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七覺支?
近幾年來,我都是在講解三十七道品這一個主題,這是佛法的基本修行方法。能夠修成三十七道品,就能得解脫,在上座部或者對小乘佛法而言,可證得阿羅漢果,就大乘佛法而言則是可以成佛。三十七道品本來是小乘的教法,但是在大乘的經典以及論典里,都主張修行菩薩道,也應當要修三十七道品,只是修行的態(tài)度不同。因此,三十七道品原則上是聲聞法,好象是為解脫道而說的,可是三十七道品從聲聞的立場來看,它是聲聞法;從大乘的立場來看,則是成佛的菩薩法。所以我講小乘的聲聞乘,也要講大乘的菩薩乘。
但為何不直接只講大乘法呢?因為一開始就講大乘法,可能會不切實際,所講的會和身體及心理所實行的不相應。因此,我們不能否定小乘佛法,要知道小乘的佛法是基礎,是必須的。
三十七道品稱為道品次第,也就是次第的修行方法有三十七種,分為七大科:第一科“四念住”,第二科“四正勤”,第三科“四如意足”,第四科“五根”,第五科“五力”,第六科“七覺支”,第七科“八正道”。從第一科四念住至第七科八正道,一個段落一個段落,一個層次一個層次地往上修。而在每一科之中,也有其次第;譬如四念住的次第,是先從觀身開始,再觀受、觀心、觀法,名為“別相念”,然后任修一觀即含攝四觀,名為“總相念”;其他的每一科也都有次第或不次第。
前五科先前已講完,并集結成書。七覺支是三十七道品之中的第六科,是由修行觀慧及禪定而入無漏道法的次第道品。
這七科之間看起來,似乎沒有什么關系,事實上是有次第以及前后關系的。中國禪宗不講次第法門,但也并非全然如此,只是不把次第當成是究竟的。禪宗并不否定三十七道品修行次第的功能,所以中國禪宗還是有從最基本的五停心開始修的,接下來就進入三十七道品的第一個階段“四念住”的觀身、觀心,因此次第的修行方法還是存在的。
所謂五停心觀,就是能讓散亂的妄想心,變成集中心以及統(tǒng)一心的五種方法,那就是:不凈觀、慈悲觀、因緣觀、念佛觀、數息觀。五停心觀是在尚未修行四念住之前必須具備的修行基礎,也就是禪定的基礎,有了集中心和統(tǒng)一心之后,才算進入三十七道品的第一階段。
最近我去了一趟大陸,參訪一座古老的禪宗寺院,他們告訴我,每天要禪坐十支香,一支香差不多一小時至一個半小時,這等于整天都在禪坐。我問他們說:“每天坐十支香,一定很多人開悟了。”他們回答:“哪里,我們只是練腿而已。”曹洞宗的修行方法就是“只管打坐”,坐也能坐出些道理來的,能夠一天坐十支香,一連坐幾年、幾個月,這也是很不簡單的。
古來傳統(tǒng)的禪師們是很少講三十七道品的,因為這是次第法,而非頓悟法門。我則試著把次第法門當成頓悟法門的基礎,能頓則頓,不能當機開悟的人,就從三十七道品來著手修行練習,之后再用頓悟的禪法,與三十七道品接軌,那就很容易得力了。
何謂七覺支?
一、七覺支的名稱
七覺支是三十七道品的第六科,為什么稱它為七覺支?意思是說,在修行這七個項目之后而能開悟,也就是說,這七個項目是開悟的條件。
七覺支有幾種不同的翻譯法,介紹如下:
七覺支──新譯:七種悟道的修行項目
七覺意──古譯:七種有助于智慧開發(fā)的道品
尚有:
七覺分──《雜阿含經》
七菩提分──《仁王護國般若經》、《阿彌陀經》、《大乘同性經》
七等覺支──《集異門論》
略稱“七覺”
覺支──廣義稱三十七道品皆為覺支,狹義但以七菩提分為覺支。
凡是在唐玄奘三藏之前所翻譯的經論,稱為古譯;從玄奘三藏開始,經論翻譯名詞的習慣用法,則稱之為新譯。所以“七覺支”是新譯,“七覺意”則是古譯,意思是七種覺悟的道理,或者是七種覺悟的思惟法。
此外在《阿含經》,特別是在《雜阿含經》里,稱它為“七覺分”,實際上“分”與“支”的意思相同,是指在不同階段及過程中修行的七個項目。而在大乘經典中,稱之為七菩提分,是七種得到覺悟的次第修行方法。
七覺支的梵文是Sapta Bodhy Avga。Sapta是“七”,Bodhy是“覺”,Avga是“意思”或者是“項目”。其實,三十七道品里的三十七個項目都可稱為覺支(BodhyAvga),只不過其他六科都另有自己的名稱,沒有用覺支這兩個字,所以就被第六科獨用了。就像我們這個團體里的東方人,都有英文名字,也許其中有人沒有英文名字,人們不知該如何稱呼,只有稱呼他為東方人,似乎東方人變成他一個人,其實東方人并不只是一個人而已。同樣的,西方人到了臺灣,那些我們叫不出名字的,也都稱之為外國人。
二、七個項目
何謂七覺?根據阿含部的《般泥洹經》卷上所示,以及巴、梵兩種語文對照如下︰
般泥洹經巴利文梵文
(一)志念覺
(二)法解覺
(三)精進覺
(四)愛喜覺
(五)一向覺
(六)惟定覺
(七)行護覺
七覺支的意義
新譯七覺支的七個名詞,依次是: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除覺支、定覺支、舍覺支。根據《阿含經》的排列,一開始就修念覺支的四念住,由四念住而開發(fā)智慧;但是在大乘經典里,也有將擇法覺支放在第一覺支,第二才是念覺支。將擇法覺支放在第一的原因,是先借佛之智慧、佛的正見,來做為行者選擇法門的一個標準,知道了何謂善的正法、何謂不善的非正法,然后才開始修行。
七覺支的意義是什么?內容又是什么?以下逐項介紹:
一、念覺支
念覺支,修行道品之時,常念于定與慧均等。
念覺知,就是使心念集中,從散亂心而成集中心,由集中心而成統(tǒng)一心。也就是在修行道品次第時,常常要思惟;思惟,就是觀照。而且非常用心地注意它、留心它,留心自己的智慧和禪定是同樣的重要。實際上念覺支就是四念住,時時將心專注于禪定和智慧同等重要的狀況。
四念住是三十七道品中的第一科,分別為觀身、觀受、觀心、觀法等四個項目,其內容是:(一)觀身身有三十六物,多觀其不凈
三十六物分為三類:內身十二物,是在身體內,包括肝、膽、腸、胃、脾、腎、心、肺、生臟、熟臟、赤痰、白痰,是眼睛看不到的。外身十二物,是在身體的外部,包括發(fā)、毛、爪、齒、眵、淚、涎、唾、屎、尿、垢、汗,用眼睛可以看得到的。身器十二物,是支持身體的皮、膚、血、肉、筋、脈、骨、髓、肪、膏、腦、膜。(二)觀受──受有五種:苦受、樂受、憂受、喜受、舍受,多觀苦受
受是身體的直覺,有了直覺之后,心會產生苦、樂、不苦、不樂等各種反應。舒服是樂受,不舒服是苦受,沒有什么舒服不舒服的,則是不苦不樂受。對可能發(fā)生的苦受,產生憂受;對已發(fā)生及未發(fā)生的樂受,形成喜受。若以苦苦、行苦、壞苦而言,則諸受無一非苦。(三)觀心──心有五蓋:貪欲、瞋恚、掉悔、睡眠、疑,多觀其無常
有了受之后,就會有反應,那就是心的活動。對于樂的事,會貪著、追求,希望保留它,不要失去,甚至希望得到更多一些;對于苦及不快樂的事,會瞋恨、討厭,希望趕快離開它。一個是貪,一個是瞋。
遇到快樂的事,心里很興奮,遇到不快樂的事,心里很沮喪,便是掉悔;在不苦不樂時,因為無聊沒事做,很可能就會打瞌睡,便是睡眠;有時甚至會懷疑自己是快樂或是不快樂,也弄不清楚究竟是真的還是假的,便是疑。若能觀知心念剎那生滅,即知心是無常的。(四)觀法──法有五蘊的善、不善,多觀其無我法,主要是指五蘊構成的色心二法,由此衍生出我們對好或不好、善或不善、有益或無益等虛妄執(zhí)著,若能清清楚楚知道,萬事萬物皆由緣起緣滅而有,自性本空,這便是觀法無我。
我們很少會想到自己的身體是由三十六物組合起來,只會想到這個身體是“我”,執(zhí)著于喜歡和不喜歡──我好舒服、我不舒服,我好可愛、我好可惡,我好美、我好丑,我好幸福、我好可憐……,很少能真正客觀地觀察到,身體就是身體,內臟就是內臟,五官就是五官,皮膚筋骨就是皮膚筋骨,那不是我;如果認定身體就是“我”,因此執(zhí)著身體,那就會有很多煩惱了。
最近有位女士,醫(yī)生為她檢查之后,要她開刀治療,她很緊張的來見我說:
“師父,我要進醫(yī)院開刀,我很怕痛,也怕弄不好可能會死。”
我說:“怕痛,會痛得更厲害;怕死,會死得更快一些。開刀時應該這樣想︰這個身體正在接受治療,沒什么好怕的,如果真會死,怕也沒有用;不害怕,生命力便會堅強些,活的機率高一些。”
她聽了我的意見,就進醫(yī)院開刀。開刀之前醫(yī)生問她要全身麻醉還是半身麻醉,全身麻醉是開刀時沒有知覺,手術后恢復得慢一些;而半身麻醉,只是開刀的地方不會痛,但意識清楚,手術后恢復比較快。她因為用了我教她的方法,知道怕也沒有用,于是就用半身麻醉,而且一邊開刀還一邊透過鏡子欣賞醫(yī)師為她開刀的過程。開完刀之后很快就恢復了,之后她來見我說:“師父,開刀一點也不可怕,開刀只是醫(yī)生在開這個身體的刀,跟我沒有關系。”這就是用觀身的修行法了。
最近我自己也有類似的經驗,我到醫(yī)院檢查胃,當胃鏡從喉嚨插到胃里時,是有點不舒服;但是醫(yī)師一邊檢查,我一邊在螢幕上,清清楚楚看到胃里的狀況。我欣賞著這個胃,胃壁是長得怎么樣,好象我也跟著鏡頭在自己的胃里探索。檢查過后發(fā)現胃里邊長了一塊小小的息肉,醫(yī)師拿了個小夾子將息肉拿掉,流了一點血,當時我并沒有想到這是我的胃;息肉拿掉后,我也沒有感覺到我的胃里曾經被拿掉過什么東西,只是在觀這個身體。當時我如果想著這是“我”的胃,我的胃被醫(yī)生夾掉息肉,那么我可能就會緊張了。
觀身觀成功,就能夠清楚地觀受;觀受觀成功,一定能夠清楚地觀心;觀心觀成功,一定能夠清楚地觀法。這就是修行四念住的完成。
- 最全的燒香圖解,燒香有何含義與講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嗎 皈依佛門后的注意事項
- 開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嚴咒簡介,什么人不能念楞嚴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種苦報 從婚后出軌事件看出的因果報應
- 地藏經簡介,地藏經主要講什么?
- 《華嚴經》簡介,大方廣佛華嚴經講什么?
- 佛教基礎知識
- 最簡單的三皈依儀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儀軌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勢圖
- 為什么要學佛?有什么用呢?
- 心經簡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內容介紹
- 心經入門
- 2020年佛教節(jié)日一覽表
- 佛教唱贊時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義呢?
- 為什么要燒香拜佛?燒香的含義是什么?
- 什么是咒語?佛教最神奇的九個咒語
- 佛教名詞
- 準提咒簡介,準提咒功德及妙用
- 學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內容
- 佛教和印度教的區(qū)別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門
- 文殊菩薩心咒簡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寶又是什么意思?
- 誦經有訣竅嗎?誦經的十二條訣竅
- 初入佛門該怎樣修行?
- 在家燒香有什么講究?一些禁忌千萬不要觸碰!
- 皈依證怎么辦理?辦皈依證后的忌諱是什么?
- 女眾出家前須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機會
- 往生咒簡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給去世的人上香的規(guī)矩
- 楞嚴經簡介,楞嚴經大致在講什么?
- 求佛有沒有用?為什么說佛菩薩可以保佑人?
- 觀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金剛經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清心咒簡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種分類分別指什么?
- 心底的亮色
- 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 說起來容易,活起來不容易
- 人生總在成長
- 抬頭是天,腳下是路
- 偈語是怎樣形成的?
- 一路走來一路忘
- 因為哭過,笑才燦爛
- 假如生命能夠穿越
- 無論過去將來多美,記得珍惜眼前
- 日子還長,你要好好走
- 往事一壇老咸菜
- 對人生最好的表白
- 突然白頭,且斷妄想
- 幽默是智慧的光芒在閃現
- 好心情為生活著色,用好心情迎接每一天
- 心在風中,望紅塵種種
- 人生轉瞬即逝,不如憐取眼前人
- 人生有哪些來源?
- “忍”是一種擔當,忍之為德,在于負重
- 人生有什么體驗?
- 如何才能做個名副其實的“觀自在”?
- 人要放大一些什么?
- 精神的營養(yǎng)
- 知足的意義
- 謙虛是待人處世一種不卑不亢的態(tài)度
- 煩惱都是自找的
-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放得下
- 開發(fā)心地,幫助自己、幫助他人
- “期待”對人生有什么重要?
- 從今天做起,凡事把握當下、活在當下
- 如何決定人生的方向?人生方向的原則
- 人生的“路”
- 居家生活中,如何保持一顆歡喜心?
- 佛教的這六事為什么能讓人得度?
- 人生八不可
- 人生真的有“十全”嗎?十全人生
- 三品人生,你要過哪一品的人生呢?
- 怎樣美化人生?
- 如何評價一個人?
- [星云大師]修橋鋪路又齋僧,戒殺放生第一因的解釋
- [普洱茶]普洱茶“越陳越香”嗎?
- [華嚴經]寧受無量苦,得聞佛聲音,不受一切樂,而不聞佛名
- [禪宗典藏]《祖堂集》的價值何在?
- [生活故事]信徒的捐贈
- [哲理故事]眼睛不要總是睜得那么大
- [佛與人生]心底的亮色
- [佛學常識]偈頌的術語
- [星云大師]滾滾紅塵古路長,不知何事走他鄉(xiāng)的解釋
- [六祖壇經]《壇經》中對于“不二法門”是如何解釋的?
- [紅茶]滇紅工夫茶屬于什么茶?
- [禪宗公案]騎牛覓牛是什么意思?
- [生活故事]舍得舍得有舍有得
- [哲理故事]藍天白云常自在,行云流水心無礙
- [佛與人生]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 [佛學常識]偈頌有哪些形式?偈頌的形式
- [星云大師]春日才看楊柳綠,秋風又見菊花黃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