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jīng)選集 二十、空相應(yīng)
二十、 空相應(yīng)
阿含之空>>
【阿含為空義之本源】
「阿含經(jīng)」是從佛陀展轉(zhuǎn)傳來的根本敎典,空義當(dāng)然也是以阿含為根源。有些學(xué)派,因?qū)Π⒑目捶ú煌?影響到他對于空的看法不同;阿含對于「空」的重要,可見一斑了。
處在現(xiàn)今,要想對于古典的阿含,得個圓滿的認(rèn)識,本是很困難的。假使我們愿意在觀察各種佛敎的發(fā)展情勢中,彼此同異的比較中,時時回過頭來注意這根本敎典,從本敎去觀察發(fā)展的佛敎,那將會別有會心;將發(fā)現(xiàn)多少學(xué)者在發(fā)展流衍中數(shù)典忘袓,把阿含都忘記了。那么,我們在研究空的時候,是應(yīng)該怎樣的注意到這根本敎典阿含中的空義。
聞學(xué)者或明我空,或明法空,思想都直接出于阿含,這是不用說了。就是大乘學(xué)者,如龍樹、無著他們所顯了的空義,也有出于阿含的。如龍樹『中論』里,引『虛誑妄取經(jīng)』及『化迦旃延經(jīng)』以明空;『十二門論』引『裸形迦葉經(jīng)』以明空;『大智度論』三門中的空門,全引阿含;四悉檀中的第一義悉檀,即根據(jù)『小部』的『義品』(『智論』譯為『眾義經(jīng)』)而說明的。無著師資的『瑜伽師地論』,不但「聞、思地」都依據(jù)阿含,「菩薩地真實義品」所引的三種經(jīng),除『轉(zhuǎn)有經(jīng)』而外,「義品」與『迦旃延經(jīng)』,也都是出于阿含的。
阿含是古代大小乘學(xué)者的共同依據(jù),空義有一切理論的共同本源(有人說阿含明有,那是很錯誤的)。源凈而后流淳,研究空義的人,對這根本敎源的阿含,應(yīng)該如何的注意!
>
第305 (232) 經(jīng)﹙上p276﹚空世間.此性自爾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wèi)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比丘名三彌離提,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所謂世間空,云何名為世間空」?佛告三彌離提:「眼空,常、恒、不變易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爾。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空,常、恒、不變易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爾。耳、鼻、舌、身、意,亦復(fù)如是,是名空世間」。佛說此經(jīng)已,三彌離提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第137 (80 ) 經(jīng)﹙上p127﹚空三昧.三解脫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wèi)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dāng)說圣法印,及見清凈。諦聽,善思。若有比丘作是說:我于空三昧未有所得,而起無相、無所有、離慢知見者,莫作是說!所以者何?若于空未得者,而言我得無相、無所有,離慢知見者,無有是處。若有比丘作是說:我得空,能起無相、無所有、離慢知見者,此則善說。所以者何?若得空已,能起無相、無所有、離慢知見者,斯有是處。云何為圣弟子及見清凈」?比丘白佛:「佛為法根,法眼,法依,唯愿為說!諸比丘聞說法已,如說奉行」。佛告比丘:「若比丘于空閑處,樹下坐,善觀色無常,磨滅,離欲之法。如是觀察受、想、行、識,無常,磨滅,離欲之法。觀察彼陰無常,磨滅,不堅固,變易法,心樂清凈解脫,是名為空。如是觀者,亦不能離慢知見清凈。復(fù)有正思惟三昧,觀色相斷,聲、香、味、觸法相斷,是名無相。如是觀者,猶未離慢知見清凈。復(fù)有正思惟三昧,觀察貪相斷,瞋恚、癡相斷,是名無所有。如是觀者,猶未離慢知見清凈。復(fù)有正思惟三昧,觀察我、我所從何而生?觀察我、我所,從若見、若聞、若嗅,若嘗、若觸、若識而生。復(fù)作是觀蔡:若因、若緣而生識者,彼識因緣為常,為無常?復(fù)作是思惟:若因,若緣而生識者,彼因、彼緣皆悉無常。復(fù)次、彼因、彼緣皆悉無常,彼所生識云何有常!無常者,是有為行,從緣起,是患法,滅法,離欲法,斷知法,是名圣法印知見清凈。是名比丘當(dāng)說圣法印知見清凈,如是廣說」。佛說此經(jīng)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第396 (273 )經(jīng)﹙上p353﹚諸行如幻.空諸行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wèi)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異比丘獨靜思惟:云何為我?我何所為?何等是我?我何所住?從禪覺已,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獨一靜處,作是思惟:云何為我?我何所為?何法是我?我于何住」?佛告比丘:「今當(dāng)為汝說于二法,諦聽,善思。云何為二?眼、色為二,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為二,是名二法。比丘!若有說言:沙門瞿曇所說二法,此非為二,我今舍此更立二法。彼但有言數(shù),問已不知,增其疑惑,以非境界故。所以者何?緣眼、色,生眼識。比丘!彼眼者,是肉形,是內(nèi),是因緣,是堅,是受,是名眼肉形內(nèi)地界。比丘!若眼肉形,若內(nèi),若因緣,津澤,是受,是名眼肉形內(nèi)水界。比丘!若彼眼肉形,若內(nèi),若因緣,明暖,是受,是名眼肉形內(nèi)火界。比丘!若彼眼肉形,若內(nèi),若因緣,輕飄動搖,是受,是名眼肉形內(nèi)風(fēng)界。比丘!譬如兩手和合,相對作聲。如是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此等諸法,非我、非常,是無常之我,非恒、非安隱、變易之我。所以者何?比丘!謂生、老、死、沒、受生之法。比丘!諸行如幻,如炎,剎那時頃盡朽,不實來、實去,是故比丘于空諸行,當(dāng)知、當(dāng)喜、當(dāng)念:空諸行,常、恒、住、不變易法空,無我我所。譬如明目士夫,手執(zhí)明燈,入于空室,彼空室觀察。如是比丘于一切空行,心觀察歡喜,于空法行常、恒、住、不變易法,空我我所。如眼,耳……。鼻……。舌……。身……。意、法因緣生意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此諸法無我、無常,乃至空我、我所。比丘!于意云何?眼是常,為非常耶」?答言:「非常,世尊」!復(fù)問:「若無常者,是苦耶」?答言:「是苦,世尊」?復(fù)問:「若無常、苦,是變易法,多聞圣弟子寧于中見我,異我,相在不」?答言:「不也,世尊」!「耳、鼻、舌、身、意,亦復(fù)如是。如是多聞圣弟子,于眼生厭,厭故不樂,不樂故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耳、鼻、舌、身、意,亦復(fù)如是」。時彼比丘聞世尊說合手聲譬經(jīng)敎已,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后有,成阿羅漢。
第474 (293) 經(jīng)﹙中p25﹚空相應(yīng)緣起法.甚深復(fù)甚深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世尊告異比丘:「我已度疑,離于猶豫,拔邪見刺,不復(fù)退轉(zhuǎn)。心無所著故,何處有我?為彼比丘說法,為彼比丘說賢圣出世空相應(yīng)緣起隨順法。所謂有是故是事有,是事有故是事起,所謂緣無明行,緣行識,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處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乃至如是純大苦聚滅。如是說法,而彼比丘猶有疑惑、猶豫。先不得得想,不獲獲想,不證證想;今聞法已,心生憂苦、悔恨、朦沒、障礙。所以者何?此甚深處,所謂緣起;倍復(fù)甚深難見,所謂一切取離、愛盡、無欲、寂滅、涅槃。如此二法,謂有為、無為。有為者,若生、若住、若異、若滅;無為者,不生、不住、不異、不滅:是名比丘諸行苦、寂滅涅槃:因集故苦集,因滅故苦滅,斷諸徑路,滅于相續(xù),相續(xù)滅,是名苦邊。比丘!彼何所滅?謂有余苦。彼若滅、止、清涼、息、沒,所謂一切取滅、愛盡、無欲、寂滅、涅槃」。佛說此經(jīng)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第45(262) 經(jīng)﹙上p54﹚
如是我聞:一時,有眾多上座比丘,住波羅!抖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佛般泥洹未久。時長老闡陀,晨朝著衣持缽,入波羅!抖城乞食。食已還,攝衣缽,洗足已,持戶鉤,從林至林,從房至房,從經(jīng)行處至經(jīng)行處,處處請諸比丘言:「當(dāng)敎?zhǔn)谖?為我說法,令我知法、見法!我當(dāng)如法知、如法觀」。時諸比丘語闡陀言:「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闡陀語諸比丘言:「我已知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闡陀復(fù)言:「然我不喜聞一切諸行空,寂,不可得,愛盡,離欲,涅槃。此中云何有我,而言如是知、如是見,是名見法」?第二、第三,亦如是說。闡陀復(fù)言:「是中誰復(fù)有力,堪能為我說法,令我知法、見法」?復(fù)作是念:「尊者阿難,今在拘睒彌國瞿師羅園,曾供養(yǎng)親覲世尊,佛所贊嘆,諸梵行者皆悉識知,彼必堪能為我說法,令我知法、見法」。
時闡陀過此夜已,晨朝著衣持缽,入波羅!抖城乞食。食已還,攝舉臥具,攝臥具已,持衣缽,詣拘睒彌國。漸漸游行,到拘睒彌國。攝舉衣缽,洗足已,詣尊者阿難所,共相問訊已,卻坐一面。時闡陀語尊者阿難言:「一時,諸上座比丘住波羅!抖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時我晨朝著衣持缽,入波羅!抖城乞食。食已還,攝衣缽。洗足已,持戶鉤,從林至林,從房至房,從經(jīng)行處至經(jīng)行處,處處見諸比丘而請之言:「當(dāng)敎?zhǔn)谖?為我說法,令我知法、見法!時諸比丘為我說法言: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我爾時語諸比丘言:我已知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然我不喜聞一切諸行空,寂,不可得,愛盡,離欲,涅槃。此中云何有我,而言如是知、如是見,是名見法?我爾時作是念:是中誰復(fù)有力堪能為我說法,令我知法、見法?我時復(fù)作是念:尊者阿難今在拘睒彌國瞿師羅園,曾供養(yǎng)親覲世尊,佛所贊嘆,諸梵行者皆悉知識,彼必堪能為我說法,令我知法、見法。善哉!尊者阿難!今當(dāng)為我說法,令我知法、見法」!時尊者阿難語闡陀言:「善哉!阇陀!我意大喜,我慶仁者能于梵行人前,無所覆藏,破虛偽刺。闡陀!愚癡凡夫所不能解,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一切諸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汝今堪受勝妙法,汝今諦聽,當(dāng)為汝說」。時闡陀作是念:我今歡喜,得勝妙心,得踴悅心,我今堪能受勝妙法。爾時、阿難語闡陀言:「我親從佛聞,敎摩訶迦旃延言:世人顛倒,依于二邊,若有、若無。世人取諸境界,心便計著。迦旃延!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計于我,此苦生時生、滅時滅。迦旃延!于此不疑、不惑,不由于他而能自如,是名正見如來所說。所以者何?迦旃延!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迦旃延!如來離于二邊,說于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所謂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謂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尊者阿難說是法時,闡陀比丘遠(yuǎn)塵、離垢,得法眼凈。爾時、闡陀比丘見法,得法,知法,起法,超越狐,疑,不由于他,于大師敎法得無所畏。恭敬合掌白尊者阿難言:「正應(yīng)如是,如是智慧梵行,善知識敎?zhǔn)跀溦]說法。我今從尊者阿難所,聞如是法,于一切行皆空,皆悉寂,不可得,愛盡,離欲,滅盡,涅槃,心樂正住解脫,不復(fù)轉(zhuǎn)還;不復(fù)見我,唯見正法」。時阿難語闡陀言:「汝今得大善利,于甚深佛法中得圣慧眼」。時二正士展轉(zhuǎn)隨喜,從座而起,各還本處。
[本段請自行參閱]
>
又有在無常下加「苦」而成四句的,如『增一阿含』「四意斷品」第八經(jīng)云「一切諸行皆悉無常,一切諸行(應(yīng)作「受」)苦,一切諸行(應(yīng)作「法」)無我,涅槃休息!
這無常、苦、無我、涅槃,就叫四法印或四優(yōu)陀那。經(jīng)中常說:「無常故苦,苦故無我」。這四印的次第,是有因果的關(guān)系。在學(xué)派中,有主張三法印的,有主張四法印的。其實,三法印就夠了,因為苦是五種無常所攝,說無常就含有苦的意義了。如『雜阿含』一0八五經(jīng)(1188)云:「無常,不恒,不安,非穌息,變易之法」。這就在無常變易中顯示其不安樂之苦;所以,可不必別立苦為一法印的。
又,三法印中的無我印,有分析為二句的,如『雜阿含』第九經(jīng)(15)說:
「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
>
這在無常、苦、無我之后,加「無我所」成為四句。又如『雜阿含』第一(1)及一二一四經(jīng)(1314)等,則說「無常、苦、空、無我」四句。這樣一來,把「空」的意義看小了,使它局限為苦諦四行相之一。
于是有部學(xué)者,說這個「空」是無即蘊(yùn)我,「無我」是無離蘊(yùn)我!撼蓪嵳摗粍t說:「空」是我空,「無我」是法空──法無我(但在單說「無我」的經(jīng)文,也仍舊解作人無我)。細(xì)勘經(jīng)文,『雜阿含』第一經(jīng),漢譯雖分為無常、苦、空、無我四經(jīng),而巴利文卻只有三經(jīng);如第一二一四經(jīng)的四句,現(xiàn)存大藏經(jīng)里的別譯『雜阿含』,也只說「無常無有樂,并及無我法」,沒有空的一句。直到后來的大般涅槃經(jīng),還說涅槃的常、樂、我,是對治無常、苦、無我「三修比丘」的。
所以,佛法的初義,似乎只有無常、苦、無我三句。把空加上成為四行相,似乎加上了「空」義,而實是把空說小了。這因為,照『雜阿含』其他的經(jīng)文看來,空是總相義,是成立無常、苦、無我的原則,如二六五經(jīng)(48)云:
「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
又二七三經(jīng)(396)云:
「空諸行;常恒住不變易法空,無我我所。」
這都先空而后無常、苦、無我;空的是總一切的「諸行」;空是貫穿了常與我我所。以總相義的空來否定常,及我、我所,指出常、我、我所的不可得。依這見地,不但我空、我所空,無常也是空!弘s含』二三二經(jīng)(305),說得最為明白:
「眼空,常恒不變易法空,(我)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爾。」
一般學(xué)者,在世間生滅現(xiàn)象上,對無常作肯定表詮的解釋,以為無常是法的生滅,并不是沒有自體,不是空。不知如來的本意,不在說有,是要在生滅流動中,否定其常性的不可得。常性既空,我我所當(dāng)然也無所有了。
「終歸磨滅」與「終歸于空」,在阿含中是完全一致的。所以,空是遍通諸行「此性自爾」的──后代大乘的本性空、法性空等皆出此;因為空,所以諸行無常,所以諸法無我?帐巧钊胫T法本性的,深而又遍,不應(yīng)把它看小,局限在「無人我」或「無即蘊(yùn)我」上;這僅是空義的少分吧了!
總之,蘊(yùn)法門是以無常為論端的,即諸行之生滅無常,群趨于滅,而顯示其皆空,達(dá)到涅槃寂滅。
在這里,順便談?wù)劅o常、苦、無我的理由。
[本段請自行參閱]
>
【空與禪】
上面說的從空諸行以觀無常、無我,是所觀境空;由觀無常、無我而得涅槃,是所證果空,這境與果之間的連貫,就是實行。與空相關(guān)的行持有定與慧兩種。體證空性的慧,雖如『雜含』三四七經(jīng) [489] 所說,可以不依四禪、八定,便能悟入而得解脫的。但空慧的發(fā)生,多少要依于禪定,這是大家一致的說法。至少須有最低的定力,如欲界的電喻三昧,或者說初禪近分的未到定,方可發(fā)慧證空。同時,禪必定離欲,也與空同樣的有所離,有所否定,而可稱之為空的;所以禪與空有關(guān)。
『雜阿含經(jīng)』中雖也常見佛陀指示弟子要精進(jìn)禪思,但究竟如何是禪?如何修?除了四禪以外,其詳細(xì)情形說到的很少。所以單依『雜阿含』,對于禪定是不易得到明確的觀念。至于『中阿含』,處處說禪定!褐邪⒑灰詫χ螢橹匦,故除持戒外,以禪定說得最多。對于禪定,雖『雜含』與『中含』都還是以慧說定,據(jù)定明慧的,但也可看到二者精神的不同:『雜含』中,如空三昧、無相三昧、無所有三昧、真實禪等,都處處散說,重在真慧的體悟上,并且是相互融通的。『中阿含』已為組織的說明,多論四禪、八定或九次第定,重在修行次第,重在禪定的漸離上,彼此間也多是差別的。
這兩者精神的不同,對后代有很大的影響。如大乘經(jīng)中的種種深定,是繼承『雜含』定慧綜合的風(fēng)格;另一方面,如小乘薩婆多部他們,分別定慧,忽略了真慧的禪定次第化,說定則專在四禪、八定上去詳細(xì)分析。
又須說明者,佛世的修行方法,平易、簡單,觀察空、無我義,由一最低的定力引發(fā)真慧,斷煩惱而得解脫。不過弟子們根性不同,有的一修即得,有的須經(jīng)各種次第;修時的下手處、得力處、注意處,彼此有異;由這種關(guān)系,佛弟子之間,對于禪定就有所議論。
如無想心定,是阿難尊者所常說的法門。有一比丘想不自請問而從旁聽聞,跟隨了阿難六年之久,還得不到機(jī)會,結(jié)果只得自己請問;可見這種定在當(dāng)時,雖可以是行者共證,但還不是普遍共知或公認(rèn)的。
又如那伽達(dá)多以四種三昧,請問質(zhì)多長者,長者未解說前,先問明這是否佛說過的,這也可見四種定之名稱,不是世尊常說的。
可見禪定與諸弟子自己修行所得的體驗有密切關(guān)系。只是禪定中身心的經(jīng)驗,大體是可以共同的,所以后代的弟子們依之建立一種共認(rèn)的次第組識。
所以,禪定由佛弟子們修證體驗所得,依之而組織成為佛敎中一種嚴(yán)密體系的;它關(guān)系到后代的學(xué)派,也促成了后代三界說組織的完成。
這里順便談?wù)動?a href="/foxue/changshi/153408.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修定得觀慧通達(dá)正理得解脫。一切有系謂依四禪、三無色定,可以發(fā)無漏慧;而于四禪、三無色定的本身,純從世俗立場去看它;這是定與慧的差別論。
在經(jīng)中也可看出,佛說禪定,不是單為禪定而禪定。如四無色定,是依定中觀察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無我、可厭患而證得。有部等,說依定中可以發(fā)慧通達(dá)真理證得解脫,定的本身不是慧,定境也不是解脫。
如滅盡定,有部謂是三果以上圣者為止息受想等心的煩亂而修的,把它看為純粹的禪定;而大眾分別說系等(『成實論』也是兼取大眾分別說之義的),則謂滅定也就是煩惱滅,是第八解脫;到大乘經(jīng),如『華嚴(yán)十地經(jīng)』,則說此定是七地菩薩證入諸法甚深空理的定,這也是把禪定與空慧結(jié)合成一的。
修定可以通達(dá)真理得解脫,大家是共同的;不過,有的在定慧差別的立場說,有的在定慧綜合的立場說,影響大小學(xué)派的思想分流。
【空.無相.無所有】
『雜阿含』講的修行方法,多為觀無?,不限于空、無相、無所有。但以空義明常恒我我所之無所有,最后的體驗諸法真實,與空義有密切關(guān)系!弘s阿含經(jīng)』第八十經(jīng)(137)說:
「若得空已,能起無相、無所有離慢知見者,斯有是處!
這說:能見無相、無所有,知見清凈而得解脫,必須以空義為根本。固然也有經(jīng)說空觀不究竟,但以空為前提而入三昧,更深刻的體驗真理,最后還是會歸于空。在佛經(jīng)中,無相、無所有、無所得、無著、無住等名辭,意義都可以通用;但空字含義最廣,用之于實行的地方很多,故多以之為前提,且為歸結(jié)所在?、無相、無所有的三個名辭,究竟是一義?是別義?經(jīng)中有時說有共同點,有時又說他有次第深淺的不同。質(zhì)多長者答那伽達(dá)多,謂可通二面:可說是文異義異,也可說是文異義同。如空、無相、無愿三解脫門究竟是同是異?『雜含』中沒有明白說明;『中阿含』說是異的;后來的大乘經(jīng)則解說為同的。我以為:這些定,最初下手的方法,或者彼此不同,最后所得的境界,實可歸于一致。而且是隨義立名,有時彼此的名稱也可以互相通用;所以經(jīng)中有時說同,有時說異。不如此看,經(jīng)中文義的多少出入,就無法了解。
現(xiàn)在將空、無相、無所有三種三昧,個別的解釋一下。一、空三昧,『雜阿含』二三六經(jīng)(309)這樣記載著: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于林中入空三昧禪住。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舍利弗!汝今入上座禪住而坐禪!
佛贊嘆空三昧是高級的上座禪。至于空三昧如何修法,則未見開示,不過佛從另一方面說:
「若入城時,若行乞食時,若出城時,……若眼識于色有愛念染著者,彼比丘為斷惡不善故,當(dāng)勤欲方便,堪能系念修學(xué)!粲诘缆,若聚落中行乞食,若出聚落,于其中間,眼識于色無有愛念染著者,彼比丘為斷惡不善故,當(dāng)勤欲方便,堪能系念修學(xué)!粲诘缆,若聚落中行乞食,若出聚落,于其中間,眼識于色無有愛念染著者,彼比丘愿以此喜樂善根,日夜精勤,系念修習(xí)!
在行、住、衣、食之間,住空三昧中,時時反省觀察自心,是不是生起惑染貪著,有則觀察空義對治它,無則心安樂住。這樣常修空三昧,以達(dá)一切清凈。所以,空有兩方面的意義:一、專在義理上說,是體驗無我我所。一、在行為上說,則是于見色聞聲中不為境界所系縛,離欲清凈,這是空三昧的特色。不體驗無我我所,固然不能解脫;但在日常生活行動中,心不為環(huán)境所縛而流散馳求,安住不動,確是佛法的一種重要目的。離欲清凈,不因環(huán)境而引起痛苦,就是空義。所以在「義品」中佛答摩犍提外道說:「空于五欲」;而摩訶迦旃延在『雜阿含』五五一經(jīng)(1626)解說為:
「于此五欲功德,離貪、離欲、離愛、離念、離渴,是名空欲!
又如摩訶迦葉修頭陀行,處處不為五欲所轉(zhuǎn),釋尊贊嘆他為「如空不著」!弘s阿含』所說的空義,都重在這離欲無系的空的實際修持上說;至于空理的觀察,反而說得少。佛贊舍利弗的入空三昧為上座禪,在『增一阿含』也有這同樣的緣起,但它的側(cè)重點就不同了。如該經(jīng)卷四十一第六經(jīng)佛說:
「空三昧者,于諸三昧最為第一三昧。王三昧者,空三昧是。」
上座禪的空三昧,贊為最高的三昧之王(后來大般若的佛入三昧王三昧,即出此)。為什么呢?于空三昧中,觀察無我我所;一切諸行是不真實、不常恒空,因空故不起著于相,就是無相三昧;無相故于未來生死相續(xù),無所愛染愿求,就是對外境法不起所緣相?阿難答他有兩種:一、有想不覺知,修的是有想定,只因定力強(qiáng),不起覺知。二、無想不覺知,不取外所緣相,且連內(nèi)心的能緣想念也不生起,這是無心定。阿難為諸比丘尼說(雜五五七經(jīng))(1663):
「若無相心三昧,……是智果智功德!
在定境中,這是比較深刻的,須有真實慧厭患離欲,觀察無常無我者,方可獲得,不是外道專門修定者所能得到。
『雜阿含』二七二經(jīng)(55),佛陀曾為對治一般比丘的貪欲瞋恚親里等惡覺惡想,而起諍競故,為說無相定:
「于四念處系心,住無相三昧,修習(xí)多修習(xí),惡不善法從是而滅,無余永盡。……多聞圣弟子作是思惟:世間頗有一法可取而無罪過者!思惟已,都不見一法可取而無罪過者。我若取色,即有罪過;若取受想行識,則有罪過。作是知已,于諸世間則無所取,無所取著,自覺涅槃。」
觀察世間一切法,不見有一法是真實可取的;取,就有煩惱不清凈──罪過。經(jīng)中說:就是善法功德,也如熱金丸,好看,還是取不得,何況五欲染污法呢!「法尚應(yīng)舍,何況非法」,就是這個道理。如是觀色等相不可取,能取心亦不起,就能自覺涅槃。
無相心三昧,是在一切上不著,與大乘空最近;如『般若經(jīng)』的無所受三昧,即此無相三昧的深化?傊,于一切相不著,不念一切相,念無相界(涅槃),就是無相三昧。這三昧,在『雜阿含』常常談到的,如:
「無所取故無所著,無所著故般涅槃!
這,在四三(155)、四四(156)、二二六(293)、二二七(295)等經(jīng)中都同樣說到,實為佛敎比丘現(xiàn)證涅槃寂滅的無上境地。就是佛敎迦旃延所修的真實禪,也是此無相心三昧的別名。大梵天王遍尋不得,因為不知他禪心所依的境界。
在中國,大耳三藏以他心通知道忠國師內(nèi)心的所緣,忠國師另入深禪,不住一切相,他心通也就觀察不到。這些所修的都是無相心三昧。佛說這無相心三昧,是不依地水火風(fēng),不依受想行識,遣其能相所相,入真實禪而見真實。
但如何遣相呢?這要觀察一切法唯是名言,沒有實性,假名無實故,即能于法不起所緣相,進(jìn)而能緣心想也不可得,就得入此三昧?樟x,在空三昧中不明顯,而這無相三昧中卻明白可見。『雜含』五五九經(jīng)(1635)說:
「一切想不憶念,無想心三昧身作證具足住。」
這經(jīng)先說四禪及前三無色定是有相行定,在無所有定之上說這無相心三昧是無想行定(地位與非想非非想定相當(dāng)),是一切定的最高深的,是無漏智所得的。這直證涅槃空寂的深禪,是契入無相界的。
三、無所有三昧。這三昧在『雜阿含』中,有兩個地方提到,但都沒有單獨的說明!褐邪⒑粍t說它就是無所有處定。『雜含』雖對這三昧沒有詳盡明確的解說,不過古來說「三三昧」,都提到它的名字,似與三解脫門中的無愿三昧有關(guān)。
現(xiàn)在將三種三昧作綜合的觀察:『雜阿含』八十經(jīng)(137)(勝法印知見清凈經(jīng))佛告阿難說:
「若得空已,能起無相、無所有,離慢知見者,斯有是處。觀察彼陰無常磨滅不堅固變易法,心樂清凈解脫,是名為空。如是觀者,亦不能離慢,知見清凈。
復(fù)有正思惟三昧,觀色相斷,聲香味觸法相斷,是名無相。如是觀者,猶未離慢,知見清凈。
復(fù)有正思惟三昧,觀察貪相斷,瞋癡相斷,是名無所有。如是觀者,猶未離慢,知見清凈!
此經(jīng)對三種三昧,有不同的看法。空三昧是由觀無常義,不起染著,心得清凈解脫──心厭有漏雜染,而傾向于離染的清凈解脫。這空定的境界并不很高,近于平常所謂「看得破」,只是心不外馳而求清凈解脫而已。
無相三昧,是斷除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相的定。沒有貪、瞋、癡三毐煩惱,叫做無所有三昧。
三者有其淺深次第:以空三昧的不隨境轉(zhuǎn)為基礎(chǔ);進(jìn)而無相三昧不見外六塵境;最后則無所有三昧內(nèi)心的欲貪等不生起。這都還不是徹底的斷除,只是由定力的執(zhí)持,在定境中暫伏,外不見六塵、內(nèi)不起三毒而已。所以都還「不能離慢知見清凈」。要知見清凈,必須另起增上,修習(xí)以無我為出發(fā)的三昧。經(jīng)云:
「復(fù)有正思惟三昧,觀察我我所從何而生?從若見若聞若嗅若嘗若觸若識而生!粢蛉艟壎R者,彼因彼緣皆悉無常,……彼所生識云何有常?無常者,是有為行,從緣起,是患法、滅法、離欲法、斷知法。是名圣法印知見清凈!
由此可見到:在定境中不受外境所系的暫時過程,還不是究竟;必須要徹底的遣除我我所,通達(dá)無自性之法法歸滅,見滅法不可量,平等寂靜不可得,即見到了涅槃寂滅理,才能離我慢而得知見清凈。見滅而得無我,因此而得解脫,也見于『雜含』一二六六經(jīng)(13359)。如云:
「于眼眼識及色,……見滅知滅;故見眼眼識及色,非我,不異我,不相在!
空等三三昧是不夠的,必須要體證到法法歸滅,不可得,才能我慢畢竟斷,得真正的知見清凈。所以,「空、無相、無愿」三者叫做「解脫門」,它是解脫之門,本身尚未究竟,必須進(jìn)一步體知我我所之為因緣假合,無常不可得而否定之,始能達(dá)到解脫。空,在這里,是最前面的基本,而最后歸結(jié)所證達(dá)的也還是它(終歸于空)。
此圣法印經(jīng)有兩種異譯本,西晉竺法護(hù)譯的意義與『雜含』同;趙宋施護(hù)譯的則已改為修行三解脫門的次第;但同謂此三三昧還有慢在,未得究竟。故以空為出發(fā),經(jīng)無相、無所有(或無愿),再觀無我我所而涅槃寂滅;這過程是完全一致的。
此空無相無所有三三昧,與三解脫門的關(guān)系,也更可顯見其合一。此經(jīng)名「圣法印」,『雜阿含』雖處處說到無常、無我等義,但并未名之曰法印;這要到『增一阿含』才見明說。那么這經(jīng)的「法印」,究竟是什么?不是三法印或四法印,應(yīng)該是證入解脫涅槃之門的三解脫門。
在『雜阿含』五六七經(jīng)(1643)中,質(zhì)多羅長者答那伽達(dá)多所問,除空、無相、無所有三三昧外,又加一無量心三昧。后代說四無量心定,純是世俗的,不能體驗真理;但此經(jīng)所說的無量,與三三昧也有同義,同以無煩惱來建立(有煩惱是有相、有量、有所有;無煩惱是無相、無量、無所有)。特在空三昧上加遣常恒性不可得空。同在離煩惱證真理上說明,與后代所說的三解脫門同緣實相的意義相同。
但『雜阿含』由觀無?鄥掚x,而外無六塵相,內(nèi)無貪瞋癡所有,而得解脫;從空而無相而無所有的次第,完全是建立在觀慧的所觀義上,并不以此為淺深的無色定。
但『中阿含』不動道同空三昧,而將無想與無所有倒置過來,這才與四無色定的次第,完全吻合。
很明顯的,佛敎所說觀空的禪定,在演變中,漸次的與三界的次第符合。所以我敢說:三界中無色界的次第,全是后代佛弟子們修定的過程,在「身壞命終由本意故得至彼處」的理論下,組識安立成功的。
世尊以四禪為正定,『雜阿含經(jīng)』有明文。以空、無相、無所有三三昧的無色化,組成三界次第,這是顯然無疑的。
『雜』四五六經(jīng)(719)的光界、凈界,(與二禪少光、無量光、光音)、三禪(少凈、無量凈、遍凈)相當(dāng)。光界是定中生光而見色,『中阿含經(jīng)』中阿那律對此特為著重。凈界,成實論主解作空觀,不如一切有部的觀清凈色為是。八解脫的前三解脫,八勝處與十遍處中的前八遍處,都只是光中見色與凈色的禪定。
稱嘆世尊的妙法時,常說「天、魔、梵」所不及,這本是婆羅門敎的世界觀。天是不脫生死的欲天;魔是生死的統(tǒng)治者;再進(jìn)就是婆羅門敎的梵我界了。佛敎認(rèn)為梵也未脫生死,是修四無量而到達(dá)的。外道的梵,本稱嘆為光、為凈,佛敎也就組為前三禪;除了無量心三昧(下、中、上三品)的修證外,與光中見色及凈色觀的禪定相合。佛法也常嘆三禪為樂之極點,但「圣說能舍」,雖三禪中都有解脫的可能(『雜含』中嘆四無量心中可得解脫),而佛陀與圣者的一切功德,主要是在第四禪中開發(fā)的。
與解脫相應(yīng)的第四禪,「除斷苦樂,憂苦先滅,不苦不樂,舍念清凈」,為佛敎目標(biāo)所在,大概是第一期的思想了。
以空、無相、無所有三三昧的熏修,其未能引發(fā)無漏即生解脫者,理應(yīng)生于此空、無相、無所有處;無色界的組織,因此成立。
空處以上有識處,這是定心空外境而存內(nèi)心,也就是境空心有的過程,與十遍處、四空處、識處的次第相合。境空心有,進(jìn)而不念境空,不念心有,即是無所有;等到心境并寂,即是無相心定。
瑜伽者的禪觀過程,顯然與四無色的次第相合!弘s含』空、無相、無所有的次第,『中含』轉(zhuǎn)而為不動、無所有、無想,實有深切注意的必要!弘s含』五六七經(jīng),『中含』『支離彌梨經(jīng)』,僅立一無相心定,這是第二期佛敎者的目標(biāo)了。
但此無相心定,如『雜含』四八五經(jīng)、『中含』『一切智經(jīng)』,開為無想定(非想非非想處)與滅受想定二者;『雜含』四五六經(jīng),開為非想非非想界與滅界,『中含』『凈不動道經(jīng)』、『小空經(jīng)』,開為非想非非想處(無想處)及解脫二者;而『雜含』四七四經(jīng)、『中含』『真人經(jīng)』、『大因經(jīng)』(巴利藏見長含),又開為非想非非想、滅受想定、及解脫三者。到此,無相心定,不再說它是智果智功德,被視為有念與出定計我了。
空觀的化為四無色次第,豈不是顯然可見的嗎!阿含之空義,姑止于此。
- 佛法是要鏟除欲望破除我執(zhí)
- 體方法師:修行把握關(guān)把握關(guān)鍵,先明白因果的必然性!
- 修行不要怕犯錯,勇于去體會
- 契理契機(jī)之人間佛教講座
- 真正的法就在一切法的當(dāng)下
- 正定跟四禪八定有何差異
- 修行把握關(guān)鍵,先明白因果的必然性!
- “契理契機(jī)之人間佛教”講座(1)
- “契理契機(jī)之人間佛教”講座(2)
- “契理契機(jī)之人間佛教”講座(3)
- “契理契機(jī)之人間佛教”講座(4)
- “契理契機(jī)之人間佛教”講座(5)
- “契理契機(jī)之人間佛教”講座(6)
- 身苦與心苦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 三十、安那般那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 十六、四食 一切有情皆以依食住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 六、佛云何說法、以何敎之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 前言
- 雜阿含經(jīng)新譯
- 《中觀今論》講座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xué)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yán)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fēng),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yuǎn)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jìn),專注于目標(biāo),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xué)習(xí)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yuǎn)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dāng)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rèn)識——因緣因果
- 護(hù)念他人善用心,學(xué)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xué)習(xí)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hù)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yán)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yán)經(jīng)輕松學(xué)
- 佛法修學(xué)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xí)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yán)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