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經(jīng)大全 > 瑜伽師地論 >

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jīng)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三十六(5)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三十六(5)

  亥二、廣辨(分二科) 天一、顯差別(分二科) 地一、征

  此復(fù)云何?謂四圣諦,一苦圣諦,二集圣諦,三滅圣諦,四道圣諦。

  這是第三大科,煩惱障凈智所行真實,前面是略標(biāo),現(xiàn)在是第二科廣辨,廣辨煩惱障凈智所行真實。「此復(fù)云何?」前面略標(biāo)煩惱障凈智所行真實,這個義還沒有完全說明了,所以這里再加以解釋。分兩科,第一科是顯差別,分兩科,第一科征。

  「此復(fù)云何?」這個煩惱障凈智里面的內(nèi)容又是怎么情形呢?這第二科就是把它列出來!钢^四圣諦」,它的所緣境,煩惱障凈智所行真實,其實就是四圣諦:第一個是苦圣諦,第二是集圣諦、第三是滅圣諦、第四是道圣諦,這是煩惱障凈智所行的真實。

  《披尋記》一一七五頁:

  此復(fù)云何謂四圣諦等者:由前已說緣此為境,義猶未了,是故今問此復(fù)何?四圣諦義,是如是實,非不如實,是無顛倒,非是顛倒,故名為諦。一切圣者,如其法性,證無乖諍,故名圣諦。

  「此復(fù)云何?謂四圣諦等者:由前已說緣此為境」,因為前面已經(jīng)解說過是緣此四圣諦為境的,「義猶未了」,它的含義還沒有完全說明白!甘枪式駟枺捍藦(fù)云何」,所以這里再提出來,再加以解釋。

  「四圣諦義,是如是實,非不如實」,四圣諦的道理啊,是如實的,「是如是實」。這個「如」字,在前邊〈聲聞地〉解釋過,你學(xué)習(xí)苦集滅道四諦的法門,能遠(yuǎn)離一切煩惱,所以叫做「如」。遠(yuǎn)離煩惱就契合這四圣諦了,所以叫做「如」。這個「實」是不顛倒的意思,我們不學(xué)習(xí)四諦的人,心里面有煩惱、有顛倒、迷惑;學(xué)習(xí)了苦集滅道四諦.就不顛倒了,所以叫做「如」、叫做「實」!阜遣蝗鐚崱,學(xué)習(xí)四圣諦,就不會像凡夫那樣子是不如實的。「是無顛倒,非是顛倒」,學(xué)習(xí)四圣諦的時候,他的心常清凈,光明智慧,不會顛倒迷惑的,「非是顛倒」,因為四圣諦它不是顛倒迷惑的。我們不學(xué)佛法,我們的心就在是是非非、煩煩惱惱的境界上活動,它就顛倒迷惑;這四圣諦不是這樣子,「故名為諦」,所以叫做「諦」,「諦」就是不顛倒的意思。

  「一切圣者,如其法性,證無乖諍」,所有的圣人,在佛法里邊有成就的圣人。所有的圣人,就是沒有例外的了。「如其法性」,如這個四圣諦的法性,「證無乖諍」,就是如實地證悟了,里邊沒有乖違,沒有不符合的地方,「故名圣諦」。所以這苦集滅道,是圣人所證悟的,所以稱之為「圣諦」,這四圣諦就是煩惱障凈智所行真實。

  這是列出來,下面第二科,明現(xiàn)觀。

  天二、明現(xiàn)觀(分二科) 地一、入漸次

  即于如是四圣諦義,極善思擇證入現(xiàn)觀,

  前邊標(biāo)出來四諦的差別,下邊于此四諦中作觀察。分兩科,第一科是入漸次,就是悟入四圣諦前后淺深的次第。

  「即于如是四圣諦義,極善思擇證入現(xiàn)觀」,怎么樣能悟入四圣諦呢?佛教徒從資糧位開始,經(jīng)過加行位,對這個四圣諦「極善思擇」,極思擇、善思擇,就是一直地觀察:苦諦有四種觀察,集諦、滅諦、道諦都有四種觀察,到最后圓滿的時候呢,「證入現(xiàn)觀」,就成就圣道了,初開始是成就了須陀洹果,乃至最后就是得阿羅漢果,叫「證入現(xiàn)觀」。這個話,文字上就是這么說:從資糧位開始,通過加行位到達了圣位,就是初果,就是一直地是極善思擇苦集滅道,這文字上就是這樣說。最后的結(jié)果就證入現(xiàn)觀,這樣意思。

  《披尋記》一一七五頁:

  即于如是四圣諦義至證入現(xiàn)觀者:一一諦下,各有四行,總有十六,名四諦義。如〈聲聞地〉說,(陵本三十四卷一頁)。依此四諦于十六相正覺了己,乃至加行善根圓滿,于爾所時,名為極善思擇。以于諸諦盡所有性、如所有性、思擇究竟故,從此無間,起內(nèi)作意,作意無間,有無分別決定智現(xiàn)見智生,名入現(xiàn)觀。由能知智與所知境和合無乖,現(xiàn)前觀察,得名現(xiàn)觀故。

  「即于如是四圣諦義至證入現(xiàn)觀者:一一諦下,各有四行,總有十六,名四諦義,如〈聲聞地〉說,(陵本三十四卷一頁)」,這我們已經(jīng)講過了。「依此四諦于十六相正覺了己」,就是依此苦集滅道的四諦,于十六個相貌「正覺了已」,一點也沒有錯誤的明白了,什么叫做苦?什么叫做集、滅、道,正覺了已。

  「乃至加行善根圓滿」,初開始覺了,就是「了相作意」,明白這個四諦的相貌,這也要經(jīng)過一段時間,然后就是「勝解作意」,勝解作意實在是開始修止觀了。了相作意、勝解作意、遠(yuǎn)離作意。這個「勝解作意」是真實地靜坐的時候作如是觀,就會得到成效、得到效果了,就是遠(yuǎn)離煩惱了。原來的我、我見的煩惱,或是愛、見的煩惱,逐漸逐漸就減少了,它就是有效、有效果的。你常常作如是觀的時候,他在內(nèi)心里面就是起作用,就是煩惱沒有了。以前的時候,你訶斥我,我心里就不高興,現(xiàn)在沒有事。這個訶斥有兩種,一種是你錯了,你有錯誤訶斥你這是一種;第二種呢?你沒有錯,沒有錯就訶斥你,那什么意思呢?就是考驗?zāi)阋幌,看你的心怎么反?yīng),也就是來考驗?zāi)愕膬?nèi)心修行的程度。若是說這個人是壞蛋,我沒有什么錯誤,他就說我錯,他冤枉我,你若這么想就是錯會了他的意思。

  在禪師語錄上,有一個人去參學(xué)福建一位大禪師-雪峰禪師,這個人的確是大禪師,有一千五百人跟他學(xué)禪;那是舊時代,不是現(xiàn)在這個時候!改銖氖裁吹胤絹恚俊埂肝覐慕銇!」說是「你是乘船來的?是從陸地來的?」你從江浙從上海也可以坐船到福州可以登陸,那是乘船來,也可以從陸地走來;你是乘船來、是從陸地走來的?說:「二途俱不涉。」這個人就回答這句話,也不是船來,也不是陸來!溉绾蔚玫酱碎g?」只有這么兩條路嘛,古時代沒說坐飛機可以從天空里飛來,那時還沒有嘛!你這兩條路都沒有走,也不是坐船來,也不是從陸地來,那怎么到此地來呢?他回答一句話:「有什么距離?」江浙和福建有距離嗎?你看這話說得好!有什么距離?然后這個時候雪峰禪師拿出來香板打這個人,把他打跑了。走了那當(dāng)然就是沒事了。

  但是我們看這段禪師的語錄的這段記錄,這個人有什么不對,他說的話完全都是對的,為什么打他呢?這真是…你要知道!過了十年以后這個人又來到雪峰禪師這來參學(xué),當(dāng)然雪峰禪師還是這句話,「你從什么地方來?」「從江浙來!埂甘谴瑏?是陸來?」「二途俱不涉?」說「二途俱不涉,怎么能到這里來呢?」「有什么距離?」雪峰禪師還是打他,把他打跑了。那么這位禪師走了以后,到處地說雪峰禪師的壞話,就是罵他。后來呢,這段禪師語錄后面就有人加以解釋,我認(rèn)為那個解釋都是說得不對,我的看法那都是胡說八道!這位雪峰禪師是對的,打他是對的。人家說得對,為什么要拿香板打人呢?打他是對的,就是你只是嘴巴皮啊!他是明白一點教義,也就是從書本上得來了一點教義,這么問答他答得是對的,但是雪峰禪師就是知道你是嘴巴皮,你不是有修行,你嘴上這么說,沒有實際上達到這個境界,所以你只是嘴說沒有真實修行,打就是打你這個地方。你怎么知道他是嘴巴皮呢?他到處來罵這雪峰禪師就證明這件事嘛!如果你是真能夠說是二途俱不涉,你有這種境界的話,他打你或不打你是無差別的!為什么你恨他呢?你罵他、恨他足見你就是嘴巴皮嘛!

  但是我們現(xiàn)在回頭想我們自己,連嘴巴皮也沒有!你能回答,你怎么來的?「是船來?是陸來?」「二途俱不涉,我坐飛機來的!」我們就是這么個境界。我們答不上來這句話的。你不是坐飛機來的、也不是坐船來的、也不是坐車來的,那么怎么來的呢?怎么到了這兒來,「有什么距離?」你答不上來這句話,當(dāng)然你現(xiàn)在可以答上來,你可以這么講了,但是這不是的。

  但是問題就是,我們怎么回事呢?就是聽聞了佛法以后完全就是丟在腦后,我們不思惟、靜坐的時候不管這件事,但是也算是在那兒坐,為什么在心里面不想呢?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可以作如是觀,就像打妄想一樣嘛,就是思惟嘛。我們一般打妄想是染污的境界,你依據(jù)圣言量去思惟是清凈的,就都是由內(nèi)心去思惟,為什么就不思惟呢?

  所以這上面說「極善思擇,證入現(xiàn)觀」,你時間久了,智慧會增長,所以那個思惟是特別好,「極善」。這四圣諦每一諦有四種觀行,四四一十六,作如是觀!刚X了已,乃至加行善根圓滿」,你作了相作意以后,然后勝解作意就是正式地修止觀了,然后就是遠(yuǎn)離作意,就是煩惱減少了。我以前煩煩惱惱,現(xiàn)在是煩惱不自覺地心里不動心,我真有毛病人家訶斥我,當(dāng)然這是對的;我沒有毛病人家訶斥我,心里也不動,心里沒有事。它自然是這樣子,它就能夠與道相應(yīng),與道相應(yīng)這個地方是沒有煩惱的,是清凈的。

  這個了相作意、勝解作意、遠(yuǎn)離作意,然后「攝樂作意」。攝樂作意前面講過了,不知道你們記住沒有?「攝樂作意」是什么呢?我經(jīng)過這一個時期修止觀,煩惱減少了,心情快樂,思惟我作如是觀,沒白辛苦。∥业臒⿶罍p少,同時也有輕安樂,因為這是在未到地定里面有輕安樂,煩惱減少了,逐漸逐漸好像完全心里不動。作如是修,有如是功德,心情歡喜;我若不這么修行,就沒有這些功德,這么思惟。攝樂作意就是能夠積集、增長內(nèi)心的安樂、快樂。但是也有些不足,因為你這時候還沒能夠達到圣人的境界,只是煩惱減少了,所以還有所不足,要繼續(xù)努力,要「觀察作意」,「觀察作意」就是「勝解作意」,要繼續(xù)努力地修止觀,修苦、空、無常、無我的觀,繼續(xù)地作如是觀。

  這個事情啊,人年紀(jì)大了、年紀(jì)老了就差一點,體力就是差一點;年紀(jì)大了體力就衰退,用功修行也受影響,年輕的人最好,體力健康、心力也健康,是不同的。你若是馬馬虎虎的過去了,把寶貴的光陰都浪費了,也是有這個問題。所以應(yīng)該要愛惜光陰,努力修行。

  了相作意、勝解作意、遠(yuǎn)離作意、攝樂作意、觀察作意。「觀察作意」,努力修行,因為你現(xiàn)在是在禪定里面,最低限度是未到地定里頭,你作如是觀,它又進步了,所以這時候「加行究竟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就成功了,是這么回事。

  所以這上面說「乃至加行善根圓滿,于爾所時,名為極善思擇」,就是那么多的時間叫做極善思擇。這人與人都不一樣,也可能你出家七天,思惟了七天就成功了;也可能三七二十一天,你就得初果須陀洹了;也可能要三個月得初果須陀洹,你若不努力,永久也不會成功,沒這回事了。

  「以于諸諦盡所有性、如所有性、思擇究竟故」。為什么叫做極善思擇?「以于諸諦」,就是苦集滅道四諦里邊的盡所有性,品別邊際,這是苦諦、這是集諦、這是滅諦、這是道諦,就是有邊際。其中通達真如的道理:苦、空、無常,修無我觀,這四諦苦、集、滅、道都是無我,都可以這樣子觀,那么這就是真如,就是如所有性了。「思擇究竟故」,你對這四諦十六行思擇究竟達到極圓滿的境界,所以叫做「極善思擇,證入現(xiàn)觀」。

  「從此無間,起內(nèi)作意,作意無間,有無分別決定智現(xiàn)見智生」。這個「起內(nèi)作意」在前面聲聞地的時候,這個地方就是應(yīng)該指那個世第一,暖、頂、忍、世第一。這個時候起內(nèi)作意,現(xiàn)在這個地方還是說煩惱障凈智所行真實,就是聲聞、獨覺,不是大乘,那他就是在奢摩他里邊修無我觀,譬如說苦諦,無常、苦、空、無我,這是四種觀法,四種觀法可能你留一個或者是兩個,用空、無我,主要是在這里修無我觀,這叫作「起內(nèi)作意」。

  「作意無間」,這個無我的作意是不間斷的!赣袩o分別決定智現(xiàn)見智生」,這時候就到達無我的境界,無我的境界現(xiàn)前,此中無色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就是勝義諦。勝義諦里邊無分別,沒有法可分別的。「決定智」,這時候這個智慧是決定了、不動搖、不退轉(zhuǎn)的。「現(xiàn)見智生」,這個智慧一現(xiàn)前的時候就見第一義諦了,也就是見到苦諦、集諦、滅諦。若是根據(jù)《成實論》說,就是見滅諦,這個見道的時候,入圣位的時候是見滅諦,這個智慧一現(xiàn)前了就是見到諸法如相了,「名入現(xiàn)觀」,就是證入現(xiàn)觀。這下面解釋這個現(xiàn)觀。

  「由能知智與所知境和合無乖」,由于你這個無分別決定智現(xiàn)見智生,就是能知道的智慧,與所知的境,就是諸法如,就是那個滅諦,這是所知境!负秃蠠o乖」,這個能知智與所知境契合了。如果你內(nèi)里邊有昏沈、妄想,那就是有障礙,那就是不合;現(xiàn)在這里也不昏沈、也沒有妄想,也是斷了煩惱,現(xiàn)在這是說初果,就是沒有見煩惱在里邊做障礙,所以是無乖,和合無乖。「現(xiàn)前觀察」,也不是過去,也不是未來,就是那個智慧現(xiàn)前了,觀察這個滅,滅的境界,這時候叫作現(xiàn)觀,「得名現(xiàn)觀故」,就是得入圣道了。

  入現(xiàn)觀已如實智生

  這上面是這么講,入了現(xiàn)觀以后,這個如實智才現(xiàn)前,就是成為圣人的那個不顛倒的、無分別的智慧現(xiàn)前了。

  《披尋記》一一七六頁:

  入現(xiàn)觀已如實智生者:由證現(xiàn)觀,獲得四智:謂唯法智,非斷智,非常智,及緣生行如幻事智,如〈聲聞地〉說(陵本三十四卷二十一頁),當(dāng)知此四后得智攝,是故說言入現(xiàn)觀已,如實智生。

  「入現(xiàn)觀已如實智生者:由證現(xiàn)觀,獲得四智」,證了現(xiàn)觀以后,得到四種智慧,這是前面〈聲聞地〉說過的,「謂唯法智、非斷智、非常智、及緣生行如幻事智」,得到這四種智慧!溉纭绰暵劦亍嫡f(陵本三十四卷二十一頁)」。

  「當(dāng)知此四后得智攝」,這四種智慧是后得智攝。就是前邊那個是無分別智,這個智是無分別智以后才得到的智慧,所以叫「后得智」。后得智是有分別的,有觀察、分別;根本智無漏的智慧是無分別的!甘枪收f言入現(xiàn)觀已,如實智生」,「入現(xiàn)觀」那是根本智,「如實智生」就是后得智了。這在〈聲聞地〉曾經(jīng)說過;「及緣生行如幻事智」,在其它的地方我們很少看見這句話;就是得了初果的人,他看見山、水,看見一切的境界,看見我們這個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看見一切的境界都是如幻如化的,這些因緣所生法都是如幻如化、不真實,初果不但是得到無我的智慧,也得到這個智慧。

  這上面一共說到四個智慧,這一段文是入漸次,入現(xiàn)觀的次第是這樣,F(xiàn)在這底下第二科,觀的行相。

  地二、觀行相

  此諦現(xiàn)觀,聲聞獨覺能觀唯有諸蘊可得,除諸蘊外我不可得,

  「此諦現(xiàn)觀聲聞獨覺,能觀唯有諸蘊可得」,這個諦現(xiàn)觀,「諦」就是苦集滅道四諦,「現(xiàn)觀」就是那個無分別智,能見到苦集滅道四諦。這種諦現(xiàn)觀是聲聞獨覺所成就的,就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阿羅漢還有辟支佛,這樣的圣人所成就的。「能觀唯有諸蘊可得」,這個諦現(xiàn)觀是什么相貌呢?這個地方再詳細(xì)地說一說。就是他能觀察唯有諸蘊可得,觀察我們這個生命體唯有色受想行識,只有這么多,「唯有諸蘊可得」。

  「除諸蘊外我不可得」,就是把這個諸蘊除掉了以外,另外沒有我可得,這就叫做諦現(xiàn)觀,觀我是空的。觀我是空的時候,同時在我空上面也是無色受想行識的,這是叫做「無相觀」,見道的時候是無相的,這是根本無分別智;無分別智以后那就是有分別了,有分別的時候觀我不可得,但是也有色受想行識,而這色受想行識是如幻如化、是有生有滅,是不斷不常的,是這樣意思。

  《披尋記》一一七六頁:

  此諦現(xiàn)觀至我不可得者:此中且說唯法如實智相:謂所觀境唯有諸蘊,其能觀智亦唯諸蘊可得;又所觀境無別有我,其能觀智亦無別我可得;故能觀智,名如實智。此現(xiàn)觀位,當(dāng)知現(xiàn)觀邊智諦現(xiàn)觀攝。依此現(xiàn)觀,名諦現(xiàn)觀,非現(xiàn)觀智諦現(xiàn)觀也。

  「此諦現(xiàn)觀至我不可得者:此中且說唯法如實智相」,前面說得四種智慧,第一個就是唯法智,F(xiàn)在這里說,「聲聞獨覺能觀唯有諸蘊可得,除諸蘊外我不可得」,這就是唯法智。什么叫做「唯法智」?就是色受想行識里面我不可得,只有色受想行識,而色受想行識也是有生滅變化,還是如幻如化的,這叫唯法智!复酥星艺f唯法如實智」的「相」貌!钢^所觀境唯有諸蘊」,謂他這個諦現(xiàn)觀的智慧,觀察色受想行識的時候,以色受想行識為所觀境,「唯有諸蘊」,只有色受想行識五蘊!钙淠苡^智亦唯諸蘊可得」,這所觀境只有色受想行識,這個能觀的智慧也還是色受想行識,這就是唯法智。

  「又所觀境無別有我,其能觀智亦無別我可得」,這個所觀境之外另外沒有我可得,「謂所觀境唯有諸蘊」,另外沒有我可得。印度的宗教,除了佛教以外,其它的宗教我們稱做外道,他們執(zhí)著有我,在色受想行識里邊有個我可得,那樣說呢,色受想行識我,就是有六法,F(xiàn)在我們佛教徒修學(xué)圣道的時候,觀察這個我是不可得的,色受想行識以外,另外沒有我可得,就只是有地水火風(fēng)組成的眼耳鼻舌身意再加上色受想行識,這些都是變化無常的,也都是如幻如化的。這樣子,常常觀察我不可得,常常作如是觀,所觀的境界就是色受想行識沒有我可得,能觀察的智慧也是色受想受識,也是沒有我,我也不可得,「能觀智亦無別我可得」。「故能觀智,名如實智」,你能這樣作觀的話,那個智慧就是真實不顛倒的智慧。

  「此現(xiàn)觀位,當(dāng)知現(xiàn)觀邊智諦現(xiàn)觀攝」,「此現(xiàn)觀位」,能這樣觀的話,只有色受想行識可得,我不可得,能做如是觀,這個階級它在什么地方?在那一個位次上呢?「當(dāng)知現(xiàn)觀邊智諦現(xiàn)觀」,現(xiàn)觀就是根本智,「邊」就是根本智的旁邊,靠近現(xiàn)觀的那個智慧,那就是后得智。后得智是有分別的,就是在作觀的時候知道只有色受想行識,是如幻如化的、非斷非常的,另外我不可得,就是有分別的,是這樣意思!复爽F(xiàn)觀位,當(dāng)知現(xiàn)觀邊智諦現(xiàn)觀攝」,屬于后得智的!敢来爽F(xiàn)觀,名諦現(xiàn)觀」,現(xiàn)在這里說是諦現(xiàn)觀,就是指這個現(xiàn)觀說的,就是后得智!阜乾F(xiàn)觀智諦現(xiàn)觀也」,不是指根本智說的,因為那是無分別的境界。

  數(shù)習(xí)緣生諸行生滅相應(yīng)慧故,數(shù)習(xí)異蘊補特伽羅無性見故,發(fā)生如是圣諦現(xiàn)觀。

  前面說「能觀唯有諸蘊可得,除諸蘊外我不可得」,為什么會這樣作如是觀呢?就是「數(shù)習(xí)緣生諸行」!笖(shù)習(xí)」,就是一次又一次地,叫數(shù)習(xí)。習(xí)什么呢?「緣生」,這個色受想行識是因緣所生的!钢T行」就是所生的。這個色受想行識都是變動的所以叫做「行」,它里面有很多,色也是很多、一大堆,受想行識都是一大堆的,所以叫做「諸」。它們都是變化的、有生有滅的!笖(shù)習(xí)緣生諸行生滅」,時時地在觀察色受想行識是因緣所有,它是剎那生剎那滅、剎那滅剎那生的,心里面這樣觀察。「相應(yīng)慧故」,與這樣的道理相應(yīng)的智慧,你常學(xué)習(xí)觀察這樣的智慧故,所以你就「能觀唯有諸蘊可得」。

  「數(shù)習(xí)異蘊補特伽羅無性見故」,就是下面「除諸蘊外我不可得」這句話!笖(shù)習(xí)」和前面一樣,數(shù)數(shù)地觀察,觀察什么呢?「異蘊補特伽羅」,這個補特伽羅翻成「數(shù)取趣」,就是我!府愄N」就是不同于色受想行識,色受想行識是有生滅變化的,不同于色受想行識的那個我、那個補特伽羅。「無性見故」,沒有它的體性,你有這樣的智慧就是「見」故。你常常學(xué)習(xí)這個智慧,所以你就會「除諸蘊外我不可得」,這樣意思。這樣子,這是觀我空,前面的「數(shù)習(xí)緣生諸行生滅相應(yīng)慧」,那是修無常觀;無常觀、無我觀,你常這樣子修。修習(xí)無我觀也就是空觀;色受想行識也是無自性、不自在的,所以也是無我觀。

  「發(fā)生如是圣諦現(xiàn)觀」,你常作如是觀,你這個圣諦現(xiàn)觀就出現(xiàn)了、就成功了。這里面也有奢摩他,在奢摩他里面作如是觀,這樣的觀察有什么難呢?沒有什么難嘛!你坐在那里就是這樣觀察,你不要只是修止、也不要想其它的雜亂的妄想,我們坐在那里如果也不昏沈也不掉舉,那么心在作什么?就是作如是觀,作如是觀有奢摩他,奢摩他而后毗缽舍那、毗缽舍那而后奢摩他,止而后觀、觀而后止。久了,這圣諦現(xiàn)觀就出來了,你就是得圣道了,就成功了。但是如果靜坐的時候不作如是觀,那么作什么呢?就是打妄想了,不是打妄想再就是昏沈,沒有別的事了。

  《披尋記》一一七六頁:

  數(shù)習(xí)緣生諸行生滅相應(yīng)慧至發(fā)生如是圣諦現(xiàn)觀者:此說唯有法智能生之因,由能數(shù)習(xí)緣生諸行生滅相應(yīng)慧為因,是故能觀唯有諸蘊可得。由數(shù)習(xí)異蘊補特伽羅無性見為因,是故能觀除諸蘊外,我不可得。緣生法中,唯有諸行從因而生,托眾緣轉(zhuǎn),本無而有,有已散滅,是名緣生諸行生滅。數(shù)習(xí)此故,能正悟入和合無乖,名相應(yīng)慧。又緣生行,唯法所顯,唯法能潤,唯法所潤,墮在相續(xù);若離唯法,實無主宰,無有作者,無有受者,是名異蘊補特伽羅無性;數(shù)習(xí)此故,正見得生。

  「數(shù)習(xí)緣生諸行生滅相應(yīng)慧至發(fā)生如是圣諦現(xiàn)觀者」,這是把這段文標(biāo)出來!复苏f唯有法智能生之因」,這句話就是說唯有法沒有我,這是一種智慧。這個智慧要什么原因才會現(xiàn)前呢?這一段文是說這個道理!改苌颉梗源藶橐,這個唯有法智就現(xiàn)前了。「由能數(shù)習(xí)緣生諸行生滅相應(yīng)慧為因,是故能觀唯有諸蘊可得」,以此為因,所以就是唯有諸蘊可得。「由數(shù)習(xí)異蘊補特伽羅無性見為因」,以此為因,「是故能觀除諸蘊外,我不可得」,以此為因,這個無我觀成就了!

  「緣生法中,唯有諸行從因而生」,這因緣所生法中,唯有諸行從因而生,就是這一切有變異的諸行、一切法,是從因現(xiàn)出來的,就是從種子現(xiàn)出來!竿斜娋夀D(zhuǎn)」,還要寄托、要依托其它的助緣才能出現(xiàn)的。譬如我們這一念分別心,是由阿賴耶識的種子現(xiàn)前、同時還要有所緣緣、要有所緣境,所緣境是個緣。假設(shè)說眼識,還要眼根,那是增上緣;這個眼識本身還要有種子,就是因緣;還要有一個所緣緣,就是觀察這色法,色法是它的所緣緣;另外還有一個等無間滅意的緣,等無間滅緣,這四緣生諸法。這四緣是同時的,所以是「從因而生」,同時也是「托眾緣轉(zhuǎn)」,這個法是由因緣現(xiàn)前的,我們的色受想行識都是這樣生的。

  「本無而有,有已散滅,是名緣生諸行生滅」,色法就是因緣和增上緣,心法是四緣生,有這個差別!副緹o而有」,它原來是沒有的,有因緣以后,這件事是出現(xiàn)了!赣幸焉纭,一生出來以后它就滅了,它不能常住的!甘敲壣T行生滅」,諸行都有剎那剎那的生滅!笖(shù)習(xí)此故,能正悟入和合無乖,名相應(yīng)慧」,你數(shù)數(shù)地這樣學(xué)習(xí)、這樣修止觀故,「能正悟入」,你就會很正確的悟入了諸法無我,和合無乖,那么能知的智慧和所知的境界就和合,一點也沒有乖違,這就叫做「相應(yīng)慧」。

  「又緣生行,唯法所顯」,因緣所生的一切法只顯示是法而已,只是剎那變異的,由無而有,由有而無,只是法,就是這樣的境界!肝ǚ軡,唯法所潤」,法是能滋潤,能潤的也是法、所潤的也是法。「潤」就是你的心在分別,心一分別就潤了、就有幫助了、就有成就了。這個心一分別,分別的就是你的心心所,同時也有色法。譬如說眼睛要有這個身體,有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所以心動的時候,不全是心,也有色法支持的力量。動了以后,它就造成了一個力量,就是所潤,「唯法所潤」,貪瞋癡在動就熏成貪瞋癡的種子,戒定慧在動熏習(xí)成清凈無漏的種子!笁櫾谙嗬m(xù)」,這個所滋潤的力量就入于你的身體里面、入在你的阿賴耶識里面,它繼續(xù)存在。

  「若離唯法,實無主宰」,若離開只是法以外,另外沒有一個主宰者的。另外有一個我能決定事情,就叫做「主宰」。這個「宰」有控制、決斷的意思;「主」是自在的意思,沒有一個離開了色受想行識另外有一個我,這個我有主宰的作用,沒有這回事情!笩o有作者,無有受者」,在作因的時候也還是色受想行識,另外沒有一個作因的!笩o有受者」,在享受果報的時候,也還是色受想行識,另外沒有一個我是能受果報的。執(zhí)著有我論者呢,造因的時候是我為作者,受果報的時候是我為受者。現(xiàn)在無我論,沒有作者也沒有受者,那么是誰呢?就是你的色受想行識,作也是你的色受想行識,受也還是你的色受想行識!甘敲愄N補特伽羅無性;數(shù)習(xí)此故,正見得生」,你常常這樣地修習(xí),你的清凈的智慧就出現(xiàn)了。這是把這個煩惱障凈智所行真實講完了。下邊是第四科,所知障凈智所行真實。

  酉四、所知障凈智所行真實(分二科) 戌一、征

  云何所知障凈智所行真實?

  分兩科,第一科是征。「云何所知障凈智所行真實」,這是什么意思呢?下面第二科解釋,分兩科,第一科略標(biāo),先標(biāo)它的體。

  戌二、釋(分二科) 亥一、略標(biāo)(分二科)  天一、出體

  謂于所知能礙智故,名所知障,

  這先解釋什么叫做「所知障」。「謂于所知」,這件事是所通達的,有一個能通達的智慧去通達所知道的境界。「能礙智」,有一東西能障礙你的智慧去通達所知的事情,那就叫做「所知障」,就是障礙你有所知,那就叫做「所知障」。

  《披尋記》一一七六頁:

  謂于所知能礙智故名所知障者:此中意說法執(zhí)無明,遍于一切所知事中,隱覆真實,顯現(xiàn)虛妄,障能知智令不得生,由此義故名所知障。

  「此中意說法執(zhí)無明」,這個能障礙你的智慧去通達所知境的是誰呢?就是「無明」。無明是什么?就是「法執(zhí)」,就是在一切法上有微細(xì)的執(zhí)著。就是連阿羅漢也還有這個問題,在這如幻如化的所知境上、在阿羅漢所見的勝義蹄上都還有微細(xì)的執(zhí)著,這就是法執(zhí);那個法執(zhí)的名字就叫做無明。

  「遍于一切所知事中」,那個無明實在就是你的心,你的心面對一切法的時候都有無明的作用,所以是「遍于一切所知事中」都有!鸽[覆真實」,把一切所知事的真實面目隱藏起來、遮蓋住了,「隱覆真實」,把這個真實的面目隱藏住了!革@現(xiàn)虛妄」,它顯現(xiàn)出來的境界不是它的本來面目,是虛妄的、是假的!刚夏苤恰,而這個無明和所現(xiàn)的虛妄境界,能障礙你能知一切法真實相的智慧!噶畈坏蒙,使令你真實的智慧不能現(xiàn)起,「由此義故名所知障」,這「所知障」這么講。

  從所知障得解脫智所行境界,當(dāng)知是名所知障凈智所行真實。

  「從所知障得解脫智」,就是菩薩超過阿羅漢的境界的時候,菩薩的內(nèi)心從所知障里面解脫出來,而這個時候呢,不只是心,而有一種智慧,這個智慧從所知障中解脫出來,不受它的障礙了,而這個智慧所行的、所觀察的境界,「當(dāng)知是名所知障凈智所行真實」。

  《披尋記》一一七七頁:

  從所知障得解脫智所行境界者:謂諸如來成就妙智,生死涅槃二俱不住,名解脫智。所知障凈,此方得生,名從所知障得解脫智。此智所行境界,不共聲聞獨覺,是故別說所知障凈智所行真實。

  「從所知障得解脫智所行境界者:謂諸如來成就妙智」,這個智慧,「從所知障得解脫智」,這個智慧是什么呢?「謂諸如來」,大圓滿覺,佛的境界,佛所成就的微妙智慧,那就是所知障凈智。那個智慧是什么境界呢?「生死涅槃二俱不住」,他在生死上也無所著,在涅槃上也無所著,這兩方面都不執(zhí)著,那個智慧就是所知障凈智所行真實了。我們凡夫在生死的境界上執(zhí)著、執(zhí)著色受想行識、執(zhí)著眼耳鼻舌身意、執(zhí)著色聲香味觸法,執(zhí)著生死;二乘人呢,他得了涅槃,安住在涅槃那里,他就住在涅槃那里;佛的境界呢,生死也不著、涅槃也不著,所以「二俱不住,名解脫智」,這就叫做解脫智。

  「所知障凈,此方得生」,到這個時候,清凈的智慧現(xiàn)前了,「名從所知障得解脫智」!复酥撬芯辰,不共聲聞獨覺,是故別說所知障凈智所行真實」,這個清凈的智慧所觀察的一切境界,不共于聲聞、也不共于獨覺,超越了聲聞獨覺的智慧,是故別說所知障凈智所行真實。這是第四個。

  前面是出體,出這個所知障凈智所行真實的體,下面第二科是辨相,說明智慧的相貌。分兩科,第一科是征。

  天二、辨相 (分二科)  地一、征

  此復(fù)云何?

  這個智慧又是什么相貌呢?這是問。下面第二科是辨,就是說明。分兩科,第一科約緣智辨,約能緣勝義的智慧來說明這個所知障凈智。

  地二、辨(分二科) 玄一、約緣智辨

  謂諸菩薩諸佛世尊,入法無我,入已善凈,于一切法離言自性假說自性,平等平等無分別智所行境界。

  「謂諸菩薩諸佛世尊」,成就這個智慧的就是兩個人,一個是諸菩薩,一個是佛!溉敕o我,入已善凈」,他們是已經(jīng)滅掉了補特伽羅我,已經(jīng)空掉了我執(zhí);再繼續(xù)修行的時候,就證入了法無我的境界。「入已善凈」,已經(jīng)悟入法無我的時候,這時候是善、是凈,是非常莊嚴(yán)、非常清凈的。

  「于一切法離言自性、假說自性,平等平等無分別智所行境界」,這個契入無我是怎么樣契入呢?這個地方說得比較詳細(xì)了。「于一切法離言自性、假說自性」,假說自性就是言說自性,因言說表達這件事,若沒有言說的時候就沒有這件事,這件事叫作「假說自性」;另外一個是「離言自性」,沒有言說,這言說的自性沒有了,這時候表達的境界叫做離言自性;這是兩個境界,F(xiàn)在這上面說,于一切法離言的自性和假說的自性,這兩件事是「平等平等」。假說自性就是我們現(xiàn)在見聞的境界,我們看見這是燈、看見這是光,這是什么什么,這些境界,都是假說自性;離一切言說,這些境界都沒有,能詮的言說、所詮的這一切事,用言說表達一切事,這個能表達的、所表達的都遠(yuǎn)離了,這就是離言自性。

  這是一個離言自性,一個是不離言就是假說自性。這樣講喔,假說自性姑且名之為有,就是我們所見的這些境界,離言自性我們說它是無,它們這一有一無是平等平等:無同有平等,有同無也是平等;這個時候就是無分別智所行境界,這時候這個智慧是沒有分別的。這個沒有分別的智慧所行的境界就叫作「入法無我,入已善凈」。

  現(xiàn)在這個文是略說,下面還有詳細(xì)解釋的。

  《披尋記》一一七七頁:

  此復(fù)云何至所行境界者:境界有二:一、謂菩薩入法無我無分別智所行境界,二、謂諸佛世尊入已善凈無分別智所行境界,當(dāng)知諸法無自性性,名法無我。由彼諸法,非如言說有自性故,名無自性。又非離言都無性故,是名彼性。如是非有非無,總名無自性性。菩薩于此最初通達,是名為入。諸佛世尊永離粗重,自在而轉(zhuǎn),是名善凈;無諸戲論,故名無分別智。此于諸法離言自性,謂非有性,及于諸法假說自性,謂為有性,二俱遠(yuǎn)離,勝義所顯,故名平等平等。

  「此復(fù)云何至所行境界者:境界有二:一、謂菩薩入法無我無分別智所行境界」,這發(fā)無上菩提心的人,他修學(xué)六波羅蜜,他契入了法無我無分別智所行境界了。「二、謂諸佛世尊入已善凈無分別智所行境界」,諸佛世尊也是入于法無我的境界,但是諸佛世尊是圓滿的;菩薩還沒有圓滿,就是一部份清凈了,還沒完全清凈;佛是圓滿地清凈了,究竟圓滿了,所以有這兩種境界。

  「當(dāng)知諸法無自性性,名法無我」,這個地方解釋這個法無我,究竟這個法無我是什么呢?當(dāng)知諸法無自性性就叫作法無我,這句話是標(biāo)出來,下面解釋。

  「由彼諸法」,就是我們現(xiàn)前所見聞的這一切法,不是另外有什么法,就是我們現(xiàn)在見到的這色聲香味觸法、眼耳鼻舌身意,就是這些諸法!阜侨缪哉f有自性故」,它并不像言說所表示的那個體性,我們的言說,說「這是一個房子」,這句話就表示有這么一個房子。言說是能表示的,還有所表示的一件事。但是現(xiàn)在告訴我們,「非如言說有自性故」,不是像言說,說有個房子你就認(rèn)為真有個房子,不是的,言說所表示的房子是沒有的;言說所表示的是沒有的,非如言說有那件事的自體!该麩o自性」,這叫做無自性。

  說是「非如言說有自性故」,這個自性是言說所詮顯的,有能詮顯的言說、有所詮顯的那件事的體性;有能詮、有所詮,F(xiàn)在告訴你,言說所詮顯的那件事是沒有的。譬如現(xiàn)在說這屋子有條龍,是有這么一句話,但是沒有看見龍嘛!所以你那句話所說的那個事是沒有的;說現(xiàn)在這里有個房子也是,是沒有房子的。「非如言說有自性故」,叫做無自性。當(dāng)然我認(rèn)為這句話說到這里還是不容易懂,這件事還沒懂,但是不要緊,到下面還有詳細(xì)解釋的。

  「又非離言都無性故,是名彼性」,言說所說的都是沒有的,言說也沒有了,剩下來的是什么境界呢?非離言說都無性故,剩下的你不能說什么也沒有。就是把言說的能詮、所詮都去掉了以后,不是什么也沒有,還是有的。「又非離言都無性故,是名彼性」,就是當(dāng)知諸法無自性「性」,那個彼性就是第二個性。諸法無自性是一回事,還有一個性是又一個意思。這句話就把「諸法無自性性」解釋完了,諸法無自性是說「非如言說有自性故」這叫無自性;第二個性是什么意思呢,「又非離言都無性故,是名彼性」。

  「如是非有非無,總名無自性性」,前面這兩句,一個是非有性,一個是非無性,總合起來叫作無自性性。這個無自性是「非有」,第二性就是「非無」,所以叫做「無自性性」。

  「菩薩于此最初通達,是名為入」,這個發(fā)無上菩提心的菩薩,他要不斷地學(xué)習(xí)佛法,終究有一天,他明白這個道理了,是名為入,「菩薩于此最初通達,是名為入」,這當(dāng)然是初歡喜地的時候才能明白這件事情。

  「諸佛世尊永離粗重,自在而轉(zhuǎn)」,這諸佛世尊和菩薩又不同了,佛是圓滿了三大阿僧袛劫得無上菩提的時候,「永離粗重」,永離了我執(zhí)的種子、法執(zhí)的種子,這些粗重的種子去掉了。「自在而轉(zhuǎn)」,他得大智慧,在一切法中得大自在,無障礙境界,所以叫做「自在而轉(zhuǎn)」!甘敲苾簟,所以叫做善凈。前面文上說,諸菩薩諸佛世尊入法無我,入已善凈,這個「善凈」是指佛說的!笩o諸戲論,故名無分別智」,無諸戲論是沒有一切名言了,名言就是戲論,故名叫做無分別智。

  「此于諸法離言自性,謂非有性,及于諸法假說自性,謂為有性,二俱遠(yuǎn)離,勝義所顯,故名平等平等」,這下面解釋這個平等平等是什么意思。「此于諸法離言自性」,這一切法不是言說的那個相貌,所以叫做「非有性」!讣坝谥T法假說自性」,就是用言說表示這里有一座山,那里有月亮,這是言說自性;言說自性是有。前面說是非有性,這里說是非無性!赣谥T法假說自性,謂為有性,二俱遠(yuǎn)離」,這個有性和無性都遠(yuǎn)離,這個時候就是勝義諦的范圍了,所以叫作「平等平等」。有也不可得,無也不可得,都是不可得的,所以是平等的。這是「約緣智辨」,約能緣勝義的智慧來說。下面就是「約所知辨」,約所知的境界說。

  玄二、約所知辨

  如是境界為最第一真如無上所知邊際,齊此一切正法思擇皆悉退還不能越度

  「如是境界為最第一真如無上所知邊際」,這個智慧所知的境界,「為最第一」,是最殊勝的,是聲聞緣覺所不能及。「真如無上」,這個境界就是真如,這個真如就是到此為止,在它上面再沒有了,它到了極點了!杆呺H」,所認(rèn)識境界的邊際就是到此為止。

  「齊此一切正法思擇皆悉退還不能越度」,「齊此」就是到了這個地方的時候,所有在一切正法上做思惟觀察的這些智慧到此為止,就得回去了,不能再超越這個地方,「皆悉退還」!覆荒茉蕉取,你不能再超過這里了,到此為止了,這是最究竟的地方。

  《披尋記》一一七七頁:

  如是境界至不能越度者:謂諸菩薩諸佛世尊無分別智所行境界,不共聲聞獨覺,是最第一。離我分別,及諸戲論分別,是名真如無上。由此故是所知邊際,以于一切所知法中最極究竟故。既證此已,彼于后時不須觀察,故說齊此一切正法思擇皆悉退還,以此境界思擇究竟方得入故,除此無有若過若增,是故說言不能越度。

  「如是境界至不能越度者:謂諸菩薩諸佛世尊無分別智所行境界,不共聲聞獨覺,是最第一」,這是解釋「最第一」。佛菩薩所通達的勝義諦,不共于聲聞獨覺,聲聞獨覺認(rèn)識不到這里,所以它是最第一的!鸽x我分別,及諸戲論分別,是名真如無上」,佛菩薩觀察我不可得,觀一切法不可得;離我分別是我空,離諸戲論分別就是法空。言說就是戲論,這一切法離言說相,這個是名叫做真如,這個真如是無上的。

  「由此故是所知邊際」,所知的境界到此為止。「以于一切所知法中最極究竟故」,在所認(rèn)知的一切法里面,這是到了究竟了!讣茸C此已」,「證」就是通達,通達了此勝義諦以后,「彼于后時不須觀察」,以后就不用再觀察了,「故說齊此一切正法思擇皆悉退還」!敢源司辰缢紦窬烤狗降萌牍省,就是你思擇觀察的智慧到究竟圓滿時才契入的,「除此無有若過若增」,除了這個再也沒有更過的、再增加什么了,沒有了,「是故說言不能越度」。

  亥二、廣辨(分二科) 天一、智行門(分三科)  地一、真實義相(分二科)

  玄一、境所顯(分二科)  黃一、標(biāo)

  又安立此真實義相,當(dāng)知即是無二所顯,

  前面是略標(biāo),把這個所知障凈智所行真實大意略標(biāo)。下面廣辨,再詳細(xì)解釋。

  這樣喔,我們把前文多念幾遍,最好是把重要的文句都背下來,然后再讀下邊這段文,下面這段文就比前面容易懂一點。讀后面廣辨的文,再去讀前面那段文,這樣來回多讀幾遍,就可能會明白了。

  分兩科,第一科是智行門,智慧的相貌。分三科,第一科是真實義相,是智慧所行的境界。分兩科,第一科是境所顯,從境界上顯示出來。第一科是標(biāo)。

  「又安立此真實義相」,前面說到煩惱障凈智所行真實,這是聲聞獨覺的境界,這個所知障凈智所行真實是佛菩薩的境界。這一個最高尚、最究竟的境界,用語言文字去形容它叫做「安立」。用語言文字來表達真實義的相貌,「當(dāng)知即是無二所顯」,就是沒有二,來顯示這個境界。

  《披尋記》一一七八頁:

  又安立此真實義相當(dāng)知即是無二所顯者:謂真實義唯是諸法離言自性,不可言說絕諸表示,然為令他現(xiàn)等覺故,亦于此中隨起言說,是名安立真實義相。言說有二:謂遮及表,今于此中無表唯遮,為于所聞不起執(zhí)著,故云即是無二所顯。

  「又安立此真實義相當(dāng)知即是無二所顯者」,這句話怎么講呢?「謂真實義唯是諸法離言自性,不可言說」,這個「真實義」,就是它是最靠得住的,它沒有欺誑性,叫做真實義。這個真實義究竟指什么說的呢?「唯是諸法離言自性」,就是一切法,是不能用語言去解釋的,「離言」,它的自性是不能用語言去表達的,是不可以言說的!附^諸表示」,沒有一切法能夠表示它是怎么回事的,不能表示的!溉粸榱钏F(xiàn)等覺故」,然而這個道理佛菩薩還是得要講,「為令他」,為令眾生「現(xiàn)等覺故」,能出現(xiàn)智慧,能覺悟這個離言法性故。「亦于此中隨起言說」,所以佛菩薩也就慈悲,也在這個離言法性這里邊「隨起言說」,隨順各種眾生的因緣,建立各式各樣的言說;你是中文、是英文、德文或法文,用一切眾生的語言建立各式各樣的言說,來表達這個離言法性!甘敲擦⒄鎸嵙x相」,安立真實義相這句話就這么講。

  「言說有二」,有兩種!钢^遮及表」,就是一個是遮、一個是表!刚凇咕褪欠穸ㄟ@件事;「表」是不否認(rèn),承認(rèn)有這件事,它是青的、它是白的,這叫做「表」;那不是青的、那不是白的,就是「遮」了,就是不同意!附裼诖酥袩o表唯遮」,言說就是這兩種,那么現(xiàn)在這里是用那一種呢?「今于此中無表唯遮」,沒有表、只是遮!笩o二」就是遮了;「二」就是表,「無二」就是遮,不同意喔!笧橛谒劜黄饒(zhí)著,故云即是無二所顯」,這實在說,「無二」這句話的義是指什么呢?就是「于所聞不起執(zhí)著」,對于你所聽說的,他這么說那么說,你不要執(zhí)著,「無二所顯」這句話的意思是這樣。

  所言二者,謂有、非有,

  「此真實義相當(dāng)知即是無二所顯」,「所言二者」是什么呢?「謂有、非有」,這個「二」,一個是有,一個是非有;有和非有加起來就是二。這是標(biāo),標(biāo)出來這個二,下面第二科解釋。解釋分三科,第一科解釋什么叫做有!赣小狗謨煽,第一科是釋,又分兩科,第一科是標(biāo)。

  黃二、釋(分三科) 宇一、有(分二科) 宙一、釋(分二科)  洪一、標(biāo)

  此中有者,謂所安立假說自性,

  這比前面文好懂一點!复酥杏姓摺,這里說這個有,什么叫做有呢?「謂所安立假說自性」,這叫做有;「所安立」的,就是原來這里面沒有名字言說的,現(xiàn)在用名字、用言說來告訴你,這就是安立!讣僬f自性」,這不是真實的,這個說是假的,說什么呢?說出各式各樣的事情,這叫自性。

  《披尋記》一一七八頁:

  謂所安立假說自性者:此所安立總依二諦,謂世俗諦及勝義諦,如下所說,隨應(yīng)當(dāng)知。

  「謂所安立假說自性者:此所安立總依二諦,謂世俗諦及勝義諦」,用語言文字所表達的事情太多了,若加以分類的話就是分兩類,就是兩種,就是「總依二諦」,一個勝義諦,一個世俗諦就是這兩種,「謂世俗諦及勝義諦」。什么叫做世俗諦和勝義諦呢?「如下所說,隨應(yīng)當(dāng)知」,下面文給你解釋了,你就會知道了,在這里不說了。

  即是世間長時所執(zhí),亦是世間一切分別戲論根本

  這個安立的假說自性是指什么呢?不是什么玄妙的事情,「即是世間長時所執(zhí)」,就是世間一切眾生從無始劫來所執(zhí)著的事情,就是這個,這都是假說自性。「亦是世間一切分別戲論根本」,也是世間上一切分別,我們內(nèi)心里面觀察這些事情的時候,心里面起種種的妄想分別,而這些都是戲論、沒有真實義;因此而有一切戲論,所以叫做「根本」。這是用兩句話來解釋「安立假說自性」。這是標(biāo)。

  《披尋記》一一七八頁:

  即是世間長時所執(zhí),亦是世間一切分別戲論根本者:如說色等及說作用,此依世俗說有;或說無為,或說涅槃,此依勝義說有。然諸愚夫不了知故,無始時來于世俗諦執(zhí)為實有,是名世間長時所執(zhí);又于二諦名言熏習(xí)成種,一切虛妄分別無義戲論皆依此生,是名世間一切分別戲論根本。

  「即是世間長時所執(zhí),亦是世間一切分別戲論根本者:如說色等及說作用,此依世俗說有」,這舉一個例子,「如說色等」,色受想行識、色聲香味觸法,及說它的作用,譬如說風(fēng)有風(fēng)的作用,水有水的作用,就是說它的作用!复艘朗浪渍f有」,這個地方說有這件事,是約我們世間上一般的這些凡夫說的,我們凡夫說這里有座高山,佛法也是說有高山,這兒有大水就是水,就是一般的這種境界,「此依世俗說有」。

  「或說無為」,無生無滅叫做「無為」,有生有滅就是「有為」。我們看見的這一切法都是有生滅變化,若是無為,就是否定了這些;就是諸法空相就是無為!富蛘f涅槃」,或說是阿羅漢入無余涅槃,無色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遠(yuǎn)離了一切有為法、棄舍了一切有為法,就是涅槃!复艘绖倭x說有」,說無為、說涅槃,這是依勝義說有,不是依凡夫境界說的,這是約佛菩薩的殊勝智慧來說的,說有這件事,有涅槃;凡夫那能想到這件事呢,「此依勝義說有」。

  「然諸愚夫不了知故,無始時來于世俗諦執(zhí)為實有」,世間長時所執(zhí),是世俗諦的境界,這些沒有智慧的愚夫,不明白這件事。「無始時來于世俗諦執(zhí)為實有」,從久遠(yuǎn)以來到現(xiàn)在對于這一般的世俗的境界認(rèn)為是真實有:說這兒有高山,就真實有高山;這里有大海,真實有大海;這里有老虎就認(rèn)為真實有老虎!甘敲篱g長時所執(zhí)」,世間長時所執(zhí)就是這些境界,這些事情都是假說自性。

  「又于二諦名言熏習(xí)成種」,當(dāng)然這就是有一點差別了!付B」,世俗諦、勝義諦。世俗諦也有名字、言說,勝義諦也用名字、言說來講;我們這樣用語言文字去學(xué)習(xí)、去思惟分別的時候,就在內(nèi)心里面熏習(xí)成種子了。譬如說我讀《陋室銘》這篇文章,我原來沒讀,什么也沒有,等到讀「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一念就把它背下來了,背下來以后又不背了,去做別的事情,等到有因緣的時候,它就從心里出來了,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若是你以前沒有熏習(xí)過,你念不上來的,就是這么回事。「又于二諦名言熏習(xí)成種」,當(dāng)然這是有學(xué)問的人或者這是佛教徒了,這是世間法、世俗諦、這是勝義諦、這是佛法,是怎么怎么地。你不斷地學(xué)習(xí)就在你的阿賴耶識里面熏成了一個種子。

  「一切虛妄分別無義戲論皆依此生」,因為你以前熏習(xí)過,所以以后你就有種種的分別。當(dāng)然你沒得圣道的時候,你心里面有虛妄分別!柑撏謩e無義戲論」,虛妄分別就是戲論,戲論所說的事情實在都是沒有的,叫「無義」,沒有那種境界,但是你這樣熏習(xí),你就會說東說西這樣說。「皆依此生」,都是依據(jù) 你阿賴耶識里邊熏習(xí)成的種子而現(xiàn)起的;你以前若沒有熏習(xí)現(xiàn)在不能現(xiàn)起!甘敲篱g一切分別戲論根本」。

  現(xiàn)在這上面說,什么叫「安立假說自性」呢?「世間長時所執(zhí)」、「世間一切分別戲論根本」,這就是假說自性,都是從這里起分別的。這個地方是標(biāo),下面是列,什么叫「世間長時所執(zhí)」、「世間一切分別戲論根本」呢?就把它列出來。

  洪二、列

  或謂為色受想行識,或謂眼耳鼻舌身意,或復(fù)謂為地水火風(fēng), 或謂色聲香味觸法,或謂為善不善無記,或謂生滅,或謂緣生,或謂過去未來現(xiàn)在,或謂有為或謂無為,或謂此世或謂他世,或謂日月,或復(fù)謂為所見所聞所覺所知,所求所得意隨尋伺,最后乃至或謂涅槃。

  「或謂為色受想行識」:人的身體就是這五種成分所組成的!富蛑^眼耳鼻舌身意」:人就是這么多,就是內(nèi)六根!富驈(fù)謂為地水火風(fēng)」:這是四大。「或謂色聲香味觸法」:這是六塵的境界。

  「或謂為善不善無記」:這是三性,世間一切法分成這三類,一個是屬于善,一個是不善,一個是無記。「或謂生滅」:這是無常的境界!富蛑^緣生」:就是十二緣起。「或謂過去未來現(xiàn)在」:這是三世。「或謂有為或謂無為」:有生滅的是有為,沒有生滅是無為!富蛑^此世或謂他世」:「或謂此世」,就是造因,現(xiàn)在你造了善業(yè)、或者是不動業(yè)、或者是罪業(yè),這是此世;「或謂他世」,將來得果報:現(xiàn)在做善業(yè),將來得安樂的果報;你現(xiàn)在做惡業(yè),將來得罪報、苦報,你現(xiàn)在修禪定成功了,將來生到色、無色界天去了,這是此世、他世。

  「或謂日月」,我們?nèi)嗽谑篱g生存也要靠日月,沒有日月還是不行的!富驈(fù)謂為所見所聞所覺所知」,見、聞、覺、知這是四種言說,因見而有言說、因聞而有言說、因覺而有言說、因知而有言說。「所求所得」,人在世間上有所求,沒有失敗就是得到了,失敗了就沒得到!敢怆S尋伺,最后乃至或謂涅槃」,這一切事情都是你的心,就是意,隨著你的尋伺作各式各樣的分別,就出現(xiàn)了一切法。一切法都是由心變現(xiàn)出來的,『諸法意先導(dǎo),意主意造作』,都是由心變現(xiàn)的,一切唯心造,所以「意隨尋伺」。

  「最后乃至或謂涅槃」,世間上的人就是在這些虛妄境界上流轉(zhuǎn),忽然間有人遇見三寶了,就是由惡而善、由有漏而無漏、由凡而圣,最后乃至到涅槃,就得解脫了。這些就是列出來「世間長時所執(zhí)、亦是世間一切分別戲論根本」,這就是安立假說自性,都是不出這個范圍的。這底下第二科結(jié)束。

  宙二、結(jié)

  如是等類是諸世間共了諸法假說自性,是名為有。

  什么叫做「有」?這就叫做「有」。就是世間共了的諸法,都是假說自性,它本身是無所有的。

  《披尋記》一一七九頁:

  如是等類是諸世間共了諸法假說自性者:此釋前標(biāo)世間長時所執(zhí),亦是一切分別戲論根本,由世間共了能為彼因故。又說共了當(dāng)知非遍一切世間,欲求、有求諸有情類,于世俗諦假說自性是所共了。若梵行求諸有情類,于勝義諦假立自性亦所共了;如是差別,隨應(yīng)當(dāng)知。

  「如是等類是諸世間共了諸法假說自性者:此釋前標(biāo)世間長時所執(zhí),亦是世間一切分別戲論根本」,這是解釋這兩句話。「由世間共了,能為彼因故」,這些事情是所共了,大家都知道這件事。「能為彼因」,就是能為長時所執(zhí)之因,能為一切分別戲論根本的因緣。

  「又說共了,當(dāng)知非遍一切世間」,「共了」這句話還是有限度的,不是無限度的。怎么知道呢?「欲求有求諸有情類」,「欲求」,就是欲界的眾生都是求欲的,是在欲里面生活的。有的人提出問題:「人為什么會生存?」實在就是欲;你求這個欲,就是這樣生存。如果完全失望了,這個人就不能活了,不能生存了;完全沒有欲為他所求的時候,這個人就要死了,社會上的人就是這樣子,這是欲界!赣星蟆故色界天、無色界天,他們是求定的!钢T有情類」,欲求也有很多的眾生、有求也有很多的眾生。「于世俗諦假說自性是所共了」,這兩類眾生對于世俗諦的假說自性是他們所了解、所共了的。

  「若梵行求諸有情類,于勝義諦假立自性亦所共了」,「梵行求」,就是佛教徒。佛教徒修學(xué)圣道的這些人,他是「于勝義諦假立自性」,佛菩薩的這些經(jīng)律論,是在勝義諦假立出來這個名字,這是三十七道品、這是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這是六波羅蜜、這是《法華經(jīng)》、這是《華嚴(yán)經(jīng)》、這是《阿含經(jīng)》,這些勝義諦假立的自性,是梵行求所共了的;前邊的欲求、有求,這不是他所求的,他不相信這個,這不是他所共了的。「如是差別,隨應(yīng)當(dāng)知」,說共了這句話還是有一點差別,你應(yīng)該知道、應(yīng)該明白的。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