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論
《阿毗達磨俱舍論》(簡稱《俱舍論》),義為對法藏論。全論通過五事(色法、心法、心所法、不相應行法、無為法)內容與八品詞句進行抉擇,主要講述一切萬法之總相、別相、性質、類別,對世出世間法進行細致入微的分析,詳細闡明流轉與還滅的因果法則...[詳情]
俱舍論記卷第一(末)
俱舍論記卷第一(末)
又解。是不正義。以別說故。雖說空一顯色是空界色。然別有體 正理不破。前解為勝 若依法蘊足論第十卷。二十種色外。更說有空一顯色。相雜紅.紫.碧.綠.皂.褐。及余所有眼根所見 解云?找伙@色廣如前釋 紅是赤攝。紫。碧青收;虮淌乔啵。綠是黃色;蚴乔啵S.皂.是青色。褐色不定。隨其所應青.黃等攝。此等諸色隨其所應。余色相雜。更立異名。據本正色皆青等攝
此中正者至故今不釋者。隨難別解。如文可知
或有色處至影光明闇者。此下明四句。此即初句 問影.光.明.闇。自體虛疏。無有形段。觸非極礙。唯生顯智。理在不疑。青.黃.赤.白。必與形俱。如何唯顯初句攝耶 解云。理實無有離形青等。而言青等有顯無形。據生顯智偏強勝說。如新染絹。雖亦有形。以顯新生。生顯智強故初句攝。此文應言青等一分。以顯。形力齊生智等者俱句攝故。而不說者略而不論 又解四洲空中所見顯色。青.黃.赤.白唯顯無形 或可。天中青.黃.赤.白四種寶地。如光明等有顯無形。故初句攝。若作此解。形俱顯色及顯新生。皆俱句攝 若依識身十一.婆娑十三.正理三十四。第一句中更加空一顯色。此非正義以別說故 或是正義?找伙@色。若據本色青等色攝。若據末色明色所攝。并如前解 然別說者。為顯差別 若依正理三十四有一說。第一句中唯說影.光.明.闇。此師意說。青.黃.赤.白無有離形。俱句所攝非初句收。此即意別 又解。此非正義。諸論皆說青.黃.赤.白。初句攝故 又解。是正義。影.光.明.闇.決定無形。是故別說。青等不定。若別新生即初句攝。若形俱起即俱句收。故不別說 或可。青等有離形者。有附形者。不定不說
或有色處至身表業(yè)性者。此即第二句。雖有形處必亦有顯。言無顯者。據生形智偏強勝說。如新裁制絹白等物。雖亦有顯。形色新生生形智勝故。第二句攝。長等一分身表業(yè)性。即是新生身表相顯。此中偏說。以實亦通新裁絹等 又解。長等一分。即是一切形新生者如身表業(yè)性。此即別指事 若作此兩解。無別新生顯.形俱者。皆俱句攝 又解。即身表業(yè)名長等一分。業(yè)性暫起生形智勝故偏說表。不通余形。故婆沙一百二十二云。形可了知非顯者。謂身表色。若作此解。顯.形俱色。及新裁制者皆俱句攝。若依婆沙七十五有一說。不立第二句。此非正義。諸論皆說身表業(yè)色第二句故 或于正義理亦無違。不立第二句者。以身表邊必有顯故。俱句所攝。以青等色有離形者故初句攝。此即意別
或有色處至謂所余色者。此即第三句。顯.形平等無別新生。生智力齊皆俱句攝 所余色者。即余十二種色。故婆沙云。或有顯。形故可知。謂余十二種色。謂長.短.方.圓.正.不正.高.下.云.煙.塵.霧(已上論文) 此第三句亦應言青等一分長等一分。而不說者。略而不論 或可。影顯 或余色言已表一分 又解。于此聚中有顯形者。皆俱句攝。若顯離形是第一句。雖身表邊亦有顯色。然別立為第二句者。業(yè)性暫起生形智勝故別說之。若依正理三十四。有一說意。第三句中十六種。除影.光.明.闇。此師意說。無有離形青.黃.赤.白故青等四俱句所攝。非初句收。雖身表處亦有顯色。而別立為第二句者。如前釋通。此即意別 又解。此非正義。諸論皆說青.黃.赤.白初句攝故 或于正義亦不相違。且據青等有形者說.以實。青等一分亦初句攝 若依雜心。立壁畫等為第三句。此非正義。正理論意。不許壁畫有別實形。夫形色者。觸憶長等。觸畫不憶。明非有形 或是正義。正理論說畫無形者。據輕薄色觸不憶形。雜心言有據重色說。觸可憶形。各據一義理并無違
有余師說至有長等故者。敘異說。唯光.明色其體清妙。以散空中無形狀故。唯生顯智,F見世間青.黃.赤.白.影.闇色處。其相稍粗形狀可了。有長等故。此非正義。諸論皆說影.闇色等初句攝故。若依婆沙七十五有一說。空界色為第四句。此非正義。諸論皆說顯色攝故 若依正理三十四有一說.意.香.味.觸.及無表色為第四句。故彼論云。或有色聚俱非可知如香.味等及無表聚。正理論意約六境說。然不說聲以非恒故 或等中攝。此于正義亦不相違 若依識身十一意。說五根.四境.及無表色為第四句。故彼論云。無顯無形者。謂若諸色無顯無形 識身論意據十一種色四句分別。此于正義亦不相違
如何一事具有顯形者。外難。外難。不解意謂。一色具有顯。形二體。便一極微有二分過。故為征問。如何一極微事。具有顯.形二體說為俱句 此難前師 或難后師 或通難二
由于此中至非有境義者。通難。由于此色聚中顯.形二種俱可知故。此俱句中言有顯.形者。是有形.顯二智義。由生顯形二智。表有顯.形二色。非。言一體亦顯.亦形。故言非有境義 此述毗婆沙師解
若爾身表中亦應有顯智者。論主難破毗婆沙師 若彼聚中能生二智。即謂彼聚有顯有形。身表業(yè)色既必顯俱。亦應有顯智。不應唯形無顯句攝
已說色處當說聲處者。結前生后
聲有八種至差別成八者。此下別解。所聞名聲
差別有八。一有執(zhí)受大種為因有情名可意聲。二有執(zhí)受大種為因有情名不可意聲。三有執(zhí)受大種為因非有情名可意聲。四有執(zhí)受大種為因非有情名不可意聲 無執(zhí)受大種為因聲亦有四種。準此應釋 故婆沙十三云。聲處有八種。謂執(zhí)受大種為因聲。非執(zhí)受大種因聲。此各有二。謂有情名聲。非有情名聲。此復各有可意.不可意別。故成八種 問無執(zhí)受中。如何得有有情名聲 答如入阿毗達磨論第一云。聲有二種。謂有執(zhí)受。及無執(zhí)受。大種為因有差別故 隨自體者名有執(zhí)受。是有覺受義。與此相違名無執(zhí)受 前所生者名有執(zhí)受大種為因。謂手.語等聲 后所生者名無執(zhí)受大種為因。謂風.林.河等聲 此有情名非有情名差別為四。謂前聲中語聲名有情名聲。余聲名非有情名聲。后聲中化語聲名有情名聲。余聲名非有情名聲 此復可意及不可意差別成八 彼論既說后無執(zhí)受聲中。化語聲是有情名聲明知無執(zhí)受中得有有情名聲 問化語有名。為成就不 解云。成就。故此論第五卷云。又名身等。有情數攝。能說者成。非所顯義 問化語有名。為是業(yè)不。解云。是業(yè)。故婆沙一百二十二云。問諸化語是業(yè)不。有作是說。彼是語業(yè)。由心發(fā)故 有余師說。彼非語業(yè)但名語聲。以所化身無執(zhí)受故。婆沙雖無評文。且以前師為正。不言有余師故
問化語是業(yè)。為成就不 解云。成就。故婆沙一百三十二云。有成就欲界系所造色。亦色界系所造色。謂生欲界得色界善心。若生色界作欲界化發(fā)欲界語 以此準知。成就化語。若言婆沙據即質化故言成就。若離質化則不成就者。撿尋婆沙上下論文但言成就化語。無有不成化語之文。若言化語通成.不成。婆沙應言若即質化語成就。若離質化語不成就。彼論既無此說。故知定成化語 問如簫笛等。亦是無執(zhí)受大種因聲。同化語聲。為有名不。及是業(yè)不。復成就不 解云。無名。故此論云。有情名聲謂語表業(yè) 此非語業(yè)故無有名。有歌曲等似名。非真。如鏡中火似真火。而非真火 亦非是業(yè)。故婆沙一百二十二云。問簫笛等聲。是語業(yè)不。答.彼非語業(yè)但是語聲。由風氣等所引發(fā)故(已上論文)既非有名亦非是業(yè)。故不成就 問如化四境。非名非業(yè)。如何說成。解云。由心力能親發(fā)化故。可說成就。簫笛等聲即不如是。故不成就 又解;Z無有實名。論言化語是有情名聲者。似有情名。非實有情名。如鏡中火似真火。而非真火 既非實名。亦非成就
化語非業(yè) 婆沙解;Z是業(yè).非業(yè)。既無評家。且以后師為正 又此論業(yè)品亦同婆沙后師。故業(yè)品云。散依等流性。有受。異大生 解表大種同散無表。用執(zhí)受大種造;Z既不用執(zhí)受大種造。明知非業(yè) 化語雖非是業(yè)。而得名語 由心力能親發(fā)起故?裳猿删汀『崳训嚷曤m名為語。非親發(fā)起。故不成就。若作前解。釋后證言同散無表者。據非化語業(yè)。若據化語業(yè)。即用無執(zhí)受大種為因 上來雖解化語真似兩說。于無執(zhí)受皆具四聲 又解。由門異故成八種聲。謂有執(zhí)受。無執(zhí)受因聲。有情名聲.非有情名聲。各有可意。不可意?偝砂朔N 問執(zhí)受.不執(zhí)受因聲。與有情非有情名聲。相對何別 解云。應作四句。有是執(zhí)受因聲非有情名聲。謂手等聲 有是有情名聲非執(zhí)受因聲謂化語聲有是執(zhí)受因聲亦是有情名聲。謂語表業(yè)聲 有非執(zhí)受因聲亦非有情名聲。謂風林等聲 問執(zhí)受不執(zhí)受因聲與可意不可意聲相對何別 解云。應作四句。有是執(zhí)受因聲非可意聲。謂內發(fā)惡聲 有是可意聲非執(zhí)受因聲。謂外發(fā)好聲 有是執(zhí)受因聲亦是可意聲。謂內出好聲 有非執(zhí)受因聲亦非可意聲。謂外發(fā)惡聲 問有情非有情名聲。與可意不可意聲何別 解云。應作四句。有是有情名聲非可意聲。謂語出惡聲
有是可意聲非有情名聲。謂外出好聲。而無有名 有是有情名聲亦是可意聲。謂語出好聲 有非有情名聲亦非可意聲。謂外出惡聲。而無有名 若依婆沙十三。有一師更說。有有情數。非有情數大種因聲 故故彼論云。有作是說。執(zhí)受大種因聲。非執(zhí)受大種因聲。各有可意不可意別 有情數大種因聲。非有情數大種因聲。亦各有可意.不可意別。故成八種 正理八聲亦同此說 問此論執(zhí)受.不執(zhí)受因聲。與婆沙有情數。非有情數因聲。何別 解云。但是執(zhí)受因聲定是有情數因聲 有是有情數因聲非是執(zhí)受因聲。謂化語聲 但是非有情數因聲。定是非執(zhí)受因聲。有是非執(zhí)受因聲而非是非有情數因聲。謂化語聲 問此論有情名。非有情名聲。與婆沙有情數。非有情數因聲。何別 解云。但是有情名聲。定是有情數因聲。有是有情數因聲。而非是有情名聲。謂手等聲 但是非有情數因聲。定是非有情名聲。有是非有情名聲。而非是非有情數因聲謂手等聲 問此論可意。不可意聲。與婆沙有情數非有情數因聲。何別
解云。應作四句。有是有情數因聲非可意聲。謂語出惡聲 有是可意聲非有情數因聲。謂外非情出好聲 有是有情數因聲亦是可意聲。謂語出好聲 有非有情數因聲亦非可意聲。謂外非情出惡聲
執(zhí)受大種至非有情名者。此即別釋。如文可知
問此論言有情名聲謂語表業(yè)者。何故正理第一云。此語表業(yè)復有二種。謂依名起。及不待名起 依名起者復有二種。一者有記。二者無記 不待名者二種亦然
準彼論文。有語表業(yè)非與名合。如何乃言有情名聲謂語表業(yè) 解云。但言有情名聲是語表業(yè)。非言一切語表業(yè)。皆是有情名。如有語表無名合者。即是非有情名聲。依名起者謂有詮表。不待名起者謂嗔笑等聲。故不相違 又問語皆業(yè)不。解云?趦日呤钦Z亦業(yè)。出口者是語非業(yè) 故正理六十解發(fā)語風中云。此居口內名語亦業(yè)。流出外時但名為語 又以此文亦可證有離質聲也
有說有聲至合所生聲者。此敘雜心論師義。許內.外兩具四大。合生一聲。名因俱聲
如不許一至聲亦應爾者。論主破。如色中不許一顯色。極微。二四大造。聲中亦應不許一聲.二四大造。若二四大同造一聲。同得一果。應二四大展轉相望為俱有因。成過失故。理非二大同得一果為俱有因 復有別過。此聲為情非情。若言是情。有外大造。若言非情有內大造 有解。據緣說俱。然聲各別。此解不然。若作斯解破即不成準破故知彼計俱聲
已說聲處至苦淡別故者。此別明味 所嘗名味。如文可知
已說味處至及平等香者。此別解香 所嗅名香。婆沙十三亦說四香。與此論同。于四香中。好.惡二類攝香總盡。于二類中有等。不等 正理解等.不等香有兩解。第一師云。增益損減依身別故(解云。等謂平等。香力均平增益依身。不等謂太強成損。太弱無益。損減依身于好惡香中有增損者名等不等 余者即是無益無損) 第二解云。有說微弱.增盛異故(解云。微劣是等。增盛名不等)正理解本論三香亦有兩解。第一解云若能長養(yǎng)諸根大種名好香。與此相違名惡香。無前二用名平等香。入阿毗達磨亦同此解(解云從是惡香。但能長養(yǎng)諸根大種亦名好香。縱是好香。若能損減諸根大種亦名惡香。此師意說但能長養(yǎng)名好香。但能損減名惡香。無長養(yǎng)損減者名平等香) 第二解云;蛑T福業(yè)增上所生名為好香。若諸罪業(yè)增上所生名為惡香。唯四大種勢力所生名平等香。此師約勝.劣.處中以解 又五事論云諸悅意者說名好香。不悅意者說名惡香。順舍受處者名平等香 解云。約情說故名好.惡等香。論體無記。此與正理第二解義亦無違 問四香.三香各有兩解。如何相攝
解云正理四香中第一解與三香中第一解相攝。增益義當長養(yǎng)。損減義當非長養(yǎng)。無益無損義當平等 三香中好香攝四香中等香 三香中惡香攝四香中不等香 三香中平等香攝四香中好.惡二香。以于好.惡二香中。增益者名等香。損減者名不等香。余不能增益.損減者名好香.惡香。此即義當平等香 又解。三香中好香。攝四香中等香全。好.惡香各少分 三香中惡香攝四香中不等香全好。惡.香各少分 三香中平等香。攝四香中好.惡二香少分。以四香中好.惡二香攝香總盡。于中離出等.不等香故。三香中等香。攝四香中好.惡香各少分 正理四香中第二解。與三香中第二解相攝 增盛義當罪福業(yè)生。體既增盛故知業(yè)感 微劣義當唯大種生。體既微劣故知非親業(yè)感。唯大種生 以此微劣.增盛二香攝好.惡。盡。故說三香攝四香盡 又解。三香中。若福業(yè)增上所生名好香。即攝四香中好香全.不等香中少分。三香中。若罪業(yè)增上所生名惡香。即攝四香中惡香全.不等香中少分。三香中。若四大勢力所生香名平等香。即攝四香中等香。以當微劣故。所以四香中別說不等香者。于好.惡香中。有增盛者別立。如沈.麝等。是好香中不等香。如蔥.韭等。是惡香中不等香故 三香中好.惡二香。各攝四香中不等香少分
已說香處至同修勇進樂者。此下別解觸 所觸名觸。即十一種 雖根對境實不相觸。無間生時。根是識依假說能觸。觸非識依不說彼觸能觸身根。但名所觸。觸與身根極相鄰近故得觸名。香.味二種雖亦至根。非如彼境故不名觸 問一切四大。皆發(fā)身識不 答異說不同。故婆沙一百二十七云。問緣五色根所依大種發(fā)身識不。有說不發(fā)。如五色根。不可觸故。不發(fā)身識。所依大種理亦應然 問若爾何故。說為身識所識。答依法性說身識所識。未來世中身識境故。然無現在發(fā)身識義 有說。除身根所依大種。皆能發(fā)身識。以身根所依極鄰近。故不能發(fā)身識。然他身識所緣境故。亦得名為身識所識(雖有兩解然無評文) 滑等四種顯別有體。不同經部故各言性 冷.饑.渴三。是心所中欲之異名。非正目觸言觸是欲。從果標名。故不言性 法蘊第十亦同此論。然婆沙十三。七所造觸皆有性字。言性者據體性說。一切諸法皆有性故。不言性者顯從果立名;蚵圆徽f 若依經部。觸中。但有四大種無別所造觸 問澀.滑.輕.重.各相對立。何故對冷不說燸耶 解云暖即火大故不別立。難云冷即水大應不別立。解云。水是濕性不應名冷 問七所造觸。何大偏增相望有異。答如婆沙一百二十七云。不由大種偏增故。滑乃至渴。但由大種性類差別。有生滑果。乃至。有生渴果
有余師言。水.火增故滑。地.風增故澀;穑L增故輕。地.水增故重。水.風增故冷。風增故饑。謂風增故擊動食消。引饑觸生.便發(fā)食欲。火增故渴。謂火增故煎迫飲消。引渴觸生便發(fā)飲欲(然無評家。正理同后師)問悶.力.劣等。何觸所收。答正理第一云。悶不離滑。力即澀.重。劣在輕.耎。輕性中攝。如是其余所觸種類。隨其所應十一中攝(已上論文) 四大指同下解 釋滑等四如文可知 冷.饑.渴三相隱難知。若不約果以明其體難顯。謂暖欲因名冷。食欲因名饑。飲欲因名渴。冷.饑.渴三是欲異名。因觸生欲。觸是因.欲是果。此三皆于觸因之上立欲果之名。作如是說。故入阿毗達磨云。由此所逼。暖欲因名冷。食欲因名饑。飲欲因名渴。此皆于因立果名故 引頌證于因立果名。佛出世非樂。能生樂故稱佛為樂。因立果名。余準此釋 問火大熱觸亦生冷欲。何不以欲標名。解云;鸫笫菑姰旙w立稱。冷觸昧劣故從果立名
于色界中至傳說如此者。約界分別。色界不資段食故無饑.渴。余皆有。彼界衣服。一一別住即不可稱。多衣積聚方可稱故。此顯有重 涼風觸身能為饒益。表有冷觸 經部色界無冷。論主意明經部不信有冷。故云傳說 若依婆沙一百二十七云。有說。色界衣雖不可稱。而余物可稱 有說。彼界一一衣雖不可稱。多衣積集即可稱。如細縷.輕毛積集便重(然無評家。此論同后師) 問五境之中。何故色.味二種。當體立名 聲.香.觸.三約因等辨。如聲中執(zhí)受。不執(zhí)受.大種因聲。此是約因。有情名.非有情名聲。此是約用。由聲顯故?梢猓豢梢饴暋4耸羌s果。因聲生故
或約情說。如香中好.惡等香此是約情
或據相形;驌⻊倭。如觸中四大澀.滑.輕.重.據體。后三約果。或皆約體 解云。色.味相顯故約體明。聲.香相隱故約因等辨。觸通隱顯故約體約果 又解。離中知內色相顯了當相立名。聲相稍隱約因等辨。合中知內。味相顯了當相立名。香相難知約情以辨。觸通隱顯故約體說八。約果說三。以實而言。色等五境皆有執(zhí)受.不執(zhí)受為因。有情數.非有情數大種為因。可意.不可意好.惡.平等。此論不具說者。略而不論;蚩捎帮@。廣如正理.法蘊.品類.五事.入阿毗達磨論說。若作句數皆準聲應知
此中已說至十一觸起者。此下第二明生識總別 如文可知 身識極多緣觸。兩說不同后說為正。故婆沙一百二十七云。問十一觸中極多緣。幾發(fā)生身識。有作是說。一一別緣發(fā)生身識。十一種相。用增故 有余師言。極多緣五發(fā)生身識。謂四大種.滑等隨一 復有說者總緣十一亦生身識問答(云云) 如是說者。緣十一事亦生身識。如緣色處二十種事亦生眼識。此亦應爾 舊婆沙觸中生識總別。文少雜亂。良由舊論。時屬火焚遺文雜亂。不引會釋。今所引者。并是新婆沙。既有正文無勞致惑
若爾五識至非自相境者。難 經言五識取自相境。既能總緣應非自相
約處自相至斯有何失者。通 處謂色處等。事謂色處等中別事。約處自相許五識取自相境。不能取他處境名取自相。非緣別事名取自相
今應思擇至何識先起者。問二根同處兩境俱來。身.舌二識何識先起
隨境強盛至令相續(xù)故者。答 隨境強盛彼識先生。兩境均平舌識先起。貪味增故名為食欲。由有食欲方能進食。由進食已身識相續(xù)。由貪食味故舌識先生 問身.鼻同處兩境俱至。何識先生。眼.耳雖別境。若俱至何識先生。于此文中何故不說。解云。味.觸有時偏增。有時均等故此別明。香.觸雖不相離。香勝觸劣鼻識先生。故此不明 或可。影顯。應準身舌 色.聲兩種離中知故此中不說 或可。準知。強者先生。境若均平眼識先起。色相顯故眼用速故
已說根境至今次當說者。此下第三釋無表。就中一明無表相。二明能造大。此即第一明無表相。結前問起
頌曰至由此說無表者。初句出無表位。隨流出無表相。凈不凈出無表體。第三句簡法。第四句結名
論曰至謂此余心者。以三性心望善惡無表。明亂不亂。若異性相望名亂。以異性故。若同性相望名不亂。以同性故。謂此善無表。余不善。無記名為亂心。即以自善心名不亂。謂此不善無表。余善.無記名為亂心。即以自不善心名不亂。是即善.不善心通亂.不亂。無記唯名亂。自無無表故
若依正理。不善.無記名亂心。善心名不亂。釋稍不同
無心者至及滅盡定者。所以不言無想異熟者。以于彼位無表不行。生色界故無散無表。以無心故無定無表。故無心言不攝于彼
等言顯示不亂有心者。亂心等。等取不亂心。無心等。等取有心。隨其所應無表。于此四位中行 問何故。頌文別標亂心。無心。不言不亂.有心 解云。無表于亂心。無心位中行。顯彼希奇。于不亂.有心位行。非顯希奇。故標亂心。無心不言不亂.有心 又解。若言不亂。有心。還應有難。必有一難。此不須通 正理破云。又謂等言通無心者。此言無用。前已攝故。亂心等言已攝一切余有心位。第二等言。復何所攝。經主應思;蛑^后等攝不亂心前無用者。此不應然。無容攝故。何容后等攝不亂心。遮言。理于相似處起。乘無起等。理不及余。故非全攝或可。亂心言成無用(解云;蚨蝗蛔銛z心盡。何須四耶。若言亂心等。等取不亂心及無心。三位即攝心皆盡。何須有心。若言無心等。等取不亂心。此即非相似處起。不可等彼。若言無心等。等有心。二位亦攝心盡。即亂心無用) 安惠菩薩。俱舍釋中。救云。眾賢論師。不得世親阿阇梨意。輒彈等字。亂心.不亂心。此是散位一對。無心.有心。此是定位一對。亂心等等取不亂心。散自相似。無心等等取有心。定自相似。故此等言通于兩處。顯頌巧善
相似相續(xù)說名隨流者。相似謂與表業(yè)及心性相似 或可。前后相似 相續(xù)。謂前后相續(xù) 或相似名隨。相續(xù)名流 正理破言。非初剎那可名相續(xù)。勿有太過之失。是故決定初念無表。不入所說相中 又相續(xù)者。是假非實。無表非實失對法宗 又定所發(fā)。亂.無心位不隨流故。應非無表。若言不亂.有心位中此隨流故。無斯過者。凈不凈表業(yè)應有無表相 俱舍師救云。言相續(xù)者;蛞郧袄m(xù)后如初無表。或以后續(xù)前如后無表;蚶m(xù)前續(xù)后如中間無表。故初及后皆名相續(xù)。設有無表唯一剎那。相續(xù)類故亦名相續(xù)。如乳如新。故入阿毗達磨云。亦有無表唯一剎那。依總種類故說相續(xù)(已上論文) 此無表體即名相續(xù)。前后實體而相續(xù)也。誰言是假 又定無表。雖復非遍四位中行。名無表者。四位之言隨應而說。非言無表皆遍四位。如定俱無表。有心位行。不善無表。亂.不亂心位行。若散善無表。通四位行。汝立無心亦為一位。定俱無表豈得行耶。表業(yè)為難亦為非理。期心一發(fā)任運相續(xù)。彼位中行是無表相。表雖心發(fā)。心斷則無而非任運。故不成例
善與不善名凈不凈者。為遮余計無記無表。故辨其性唯善不善。言善簡凈中無記。言不善簡不凈中有覆無記
為簡諸得至五種因故者。簡得。得雖相似相續(xù)通四位行。而非大所造故非無表。此宗。造是因義能生所造果故。簡異覺天等。彼言。造是成義。施設義。即以此大成所造故。即以此大施設所造故
顯立名因至名為無表者。釋第四句 顯立無表名之因緣。故言由此 表.無表二。雖同色業(yè)為性。表能表示心等令他了知。無表不能表示心等令他了知。故名無表。論主不信如是無表。別有體相。故言此是師宗所說。略說表業(yè)所生善.不善色.及定所生善色。名為無表
既言無表至大種云何者。此下第二明能造大。就中。一明實四大。二對假顯實。此即明實四大。牒前問起
頌曰至堅濕暖動性者。上半頌舉數列名。第三句辨業(yè)。第四句顯體
論曰至大事用故者。持義名界。一能持大種自相不改。二能持所造色相續(xù) 言大種者。一切余所造色.所依性故。余色所依.是能生義。此即釋種 問四大在造色何處。而言為所依性耶。答如婆沙一百二十七云。有說在下為因。所依法應爾故 問若爾于逼近色可說能造。于隔遠者云何造耶。答不說一聚所有大種都在其下。造諸造色。但說一樹分分皆有大種在下。造色在上 有作是說。相雜而住。大種在外。造色在中 問若爾。應斷截時。見有孔隙猶如斷藕。答雖有孔隙而不可見。以諸大種非有見故。所見孔隙是造色故(已上論文) 三義釋大。一約體寬名大。一一所造各有四大。二約相名大。如大地.大山地增盛。大江.大海水增盛。炎爐.猛焰火增盛。黑風.團風風增盛。三約用名大。如火.水.風災。如其次第能壞初.二.三定。地能任持世界。故用大也 若依正理釋大種云。虛空雖大不名種。余有為法雖是種而非大。唯此四種具兩義故名為大種。婆沙等論亦同正理。即大名種故名大種。持業(yè)釋也 此四大種能成何業(yè)者。問
如其次第至或復流引者。答 增盛.如種生芽此據上下。流引.如油渧水此即據傍
風業(yè)稍隱故別解也
業(yè)用既爾自性云何者。問性
如其次第至故亦言輕者。答自性可知 動性稍隱。是故別解。理實。有為.皆剎那滅。無容從此轉至余方。而言相續(xù)至余方者。據相續(xù)運轉至余方。由風動故說色往來。若無此風即無運轉 引論及經證此風界動為自性 言輕等者。輕是所造觸。風界體性與輕相似。故言輕等 風體是動。而言輕者。以風.動性。微細難知故。約輕相以顯動性 業(yè)。謂所作業(yè)。果即是其輕。八轉聲中第二聲也。以業(yè)顯體。即是以果顯因之義。故正理云。輕為風者。舉果顯因。是風果故 問火.風增故輕。何故但言風為輕因。解云。風遍為輕因;鸺床槐槿缌醯蕊h舉輕性;鸺捶窃。故別舉輕偏顯風界。地等相顯非舉果明 言八轉聲者。一體。謂直詮法體。二業(yè)。謂所作事業(yè)。三具。謂作者作具。四為。謂所為也。五從。謂所從也。六屬。謂所屬也。七依謂所依也。八呼謂呼彼也。依聲明法凡喚諸法。隨其所應有八轉聲
云何地等地等界別者。此下第二對假顯實。云何假地等。與實地等界別。此即問起
頌曰至風即界亦爾者頌答
論曰至表示風故者。就長行中。一釋頌。二釋色義。此即初文。地謂顯.形色處為體。世人相示皆指形.顯。故佛隨世約顯與形立地名想。水火亦爾 唯有風界即名為風。以世計動風體故。此是異說 亦言顯.形。通表示風。此是正說 問假地.水.火.風皆以色.香.味.觸為體。何故偏言形.顯 解云。偏言色者從多分說謂世多于地.水.火.風以顯.形色而相指示。非多于彼地.水.火.風。以香.味.觸而相指示 又解。色遍.勝故。謂世雖說我今嗅地。而不多說嗅水.火.風。世雖亦言我今嘗水。而不多說嘗地.風.火。雖亦言觸地.水.火。風即地等界故。故雖假地等皆有香.味.觸。而形與顯。通能表示地.水.火.風遍勝體強。是故偏說
何故 此蘊至說為色耶者。此下第二別解色義。問何故色蘊。始自眼根終于無表。說為色耶
由變壞故至名色取蘊者。答 可變可壞故名為色。引證可知 又婆沙九十七云。問變與壞有何差別。答變者。顯示細無常法。壞者。顯示粗無常法 復次。變者。顯示剎那無常。壞者。顯示眾同分無常復次。變者。顯示內分無常。壞者。顯示外分無!痛巍W冋。顯示有情數無常。壞者。顯示非情數無常。如說舍壞倉庫等壞
誰能變壞者。問
謂手觸故至惱壞如箭中者。答
謂彼色法。由手觸故即便變壞。廣說乃至。蚊等觸。五根及色.聲.香.味雖非手等觸著。然與彼觸同一聚生。若觸觸時彼便變壞 或可。觸彼能造四大令所造色亦變壞。故此變壞即是可為他惱壞義 故法救所集義品之中作如是說。趣求諸五欲境人。常起于希望。彼諸欲境若不遂會。令色變壞。猶如毒箭在身中也 色等五境是所欲故 或能生欲名之為欲 言義品者。此品之中釋諸義故 故婆沙四十四云。釋迦菩薩為多求王說此頌。廣如彼解
色復云何欲所惱壞者。問
欲所擾惱變壞生故者。答 是由欲惱令色變壞生故
有說變礙故名為色者。第二釋。色可變有礙?勺冎^可變壞故。有礙謂有礙用故
若爾極微至無變礙故者。難
此難不然至變礙義成者。釋 五識依緣皆應積集。故無現在獨住極微。由恒積集故有變礙。然正理第二有兩說。一說同此論 又一說云。有說亦有獨住極微。然能變礙而不發(fā)識。五識依緣要積集故。如立極微。雖無方分亦無觸對。而許極微有礙。有對。有障用故。應知變礙義亦如是
過去未來應不名色者。難 現在眾微集變礙義可成。過.未眾微散應不名為色
此亦曾當至如所燒薪者。通 過去曾礙。未來生法當礙。諸不生法是彼礙類。如所燒薪
諸無表色應不名色者。又難。五根。五境極微成變礙。可得名為色。無表既非極微成。非變礙故應非色
有釋表色至影亦隨動者。釋無表妨。有二釋。此即初解。約隨表色釋。是雜心論主義。影依樹起。樹動影動。無表依表生。表色無表色
此釋不然至影必隨滅者。難 本以變礙解釋色名。體無變礙不應名色。又約喻難。影依于樹。樹滅影隨滅。無表依于表。表滅無表不滅。滅既不同。色寧同彼又正理破云。此不應理。隨心轉色不從表生。應非色故
有釋所依至亦得色名者。第二釋。此約大種名色
若爾所依至應亦名色者。難 若所依是變礙。能依得色名。所依五根既變礙。能依五識應名色
此難不齊至助生緣故者。此述古師通難。無表親從大種生。如彼影.光親依樹.寶?傻脧拇竺麨樯R灾T大種望所造色。作生等五因故是親也。眼等五識依眼等五根時。則不如是。唯能為作助生增上緣故。以識望根是其疏故。不名為色
此影依樹至未為釋難者。此顯有過 說一切有宗。造色極微各別依止自四大種。而言影.光依樹.寶生。且非符順毗婆沙義。彼宗。影.光.各自依止四大種故。樹.寶還是助生增上緣。義將類眼根。義應相似
設許以下縱破 假設許汝影.光依止樹.寶。而無表色不同彼影.光依止樹.寶。彼宗許所依大種雖滅。而無表色常相續(xù)生不隨滅故。是故此師未為釋難 正理救云。此言意顯影等大種。樹等大種為所依故。所以者何。影等大種。生.。儠r皆隨彼故。此影.光言。意表總聚。非唯顯色。如樹寶言。是故影等顯色極微。依止影等大種而轉。影等大種復依樹等大種而生。故于此中無不順過
正理救縱破云。此難不關毗婆沙義。能依所依許俱滅故。無表所依大種若滅。能依無表未嘗不滅 初念無表。可與所依大種俱滅。第二念等無表。云何 第二念等。大種若無。其無表色豈得現有 雖此位中非無大種。而彼大種非此所依。非生因故
奇哉如是。善解對法。豈不非唯生因大種。望所造色。能為所依。然更有余四因大種。望所造色許為依故 俱舍師破云。汝言影等大種。樹等大種為所依者。何異影等依于樹等。樹等望彼皆是疏依。并非親生。等非能造。汝說影等大種。依樹等大種。還是違宗。故救非理 又破救縱云。汝意云初念生因大種。望第二念等無表。能為所依。第二念等四因大種。望第二念等同時無表。亦為所依。故說能依.所依俱滅。同樹等滅。影等隨即滅。言初念大種為生因。第二念大種為依等四因者 豈有別世兩具四大共為五因。生一所造。諸論皆說。一切四大。望所造色皆具五因。故婆沙一百三十二云。過去大種。與未來所造色。為幾緣 答因.增上。因者五因謂生等五。增上者如前說 又云。過去大種。與現在所造色為幾緣。答因.增上。因者五因謂生等五。增上者如前說 又云。現在大種。與未來所造色為幾緣。答因.增上。因者五因謂生等五。增上者如前說 準彼論文。初念大種。望第二念所造色具五因。云何乃言但作生因 若轉救言初念大種為生因者。即五因皆名生因。以親能生造色故。第二念四因大種。名依等四因 雖初念大種得具五因。第二念大種即闕生因。還有別世兩具四大共造色過。若轉救言第二四念因大種者。非是依等四因。即四大種各為一因名為四因?偸且酪颉9手T論說初念大種。能為生因。現身大種能為依因 若作此救。雖無闕因之過。既言第二念大種為所依為別起大種。為即造身根等大種。為是親所依。為是疏依。若言即是身根等大種。望無表色但為疏依者。我亦許此同時疏依。非親所依。無表不由同時依力而得色名。但由初念所依力故。而得色名。由此理故。初念大種為親所依。可得同彼影.光二種。親依樹.寶故。我約此說所依滅無表不滅。不可說彼疏依。為所依。但應言依。彼說所依言中有過 若言無表。亦望同時疏依得名色者。眼等五根。望眼等識亦是疏依。應眼識等亦名為色。又由彼力得名色者。應是能造。若是能造。還應具有生等五因。故為非理
復有別釋至理得成就者。論主第二釋通外難 五識二依;蛴凶兊K;驘o變礙。以不定故不名色。無表一依。唯有變礙。以決定故說名為色。前難不齊。變礙名色得理成就
頌曰至身界觸界者。此下大文第二立處界 言此中。是簡持義;蚱鹫摱肆x。此前所說十一種色蘊中。毗婆沙師許即根.境為十處界。然經部師處假.界實。不可即以處為界體。于彼有違。故言許即表非共信
已說色蘊至三蘊處界者。此下大文第二明三蘊。結前問起
頌曰至名法處法界者。就明三蘊中。前三句正明三蘊。后三句立處界
論曰至所生受者。此別釋受。謂能領納隨順觸境。是受自性 問諸心心所同緣一境皆能執(zhí)受。與受何別。解云。諸心.心所雖復同緣俱名執(zhí)受。受領納強名自性受。猶如十人同處坐。一人是賊。傍匆有人叫喚呼賊。雖復十人同聞賊聲。實是賊者領即偏強。不同余九。受領境強。想等領境弱。應知亦爾 又解。諸心心所雖復同緣皆執(zhí)受境。想等諸法從別立名。受無別名。雖標總稱即受別名。如色處等雖有兩解前解為勝 總說有三。謂樂受等。約依因異別說成六。言受身者。身是體義。故對法論云。身義體義無差別也 若依顯宗第二領納隨觸名自性受。故彼論云。云何此受。領納隨觸。謂受是觸鄰近果故。此隨觸聲為顯因義。能順受故。受能領納。能順觸.因。是故說受領納隨觸。領納隨觸名自性受。領納所緣亦是受相。與一境法別相難知。一切皆同領納境故。以心心所執(zhí)受境時。一切皆各領納自境是故唯說領納隨觸。名自性受。別相定故。領納所緣名執(zhí)取受。非此所辨相不定故。廣辯二受。如順正理及五事論 解云。彼論意說。受有二種。一執(zhí)取受。謂一切心.心所法執(zhí)取前境。皆名執(zhí)取受。二自性受謂受能領納自所隨觸。取觸勢分名領納觸。執(zhí)取難分不約彼說。自性易顯故約此明受
言領納觸名自性受者。謂即此受領納自體。言領觸者。觸是其因。受是其果。受能領納觸順.違.俱相。領納觸果。果即是受。還領自體以領觸相故 故正理論釋果云。如言王食國土。非食地土飲食地中所出。言食國土。舉因顯果。領觸亦然。又如父生子。子之媚好皆似于父。亦如果從種生。果似于因。受從觸生應知亦然 若作俱舍師破云。諸心心所同一剎那俱緣前境。如何可言領相應觸。若從他生及相似者。即名為受。子從父生。果從因生。皆應名受 又解。釋此論文。同顯宗等義亦無違。言領觸者。謂領觸因
想蘊謂能至應如受說者。別釋想蘊。像。謂諸法自相共相。此想能取。故名取像。如緣青時。想能封疆盡界非非青故名之為青。黃等亦爾。此所取像。余心所等不能取故。余心所等雖緣一境。各別起用行解不同。約依不同別說成六。應如受說
除前及后至名為行蘊者。此下別釋行蘊。謂五蘊中除前色受想三。及除后識。余一切有為行法。名為行蘊
然薄伽梵至由最勝故者。經部。以佛經中唯說六思身名為行蘊。不說余法。故知。但以思為行蘊故引釋言。由思最勝故但說思。理實。余法亦行蘊攝
所以者何者。問
行名造作至皆行蘊攝者。答 行名造作。思是業(yè)性。體是造作。與行相似。造作義強故為最勝。是故佛說。若能造作未來有漏有為果法。名行取蘊。故知。造作是行 或證造作義強。如我所說。除四蘊外余有為法。皆行蘊攝。若不爾者。余心所法.及不相應。既非行蘊。復非色等應非蘊攝。若非蘊攝應非苦.集。若非苦.集則不可說為苦應知.集應斷。然蘊諦攝 恐彼答言非攝何失。有違圣教。如世尊說。若于一苦諦法。未為無間道達未為解脫道證知。我說不能作苦邊際得無學果未斷未滅。此據集諦說亦如是。例同苦諦。應言若于一集諦法。未為無間道斷。未為解脫道證滅。我說。不能作集邊際得無學果 苦邊際者。所謂涅槃。涅槃出苦名苦邊際 或苦盡處名苦邊際 說集邊際準苦應知。由如是理。是故定應許除色.受.想.識四余有為行皆行蘊攝問若據造作。或約遷流。余之四蘊亦名為行。何故行蘊獨得行名。解云。其余四蘊雖亦名行。攝行少故。各受別名。行蘊攝行多故。故得行名。雖標總稱即受別名。故雜心云。五陰雖是行。而一受行名
即此所說至立為法界者。別立處.界
已說受等至并立處界者。此下第三明識蘊體。就中。一明識蘊。二釋妨難。此即明識蘊 結前問起
頌曰至六識轉為意者。上一句正明識蘊。下三句立處界
論曰至至意識身者。識非一故名各各了別。境非一故名彼彼境界 問五識。對五境可名為各。意識。遍緣。云何名各。解云。且據法界名之為各 又解。緣十三界名各。若五識據非緣他境名各。非不被他緣自境。意識能緣十三界名各。非不能緣他境 又解。意識隨緣何法即名。為各?側【诚嗾。謂彼六識。各于彼彼境不取別相。取境總相。故名識蘊 問心與心所各有行解。取諸境相差別云何。解云。就行解中。一敘異解。二問答分別 一敘異解者。心對心所行解不同。略為四解 第一解云。夫于境中有二種相。一者總相。謂色.聲等。二者別相。謂違.順等。心.心所法對所緣境。心取總相不能取別。心所各自取境別相。不能取總。以于一體無多解故故入阿毗達磨論第二云。唯總分別色等境事說名為識。若能分別差別相者。即名受等諸心所法。識無彼用但作所依 第二解云。心王正取總相兼取別相。諸心所法各自取別相。非能取總相。此家意說。心王力強能取總.別。心所力劣取別非總 第三解云。諸心所法。各各正能取自別相。兼取總相。心王但取總相非別。此家意說王所作處。心所必隨。故心所法兼能取總。王非隨所故非取別 第四解云。心.心所法。一一皆能取總別相。然彼心王。正取總相。兼取別相。諸心所法。各各正能取自別相。兼能取他別相.及與總相。所以得知諸心.心所。皆能取境總。別相者。如婆沙第三十四無慚納息中。解無慚行相云。有余師說。此顯無慚行相。此行相對余應作四句。有無慚非無慚行相轉。謂無慚作余行相轉 有無慚行相轉.非無慚。謂無慚相應法作無慚行相轉 有無慚亦無慚行相轉。謂無慚作無慚行相轉 有非無慚亦非無慚行相轉。謂若取此種類。應說無慚相應法作余行相轉。若不爾者。應說除前相 解無愧等中亦有四句。不能具引 以此準知皆取總.別 二問答分別者。就中。一會釋論文。二對行相明差別。三會釋行相名。四辨得一行名。五明得能緣名。六三性分別 言會釋論文者。問若初家說。心.心所法。各唯一解不起多者。無慚四句云何釋通。解云。此據行解互相隨順。故作此說。非謂一體起多行解 或余師義。不必須通。問若后三說。于一體上有多解者。入阿毗達磨云何釋通。解云。彼論所說據正非兼 或余師義。不必須通 問若后三說。于一體上有多解者。既有多解。如何不有體多過耶。解云。兼行雖多性相隨順。正行唯一故體非多 二對行相明差別者。問行解.行相差別云何。解云。言行解者。謂心.心所行解不同。于諸境中取總.別相。即是心.心所法作用差別。此之行解于所緣境。或起正解。或起邪解。如上四說。即行名解故名行解。言行相者。謂心.心所。其體清凈。但對前境不由作意。法爾任運影像顯現。如清池明鏡眾像皆現 三會釋行相名者。問如前所引。無慚四句所說行相。彼論應言行解。何故乃言行相。又若義同即無差別。何故相對辨差別耶。解云。若言行解。唯是心等作用差別。若言行相有其二種。一影像名行相。二行解名行相。前為相對辨差別故作用名行解。影像與行相名。據義不同實有差別 論行相名兼通行解。無慚四句言行相者。即是行解相故。名為行相。更有余文準此通釋。如是名為二種差別。四辨得一行名者 問行解.行相。據何名為同一行相 解云。據行相同名一行相。心心所法。其體明凈。隨對何境法爾相現。同有此相名同一行相。故入阿毗達磨第二云。如眼識等依眼等生。帶色等義影像而現。能了自境(已上論文) 由此準知。但約行相名為一行 問心等行解。有說亦同。如何不名同一行相 解云。行解。異說不同理非決定。行相。同說故約此明 又解。心等行解。有說同家。亦得名為同一行相。此言行相即行名相 五明得能緣名者。問行解.行相。為約何者說名能緣。解云。據行相說。非據行解。謂彼心等對境之時。有影像現。據此義邊名為能緣。境名所緣。以心.心所緣境之時。非如燈焰舒光至境亦非如鉗押取彼物。據影現義名能.所緣 問清池.明鏡。亦有像現。應說彼類亦是能緣。解云。雖有像現而無行解。非如心等。亦不說能緣 問若爾應約行解名為能緣。何故約彼有影像現說名能緣 解云。行解或正;蛐。于境不定。行相理定。故約此明 又解。正約行相名為能緣。理實而言。亦兼行解 又解。但約行解名為能緣。以是用故 又解約行解名為能緣。理實而言。亦兼行相 又解。俱正約彼行相.行解名為能緣。以此二種必定有故 六三性分別者。問行解.行相。與心.心所。性皆同不。解云。行解.行相。既不離體。應知三性皆與體同 問如善心.心所法緣不善色時。有影像現。如何行相同彼體耶。解云。雖所緣色是其不善。以此影像不離能緣故亦是善。如鏡中火似火非真。影像亦爾。似彼不善而非不善。如善既爾。不善.無記.準善應知 若依大乘。此行相當相分。此相分是境攝。隨變色等即色等中攝 若依正量部。心.心所法。亦直緣前境。無別行相現心等上。不同說一切有部。不變相分復不同大乘
應知如是至轉為意界者。別立處.界
如是此中至復為意界者。此下釋妨。就中。一建立意二建立界。此即初文。謂總牒上相攝義門舉有妨者。由問為難
更無異法至即名余種者。此釋妨 意界雖無別體。與六識異轉位得名。據顯說在過去。論體實通三世。從他生邊名識。能生他邊名意 喻況可知 問未來無前后。而說有意界。亦可未來無前后應有等無間解云。等無間緣作用所顯。故未來無。意界據體故未來有。依如是義說十八界皆通三世 問過.未可爾,F住一念六識不并。義分根識。極多只可得有十三。如何得有十八界耶。解云。此據現在多念相續(xù);驌F在一念多人。故言十八。若據現在一人.一念。極多十三。少則不定
若爾實界至十八界耶者。此即建立界問起。若六識攝意。應有十七。若意攝六識。應有十二。何緣得立十八界耶
頌曰至界成十八者。答。如文可知
若爾無學至非意界故者。難
不爾此已至后識不生者。通 由入涅槃闕余受生緣故后識不生。住意性故得名為意。如眼已滅未發(fā)眼識名眼界故
此中蘊攝至總攝云何者。此下大文第二明總攝問起
頌曰至以離他性故者。答此明總攝 以化地部說他性相應非自性。亦他性相攝非自性。如以戒定慧攝八支正道。彼執(zhí)不然 若論其體。體相不同。若義相似便相攝者。一切諸法無我理同。并應相攝。經依相順假說相攝。若就勝義唯攝自體。故婆沙五十九云。諸法自性攝自性時。非如以手取食。指捻衣等。然彼各各執(zhí)持自體。令不散壞故名為攝。于執(zhí)持義立以攝名。故勝義攝唯攝自性
論曰至攝徒眾等者 諸處。謂諸經論處 真攝名勝義 假攝名世俗 四攝事。謂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布施謂財.法布施.愛語謂實語等。利行謂利益行。同事謂同作善事。由此四種攝徒眾等令不散故 余文可知
眼耳鼻三至非二十一者。此下大文第三明數開合。就中。一明數合。二明依開。此即初文問起
此難非理者?偡
所以者何。征
頌曰至如是安立者。答 文可知
若爾何緣生依二處者。此明依開。問
頌曰至各生二處者。釋 端嚴有兩解。初解令身端嚴。此解有過 第二解令識端嚴。此解無妨。舌.身形大發(fā)識用足。故不須二 又婆沙十三云。問何故眼.耳.鼻各有二處。而舌身唯一耶。答諸色根處為莊嚴身。若有二舌是鄙陋事。世便蚩笑。云何此人若有二舌。如似毒蛇。若有二身亦是鄙陋。世所蚩笑。云何一人而有二身。如兩指并
已說諸蘊至別義云何者。此下大文第二別釋名義。就中。一釋三名。二教起因。三體廢立。四名次第。五名廢立。六攝異名。此即釋三名。結前問起
頌曰至是蘊處界義者。聚義是蘊義。生門義是處義。種族義是界義 梵云塞建陀唐云蘊。舊譯名陰(于禁反)此陰是陰覆義。若言陰梵本應言缽羅娑陀。案陰音應以陰(于今反) 陽之陰也。近代諸師竟作異釋 或云。淡聚名淡陰。此釋不然。然醫(yī)方說淡飲不言陰 更有異釋不能具述 若言陰氣萬物所藏。即是聚義。借喻此名。粗可通途。然非正目故今名蘊 或翻為眾。故法花云五眾之生滅。此亦不爾。若言眾。梵本應云僧伽 或翻為聚。此亦不然。若言聚。梵本應云曷邏陀 梵云阿野怛那。唐云處。舊翻為入。此亦不然。若言入。梵本應云缽羅吠舍。舊經亦有譯為處者。如空無邊處等。及阿練若處。并與今同。梵云馱都唐言界。有譯為持。偏據一義非盡理也
論曰至蘊義得成者。引經五門以釋。色聚名蘊。此言略者。名略非體。以三世法非可聚故。故婆沙七十四云。問過去.未來.現在諸色?陕跃垡4痣m不可略聚其體。而可略聚其名。乃至識蘊。應知亦爾 問若爾無為亦應立蘊。諸無為名可略聚故 答諸有為法有作用故。有略聚義。雖體有時不可略聚。而略聚其名。立色等蘊。諸無為法。無作用故無略聚義。雖可略聚其名。而不可立為蘊
于此經中至名現在者。三世門 正滅是現在故。舉已滅名過去。簡異擇滅。非擇滅故言無常已滅。已生是現在。若未來未至已生位名未來。至已生位未落謝過去名現在。集異門同此論
自身名內至或約處辨者。內外門。自身成就名內。不成就及他身非情名外。故集異門足論第十一云。云何內色。答若色在此相續(xù)。已得不失是名內色 云何外色。答若色在此相續(xù);虮疚吹;虻靡咽。若他相續(xù)。若非情數。是名外色(已上論文) 或約處者。處謂十二處。五根名內。六境名外色
有對名粗至苦集諦等者。粗細門。五根.五境有對名粗。無表無對名細;蛳啻。謂約有見等三;蚣s欲界等三。集異門說;蚣s有見有對.無見有對.無見無對三色。相待。前粗。后細;蚣s欲.色.不系三色相待。前粗。后細
若言相待粗細不成者。此難不然。觀待異故故成粗.細
猶如父子苦集諦等。雖是一物所望不同。得名父.子?啵B等 問粗.細相待對立一法。說粗細。亦可長.短相待對一體相形立。解云。色處簡差別。長短別有體。粗.細通五蘊。不可例長短
染污名劣不染名勝者。劣勝門 約體以明。謂善.無覆名勝色。不善.有覆名劣色 若依集異門論意。釋劣.勝;蚣s不善色.有覆色無覆色.有漏善色.無漏善色如其次第觀待相形。前劣后勝;蚣s欲.色。不系三色。觀待相形。前劣后勝。廣如彼釋
去來名遠現在名近者。遠近門 可知 集異門一解同此論 又一解云。云何遠色。答若色過去非無間滅。若色未來非現前起。是名遠色。云何近色。答若色過去無間已滅。若色未來現前正起是名近色
乃至識蘊至所說如是者。釋余四蘊。大同色蘊。而有差別。謂余四蘊依五根名粗。唯依意根名細 或約九地展轉相形。上細下粗。以辨其相 若依集異門論解。受等四蘊三世同此論。若在此相續(xù)已得不失名內。若在此相續(xù)或本未得或得已失。若他相續(xù)名外 受等四蘊粗細者;蚣s有尋有伺.無尋有伺.無尋無伺。如次觀待。前粗。后細 或約欲.色.無色.不系如次觀待。前粗。后細 受等四蘊劣.勝者;蚣s不善.有覆.無覆.有漏善.無漏善。如次觀待前劣。后勝 或約欲.色.無色.不系。如次觀待前劣。后勝 受等四蘊遠近者。一解同此論 又一解意若過去非無間滅。若未來非現前起是名遠。若過去無間已滅。若未來現前正起名近
大德法救至粗細同前者。敘異釋。五根所取五境名粗色。所余五根。無表名細色 約情明勝.劣。非可意者名劣。若可意者名勝 又解。十一種色。若非可意名劣色。若可意名勝色。劣勝通十一種色 約可見處名近。不可見處名遠 余十種色雖不可見。隨其所應。隨彼可見.不可見色說近說遠 三世內外。如自名顯。既無別釋義同前家 受等四蘊亦然。例同色蘊。言差別者。隨其所依身力應知遠.近。在可見處名近。在不可見處名遠 具粗細同前第一家依五根名粗。唯依意根名細 或約地釋
心心所法至彼作用義者。此釋處義 心等生長門義是處義。彼十二種。能生長心等故名為處。法體先有不可云生。但能生長彼作用義
法種族義至是生本義者。此下別釋界。有兩釋。此即初解約因以釋。能生諸法諸法生因。如人于其姓等生。以彼姓人名為種族。是生本義。如一山中金.銀等礦名金等族。是多法族說名多界 一身。謂一有情身。一相續(xù)謂一期相續(xù) 或一身謂一期身。一相續(xù)謂一有情相續(xù) 有十八類諸法種族名十八界
如是眼等誰之生本者。問 謂自種類同類因故者。答。謂與自種類為同類因故。即是生本
若爾無為應不名界者。難 有為同類因可得名為界。無為非同類無為應非界
心心所法生之本故者。通 無為雖非同類因生心心所。為境界生心.心所故。亦名生本 正理破云。若爾。處.界義應相濫。俱心.心所生本義故 若作俱舍師救云。一同類因名生本。十七界全.一界少分。二境界緣生名生本。謂無為一界少分 從多分說處義不同。少分相濫亦無有失
有說界聲至名十八界者。第二師約差別釋 族謂族類。如世種類剎帝利等種類不同。如是一身有十八法種類各別。名十八界 或可。此師別為一解種類釋界。不同頌文 正理難云。若爾。意界望于六識無別體類。應非別界 此難不然。所依.能依體類別故。有說安立時分異故。廣如彼釋
若言聚義至如聚如我者。毗婆沙宗。蘊等三門皆是實法 經部所立。蘊.處是假。唯界是實 今論主意。以經中說略一聚言。許蘊是假。余二是實。今立比量破毗婆沙說蘊是實。立比量云。色等五蘊必定是假。多實成故。猶如聚.我
此難不然至亦名蘊故者。毗婆沙師救云。一一極微亦得蘊相可積集故。既一一極微亦名為蘊。非多實成。顯所立因于一一蘊有不成過
若爾不應言至有聚義故者。論主難 經說聚義名之為蘊。而言一一實亦名蘊者。圣教相違
有說能荷至物所聚故者。述異釋
有為之法為因取果。果所積集名為能荷。由諸世間以其兩肩能荷重擔。說肩名蘊。物所聚故 此釋亦以聚故名蘊。符經順假。故論主不破
或有說者至我當與汝者。又述異釋
可分段義。是蘊義。故言一一分亦名蘊。故引彼世間舉貸財物。皆令彼人三時還足。便作是言。汝三蘊還。我當與汝物。顯一一分皆名為蘊
此釋越經至廣說如前者。論主難 雖有此釋。不順圣言。隨俗浮言何容準定。由與經說過去等義有相違故 此文但破后家分段 或可。此文亦破前師能荷名蘊。雖復義釋符經順假亦無有違。然經中說聚義是蘊。故今亦破
若謂此經至蘊定假有者。上來毗婆沙師被他難殺今復釋經。論主牒破。若謂過去等一一名蘊。此執(zhí)非理。經言略聚。何得一.一皆名為蘊。故知。如聚。蘊假義成
若爾應許至成生門故者。經部難論主
若以聚義名蘊許是假者。諸處極微亦由積集方是生門。何因不許處亦是假。應立量云。諸有色處定應是假。處因積聚方得成故。猶如諸蘊
此難非理至十二處別者。論主破經部 雖因多微積集方作生門。然多集時。一一諸微皆有因用。是則一一皆成生門。顯所立因有不成過。若不爾者。而說根.境相助共生識等。無別因用。應非別處同一處攝。若同一處但應立六。是則應無十二處別。合共發(fā)識既非同處。根境各別因用不同。說十二處。故知根.境共發(fā)識等。一一極微亦有因用。各得處名 按上所說。論主此宗許蘊是假。違破婆沙。許處是實故破經部。以理為量。不執(zhí)一宗。隨何勝者釋為已立
然毗婆沙至亦說燒衣者。論主牒婆沙文通釋 婆沙師說。若觀假蘊彼說一微為一蘊少分。若不觀假蘊。觀實蘊彼說一極微即是一蘊。既許一微即是一蘊故知婆沙許蘊是實 今論主釋。婆沙既引經中聚義釋蘊。故應亦許蘊唯是假。而言一微是一蘊者。此應于蘊一分。假說有分。全蘊總有別分故。名有分。如衣一分燒亦說為燒衣。諸后學徒。不達婆沙本意。說蘊是實。故應如是蘊定是假 然正理第三云。于聚所依立義言故。非聚即義。義是實物名之差別。聚非實故(解云聚之義故名為聚義。依主釋。聚假。義實。聚義是蘊) 又云。又一極微三世等攝。以慧分析略為一聚。蘊雖即聚而實義成。余法亦然。故蘊非假(解云此一極微有三世.遠.近等義故名為聚。即聚名義。持業(yè)釋) 又云。又于一一別起法中亦說蘊故蘊定非假。如說俱生受名受蘊想名想蘊。余說如經。于一切時和合生故。蘊雖各別而聚義成(解云。即受蘊等一一。皆是可積集相名蘊。持業(yè)釋;蚴芴N等。定與積聚法俱起。且如一微。猶與大小八法俱起) 正理亦應同彼婆沙。蘊通假實。為俱舍論主說蘊唯假。故且說實
何故世尊至作三種說者。此下第二明教起因。問起
頌曰至蘊處界三者。答 愚謂迷境以無明為體。迷境不同有其三種;蛴扌乃倛(zhí)為我。為說蘊。以蘊廣明心所法故 或唯愚色執(zhí)為我。為說處。以處廣明諸色法故 或愚色.心總執(zhí)為我。為說界。以界廣明色.心法故 根謂根機。以信等五根為體 樂以勝解為體。故正理論云樂謂勝解 又解。樂謂樂欲。利根樂略為說蘊。中根樂中為說處。鈍根樂廣為說界
何緣世尊至受想別為蘊者。此下第三體廢立。就中一建立受.想。二無為非蘊。此即建立受.想。問及頌答
論曰至鄰次當辨者。諍根有二。謂在家者貪著諸欲。若出家者貪著諸見。此欲.見二。受.想如次能為勝因。由味受力故貪著諸欲。由倒想力故貪著諸見 煩惱名諍。即諍名根 或與諍為根 生死法。謂三界生死法。由耽著樂受起倒想故。所以生死輪回。故此受.想為最勝因 由此諍根因。生死因。及后頌當說五蘊次第因。故別立受.想
何故無為至例應成失者。此即明無為非蘊。問及答也 總有三解。一明無為非蘊中攝。不可積聚故非第六 又解。亦不可說下。通伏難。伏難云。若非五蘊。何故不說為第六蘊。為通此伏難故。言亦不可說為第六蘊。無為之法非如色等可積聚故 二明蘊是染.凈二依。依是因義。無為不爾故不立蘊 三明無為是蘊息處。非蘊。息謂滅處。如瓶破滅處。非瓶 論主。許前二解不許第三。故言彼于處.界例應成失。若便蘊息名無為。無為非蘊攝。處.界息故名無為。無為非是處.界攝 正理救云。若于是處。蘊相都無名為蘊息。三無為上聚義都無?裳蕴N息。非門.族義于彼亦無。故不應例 若俱舍師破云。若言無為無聚義者。與我此論初解何殊
如是已說至界別次第立者。此下第四明次第。就中。一明蘊次第二處.界次第。此即明蘊次第。結問頌答
論曰至立蘊次第者。此約隨粗明次第 色有對故五蘊中粗。是故先說 四無色中粗唯受行相。故世說言我手等痛。痛是苦受。不言想等。四中先說 于后三中。待行.識二想蘊最粗。男.女等想易可知故。三中先說 于后二中。行粗過識。貪等易了。二中先說 于五蘊中識最為細。總相難分故最后說
或從無始至立蘊次第者。約隨染明次第
或從無始生死已來。男.女于色更相愛樂。由顯形等故初說色。此色愛生由耽受味。故次說受 耽受復因倒想故次說想
此倒想生由煩惱。故次說行 如是煩惱依識而生。此行及前色.受.想三。皆染污識。故后說識 問行蘊有惑可能染識。色.受.想三體非煩惱。如何染識。解云。色.受.想三。雖性非惑。而能為緣生染污識。說名染識 或色為緣生染污識。受.想與惑相應。能染污識。說名染識
或色如器至立蘊次第者。約隨器等明次第 如欲迎客先求好器。謂色如器受所依故。故色初說。既得器已擬有所盛。次求飲食謂米.面等。受類飲食 增益損減有情身故。故次說受 求得食已不可獨進。次求助味謂葅.鹽等。想同助味。由取怨.親.中平等相助生受故。故次說想 雖得飲食.助味復須人調合。次求廚人。行似廚人。出貪.思等。業(yè).煩惱力。愛.非愛等異熟生故。故次說行 既調合已延客受用。名為食者。識喻食者。有情身中識為主勝。故最后說
或隨界別至無增減過者。約界立次第。思感八萬故思最勝。四是所住喻之如田。識是能住類之如種 余文可知
即由如是至故別立蘊者。前指下文。故今略顯。四義非一者名諸次第。所以于諸行中別立受.想者。一為相粗粗.細門也。二為生染起過門也。三類食同助。器等門也。四二界中強。界別門也
處界門中至次第可知者。此下第二明處.界次第。辨根次第。境.識類知。此即問起
頌曰至或隨處次第者。頌答 余謂身.意根余。即眼等四根
論曰至舌后嘗味者。于六根中。前五境定。是故前說。意境不定。所以后說 言不定者。三世.無為。于此四種。一.一別緣為四。二.二合緣為六。三.三合, , 緣為四。四.四合緣為一?傆惺骞恃圆欢ā【颓拔逯小∏八木扯。是故前說。身境不定所以后說 故正理云。境決定者。用無雜亂其相分明。所以先說。境不定者。用有雜亂相不分明。所以后說(已上論文)就前四中。眼.耳先說。取遠境故。鼻.舌后說。取近境故。眼先.耳后。由遠由速。鼻先.舌后。由速由明。所言明者。鼻能取味中之細香。舌不能取香中之細味 余文可知
或于身中至故最后說者。此約所依上.下。明前五根次第。所依謂扶根四境。眼.耳.鼻三。若據所依得有上.下。若據根體即無上.下。故下論云。此初三根橫作行度。處無高.下。如冠華鬘。意無方處。有即依止諸五色根生者。故最后說 故正理第三云。意無方所。有即依止五根生者。故最后說(已上論文)。謂意根攬六識成。意識依雖唯意。五識亦依五根。有斯不定。故言有即依止諸根生者。雖無色界唯依意根。通三界論故作是說 又婆沙七十三云。復次。隨順粗.細次第法故。謂六內處。眼處最粗。是故前說。乃至意處最細。是故后說。廣如彼說
何緣十處至立法處名者。此下第五明名廢立 問若礙故名為色。應十并名色。若持故名為法。應一切皆名法。何故唯一立以通名
頌曰至一名為法處者。就頌答中。以四義簡。一為差別。通釋色處.法處 二最勝。別釋色處 三攝多法。四攝增上法。別釋法處
論曰至非于眼等者。別解色處。為令了知境.有境性差別相故。色蘊分十不總為一。法處無表以少不論
若無眼等九差。別想.名。而體是色總立色處名。此色處為眼等九名所簡別。雖標總稱而即別名。如多主馬同群各有別印。一主無印即以無印別有印者。此亦如是。故言總即別名 應有問言。何故余九不立通名。唯標色處 故今通言。又諸十色中。色處最勝故亦立通名。一有對故。二有見故。三同說色故。具茲三義勝立通名;蛴袑ρ院啛o表色。有見.同說簡眼等九
又為差別至獨名為法者。別解法處 又為差別余十一處立一法處名。非于一切十一處。雖標總稱即受別名。如色應知
應有問言。何故余十一處不立通名。唯標法處。故復釋言。以法處中。攝多法處故。攝增上法故。故立通名。余處不爾
有余師說至獨立法名者。敘異師釋 色得通名。一體多粗顯。二三眼境故。故立通名。余處不爾。雖十色處。皆慧眼境。眼等九處非肉.天境。又非粗顯不立 法眼及佛眼者。慧眼名法。即此四眼。至佛身中總名佛眼 法處中有能詮諸法名故。有能緣諸法智故。故得法名。余處不爾 言名顯文句;蛎c智體增上故
諸契經中至為離此耶者。此下第六攝異名。就中。一略攝法蘊。二類攝蘊等。三別明六界。就第一略攝法蘊中。一明攝法蘊。二明法蘊量。此下第一明攝法蘊。頌前問起。一總。二別。此即總問
彼皆此攝如應當知者。總答
且辨攝余諸蘊名想者。別起頌文
頌曰至皆行蘊攝者。西方數法。多以十.百為因乘成多數。百.千以上以百因之。未滿百.千以十乘之。故目八萬為八十千也 此中教體兩說不同。自古諸德出教體;蛴幸月暈轶w;蛴幸悦洌臑轶w;蚓吆N 若約逗機說法以聲為體 若據詮法以名.句.文為體 所以諸論出教體中。皆有兩說不同。今依新譯婆沙以此論初說為正。故婆沙一百二十六云。問如是佛教以何為體。為是語業(yè)。為是名等。答應作是說。語業(yè)為體 問若爾。次后所說當云何通。如說佛教名何法。答謂名身.句身.文身.乃至次第連合。答后文為顯佛教作用。不欲顯示佛教自體。謂次第行列.安布.連合.名.句.文身。是佛教用 問伽陀所說復云何通。答有于名轉。有于義轉。此中且說于名轉者 有說佛教名等為體 問若爾所說當云何通。如說佛教云何。謂佛語言。乃至.語表.是謂佛教。答依展轉因故作是說。如世子孫展轉生法。謂語起名。名能顯義 如是說者。語業(yè)為體。佛意所說他所聞故 又云。問何故佛教唯是語表。非無表耶。答生他正解故名佛教。他正解生但由表業(yè)。非無表故(廣如彼釋) 又云。佛教當言善耶。無記耶。答或善.或無記 云何善。謂佛善心所發(fā)語言乃至語表。云何無記。謂佛無記心所發(fā)語言。乃至語表 問教體若通善者。何故金剛般若論云。我法是善。汝法是無記。解云。十八部中有立無記。非汝.我部
此諸法蘊至如實行對治者。此下明法蘊量。問及頌答
論曰至二蘊所攝者。說法蘊量三說不同 第一師解。謂佛別說八萬部法蘊經。一.一部。皆如六足阿毗達磨中。法蘊足論有六千頌。此約文定量 第二師約所詮義定量。說一義門名一法蘊。謂隨所詮蘊等言一一差別數有八萬。能詮法蘊其數亦然。隨說一一教門名一法蘊。所謂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十二緣起.四諦.四食.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八解脫.八勝處.十遍處.三十七覺品.六神通.無諍.愿智.四無礙解 等。謂等取所余法門 第三正義。約用定量。隨除一惑名一法蘊。謂由有情貪.嗔等行八萬別故。為治彼行。世尊宣說不凈等觀八萬法蘊。八萬法蘊。皆此五蘊中色.行二蘊所攝。如前兩說 有釋。此是第三解者。不然。依大數說但言八萬。若具足說有八萬四千 真諦師解云。十隨眠為十。一.一各有九隨眠為方便。一一具十即成一百。一百各有前分.后分。并本成三百。置本一百就前后二百中。一一以九隨眠為方便。并本二百合成二千。足本一百為二千一百。又約多貪.多嗔.思覺.愚癡.著我五。品品有二千一百成一萬五百。已起有一萬五百。未起有一萬五百。合二萬一千。又以三毒.等分四人。各有二萬一千。合成八萬四千
如是余處至應審觀自相者。此即第三類攝蘊等。若以共相相攝。是則萬法皆同為合。體相共分互無濫故。應觀自相以體相收
論曰至一一自相者。略釋頌文
且諸經中至此行蘊攝者。此下舉名略攝。即別攝蘊。戒蘊是色蘊攝。余四行蘊攝。謂定蘊。以行中定為體;厶N及解脫知見蘊。以行中慧為體。解脫蘊。以行中勝解為體 故婆沙三十三。出戒等五蘊體中云。無漏身.語業(yè)名無學戒蘊 云何無學定蘊。答無學三.三摩地。謂空.無愿.無相 云何無學慧蘊。答無學正見智。云何無學解脫蘊。答無學作意相應心。已解脫今解脫當解脫謂盡.無生無學正見相應勝解 云何無學解脫智見蘊。答盡無生智 解云。勝解心數法中當廣分別。無學位中勝解相顯立解脫名。言解脫知見者。即智名見故名智見。緣解脫涅槃故名解脫知見 又解脫身中起故名解脫知見。故婆沙三十二云。答解脫身中獨有此故。最能審決解脫事故
又諸經說至四蘊性故者。此攝處異名。此中文意大分可知 言五解脫者。一聞佛等說法得解脫。二因自讀誦得解脫。三為他說法得解脫。四靜處思惟得解脫。五善取定相得解脫。解脫謂涅槃。因此五種得解脫故名解脫處。依主釋也。此即略依集異門足論十三.十四.及阿含經第九。列名標釋。廣如彼解 言皆慧為性者 第二生得。故婆沙云。受持讀誦十二部經是生得善 初及第三聞慧。由聞圣教生勝慧故 或可。第三亦取思慧。為他說法必先思故 第四思慧。如名可知 第五修慧。于彼定中善取相故 雖說不同皆慧為體。此法處攝 若兼助伴。前三。聲.意.法處所攝。后二。意.法所攝 又解。聲在第二.第三。取自聲故非第一。非以他聲為自助伴。無想有情聲恒成就故得有聲 故發(fā)智論說。誰成就身。謂欲.色界有情。如身色.聲.觸亦爾。故知。此聲恒成就也。正受無想異熟果時雖無有心。初生.后死必有心故。故亦言意。又婆沙百三十七云。問世尊。何故于無想天有頂天多說為處。答有諸外道執(zhí)此二處以為解脫。佛為遮彼說為生處。廣如彼釋
又多界經至十八界攝者。別攝界異名 六十二界。謂三種六.六種三.一種四.兩種二.更加十八界。故成六十二。隨其所應十八界攝。出體相攝。如次別明
且彼經中至名識界耶者。此下第三別明六界。將明問起。地.水.火.風如前已說。空.識未說。為即虛空無為名為空界。為一切有漏.無漏識名識界耶
不爾者。答
云何者。征
頌曰至有情生所依者。釋 說一切有部傳說?战缫悦鳎湠轶w。即顯色差別。體亦是實。論主不信空界實有。故言傳說。理實亦通光.影。光.明為一對。明輕。光重。偏言明者。舉輕以顯重 影.闇為一對影輕。闇重。偏言闇者。舉重以顯輕
此即影略互顯 然正理云傳說是光.闇者。此論輕.重互舉。正理偏說二重故不相違
論曰至名為空界者。內.外竅隙名為空界。非即虛空名為空界
如是竅隙云何應知者。問
傳說竅隙至不離晝夜者。答 傳說竅隙?战缂词敲鳎湣4丝战缟秋@色差別。非離明.闇顯色外。別有竅隙可取。故空界色明.闇為體。應知。此體不離晝.夜。晝以明為體。夜以闇為體。此空界色以明.闇為體。晝.夜為位 又解?战鐚嵱姓。此非論主所許。故論主言。應知此體不離晝.夜。謂如晝.夜于明.闇等假立其體。晝.夜非實。空界亦然。應非實有
即此說名至鄰阿伽色者。此述本論空界異名。有二釋。即此空界色說名鄰阿伽色。伽翻為礙。阿通二義;蛎麨闃O;蛎麨闊o
若言鄰極礙色。謂空界色與極礙相鄰。是鄰阿伽之色。名鄰阿伽色。約相鄰釋
若言鄰無礙色。即無礙名色。此無礙色與余礙相鄰。即鄰是阿伽。故名鄰阿伽色 兩師各據一釋。義并無違
諸有漏識名為識界者。別釋識界 謂一切有漏識皆名識界
云何不說至為識界耶者。問
由許六界至則不如是者。答 由許六界是諸有情生所依故。又恒持生。諸無漏法則不如是故。正理第三云。由無漏法。于有情生。斷.害.壞等差別轉故。非生所依。如是六界于有情生。生.長.養(yǎng)因。差別轉故。是生所依。生因謂識界續(xù)生種故。養(yǎng)因謂大種生依止故。長因謂空界容受生故 又婆沙七十五云。若法能長養(yǎng)諸有。攝益諸有。任持諸有者。立六界中 無漏意識能損減諸有。散壞諸有。破滅諸有。是故不立在六界中。廣如彼釋 問入無心定識即不行。云何乃言恒持生故 解云。從多分說 又解。定前心作等無間緣。決定能引后心生故。及彼心得相續(xù)恒起。故謂持生 又解。色法中強偏說四大。亦攝所造。無色中強心法為勝亦攝余法。既攝命根故言恒持生也 又解。夫言死者心不再生。于無心位雖現無心。后之出心必定應起。后當起故身命不終。是故名為恒持生故也 問無色界中而無前五。如何恒持 解云。約欲.色說 或無色中雖無前五。有后一故依總相說。故言諸界
彼六界中至七心界攝者。攝彼六界。如文可知 問無為無用可非生依。余有為法。何故不說但標六界。解云。四大及空。五法中色法攝。識是心法攝。色.心二種諸部極成。是故偏說。心所有法。不相應行。即非極成。如覺天說心所是假。經部說不相應行是假。是故不說 問色十一中。何故偏說色.觸。不言余九。解云。眼等四根初生即無。身根雖有無發(fā)識能。聲疏轉故于生用劣。香.味欲界雖有。上界即無。無表有.無不定。于生無用。唯色.觸二有體有用。故偏說之 問何故色中唯說空界。觸中唯說大種 解云?战缍ㄓ惺紡某跎酥撩K。恒持生故。所以偏說。青.黃等色有.無不定。非恒有故。是故不說 四大是強必定恒有。是故偏說 澀滑等觸有.無不定。非恒有故是故不說 又解。一切諸法總有二種。一者色法。二者無色法。色法中強.謂四大種。是故偏說。無色中強.所謂心王?战珉m是所造除疑故說。謂或有疑。初受生時有空界不。佛為除疑故說空界。于初受生此定有故 又娑沙七十五云。問置本論師。世尊。何故十八界中略出少分施設六界。彼論解云。愚少分者為說六界。愚一切者為說十八界 又云。為利根者說六界。為鈍根者說十八界 又云。為樂略者說六界。為樂廣者說十八界 又云。復次。于十八界為略現門故說六界。謂十八界中有是色有非色。若說前五界。當知已說諸是色界。若說識界。當知已說諸非色界。廣如彼釋
彼經余界至十八界攝者。類說余界。皆此十八界攝 略依法蘊足論第十.第十一多界品。出六十二界體攝入十八界中者。法蘊頌曰。界有六十二。十八界為初。三六.一四種。六三.后二二 十八界謂六根.六境.六識.如自名攝 言三六者。謂三種六 第一六。謂地.水.火.風.空.識(前四界觸界攝。空界以光.影.明.闇為體。色界攝。識界以有漏識為體。七心界攝) 第二六者。謂欲.恚.害.無欲.無恚.無害界(欲以貪為性。恚以嗔為性。害以害為性。無欲以無貪為性。無恚以無嗔為性。無害以不害為性。此六是心所法。皆是法界攝) 第三六。謂樂.苦.喜.憂.舍.無明界(前五界以受為性。后一以癡為性。是心所故。皆法界攝) 一四種。謂受.想.行.識界(受.想.行法界攝。識界七心界攝) 六三者 第一三。謂欲.色.無色界(欲界十八界攝。色界十四界攝除香.味.及鼻.舌識。無色界意.法.意識界攝) 第二三界。謂色.無色.滅界(色界謂欲.色界。以有色故總名色界。十八界攝。無色界后三界攝。滅界以擇滅.非擇滅為性.法界攝) 第三三界。謂過去.未來.現在界(皆以五蘊為性。十八界攝) 第四三界。謂劣.中.妙界(劣界以不善。有覆無記法為性。七心界。色.聲.法界攝。中界以有漏善.及無覆無記法為性。十八界攝。妙界以無漏善法為性。意.法.意識界攝) 第五三界。謂善。不善。無記界(善界以一切善法為性。不善界以諸不善法為性。此二七心界.色.聲.法界攝。無記界以一切無記法為性。十八界攝) 第六三界。謂學.無學.非學非無學界(學界以學.無漏五蘊為性。無學界以無學無漏五蘊為性。此二意.法.意識界攝。非學非無學界以有漏五蘊。及三無為為性。十八界攝) 后二二者 第一二界。謂有漏.無漏界(有漏界以有漏五蘊為性。十八界攝。無漏界謂無漏五蘊。及三無為為性。意.法.意識界攝) 第二二界。謂有為界.無為界(有為界以五蘊為性。十八界攝。無為界以三無為為性。法界攝) 略依法蘊出六十二界體性。今界攝入十八界中。廣明六十二界體性。如彼論說(阿含經中亦列六十二界名)
俱舍論記卷第一(末)
長承三年正月二十九日夜半與兩三門弟讀并切句了
一交了
- 楞嚴經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開經偈
- 楞嚴經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
- 楞嚴經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圓覺經講的是什么內容?圓覺經概說
- 《大寶積經》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是怎么來的?楞嚴經的由來故事
- 佛經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講記
- 念地藏經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是大乘經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誰翻譯的?心經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注音版
- 法華經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的解讀
- 《心經》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
- 《父母恩重難報經》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注音版
- 從《壇經》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