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二十六(4)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二十六(4)
卯九、由生差別(分三科) 辰一、征
云何由生差別建立補特伽羅?
這是第二大科「建立補特伽羅」,這一科里面分十一大科,現(xiàn)在是第九科「由生差別」建立補特伽羅,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怎么叫做「由生」的不同,建立補特伽羅呢?這里說的「補特伽羅」就是修行人,已經在佛法里邊有成就的圣人了。這句話是問。下面第二科是解釋。
辰二、釋
謂極七返有、家家、一間、中般涅槃、生般涅槃、無行般涅槃、有行般涅槃、及以上流補特伽羅。
這些名詞在上文已經解釋過了。第一種是「極七返有」,就是得初果的這個圣人,他最多在欲界、人天中來往七次,就得阿羅漢道了;這是一種補特伽羅!讣壹摇梗褪怯绲木牌煩惱,他斷除去二品、三品或者四品,他須要在人間或者天上再受幾番生死;或者二番生死,或者三番生死;就是從一家到一家,這一生在這家受生,下一生是另一家,所以叫做「家家」。「一間」,就是欲界的九品煩惱,前八品都斷了,還有一品;他還須要在天上受一番生死,就得阿羅漢道,得涅槃了。他現(xiàn)在和涅槃中間還有一番生死的間隔,所以叫做「一間」;這是一種修行人。
「中般涅槃」,就是這個三果圣人他死掉了;他在欲界得三果,他死掉了呢他要生到色界天去,在中間的時候,就是在中陰身的時候就入涅槃了,所以叫「中般涅槃」!干隳鶚劇梗褪巧缴缣煲院蟛湃肽鶚劦!笩o行般涅槃」,生到色界天以后,他不須要特別努地去修行,也就入涅槃了,得阿羅漢道入涅槃了!赣行邪隳鶚劇,就是要特別努力地修行,才能入涅槃!讣耙陨狭餮a特伽羅」,這個「上流」就是由初禪要生到二禪、二禪生到三禪、生到四禪、或者生到無色界天、空無邊處天生到識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生到無所有處天、由無所有處天再生到非想非非想處天,就是向上流,才能得涅槃;那么這是一種圣人。
辰三、結
如是名為由生差別建立補特伽羅。
這是第三科,這結束這段文。
前面這么多的差別,這就叫做「生差別」,生的不同建立的一種圣人。
卯十、由退不退差別(分三科) 辰一、征
云何由退不退差別建立補特伽羅?
現(xiàn)在第十科,退不退的差別,分三科,第一科「征」。
怎么叫做「退」?怎么叫做「不退」?因此的不同建立的圣人?這是問。
下面第二科解釋,先解釋「退」。
辰二、釋(分二科) 巳一、退
謂由退故建立時解脫阿羅漢;彼于現(xiàn)法樂住容有退失。
「謂由退故」,就是說這個圣人他成就了一種功德,這個功德不是那么牢固,又失掉了,所以叫做「退」;由這樣情形「建立」的,叫做「時解脫阿羅漢」。就是這個人是鈍根,就是這個時候眾因緣都具足了,他修學圣道才能得解脫,這就是鈍根的人;這利根的人、他不在乎,有些因緣不具足、他不在乎,他也一樣能得圣道,那就是利根的,那叫「不時解脫」。
「謂由退故建立時解脫」的阿羅漢,究竟他什么「退」呢?「彼于現(xiàn)法樂住容有退失」。這個修學圣道有成就的人,其中一個重要的事情,就是得到這個無我的智慧,要成就了無我的智慧你才是圣人。你得不得禪定那另一回事,就算是你沒得禪定但是你得到無我的智慧,無漏的無我的智慧;雖然沒得禪定還是圣人。但是這個人他得到無我的智慧了,同時他也修學禪定有成就,得到了色界四禪。得到的這個四禪就叫做「現(xiàn)法樂住」;這個「現(xiàn)法」,就是指現(xiàn)在的色受想行識這五蘊說的,在這五蘊里邊有「樂住」有一種安樂住,就是住在安樂中,就是輕安樂有三昧樂,住在三昧樂中。
這件事,這個「現(xiàn)法樂住」、就是這個三昧、這個禪定「容有退失」,有可能會失掉了。比如說是他常常有病,這個阿羅漢常常有病,他就沒能夠常常入定,你若是病的時間久了沒能入定,定就失掉了,這有可能。還有其它的原因,就是他背經太多,常常背經你不入定,定就是就可能失掉了。還有是走遠路,走遠路這個身體疲勞了,禪定也失掉了,也可能。還有和諍,這個同梵行的有諍,他去調解因此而失掉了自己的「現(xiàn)法樂住」,有各式各樣的原因。
「被于現(xiàn)法樂住容有退失」所以叫做「退」,「謂由退故建立時解脫阿羅漢」。至于他成就無我的智慧是不退的,無論如何是不退的,只是他這「現(xiàn)法樂住」有退,就叫做「退」。
巳二、不退
由不退故建立不動法阿羅漢;彼于現(xiàn)法樂住定無退失。
前面說「退」,現(xiàn)在說「不退」。由于這位阿羅漢他成就的功德不失掉,那么這個阿羅漢,就再給他一個不同的名字叫做「不動法阿羅漢」,他成就的這個功德不可以動搖,就是不失掉,就叫做「不動法阿羅漢」。
他那個「不退」究竟什么不退呢?「彼于現(xiàn)法樂住定無退失」,這個人他成就的禪定,不管怎么樣他「不退」;就是有病他也不退,他背誦經典他也不退,他去和諍也不退,有什么因緣都不能退,他的功德特別牢固,所以叫做「不動法阿羅漢」。
辰三、結
如是名為由退不退差別建立補特伽羅。
這個凡夫修行的時候、各式各樣不同的情形,得了阿羅漢果的時候彼此也不完全一樣、也是各式各樣的情形的。所以現(xiàn)在知道,這目犍連尊者了不起;被外道把他的身體都打扁了,他的禪定不退,他還能入定還能現(xiàn)神通,所以佛說他神通第一,的確是不得了。
卯十一、由障差別(分四科) 辰一、征
云何由障差別建立補特伽羅?
這是第十一科,由障礙也是不一樣,先是「征」。
怎么叫做由不同的障礙來建立這個圣人的差別呢?這是問。下面第二科是「標」
辰二、標
謂慧解脫、及俱解脫阿羅漢。
這就是「障差別」所以阿羅漢有差別。這是標。下面第三科解釋。
辰三、釋(分二科) 巳一、慧解脫
慧解脫阿羅漢者:謂已解脫煩惱障,未解脫定障。
這個「慧解脫阿羅漢」他就是修四念處,在未到地定里邊修四念處,就成就了無我、無我所的智慧了;由于成就了這個智慧,就把這個愛煩惱和見煩惱都斷滅了,所以「解脫」了「煩惱障」。這個「煩惱」,你修四念處沒成功的時候,這個「煩惱」系縛你,這個我、我所系縛你,這個貪瞋癡的煩惱系縛住你,F(xiàn)在由于修四念處,把這個煩惱斷掉了,煩惱不系縛你了,所以你得阿羅漢道。
「未解脫定障」,但是色界四禪乃至到滅盡定,他沒有成就;沒有成就這個時候就有「定」的障礙,有定的障礙所以「定」沒得解脫;只是解脫了「煩惱障」,「定」的障礙沒解脫,這是一種阿羅漢。
巳二、俱分解脫
俱分解脫阿羅漢者:謂已解脫煩惱障及已解脫定障。是故說名俱分解脫。
這是第二種阿羅漢。怎么叫做「俱分解脫阿羅漢」呢?「謂已解脫煩惱障及已解脫定障」,這個「煩惱障」和「定障」這二種障礙,全部地解除了、都斷掉了,所以叫做「俱」,都全面的解脫了。就是這個阿羅漢他斷了愛見的煩惱,同時也得了八解脫、得到滅盡定了,那么這個就是解脫了「定障」。
這個「定障」在《俱舍論》上解釋,究竟什么是「定障」呢?叫做「不染污無知」。這個「煩惱障」是染污的無知;這個「定障」是不染污的無知,雖然有這個障,他心還是清凈的;雖然不能入四禪八定,但是他心還是清凈的!付ㄕ稀;這一種力量使令他沒能得定。這位阿羅漢這二種障都解脫了,「是故說名俱分解脫」。
辰四、結
如是名為由障差別,建立補特伽羅。
丑三、結
由此所舉及所開示差別道理,如其次第,應知建立補特伽羅。
這個「建立補特伽羅」一共是分十一科,這十一科都講完了。第一科是「征」,第二科是解釋、分十一科。現(xiàn)在第三科是「結」,結束這段文。
「由此所舉」,由上面這十一段文所標舉出來的,就是每段文的第一句話;比如說是「云何由退不退差別建立補特羅?」、「云何由生差別建立補特伽羅?」、「云何由障差別建立補特伽羅?」這一句話叫做「舉」,就是標舉出來!讣八_示」,「開示」就是標舉完了加以解釋,就是「開示」,開示一共有十一種「差別」的道理!溉缙浯蔚趹⒀a特伽羅」,由前面這十一段文的「次第」、前后的次第,就是「建立」了這么多的圣人的差別。
子三、所緣(分二科) 丑一、征
云何所緣?
這個〈聲聞地〉里面,第一是「種性地」,第二是「趣入地」,第三是「出離地」!赋鲭x地」分二科,第一科「結前生后」,第二科「略廣宣說」這一科分四科,第一科「離欲的資糧」,這已經講完了。這個第二科就是「品類的建立」,這個品類的建立里邊分十七科,十七科這第一科「補特伽羅品類的差別」,第二科「建立補特伽羅」這二科講完了。
現(xiàn)在第三科是「所緣」。前面是「補特伽羅品類差別」、「建立補特伽羅」,這是約人說的;現(xiàn)在「所緣」就是修行。這個人怎么樣修行才能得圣道?說修行的事情。修行的事情一定要有一個「所緣境」。這修行的事情就是調心,我們的心不調順,這個貪瞋癡的煩惱太厲害不調和;現(xiàn)在想要得圣道,就把這不調和的心改變一下,那么怎么樣改變呢?第一個方法就是要有「所緣境」,要有一個「所緣境」。這是先解釋這件事,解釋這修行的方法。分二科,第一科是「征」。
「云何所緣」?這個修行人要有「所緣境」,究竟什么叫做「所緣境」呢?
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釋,分四科,第一科是「標」。
丑二、釋(分四科) 寅一、標
謂有四種緣境事。
這個「所緣境」一共有四種不同!杆壘场沟氖拢褪且蚓壥。
這是「標」,下面是「征」。
寅二、征
何等為四?
怎么叫做四種不同呢?
寅三、列
一者遍滿所緣境事,二者凈行所緣境事,三者善巧所緣境事,四者凈惑所緣境事。
下面列出來這四科。第一個是「遍滿所緣境事」,第二個是「凈行所緣境事」,第三科,第三種所緣境事是「善巧所緣境事」,第四科「凈惑所緣境事」;分這四種不同。這是列出來四種所緣境事的名字。
下邊再加以解釋,分四科,先解釋「遍滿所緣境事」分五科,第一科是「征」。
寅四、釋(分四科) 卯一、遍滿所緣境事(分五科) 辰一、征
云何遍滿所緣境事?
普遍的圓滿了,這個「所緣境事」。你以此為「所緣境」加以修行,一切功德都圓滿了,是這樣意思。下邊有解釋這句話。
第一科這是「征」,下面第二科是「標」。
辰二、標
謂復四種。
這個「遍滿所緣境」的事,這個因緣事,還有「四種」不同。
這下面第三科這是「列」。
辰三、列
一有分別影像,二無分別影像,三事邊際性,四所作成辦。
有這么四種不同。這是列出來這四種。
下邊第四科就解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是「辨相」,辨這個四種所緣境的相貌,分二科,第一科是「別辨四種」又分三科,第一科先說「前二種」;這個「有分別」、「無分別」這兩種,這分二科,第一科是「辨異相」辨它們的不同,又分二科,第一科是「有分別影像」,先是「征」。
辰四、釋(分二科) 巳一、辨相(分二科) 午一、別辨四種(分三科)
未一、前二種(分二科) 申一、辨異相(分二科)
酉一、有分別影像(分三科) 戌一、征
云何有分別影像?
怎么叫做「有分別的影像」呢?這個「影像」是所緣;這個「分別」就是能緣,就是你的心,你的心會分別。怎么叫做「有分別的影像」呢?這是「征」。
下面第二科解釋,先是「標」。
戌二、釋(分二科) 亥一、標
謂如有一,或聽聞正法、或教授教誡、為所依止,或見或聞、或分別故于所知事同分影像,由三摩呬多地毗缽舍那行,觀察揀擇極揀擇遍尋思遍伺察。
「謂如有一,或聽聞正法、或教授教誡」。這是有這么一個人,他這個人與佛法有緣,他或者是「聽聞正法」,就是佛教里面有正法的集會,他來學習;這個「聽聞」實在就是學習,來學習佛法。這個前面有解釋,「正法」就是十二分教,是由佛覺悟了真理,而后用眾生的語言把它表達出來,這叫做「正法」。如果你沒覺悟真理胡說八道,那不是正法。「或教授教誡、為所依止」;這個「聽聞正法」應該是大眾之中,這「教授教誡」是一對一,或者是一對二,就是少數(shù)人教授。當然「聽聞正法」,講解正法也是「教授教誡」;蛘哒f「聽聞正法」是指利根人,就是法行人;「教授教誡」就是信行人,鈍根人!附淌凇梗淌谒@是善法你應該做;「教誡」這是惡法你不可以做;或者這么說。
「為所依止」,就是以聽聞正法為所依止,或者教授教誡為所依止,就是這樣的原因。「或見或聞、或分別故」,這個正法和教授教誡是在師長那方面說;這個「見聞」是在弟子這方面說,弟子是「見」或者「聞」。這個「見」就是自己閱讀也叫做「見」,或者聽「聞」師長講解。這個「見聞」是在眼識耳識說的;「或分別故」,「分別」就是第六意識了,去思惟、分別。這個「分別」這個地方,這句話還很有意思,就是你或者是「聽聞正法」、或者是「教授教誡」,然后在你心里面再加以觀察;就從事實上,從日常生活的事實這些事情上,去觀察佛法的真理,那叫做「分別」。
我們學習佛法的人多數(shù)沒有這件事,在書本上想一想就算了,日常生活的時候不再想佛法的事情,發(fā)生什么事情的時候不用佛法去觀察。我們佛教徒少數(shù)人可能有一點觀察,多數(shù)人不觀察,但是他心里面也「分別」;是用原來那一套去「分別」,就是不是佛法的,你原來的那個貪瞋癡的活動去「分別」這件事,而不用佛法的真理去觀察;這是一個問題,這是佛教徒不能得圣道的一個問題。而現(xiàn)在是說,你「見聞」去學習了,你還要去分別、去觀察;說是無常的、說是苦的、空的、無我的,你要在事實上去觀察一下,叫做「分別」。
「于所知事同分影像,由三摩呬多地毗缽舍那行,觀察揀擇極揀擇遍尋思遍伺察」!赣谒峦钟跋瘛购筮呌薪忉尅!赣谒隆惯@個「所知事」,你所知道的事情,但是這里邊與前面「聽聞正法、教授教誡」有關系。佛這樣開示你,開示你色受想行識,開示你眼耳鼻舌身意,這些事情也是我們的「所知事」。
「于所知事同分影像」這個簡單解釋一下;你這個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這前五識和外邊的色聲香味觸接觸的時候,當然前五識去認識前五境這叫「所知事」。但是你前五識不動了第六意識在動的時候,第六意識所分別所觀察的色聲香味觸法,是與前五識「所知事」是相同的。我昨天吃面條,我看的面條是那樣的,但是今天這面條已經過去了、沒有了;但是你閉上眼睛心里想:面條是那樣的。那么你心里想那個面條,和你眼所見那個面條是相同的,這個「同分」是這樣意思。
「影像」;你現(xiàn)在第六意識所觀察的境界是個「影像」,就像鏡中的像、鏡中的「影像」似的,像那顆樹太陽照上去,出來個影子。就是你第六意識所分別思惟的,就是前五識「所知事」的「影像」,與它相似;而不是那一個,只是那一個的「影像」,它們的關系是這樣子。那么這就是;「影像」就是親所緣緣,那個「所知事」是疏所緣緣,這還是有點不同的。這件事倒不是一定要得禪定,就是我們沒得禪定的人,就是一般社會上的人也好、就是我們才開始學習佛法的人也好,都有這種事情,你閉上眼睛思惟前五識所知道的事情,這就叫做「所知事同分影像」。這個聞慧、思慧也有這種境界,這是聞思的慧的「同分影像」。
「由三摩呬多地毗缽舍那行,觀察揀擇極揀擇,遍尋思遍伺察」,這個不是了,這個不是散亂的境界了,這個就是有禪定的功夫了。當然應該通過欲界定,通過欲界定到未到地定,那么到了色界定。這個「三摩呬多地」翻個「等引」,這個境界、這是高深的禪定里面去觀察「所知事」,那也叫做「同分影像」,也是了。這里邊「由三摩呬多地」,「三摩呬多地」就是「定」就是「止」了,「毗缽舍那行」就是「觀」了;就是在止里邊有觀。
關于這個「止」和「觀」,是在止里邊觀?是在止外邊觀?這件事好像有引起了議論。其實你仔細想一想這件事,也是止外邊觀;也是在止里邊觀,都是有的。因為我們沒得定的人,你閉上眼睛:我前五識不動了、我心里面觀;你還是定外,你沒得定嘛!不可能是在定里面嘛!所以這也叫做「定外」去修觀。若是已經得定了的人,他入定以后在定里面觀,但是也難免不入定的時候也會觀的,所以這件事是通于定外、也通于定內的?墒怯幸患率遣灰粯拥,就是你想要斷煩惱非要「定內修觀」不可,你不在定里邊你心里面如理作意不能斷煩惱,沒有這種力量,所以說了一千說了一萬,還是「定內修觀」是最重要的,還是這么回事。
所以「三摩呬多地毗缽舍那行」,這就是在「定內修觀」的時候,禪定里面修觀。「毗缽舍那行」,這個「行」就是心在修觀的行動,正在修觀的時候叫做「行」。而這個時候的觀察有四種不同,就是「揀擇、極揀擇、遍尋思、遍伺察」,有這四種不一樣,有這四種差別。
《披尋記》九○一頁:
或聽聞正法等者:若隨法行補特伽羅、彼以聽聞正法為所依止;若隨信行補特伽羅,彼以教授教誡為所依止,F(xiàn)見世間自他種種衰損,或復傳聞,或內覺知,是名或見或聞,及或分別。由是種種為因緣故,于自心中極善取相,如現(xiàn)領受勝解而轉,齊爾所時,名所知事同分影像。此為所緣,由等引地如理作意,觀察彼彼功德過失,于觀察時,若正思擇盡所有性,是名揀擇。若復思惟如所有性,名極揀擇。由慧俱行有分別作意,取彼相狀,名遍尋思。審諦推求,名遍伺察。如是名為四種毗缽舍那,義如下說(陵本三十卷十一頁)。
「或聽聞正法等者:若隨法行補特伽羅,彼以聽聞正法為所依止」,這個利根的人他也是要學習經論的,也是要這樣學習!溉綦S信行補特伽羅,彼以教授教誡為所依止」,這個「隨信行」這個笨人、鈍根人,他也是「聽聞正法」也是這樣學習,但是還要特別的「教授」,這個師長要特別對他要「教授教誡」,這樣子他才能悟入,所以他就是笨了一點。
「現(xiàn)見世間自他種種衰損,或復傳聞,或內覺知,是名或見或聞及或分別」,這個《披尋記》這么解釋這三個字。就是「現(xiàn)見世間」,這位佛教徒他學習了佛法以后,然后用佛法的道理「現(xiàn)見世間」上的情況;「自他種種」或者自己經過的事情,或者別人經過的事情,經過什么事情呢?「衰損」,經過很多倒楣的事情,這些事情、「衰損」!富驈蛡髀劇够蛘呤强匆姡滑F(xiàn)在說我沒看見、我聽別人說的;看見報紙上發(fā)表的消息,那也就是「傳聞」了!富騼扔X知」,或者是你自己看見、或者是傳聞,然后你在內心里面加以觀察,「是名或見或聞及或分別」,這樣意思。
「由是種種因緣故,于自心中極善取相,如現(xiàn)領受勝解而轉」!赣谧孕闹小梗颓懊孢@個「見、聞、分別」的因緣,在自己心里面「極善取相」,就是特別注意地、特別用心地去思惟、去觀察這件事,就叫做「極善取」;取那個衰損的相貌,那件事的相貌!溉绗F(xiàn)領受勝解而轉」,「如現(xiàn)」;你內心的觀察「如現(xiàn)領受」,就同于你那件事現(xiàn)前所領受的相貌;就是你內心的觀察不能夠同那個事實有距離的,不可以有距離;那件事實表示的道理你可以自由的去觀察,但是事實不可以錯誤,不可以與事實相違反,所以「如現(xiàn)領受」!竸俳舛D」,這個「勝解」就是非常有力量的觀察,不是一般的虛妄分別,「轉」就是動起來,你心里能作如是觀,就叫「轉」。就是很認真的去觀察這件事。
「齊爾所時,名所知事同分影像」,「齊爾所時」就是到那個時候,你觀察了五分鐘就是到那個時候就停下來了,或者是你觀察一刻鐘,或者是你思惟了二個鐘頭;就是那么多的時間內,你內心的觀察那個所緣境,就叫做「所知事同分影像」,這么意思。「此為所緣」這就叫做「所緣」,這個「所緣」就是這個意思。
「由等引地如理作意,觀察彼彼功德過失」!赣傻纫亍,這就是得了禪定的人,不是散亂的境界,不是聞思的境界;而是修、修所成慧的境界了,這是有修行的人了!溉缋碜饕狻惯@就如佛所說的道理,你警覺你的心隨順佛陀的教導去「作意」,隨順佛陀的教導去「觀察」;「作意」就是「觀察」;「觀察」就是「作意」!赣^察彼彼功德過失」,「觀察」各式各樣的,這件事這樣子是有「功德」,那樣是有「過失」,那么就這樣觀察。
「于觀察時,若正思擇盡所有性,是名揀擇」。這下邊解釋那四種差別;「揀擇」是一種,「極揀擇」是一種,「遍尋思」是一種,「遍伺察」是一種,解釋這四句話。「于觀察」的時候,于觀察這功德過失的時候!溉粽紦癖M所有性」,若是你正確地、沒有錯地如理作意,思惟觀察這「盡所有性」,是名叫做「揀擇」。這下面有解釋;簡單的說:思惟這個緣起法,思惟這個蘊、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緣起法,思惟緣起法的這些事情的差別相,這時候思惟叫做「盡所有性」,是名叫做「揀擇」。
「若復思惟如所有性」,假設你在思惟,這個緣起法的無我的道理、畢竟空的道理,叫「如所有性」;我們簡單這么解釋;名叫做「極揀擇」,這個就是更深了一步的,所以叫做「極揀擇」。
「由慧俱行有分別作意,取彼相狀名遍尋思。審諦推求,名遍伺察」。這二個方法,這二種差別,在前二個都具足的;就是「揀擇」里邊也具足這二個意思,在「極揀擇」里邊也具足這二個意思,是這樣意思!赣苫劬阈杏蟹謩e作意」,這個「慧」是從佛法里邊得來的智慧,就是聞思修的智慧!妇阈小咕褪呛湍愕男耐瑫r活動,心也會分別、會思惟、會觀察的;不學習佛法的人他心里面也有知識,他也有多少智慧,也去觀察事情。現(xiàn)在有點不同,是從佛法里邊所得到的智慧,和你的心、會分別的心在一起活動,叫「俱行」。這樣子「有分別作意,取彼相狀」,取彼蘊界處的緣起的差別相,緣起的平等相,去「取彼相狀」,去觀察那個「相狀」,這就叫做「遍尋思」。
「審諦推求,名遍伺察」,前邊是粗略的去觀察;現(xiàn)在這第二句話是「審諦」,就是更深刻地、更認真地、更深一層地去推求、去觀察,那叫做「遍伺察」,更微細。實在這句話就是分這二個階級;第一個是叫做「遍尋思」,第二個叫做「遍伺察」。但是事實上你在觀察的時候,是展轉的不同;你前幾個月,你所有的觀察都還是屬于「遍尋思」;后幾個月的觀察,那就叫做「遍伺察」了。但是這幾個月以后再觀察,又有深淺的不同,你修無我觀初開始就是「遍尋思」,但是久了就有「遍伺察」的意思,而這個「遍伺察」又屬于「遍尋思」了,繼續(xù)的修行又變成「遍伺察」,就是輾轉地向前進步,就是由淺而深展轉地向前進步,就是這樣的不同了。后邊這二句在前邊二句,每一句里邊都具足的。你就修這個緣起觀也有「遍尋思、遍伺察」,你修這個性空觀也有「遍尋思、遍伺察」的不同。所以這一共就有這四句的不同。
這一段這是「標」,這個「所知事同分影像」的大義標出來。下面再解釋,廣解釋。分兩科,第一科是「所知事」分兩科,第一科「列」。
亥二、廣(分二科) 天一、所知事(分二科) 地一、列
所知事者:謂或不凈、或慈愍、或緣性緣起、或界差別、或阿那波那念、或蘊善巧、或界善巧、或處善巧、或緣起善巧、或處非處善巧、或下地粗性上地靜性、或苦諦、集諦、滅諦、道諦。
「所知事者」;前面文上說「于所知事同分影像」,這個「所知事」指什么說的呢?「謂或不凈、或慈愍、或緣性緣起、或界差別、或阿那波那念」,這是五停心觀;或者是你這個不凈觀所觀的「不凈」,九種不凈、或者是五種不凈,這個就是「所知事」!富虼软,你修這慈悲觀的時候,這個所緣的境界也叫「所知事」!富蚓壭跃壠稹咕褪鞘壠,十二緣起那也就叫作「所知事」!富蚪绮顒e」,界差別就是地、水、火、風、空、識是六界。前面是多貪眾生不凈觀;多瞋眾生慈悲觀;愚癡眾生就是緣性緣起觀;這個「界差別」,就是我慢眾生修界差別觀。「或阿那波那念」就是尋思行的眾生,散亂心很厲害的人,修這個出入息、持息念,作這樣的觀察,那么這就叫做「所知事」。
「或蘊善巧,或界善巧,或處善巧」,這個「善巧」是智慧,就是通達五蘊無我的善巧的智慧;就是觀察五蘊無我,這叫作「蘊善巧」!富蚪缟魄伞梗@個「界善巧」就是十八界,觀察這十八界也是無我無我所的!富蛱幧魄伞梗^察十二處也是無我無我所的這種智慧。「或緣起善巧」就是十二緣起,通達十二緣起的智慧!富蛱幏翘幧魄伞,譬如說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乃至生緣老死,就是此有故彼有,那么這就叫作「處」;說是沒有因緣就有這件事了,那就是「非處」了,那不合道理;那么這叫「或處非處」;蛘哒f是修善法叫作「處」,作惡事就是「非處」了。那有各式各樣的解釋「或處非處善巧」。
「或下地粗性,上地靜性」,或者「下地」的粗性就是欲界,欲界是苦惱的境界,叫「粗性」!干系亍咕褪巧、無色界是安樂的境界;作如是觀的時候就能令人離欲,對于欲界的欲都放棄了,不高興、不要這個欲了,就可以得到禪定了。「或苦諦、集諦、滅諦、道諦」,這世出世間的因果,作如是觀的時候能得圣道了,不但是得禪定還得圣道了。
地二、結
是名所知事。
這個「所知事」,就這么多都叫作「所知事」。這個「所知事」大概的說有兩種不同;一種是我們凡夫現(xiàn)前的這個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身意這種境界作「所緣境」。一個是佛的教法:佛說是十二緣起,這是佛說的;以佛的教法為「所緣境」,那這又有不同,有不同一點。是名叫作「所知事」。
《披尋記》九○一頁:
謂或不凈等者:如是諸事,或為凈行所緣境事,或為善巧所緣境事,或為凈惑所緣境事,如下廣說應知。
「謂或不凈等者:如是諸事,或為凈行所緣境事,或為善巧所緣境事」,前面那五停心觀,那叫作「凈行所緣境事」;「凈行」這個「行」就是心行,「凈行」就是清凈你的心里的活動,把你的心清凈一下,就是叫作「凈行」。這個「善巧」,就是前面那個蘊善巧、界善巧、處善巧、緣起善巧、處非處善巧,這是五個善巧,「或善巧所緣境事」!富驗閮艋笏墐羰隆咕褪恰富蛳碌卮中陨系仂o性,或苦集滅道」四諦,這叫做「凈惑所緣境事」。這個「下地粗性上地靜性」這是屬于世間上的離欲;「苦諦、滅諦、道諦、集諦」這是出世間的離欲,能得圣道了!溉缦聫V說應知」,下面有解釋。
天二、所知事同分影像(分二科) 地一、釋得名(分二科)
玄一、釋(分二科) 黃一、由勝解
此所知事,或依教授教誡,或聽聞正法為所依止,令三摩呬多地作意現(xiàn)前,即于彼法而起勝解;即于彼所知事而起勝解。
前面是列出來,前面是說「所知事」,列出來這個「所知事」,F(xiàn)在下面這是第二科「所知事同分影像」,解釋這句話。分兩科,第一科解釋它的名字,為什么叫作「同分影像」?分兩科,第一科是解釋,先「由勝解」來解釋。
「此所知事,或依教授教誡,或聽聞正法為所依止」;前面列出來這么多的「所知事」,這個所知事作所緣境的時候,或者是依佛的教授教誡而來的,或者是聽佛說法而來的,從這里你才知道以此為「所知事」作所緣境,「為所依止」。「令三摩呬多地作意現(xiàn)前」,當然這初開始就是聞思的智慧,由欲界定到未到地定到色界四禪,就是「令三摩呬多地作意現(xiàn)前」;這中間要經過一番努力的,你這個色界四禪的定才能現(xiàn)前的!缸饕猬F(xiàn)前」,就是常警覺你的自心約束它不要亂動,這樣子這個定才現(xiàn)前的。
「即于彼法而起勝解」,這個定現(xiàn)前了的時候,而這個「所知事」就在這個定奢摩他里面現(xiàn)前,是這樣意思。「即于彼法而起勝解」,「即于彼」定里面的「所知事」加以觀察思惟「而起勝解」,就是這樣意思!讣从诒怂露饎俳狻,就是解釋前面這句話!讣从诒朔ǘ饎俳狻乖趺粗v呢?「即于彼所知事」,這個「彼法」就是「彼所知事」這個蘊處界,前面說的這些!付饎俳狻,要發(fā)起深刻的有力量的觀察思惟。這就是修行的方法就是這樣意思,這樣觀察思惟,這是叫作「勝解」;這解釋這個「勝解」。實在「勝解」是能觀察的,這個「所知事同分影像」是所觀察的。若有「勝解」的時候,也就有「所知事同分影像」了;有「所知事同分影像」也就是有「勝解」的。
黃二、明同分
彼于爾時、于所知事、如現(xiàn)領受、勝解而轉。雖彼所知事、非現(xiàn)領受和合現(xiàn)前;亦非所余、彼種類物。然由三摩呬多地勝解、領受相似作意、領受彼所知事相似顯現(xiàn)。
這是第二科「明同分」。這個「所知事」這個影像為什么叫作「同分」呢?
「彼于爾時」,那個修行人在禪定里面修觀的時候,修止觀的時候。「于所知事」對于所知事,就是前面這些那么多的事!溉绗F(xiàn)領受、勝解而轉」,就是如于、同于你前五識「領受」前面的境界,而這個時候心里面有「勝解」的活動去觀察,這樣子。
「雖彼所知事,非現(xiàn)領受和合現(xiàn)前」,這個時候「勝解而轉」這就叫作「同分」;可是你在禪定里面所見的境界,和前五識所見聞的境界不是一回事情;前五識是散亂的境界,現(xiàn)在這個在禪定里面是定心所變的境界為所緣境,它們怎么能是一回事呢?這是一個問題,提出一個問題,下面加以解釋。「雖彼所知事」,雖然在禪定里面所觀、所勝解的那個「所知事」,「非現(xiàn)領受和合現(xiàn)前」,不是你不入定的時候,你前五識和前五境「和合現(xiàn)前」的那個境界,那是散亂的境界;現(xiàn)在是定心所變,和那個是不一樣的,不是一回事。
「亦非所余彼種類物」,雖然不是,但是你禪定里面的那個「所知事」,也不是其他東西的「種類」的東西;也不是離開了你前五識所見聞的那個東西,另外有一個「所知事」,也不是的;他們是不同,但是這個「影像」還是從那個「所知事」來的,是這樣意思。
「然由三摩呬多地勝解領受相似,作意領受彼所知事相似顯現(xiàn)」,說不是;你定心所變的這個所緣境,不是前五識所見的那個境界。「然由」,然而由于你的定的「勝解」的這個所緣境,「領受相似」,和前五識領受是相似的,領受那個境界是相似的。因此「作意」,「領受彼所知事相似顯現(xiàn)」,他們彼此是相似的;雖然不是;但是是「相似」的,所以就叫作「同分」,就是這么意思。
玄二、結
由此道理,名所知事同分影像。
這是第二科結束。由這樣的道理所以知道,你在禪定里面的「所知事」,就是前五識所緣的那個境界的相同的影像,那件事是相似的。
地二、明方便
修觀行者,推求此故;于彼本性所知事中,觀察審定功德過失。
前面是「釋得名」,怎么叫作「所知事同分影像」?解釋這個名字。現(xiàn)在第二科「明方便」,就是這個修行的方法,這個勝解這樣觀察。
「修觀行者」就是指那個修行人說,那個修止觀的那個修行人「推求此故」,就是在禪定里面觀察此所知事,叫「推求此故」。「于彼本性所知事中,觀察審定功德過失」;「于彼本性」,你觀察這個影像的時候,也就是觀察了那個本質境了;「于彼本性所知事中」,能「觀察」那件事的「功德過失」,能「審定」那件事的「功德過失」。這一切法都是依他起,你在遍計所執(zhí)就變成有「過失」了;你若通達它離一切相,通達了圓成實性那就是有「功德」。所以由「觀察」而「審定」,一番又一番的去「審定觀察」,「觀察審定」。
戌三、結
是名有分別影像。
這是結束這一段文。這「有分別影像」就是這樣意思;就是「影像」是「同分影像」,「分別」就是那「勝解的觀察」,所以和合起來名為「有分別影像」。
- 上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二十六(3)
- 下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二十六(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三(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8)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2)
- 楞嚴經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開經偈
- 楞嚴經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
- 楞嚴經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圓覺經講的是什么內容?圓覺經概說
- 《大寶積經》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是怎么來的?楞嚴經的由來故事
- 佛經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講記
- 念地藏經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是大乘經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誰翻譯的?心經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注音版
- 法華經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的解讀
- 《心經》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
- 《父母恩重難報經》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注音版
- 從《壇經》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