名「心」;現(xiàn)在的名「識」;過去的名「意」。這個《大毗婆沙論》上有這么解釋,但是現(xiàn)左才明白,哦!是這樣解釋。過去是「意」,是「無間滅意」;現(xiàn)在是「識」;未來是「心」,這道理是這樣意思的。

  「謂現(xiàn)前了別所緣境界」,這是指「識」,「識」的意思是這樣意思,這是現(xiàn)在說的。這「了別所緣境界」,這里面還有點事情,就是有的境界能生起你這個識,你這個識才能在那個境界上「了別」。有這件事但是它不能生起你的識,你的識不能在那上活動。譬如說眼識就不能在聲音上活動,就是這個聲音不能引起你的眼識,那就不是你的「所緣境」了,就不是「所緣境」了。所以你這地方,你互相對照起來,有這么一件事。能生起識的境界,才是識的「所緣境界」,所以也叫做「境界」,這是識的境界,原來識的境界有這個意思在內(nèi)的。

  所以「識謂現(xiàn)前了別所緣境界」這叫做「識」!脯F(xiàn)前了別所緣境界」,也就叫做「識」。這樣說就是這個「心、意、識」,在心的體性上說、在心的作用上說,已經(jīng)完全的圓滿了,全部的體、用都包括在內(nèi)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