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xué)入門 > 佛與人生 >

萬分痛苦時,如何才能正確遠離痛苦?

萬分痛苦時,如何才能正確遠離痛苦?

  藏族有一句諺語:“閑適飽足修行人,災(zāi)禍臨頭更庸俗。”也就是說,有些人在閑適飽足時,宣揚自己是個修行人,可一旦苦楚臨頭,因為沒有將佛法融入心,或許體現(xiàn)得還不如普通人。

  藏族人從小就接受過去世的教育,但西方與東方很多人對死卻很忌諱,連提都不想提,更不用說接受了。不過,藏傳佛教理解講了去世來時該怎樣面對,去世的苦楚是怎么的,以及處理苦楚的方法等等。

  大乘佛法中也講過:要代受別人的苦楚,并將自己的安泰給予別人。這是一種行之有效的除苦方法。與此相關(guān)的實修法中提到:當(dāng)呼氣時,可觀想將自己的安泰施與眾生;吸氣時,觀想接受眾生的苦楚。以此,身心會處于安泰傍邊。

  佛教還講過,要了知萬法是苦楚的賦性,并要了知怎樣斷除苦楚的方法。佛陀也曾這樣講:正因為輪回是苦楚的自性,所以,嬰兒都是哭著出世,沒有一個是從母胎中笑著出來的,F(xiàn)代科學(xué)家也發(fā)現(xiàn):人在去世時,會流下三滴淚,所以也是哭著死去。我們在生活中會有很多苦楚,所謂的夸姣,實際上也是苦楚。

  學(xué)習(xí)這些道理今后,一定要去修持。僅僅是理論上了知,在苦楚降暫時,仍然會無法接受。我往常也講過:開車的時分,路況好,誰都會開,但在遇到危險路段時,車技欠好就有困難了。一樣,往常細心修行的人在苦楚降暫時,能運用各種竅訣去面對,假如沒有好好修持,當(dāng)苦楚出現(xiàn)時,就只能被它吞沒而無法對治。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