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三十八(3)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三十八(3)

  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力種性品第八

  初持瑜伽處.力種性品第八

  這一品說這個「力種性」!噶Α梗褪欠鸬氖χ,處非處智力、業(yè)力、定力、根力、欲力、性力,那個十力!阜N性」,就是因的意思。這「十力」也就是佛的一切種智,一切種智的因。

  這里是「如是學」,就是所學的法。能夠這樣學呢?能栽培一切種智的因,使令這個種性得增長,所以叫做〈力種姓品〉。

  寅二、如是學(分二科) 卯一、結前生后

  已說菩薩所應學處。如是應學,我今當說。

  「已說菩薩所應學處」,這是這一科叫做「如是學」,這前面「別顯持義」,那里面分三科,第一科是「種性持」,就是〈種姓品〉。第二科,「發(fā)心持」,就是〈發(fā)心品〉。「覺分持」,第三科是「覺分持」,分兩科,第一科是「結前生后」,第二科「攝舉綱要」。「攝舉綱要」里面分兩科,第一科是「總標」,第二科是「別廣」!竸e廣」里面分三科,第一科就是「所學處」!杆鶎W處」就是從〈自他利品〉開始,〈自他利品〉、〈真實義品〉、〈威力品〉、〈成熟品〉、〈菩提品〉,這一共是五品,是「所學處」。

  「已說菩薩所應學處」,所應該學習的境界。這最后的〈菩提品〉,就是無上菩提,行菩薩道所成就的果。從〈自他利品〉到〈真實義品〉、〈威力品〉、〈成熟品〉都是因;〈菩提品〉就是果了。這個「所應學處」,已經宣說過了,「如是應學,我今當說」,下面的文呢?這些法是應該學習的,我現在要說了。

  這下面說的法呢?我們讀起來,是以我們的這個程度,感覺到親切了一點;說〈真實義品〉那就好像是遠了一點。這是「結前生后」。下面是第二科「略廣分別」。

  卯二、略廣分別(分二科) 辰一、略(分二科) 巳一、總標(分二科)

  午一、嗢柁南

  嗢柁南曰:勝解多求法,說法修行法,正教授教誡,方便攝三業(yè)。

  「略廣分別」分兩科,第一科是「略」,分兩科。第一科是「總標」,有頌,有長行!竼扈弈显弧梗@先說頌!竼扈弈显唬簞俳舛嗲蠓,說法修行法,正教授教誡,方便攝三業(yè)」,這是頌的標,下面是「長行」,是解釋頌。

  午二、長行

  若諸菩薩欲于菩薩所應學處,精勤修學,最初定應具多勝解,應求正法,應說正法,應正修行法隨法行,應正教授,應正教誡,應住無倒教授教誡,方便所攝的身語意業(yè)。

  「若諸菩薩欲于菩薩所應學處,精勤修學」,若是發(fā)無上菩提心的菩薩,他想要對于菩薩所應學的境界,「精勤」的「修學」的話呢?「最初定應具多勝解」,這個頌的第一句「勝解多」,現在把這個「多」字放在前面的「多勝解」,一開始發(fā)菩提心的時候,「定應」,決定應該具足多種的勝解,這件事先應該學習,其次呢?

  「應求正法,應說正法,應正修行法隨法行,應正教授,應正教誡,應住無倒教授教誡,方便所攝的身語意業(yè)」,這是一共七科,這是「標」,下面「別釋」,把所標的,一樣、一樣加以解釋。分七科,第一科「應多勝解」,分兩科,第一科是「征」。

  巳二、別釋(分七科) 午一、應多勝解(分二科) 未一、征

  云何菩薩具多勝解?

  「云何菩薩具多勝解」,怎么叫做菩薩具足的多勝解呢?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釋,分兩科,第一科是「依處」,分兩科,第一科「標數」。

  未二、釋(分二科) 申一、依處(分二科)酉一、標數

  謂諸菩薩于其八種勝解依處,具足成就凈信為先,決定喜樂。

  「謂諸菩薩于其八種勝解」,這上面說勝解有八種,對于這八種勝解的「依處」,這八種是勝解的依處,也是說這八種是所應勝解的地方。

  「具足成就凈信為先」,要具足成就這八種勝解,但是有一個先決條件,就是「凈信為先」,先要對于「八種勝解」要有清凈的信心。先要有信心,由信心而后有勝解,這個文的次第是這樣。

  什么叫做「勝解」?就是決定。就是你對于這樣的佛法的理解,一點也不猶豫了,毫無猶豫,那叫做決定。因為成就了決定的勝解了,所以心情快樂,心情喜樂。和沒有得到勝解的時候,心情不一樣,因為勝解了的時候,他是可以通往無生法忍、通往第一義諦那里去,就是明明白白這件事,不是還有疑惑,「念佛是誰?」,不是疑惑的,沒有疑惑心,沒有這件事,所以心情很快樂。所以這個喜樂是決定的相貌。

  在這文上看呢?這個「信」是在「勝解」的前面。因為有信心,所以就發(fā)心學習佛法,由學習而得勝解,是這樣。但這文的這件事,這個「勝解」也是有深淺,這個「信」也是有深淺的。若先信而后勝解,勝解以后,信也隨之深刻了,所以「信」,在勝解之前也有信、勝解之后也有信,這是這樣子。

  《披尋記》一二六三頁:

  具足成就凈信為先,決定喜樂者:此中喜樂,謂即菩薩增上意樂,由諸菩薩凈信為先、擇法為先,于諸佛法所有勝解,印解決定故。

  「具足成就凈信為先,決定喜樂者」,這句話!复酥邢矘,謂即菩薩增上意樂」,這個本論的、這個《披尋記》的作者是這樣解釋。他說這里面說那個「喜樂」,就是菩薩的「增上意樂」!冈錾弦鈽贰故鞘裁茨?就是初歡喜地,初歡喜地就是歡喜,這里面說這喜樂就是初歡喜地的那個歡喜,那就是圣人了。

  「由諸菩薩凈信為先,擇法為先,于諸佛法所有勝解,印解決定故」,他說出個理由是這樣子!赣芍T菩薩凈信為先」,就是勝解之前,先對于佛法有凈信心,先要這樣子。有了凈信的時候呢?還是不夠的,還要有「擇法為先」。這個「擇法」,就是七覺支那個擇法,那說這個「擇」就是無漏的,無漏的智慧了,他能夠決擇,能夠觀察諸法實相,能夠觀察假名安立的一切法是畢竟空的,這是無漏的智慧了。

  「于諸佛法所有勝解」,他有這樣的智慧了,所以他去學習佛法,他對于這佛法的理解就達到了這個程度!赣〗鉀Q定」,什么叫做「印解」呢?就是決定。他這樣通達了佛法的道理,他內心里面就肯定了、他不動搖了。這是《披尋記》的作者這么解釋這一段文。這一科是「標數」,標出來這勝解有八種數,這「多勝解」,有多少算是多呢?有八種,有這么多。

  酉二、列釋(分八科) 戌一、于三寶功德

  一者:于三寶功德勝解依處

  這八種這下面就是「列釋」,列出來這八種勝解,加以解釋。解釋分八科,第一科「于三寶功德」的勝解。「于三寶功德」,就是對佛寶的功德、法寶的功德、僧寶的功德。前面〈菩提品〉應該是對佛寶的功德說了很多,那么對于法寶的功德、對于僧寶的功德,「勝解依處」,在什么地方,有決定的勝解呢?就是在三寶功德這里有勝解!溉龑毠Φ隆故莿俳獾囊乐固帯

  具足成就,凈信為先,決定喜樂。

  「具足成就」,對于三寶功德的勝解,你是具足地成就了,成就了勝解。這個初果圣人呢?現在這是〈菩薩地〉是大乘,這個初果圣人,他得了成就了初果以后,他對于佛法僧的信心、對于佛法僧戒的信心,是不可破壞,也有這種味道,就是有決定的這個味道。這可見他們得了初果的圣人,他無我觀、他一入無我觀的時候,他這無分別智與第一義諦相應,達到了這個境界。所以他在作如是觀的時候,當然根本智是無分別,可是他有的時候也有分別智,也有清凈的、有分別的智慧。所以他就會體會到佛的境界、體會到阿羅漢以上的圣人的境界、體會到諸法寂滅相的境界,就是佛法僧的境界,他超越了凡夫的境界。因為他作如是觀的時候,與第一義相應了的時候,佛也是這樣子,這些阿羅漢這些圣人是這樣子,這個涅槃也是這樣子,所以他得到勝解。

  我們不修無我觀,你不修止觀的人,你看「念佛是誰?」你達不到這里,你沒成功的時候,你還是門外漢呀!你不修止觀的人,完全就可以…是可以用這個字,是最恰當了,就是門外漢。說什么是佛,你心里面迷迷糊糊的,不知道什么是佛。說阿羅漢他的無分別智現前的時候,就是第一義諦。什么叫做第一義諦?你完全是茫然的,所以這個信心也是不堅固,也不夠深刻。你的信心也不夠,就是也是在浮動,心里面在浮動的動亂的境界,所以不可以說這是得不壞信,不可以有這種境界的,不可以這么講的。

  現在這上面勸我們佛教徒,當然這里面是大乘,是「于三寶功德勝解依處,具足成就,凈信為先,決定喜樂」,這個「勝解」這句話呢?當然是說是智慧,有強有力、有力量的、有很深刻的理解,這個是一種智慧的相貌。但是也就是信,也就是信。說是我們如果對于佛法一點也不理解,你說你相信佛法?這事合道理、不合道理?你對于佛法有信心嗎?有這個道理嗎?所以這個信,一定是有勝解的內容的,才可以說信。

  所以這上面說「凈信為先」,先要有凈信,有多少凈信,他才有興趣去學習佛法,由學習而得勝解。得了勝解以后,這個信心才堅定下來。所以這個信和勝解是一回事。這個「凈信為先,決定喜樂」,是這么一個境界。

  謂于佛法僧真實功德,具多勝解。

  這個這句話是解釋前面這句話,「成就凈信為先,決定喜樂」!钢^于佛法」,就是你對于佛法僧,這里面說佛是大圣人,法就是涅槃。當然我們也可以說白紙黑字的經律論也是法,實在來說,這是佛法,是方便的佛法。這是真實的說就是圣人所成就的涅槃,才是法寶。圣人所證悟的大般涅槃是法寶;我們所學習的這個白紙黑字的這些經論的佛法,這是個方便,這是個方便的境界。

  這些個白紙黑字的這個佛法,你用個火柴一點著了,就可以燒壞的,這是無常的!這是無常的境界。這個法寶還是無常的嗎?說佛菩薩所證悟的大般涅槃是常住不壞的,不可破壞的;這是個方便的境界。但是這個方便的法寶,還是很重要。我們若是沒有這樣白紙黑字的法寶,我們從什么地方去學習佛法?你不可以說,不立文字的。不立文字是圣人的境界,不是我們凡夫。凡夫你說沒有文字可以嗎?沒有文字我們能學習佛法呀!

  這里面說這個「僧」呢?就是已經得入圣道的僧,不是凡夫境界,不是凡夫。凡夫這是…實在是很可憐的境界。說這個「僧」,就是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舍利弗尊者,目健連尊者,大阿羅漢這些大菩薩,這是僧寶。

  這個「于佛法僧真實功德」,是到了無為的境界了,到了無為的境界。這個《維摩經》這個〈入不二法門品〉,「佛即是法,法即是眾,是三寶皆無為相」,這就是真實功德,這是無為的境界。

  「具多勝解」這個若按照《披尋記》作者的解釋,這個「多」,什么叫做「多」?就是能深入到第一義諦,叫做「多」。我們從文字上這樣去理解,那是很膚淺的境界,不能說是「多」!妇叨鄤俳狻梗@是第一種,這是八種勝解的第一種。下面第二種「于威力」。

  戌二、于威力

  二者、于佛菩薩威力勝解依處,具足成就,凈信為先,決定喜樂。謂于如前所說威力,具多勝解。

  就是對于佛菩薩的威力,這前面那〈威力品〉已經講過了。對于這個你有勝解,這個佛菩薩的威力是勝解的依處!妇咦愠删,凈信為先,決定喜樂」。

  「謂于如前所說威力,具多勝解」,這是這句話是解釋前面這句話,對于像前面〈威力品〉所說的,這個有圣威力,有法威力,有俱生的威力,「具多勝解」。

  《披尋記》一二六四頁:

  謂于如前所說威力具多勝解者:如前〈威力品〉說:諸佛菩薩威力當知略有三種:謂圣威力、法威力、俱生威力。一一廣釋應知。(陵本三十七卷一頁)

  「謂于如前所說威力具多勝解者:如前〈威力品〉說:諸佛菩薩威力當知略有三種:謂圣威力、法威力」,和這個「俱生威力」!敢灰粡V釋應知。(陵本三十七卷一頁)」。

  戌三、于真實義

  三者、于真實義勝解依處,具足成就,凈信為先,決定喜樂。謂于如前所說真實義,具多勝解。

  這是第三個勝解,「于真實義」勝解,就是〈真實義品〉所說的那個四種真實義要有勝解,那個真實義是勝解的依處,「具足成就」是「凈信為先,決定喜樂」。

  「謂于如前所說真實義,具多勝解」,就是要時時的要深入的思惟,不思惟不行。不思惟,你很難能夠悟入。這個我們如果不思惟,只是小小的有一點聞慧。這三種智慧,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聞慧還不具足,小小有一點聞慧。那么如果靜坐地話呢?你不專精思惟,你這個聞慧也不成熟,那么靜坐的時候就沒有辦法修止觀,就是修止,也可能會,可能有點止;觀,就觀不來了。所以這個聞慧這個地方,一定進一步地要有思惟,專精思惟,一定要是這樣子做才可以。這樣子呢?你慢慢的就達到勝解的程度,你才能夠有進步,你才有可能會免掉了「門外漢」這三個字,不然的話,你拿不掉這三個字的。

  《披尋記》一二六四頁:

  謂于如前所說真實義具多勝解者:謂于法無我、補特伽羅無我,甚深勝義,諸法真如起勝解故,如前〈真實義品〉廣說應知。(陵本三十六卷八頁)

  「謂于如前所說真實義具多勝解者:謂于法無我、補特伽羅無我,甚深勝義,諸法真如起勝解故」,這個真實義實在這里面就這幾種,就是「法無我」和「補特伽羅無我」。這個「甚深」的「勝義」,這個「無我」就是「甚深勝義」,「諸法」的「真如」,就是「甚深勝義」!钙饎俳夤省梗阍谶@里常常思惟,就能建立勝解!溉缜啊凑鎸嵙x品〉」里面「廣說應知」。

  戌四、于因

  四者、于因勝解依處,具足成就,凈信為先,決定喜樂,謂于種種如應所攝,無顛倒因,具多勝解。

  這是第四個,第四個應該勝解的,就是這個「因勝解」,這個因是勝解的依處,具足的成就,要是「凈信為先」而成就了「決定喜樂」!钢^于種種如應所攝,無顛倒因,具多勝解」,這個「因勝解」,這段文就是說我們學習了佛法的人,對于各式各樣的如其所應,所成就的「無巔倒因」,就是沒有邪知邪見的錯誤,符合佛法的真理的這些因緣,你對于這個要具足「具多勝解」才可以。

  《披尋記》一二六四頁:

  種種如應所攝,無顛倒因者:無顛倒因有十差別,云何為十?謂隨說因、觀待因、牽引因、攝受因、生起因、引發(fā)因、定別因、同事因、相違因、不相違因,如是十因;螂s染攝,或清凈攝,或無記攝,由是說言,如應所攝,義如下說。

  「種種如應所攝,無顛倒因者:無顛倒因有十差別」,就是有十種因,十種不同的因,是名叫做「種種」,這個論文上是有「種種」這兩個字,就是十種差別的因!冈坪螢槭?」什么叫做十呢?「謂隨說因、觀待因、牽引因、攝受因、生起因、引發(fā)因、定別因、同事因、相違因、不相違因,如是十因。」

  「或雜染攝」,或者屬于流轉生死的境界!富蚯鍍魯z」,出世間的圣道!富驘o記攝」,也不是雜染,也不是清凈,這一類的!赣墒钦f言,如應所攝,義如下說」,離這兒不遠有解釋。

  戌五、于果

  五者、于果勝解依處,具足成就,凈信為先,決定喜樂。謂于種種如應所攝的無顛倒果,若具多勝解,

  「五者、于果勝解依處,具足成就,凈信為先,決定喜樂」,前面說「因勝解」,現在這是「果勝解」。什么叫做「果勝解」?「謂于種種如應所攝的無顛倒果,若具多勝解」,這樣子。

  《披尋記》一二六四頁:

  種種如應所攝的無顛倒果者:無顛倒果,有五差別,是名種種。云何為五?謂異熟果、等流果、離系果、士用果、增上果,義如下釋。如是五種,遍攝染凈無記諸果,由是說言如應所攝。

  「種種如應所攝無顛倒果者:無顛倒果,有五差別」,有五種不同,「是名」叫做「種種」!冈坪螢槲澹俊鼓俏宸N呢?「謂異熟果、等流果、離系果、士用果、增上果,義如下釋」,下面有解釋。「如是五種,遍攝染凈無記諸果,由是說言如應所攝」。

  戌六、于應得義

  六者、于應得義勝解依處,具足成就,凈信為先,決喜樂,謂于無上正等菩提所應得義。我有堪任定當能得,具多勝解。

  「六者、于應得義勝解依處,具足成就,凈信為先」,這是第六個「于應得義」要得勝解。于應得的義,就是無上菩提,在這里這是勝解的依處,要「具足成就,凈信為先,決定喜樂」。「謂于無上正等菩提,所應得義」,無上菩提是我們應該成就的。

  「我有堪任定當能得,具多勝解」,每一位佛教徒,自己要有這個信心,相信自己有堪任,有這個能力。我有這個能力,「定當能得」,決定能得無上菩提,要自己要有這樣的信心,那么「具多」的「勝解」。

  戌七、于得方便

  七者、于得方便,勝解依處,具足成就,凈信為先,決定喜樂。謂于一切菩薩學道,能得方便。由此方便,得應得義,具多勝解。

  「七者、于得方便,勝解依處,具足成就,凈信為先,決定喜樂」,這是第七個「于得方便」!赣诘梅奖恪梗褪堑脽o上菩提的方便,這也是勝解的依處,要具足成就勝解,而是以「凈信為先」,才能得到「決定喜樂」的勝解。下面解釋。

  「謂于一切菩薩學道,能得方便」,什么叫做「于得方便」,得方便呢?「謂于一切菩薩學道」,學這個菩薩道就是能得無上菩提的方便!赣纱朔奖悖脩昧x」,由于你努力的修學這個方便,你就成就了所應成就的無上菩提,你對于這個要具多勝解。

  戌八、于善說

  八者、于善言、善語、善說,勝解依處,具足成就,凈信為先,決定喜樂。謂于契經應頌記別等法,具多勝解。

  「八者、于善言、善語、善說,勝解依處」,這是第八種「于善說」。這「于善言、善語、善說,勝解依處」,這個一共「善言、善語、善說」,這是三個善,就是指十二分教說的、就是指經律論說的。但是他說出來三個呢,他還是有一點不同的意思的。

  「勝解依處」,就是佛為我們說的這個十二分教,這是勝解的依處,要具足成就勝解,而是以「凈信為先」的「決定喜樂」。

  「謂于契經應頌記別等法」,就是十二分教,「具多勝解」。

  《披尋記》一二六五頁:

  善言、善語、善說者:〈思所成地〉中說:言善語者,所謂善說、善言、善論。當知善說有三種相:所謂悅意、無染、唯善,乃至廣說。(陵本十九卷一頁)今于此中,差別三說,準彼應當知,體義是一。

  「善言、善語、善說者:〈思所成地〉中說:言善語者,所謂善說、善言、善論。當知善說有三種相:所謂悅意、無染、唯善」,分這么三句話來解釋。

  這個「所謂悅意」呢?就是第一這個「善言」,你說出來這樣的好的語言,令人歡喜。這個令人歡喜這句話呢?就是看人的程度。這個程度,你這樣程度的人能歡喜,那樣的程度也能歡喜,那樣程度也能歡喜,那完全也不一樣的,也不是一樣的。就是你說出來的沒有過失,是符合佛法的真理的,沒有過失,那就叫做「善言」。所以這叫做「所謂悅意」,因為你沒有過失,聽到的人能得到利益,所以就是歡喜。

  「無染」,就是你說的話呢?你用的語句、言句,用的這個名言,也是沒有污染,也是非常莊嚴的。

  「唯善」,能令人破除去一切的愚癡無明得到智慧。

  就是分這三個意思,所以就是用這三個,一個是「善言」,一個是「善語」,一個是「善說」。

  「乃至廣說。(陵本十九卷一頁)今于此中,差別三說,準彼應當知,體義是一」,這三句話,字是不完全相同,但是他里面的含義是無差別的。

  申二、因緣

  于此八種勝解依處,應知菩薩,由二因緣,具多勝解。一者、多修勝解故。二者、積集猛利忍故。

  「于此八種勝解依處,應知菩薩,由二因緣,具多勝解」,這是說到「因緣」。這個八種勝解的依處,勝解的依處有八。應知菩薩有二種因緣才能成就多勝解的,那二種因緣?

  「一者、多修勝解故」,你要時時的拿出來時間,我不告假,我就深入的學習,你要拿出來很多的時間、精神,來做這件事,你才能成就這個勝解。

  「二者、積集猛利忍故」,你要自己多靜坐,成就這個忍力,是猛利的忍、有力量的一個忍,這表示什么意思呢?你學習佛法的時候,一定有很多障礙的因緣,有很多障礙的因緣。障礙,不能障礙!那就是表示你有忍力。如果是有一點不對勁,我不學了、我走了,那么你就你這個勝解不能成就,是這么意思。你要忍,不介意這件事,那些事情不能障礙你學習勝解這件事,那就是表示你有一個有力量的忍的關系。要有這兩個因緣,你才能成就這個多勝解,不然不能成就。

  這是第一科「應多勝解」,這一科說完了。下面第二科「應求正法」!笐笳ā狗秩,第一科是「總征三求」

  午二、應求正法(分三科) 未一、總征三求

  彼諸菩薩求正法時,當何所求?云何而求?何義故求?

  「彼諸菩薩求正法時,當何所求?云何而求?何義故求?」這是「總征三求」。那么多的菩薩,他在佛教里面要尋求正法,尋求正法的時候,「當何所求?云何而求?何義故求?」這三個求,就是總問,「總征三求」,這是「征」。下面「別釋」三求,解釋這三種求,分三科,第一科是先解釋「何所求?」,分兩科,第一科是「當求一切」,分兩科,第一科是「標」。

  未二、別釋(分三科) 申一、何所求(分二科) 酉一、當求一切(分二科)

  戌一、標

  謂諸菩薩以要言之,當求一切菩薩藏法,聲聞藏法,一切外論,一切世間工業(yè)處論。

  「謂諸菩薩以要言之,當求一切菩薩藏法,聲聞藏法」,這下面回答這個「何所求?」「當何所求?」。

  「以要言之」,簡要的來說的話,菩薩應該去求這「一切菩薩藏法」,一切大乘佛法都是所應該求的、所應該求得的!嘎暵劜胤ā梗l(fā)出離心的學習的佛法,也是應該去尋求的,這兩種佛法都要求。一個大乘佛法,小乘佛法都應該學習。

  「一切外論,一切世間,工業(yè)處論」,這上面說不但是佛法,前面這個大、小乘佛法都是佛法,下面這不是佛法!敢磺型庹摗,佛法以外、外道所講的也應該去學習!敢磺惺篱g」的「工業(yè)處論」,就是社會上的這些知識,也應該要學習,因為你要去度化眾生,這些事情都要應該懂,也應該學習。

  這是「當求一切」,分兩科,第一科是「標」。下面第二科解釋,分三科,第一科是「菩薩聲聞藏」。

  戌二、釋(分三科) 亥一、菩薩聲聞藏

  當知于彼十二分教方廣一分,唯菩薩藏,所余諸分,有聲聞藏。

  這是第一科「菩薩聲聞藏」!府斨诒耸纸獭梗@個菩薩求佛法的時候,就是在佛法里面那個十二分教,通常說十二部經。

  「十二分教」里面有一分叫做「方廣」,就是非常的廣博,義理也特別的深奧。這一部份是大乘的佛法,是菩薩發(fā)無上菩提心所學習的佛法!杆嘀T分」,那十二分去了「方廣」一分,剩了十一分,那十一分「有聲聞藏」,那是小乘佛法。這是說的「菩薩聲聞藏」。這是第一科,第二科「說一切外論」。

  亥二、一切外論

  一切外論,略有三種。一者、因論,二者、聲論,三者、醫(yī)方論。

  「一切外論,略有三種」,佛法以外的這些書,簡要的說只有三種不同!敢徽摺⒁蛘,二者、聲論,三者、醫(yī)方論」,就是這三種,這三種也應該學習,這是第二科。下面第三科「一切世間工業(yè)處論」。

  亥三、一切世間工業(yè)處論

  一切世間工業(yè)處論,非一眾多種種品類。謂金師、鐵師、末尼師等,工業(yè)智處。

  「一切世間工業(yè)處論,非一眾多種種品類」,一切世間上,這個「工業(yè)處論」,就是一些有智慧的人,所做的這些事情!阜且弧,不是一種,很多種種品類的,有什么呢?「謂金師、鐵師、末尼師等,工業(yè)智處」,就是以金為師的這些工程師,還有這個鐵師,還有末尼師等,這些工業(yè)之處也應該要學習。

  《披尋記》一二六五頁:

  一切外論略有三種等者:此中因論,謂諸外道虛妄推度諸法體相。聲論,謂婆羅門者惡咒術,唯以音聲為究竟故。醫(yī)方論,謂即外醫(yī)治論」《顯揚論》說:諸論有四,今此三種,彼即后三,如應當知。

  「一切外論略有三種等者:此中因論,謂諸外道虛妄推度諸法體相」,就是《因明論》。這個人「謂諸外道」,佛法以外的這些邪知邪見的人,他門虛妄推度的諸法體相。這個不但是一般的凡夫外道,就是得了禪定、有神通的外道,都算放在內,都有邪知邪見。所以這個,外道有了禪定,我們看前面那個〈有尋有伺地〉那個三地里面,這個外道的不如理作意里面,就是有外道成就了色界四禪,或者是無色界的四空定,他有邪知邪見,他與佛法不相應。

  那么這可以看出來我們佛教徒,如果你只修奢摩他,而不修毗缽舍那,你怎么能知道你不是外道呢?這還是個問題的,還是個問題的。所以我時常說到好像我對于我們的禪宗有意見,我的確是顧慮這件事。你不學習經論的話,你只是看「念佛是誰?」你說你開悟了,真的嗎?說有人,有個禪師開悟給他證明,那個禪師開悟沒有?你能相信嗎?你相信他開悟了嗎?所以這個地方,這的確是有問題。這是「此中因論,謂諸外道虛妄推度諸法體相」。

  「聲論」,聲論是什么呢?「謂婆羅門者惡咒術,唯以音聲為究竟故」,有些「惡咒術」,你像這些黑教這些事情,唯以咒術為究竟故。

  「醫(yī)方論,謂即外醫(yī)治論」,就是醫(yī)生治病的這些事情,「《顯揚論》說諸論有四,今此三種。彼即后三,如應當知」。

  酉二、出明處攝(分二科) 戌一、略辨五明(分三科) 亥一、標類

  如是一切明處所攝、有五明處。一、內明處,二、因明處,三、聲明處,四、醫(yī)方明處,五、工業(yè)明處。菩薩于此五種明處,若正勤求,則名勤求一切明處。

  「如是一切明處所攝、有五明處。一、內明處,二、因明處,三、聲明處,四、醫(yī)方明處,五、工業(yè)明處」,這是第二科「出明處攝」,這個明處所該攝的,這個「明」就是智慧,智慧處所該攝的。分兩科,第一科是「略辨五明」,分三科,第一科是「標類」。

  「如是一切明處所攝」,有多少呢?「有五」個「明處」。第「一」個是「內明處」,第「二」個是「因明處」,第「三」是「聲明處」,第「四」是「醫(yī)方明處」,第「五」是「工業(yè)明處」,就這五明處。

  「菩薩于此五種明處,若正勤求,則名勤求一切明處」,這個菩薩對這五種明處,若能夠精進地去學習,「則名勤求一切明處」了。這是第一科「標類」,下面第二科是「征相」。

  亥二、征相

  諸佛語言,名內明論,此幾相轉?如是乃至一切世間工巧業(yè)處,名工業(yè)明論,此幾相轉?

  「諸佛語言,名內明論,此幾相轉?」這個「內明」是指什么說的呢?是指佛法說的,這是諸佛的法語,叫做「內明論」。這個「內明論」里面有多少相貌呢?表現出來,有「幾相轉?」!溉缡悄酥烈磺惺篱g」的「工巧業(yè)處,名工業(yè)明論,此幾相轉?」這個「工業(yè)明論」,它們表現出來,有幾個相貌表現出來呢?這是「征相」,就是問它們的相貌。下面第三科「別釋」,分五科,第一科先說「內明論」。

  亥三、別釋(分五科) 天一、內明論

  謂內明論。略二相轉。一者、顯示正因果相。二者、顯示已作不失,未作不得相。

  「內明論,略二轉相」,簡要的說,有兩個相貌,顯現出來!敢徽摺@示正因果相」,第一個就是顯示合乎佛法的道理,如是因、如是果的相貌,這是一種。

  「二者、顯示已作不失,未作不得相」,佛法里面告訴我們,你若作了就不失掉。你作善也好、作惡也好,你若作,就要有這么一件事的。作惡就會有惡報,作善就會有善報,它不會失掉的!肝醋鞑坏孟唷,說我沒有作,沒有作,就沒有這件事,就沒有事,這樣子。

  就是一個「顯示正因果相」、「顯示已作不失,未作不得相」,這「內明論」,有這兩個相貌。

  天二、因明論

  因明論,亦二相轉。一者、顯示摧伏他論勝利相,二者、顯示免脫他論勝利相。

  「因明論,亦二相」,也有二種相!敢徽摺@示摧伏他論勝利相」,第一個就表示出來,你降伏了那個邪知邪見那個論,你本身勝利了。

  「二者、顯示免脫他論勝利相」,第二個顯示你自己能夠消除去「他論勝利相」,就是你沒有過失,那么,對方沒有辦法戰(zhàn)勝你。

  《披尋記》一二六六頁:

  因明論,亦二相轉者:此中初相,謂即能破他宗。次相,謂即能成自宗應知。

  「因明論,亦二相轉者:此中初相,謂即能破他宗」,能破對方的宗旨。

  「次相,謂即能成自宗應知」,你能成立自家沒有過失的宗旨,就是這個意思。

  天三、聲明論

  聲明論,亦二相轉。一者、顯示安立界相,能成立相。二者、顯示語工勝利相。

  「聲明論,亦二相轉」,這是第三科「聲明論」,聲明論也有二種相貌現起來。「一者、顯示安立界相,能成立相」,這個聲明論主要是什么?實在就是文學,我能寫文章這個事情。「顯示安立界相」,就是根據各式各樣的差別的界限,就是立出來種種的言論,立出來種種的言論。

  這個我們在前面(第五卷)上講過,在這個好像是《大唐三藏法師傳》上面,還有《大唐西域記》上有提到這個事情,就是這個聲明論在印度,最初是梵天王造這個聲明論,有一百萬偈;后來說釋提桓因把它簡略成十萬頌、十萬個頌、十萬個偈;后來又有仙人,把它減少為八百頌;后來又有仙人把它減略為三百頌。就是后來越來越少了。這個這三百頌的意思,就是「安立界相」。就是「界」者,就是分際,就是世間上這一切事情,每一樣事有每一樣事的界限,那么成為三百頌的這一本書,那么就成立了這個聲明論它的內容。

  「二者、顯示語工勝利相」,第二樣就是顯示出來他用這個名言,用名、句、文,名、句、文就是你說話里面有名句、名句的字,這是一個善巧于這方面的勝利相。那么這就是聲明論。

  《披尋記》一二六六頁:

  聲明論,亦二相轉等者:此中安立界相,謂即根栽施設建立。語工勝利,謂即名句文身,及五德相應聲,如〈聲聞地〉說應知。(陵本十五卷二十一頁)

  「聲明論,亦二相轉等者:此中安立界相,謂即根栽施設建立」,「根栽」,就是這個根、這個樹,這個把它栽在地下就成了根,慢慢就長成了一個樹,這就是表示這個仙人,他把這個梵天王、或者釋提桓因、古仙人所寫的這個書略為三百頌,這個三百頌,你從這里學習呢?慢慢的你就懂得聲明論了,這樣意思。「即根栽施設建立」,把這個聲明就建立起來。

  「語工勝利」,這個語工勝利這句話是什么意思?「謂即名句文身,及五德相應聲,如〈聲聞地〉說應知。(陵本十五卷二十一頁)」

  天四、醫(yī)方明論

  醫(yī)方明論,四種相轉,一者、顯示病體善巧相,二者、顯示病因善巧相,三者、顯示斷已生病善巧相,四者、顯示已斷之病,當不更生善巧相

  「醫(yī)方明論,四種相轉」,這是第四「醫(yī)方明論」。醫(yī)方明論,有四個相貌顯示出來。

  「一者、顯示病體善巧相」,第一個就是能顯示出來這個病的體相,他有這樣的智慧,能把病的相貌,說的清清楚楚的。

  「二者、顯示病因善巧相」,第二個,就是告訴我們,這個病,這樣的病是什么因緣有的,他有這樣的智慧、有這樣善巧智慧相。

  「三者、顯示斷已生病善巧相」,第三個,就表示出來用什么藥能夠滅除去已經現出來的這個病,他有這樣的智慧相。

  「四者、顯示已斷之病,當不更生善巧相」,顯示已經治好了的病,以后不再生起,這又是一種智慧相。

  天五、一切世間工業(yè)明論

  一切世間工業(yè)明論,顯示各別工巧業(yè)處,所作成辦種種異相。

  「一切世間工業(yè)明論,顯示各別工巧業(yè)處,所作成辦種種異相」,這是第五「一切世間工業(yè)明論」。一切世間的工業(yè)明論顯示出來的各別的,各式各樣的,工巧的業(yè)處,用這個金銀銅鐵的東西能制造什么?能造房子乃至能種田,都是工業(yè)明處,所作成辦的種種不同的相貌,這都是智慧。

  戌二、廣顯內明(分二科) 亥一、顯示正因果相(分二科) 天一、總征

  云何內明論顯示正因果相?

  「云何內明論顯示正因果相?」這是第二科「廣顯內明」。前面是「略辨五明」,現在是「廣顯內明」。分二科,第一科「顯示正因果相」,分二科,第一科是「總征」。

  「云何內明論顯示」這個「正因果相」呢?這是問,下面就解釋!竸e顯」分三科,第一科是「因相」。分二科,第一科是「標」。

  天二、別顯(分三科) 地一、因相(分二科) 玄一、標

  謂有十種因,當知建立無顛倒因;攝一切因,或為雜染,或為清凈,或為世間彼彼稼穡等,無記法轉。

  「謂有十種因」,這個因,有正因、有正果,因有十種不同。「當知建立無顛倒因」,這十種因都是合乎佛法,而沒有錯誤的!笖z一切因」,能包括了一切法的因,都包括在內了。什么一切呢?

  謂「或為雜染、或為清凈、或為世間」!富驗殡s染」,就是世間的因果,「或為清凈」,就是出世間的因果。有出世間的因;有世間的因,這個不同。

  「或為世間彼彼稼穡等,無記法轉」,或者是屬于世間的,世間的各式各樣的稼穡,在農田里種的各式各樣的農作物,這個是屬于無記法的,也不能說是清凈、也不能說它是染污;這個屬于清凈法的因。

  這前面是「標」,下面第二科解釋,分兩科,第一科是說這個「十因建立」,分兩科,第一科「自性」,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玄二、釋(分二科) 黃一、十因建立(分二科) 宇一、自性(分三科)

  宙一、征

  云何十因?

  怎么叫做十因呢?這是問,下面第二科「列」出來。

  宙二、列

  一、隨說因,二、觀待因,三、牽引因,四、攝受因,五、生起因,六、引發(fā)因,七、定別因,八、同事因,九、相違因,十、不相違因。

  這是列出來十因,下面加以解釋,分九科,第一科先說這個「隨說因」。

  宙三、釋(分九科) 洪一、隨說因

  謂一切法,名為先故想,想為先故說,是名彼諸法隨說因。

  這個「隨說因」怎么講呢?謂世間上的一切法,「名為先故想」,先要有名言,有個名句,這是燈,這是房子,這是青黃赤白,這是什么、什么…,先要有這些名,名然后我們內心才能夠思想,不然的話,不能思想。

  「想為先故說」,我們內心里面有了名言,心里面會思惟的時候,然后我們才能夠說話,才能發(fā)表言論的。

  「是名彼諸法隨說因」,這就叫做這「名」和「想」是你言論的一個因緣,如果沒有名和想,你不能說話,這叫做叫「隨說因」。

  洪二、觀待因(分二科) 荒一、標名

  觀待此故,此為因故,于彼彼事若求若取,此名彼觀待因。

  這第二因是「觀待因」,觀待因怎么講?「觀待此故」,就是你在觀察,你仔細的觀察,就是須要這件事,這個「待」這個字,當個須要講,就是要憑借它,須要它!复藶橐蚬省,須要它什么?用它作因!赣诒吮耸氯羟笕羧 梗缓竽悴拍軌蛴谀菢邮、那樣事,你可以求得來,或者你可以受用。這樣說呢,「此名彼觀待因」,這件事就是那件法成就的一個因緣,這是說這個「觀待因」。這一個「標名」,下面是「舉事」,舉出一件事來。

  荒二、舉事

  如觀待手故,手為因故,有執(zhí)持業(yè)。觀待足故,足為因故,有往來業(yè)。觀待節(jié)故,節(jié)為因故,有屈伸業(yè)。觀待饑渴故,于諸飲食若求若取。隨如是等無量道理,應當了知觀待因相。

  「如觀待手故,手為因故,有執(zhí)持業(yè)」,比如說是我們看這件事,你要有手、須要有手,「手為因」,然后你才能執(zhí)持東西。如果沒有手,你不能拿東西。所以這個執(zhí)持,要觀待手,以手為憑借,要有一個手,才可以做這件事。

  「觀待足故,足為因故,有往來業(yè)」,我們須要有足,那你這個足為你做因的時候,那你才能夠往,才能來的。如果沒有足,這「往、來」就困難了。

  「觀待節(jié)故,節(jié)為因故,有屈伸業(yè)」,比如我們這個手臂也好、這個腿也好,這個身體會能屈伸。這個手和臂,這個手臂、或者是腿,它中間有節(jié),有節(jié)可以以此為因,所以有屈伸業(yè),可以一屈一伸,你若沒有節(jié),這件事做不到了,也不能屈伸了。

  「觀待饑渴故」,饑渴為因故!赣谥T飲食若求若取」,譬如說我們現在饑、渴了,饑餓或者是渴了,須要飲水!葛嚳蕿橐蚬省梗驗槲覀凁嚳实年P系,所以我們對諸多的飲食就有須要了,就是求飲食去,受用這飲食了。所以要以饑渴為觀待才可以。

  「隨如是等無量道理,應當了知觀待因相」,所以前面舉出這幾個例子,那實在這個例子太多了,是無量無邊的道理,你應該知道什么叫做觀待因的相貌。

  《披尋記》一二六七頁:

  于彼彼事若求若取者:求為追求,未得望得故。取,謂執(zhí)取,取為受用故。

  「于彼彼事若求若取者:求為追求」的意思!肝吹猛霉省,原來我沒有,我希望有,所以就是求。取呢?「取謂執(zhí)取,取為受用故」,什么叫執(zhí)取,在心里面,要說用手去拿,也叫做取,但心里面執(zhí)著也叫做取。這里面的意思就是「取為受用故」,你若是說我拿過來,那么我就可以接受這件事,可以用,所以「取為受用故」。

  洪三、牽引因

  一切種子,望后自果,名牽引因

  前面解釋了「隨說因」和「觀待因」,這下面第三科說是「牽引因」。

  一切的種子是「望后自果」,這個「望」就是對望,就是對著后面得到的果,他自身的種子得到的果,那么這個種子就叫做「牽引因」。原來沒有果,因為有這個種子,就有個果牽來了,叫做「牽引因」。

  「望后自果」,就是不是其他的果,它自己的功能所成就的果,它能牽引它出現,本來它沒有,那么怎么有了呢?那它能牽引,所以就有了。

  《披尋記》一二六七頁:

  名牽引因者,牽引自果令當生故。

  「名牽引因者,牽引自果令當生故」,令他生出來,所以叫做「牽引因」。

  洪四、攝受因

  除種子外,所余諸緣,名攝受因

  在「種」可以為種子的里面很多事情,但是「除」這種子,把他挑出去不算數,所余的諸多的因緣,叫做「攝受因」,就是能成就這件事。

  《披尋記》一二六七頁:

  名攝受因者:攝受彼種令增盛故。

  「名攝受因者:攝受彼種令增盛故」,你攝受那個種子,然后你本身就能夠殊勝,不然的話不能的,你要接受,接受那件事對它有幫助,所以「攝受彼種,令增盛故」。

  洪五、生起因

  即諸種子,望初自果,名生起因

  這下面第五科說這個「生起因」!讣粗T種子」,很多的種子,蘋果、橙子、梨…,所有很多的樹都是有種子的!竿踝怨,對它初開始,他自己本身得到的果來說,名叫做「生起因」。那個種子對自果來說是「生起因」。那個自果的現起,是由種子的力量,那個自果的才現起。

  洪六、引發(fā)因

  即初種子所生起果,望后種子所牽引果,名引發(fā)因。

  這「初種子所生起」的果,就是前面那一句話,「望后種子,所牽引果」,是什么呢?后種子。

  比如拿十二因緣來說:譬如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那么這就是后面的種子所牽引的果報。這愛取的因,牽引出來一個生老死的果報,那就是后種子所牽引的果。若「初種子」,初種子那就是「無明緣行」了,「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這一部份。若往后面的愛取有,能引生老病死來說呢?那么它就叫做「引發(fā)因」了。前面這「無明緣行、行緣識」,這些都是「引發(fā)因」。

  這個初開始「無明緣行」,在內心里面去熏習所得到的這個果,那么這個果對后面的這無明,這「無明緣行」對后面的「生老病死」來說呢?這無明緣行叫做「引發(fā)因」。這「引發(fā)」是什么意思?就是原來沒有這件事,由于無明的力量,使這件事出現了,引發(fā)出來。這是「望后種子所牽引果,名引發(fā)因」。

  洪七、定別因

  種種異類,各別因緣,名定別因

  這是第七科說這個「定別」,決定是不同的因。比如說是你做這件事,你做這件功德,使令你的眼根特別的莊嚴。你做這件事呢?使令你意根的智慧特別的高深,就是各別有各別的因。果都是由因而有,但是因與因,各有各的不同,是不一樣的。所以「種種異類,各別因緣,名定別因」,決定是不一樣的。說這個人做這件事,令他將來得智慧果,但是不是得長壽;說是慈悲心救護眾生,能得長壽,那個不是得智慧,各有各的因緣,不一樣的,「種種異類,各別因緣,名定別因」。

  洪八、同事因

  若觀待因,若牽引因,若攝受因,若生起因,若引發(fā)因,若定別因,如是諸因總攝為一,名同事因。

  這是前面第八接著「同事因」。說前面我們讀過,「若觀待因,若牽引因,若攝受因,若生起因,若引發(fā)因,若定別因」,這一共是六因!溉缡侵T因,總攝為一」,就把他合在一塊,成為一個因,叫做「同事因」,為什么叫做同事呢?

  《披尋記》一二六七頁:

  名同事因者:同為一果,而有所做故。

  「名同事因者:同為一果,而有所做故」,「同為一果」,目的就是要得到這個果,而做這件事,所以就是叫做「同事因」。

  洪九、相違不相違因(分二科) 荒一、略辨義

  于所生法能障礙因,名相違因。此障礙因,若闕、若離,名不相違因。

  「于所生法能障礙因,名相違因」,這是第九「相違、不相違因」,這一種。本來是十因,一個相違因,第十就是不相違因,現在把這兩個因合在一塊,就變成九個了。

  若「于所生法能障礙因」,就是所現起的這個果法,「能障礙」,另外有個力量能障礙它不出現!赣谒苷系K因,名相違因」,這就是相違,和他不順就是「相違因」。

  「此障礙因,若闕、若離,名不相違因」,說是這個障礙因,你闕少了,或者是你根本你與他不相應,你「若離」,名叫做「不相違因」。

  比如說這個人有三惡道的業(yè)力,可以到三惡道受苦,但是他出家受了戒然后修四念處呢?就把墮落三惡道的業(yè)力消滅了,就不墮落三惡道了。

  所以這個「若闕、若離」,這個障礙的因,若是「闕」少,若是沒有這件事,那就是這件事就成不了,「名不相違因」!溉絷I、若離,名叫不相違因」。

  第二、荒二是「廣相違」,這一科分三科,第一科是「標數」。

  荒二、廣相違(分三科) 日一、標數

  當知相違,略有六種。

  「相違,略有六種不同」。

  日二、列釋(分六科)   月一、語言相違

  一、語言相違。謂有一類、或諸沙門、或婆羅門,所造諸論前后相違。

  「一、語言相違」,就是語言,就是名句文,是彼此有沖突!钢^有一類、或諸沙門、或婆羅門,所造諸論前后相違」,他們出版新作的書,前后有矛盾,那么就是相違的意思。

  月二、道理相違

  二、道理相違。謂為成立諸所成立,諸所知義,建立比量,不與證成道理相應。

  這是第二個是「道理相違」!傅览硐噙`」是什么呢?「謂為成立,諸所成立,諸所知義」,就是這個學者,他成立他所成立的一個道理,是這個所知道的道理。

  「建立彼量,不與證成道理相應」,建立一個宗、因、喻的比量,就沒有一個能證實你這個道理能成立,你這件事就是不成立了,那么這就是道理相違。

  比如說是這個瓶,這花裝的瓶,瓶是無常的,這是一個宗旨,是因緣所生故,如聲音,說聲音是無常的,是因緣所生故,如瓶,那么這樣子就是證成道理是相應的了。是「若如虛空」就不對了,那么就是不能證成這個道理。

  月三、生起相違

  三、生起相違,謂所生法,能生緣闕,障生緣會。

  這個「生起相違」,謂所生的法,這個因緣所生的法,能生的因緣闕少了,「障生緣會」,有障礙使令那個能生的因緣不聚會,障礙他因緣的聚會,就是因緣不聚會,所生法就不出現了。

  這個眾生若修四念處,修無我觀成功了,就不到三惡道去了,這個三惡道是罪業(yè)的所生法,但是你修無我觀能滅除這個罪,于是乎就不生了,說「能生緣闕,障生緣會」。

  月四、同處相違

  四、同處相違。謂明暗,貪瞋,苦樂等法。

  光明與黑暗,他們不能同在一處。貪心來了就沒有瞋心;瞋心來了就沒有貪心?鄻芬彩窍噙`的,「同處相違」。

  月五、怨敵相違

  五、怨敵相違,謂毒蛇、鼠狼、貓貍、鼬鼠,互為怨敵,惡知識等。

  這是第五個說是「怨敵」,怨家和敵人。怨敵和你是沖突的,這是說什么呢?謂毒蛇和老鼠那么他是不對的,還有狼和貓貍,也是不對,和鼬鼠也是不對的,這也是互相違!富樵箶场,有怨恨的敵人,惡知識等,這也是相違的。

  月六、障治相違

  六、障治相違,謂修不凈,與諸貪欲,修慈與瞋,修悲與害,修七覺支,八圣道支與三界系一切煩惱。

  「六、障智相違」,佛教徒有業(yè)障,有罪過,那么修對治呢?這個對治法有力量就把障礙消除了,相違。

  「謂修不凈與諸貪欲,修慈與瞋,修悲與害」,這舉個例子,說謂修不凈觀的人呢?「與諸貪欲」,那個他就是相違的。你若修不凈觀,貪欲心就不起了,「與諸貪欲」!感薮扰c瞋」,說是我有瞋恨心,我要修慈悲心來對治,那么慈和瞋也是相違!感薇c害」,對于這個殺害的這件事,但你修慈悲心呢?與殺害就相沖突,相違礙。

  「修七覺支八圣道支與三界系一切煩惱,于此義中,正意唯取生起相違」,「修七覺支」,說這位比丘出家了,他修這個七覺支,觀這無常、無我的道理。「修八圣道支」,或者是修七覺支,修完了,修八圣道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yè)、正命…,這八圣道支!概c三界系一切煩惱」,對于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系縛你在三界里居住的煩惱,「與三界系一切煩惱」!赣诖肆x中,正意唯取生起相違者」,修七覺支、八圣道支,能滅除三界一切煩惱,他不能抵抗他。

  日三、簡義

  于此義中,正意唯取生起相違。

  「于此義中,正意唯取生起相違」,這里面一共有六種相違,那么這里六種相違是取那一種呢?「正意唯取生起相違」說的。

  《披尋記》一二六八頁:

  于此義中,正意唯取生起相違者:謂于六種相違義中,唯取第三生起相違,名相違因故。

  宇二、相攝(分二科) 宙一、二因攝

  此一切因,二因所攝。一、能生因。二、方便因。當知此中牽引種子生起種子名能生因。所余諸因名方便因。

  「此一切因,二因所攝」,這是第二科是「相攝」,分兩科,第一科「二因攝」。在前面說到十種因。十種因若把他由廣而略的話呢?就屬于兩個因。那兩個因呢?第「一」個是「能生因」,第「二」個「方便因」。

  「當知此中牽引種子,生起種子名能生因」,前面十因里面,那個牽引種子就是牽引因和生起因這兩個,都屬于「能生因」。

  「所余」的「諸因」呢?可以統(tǒng)名為「方便因」,可以這么說。就是方便力量能令所生法現起。這是二種因攝,這第一科。

  宙二、四緣攝(分二科) 洪一、標列

  復有四緣,一、因緣。二、等無間緣。三、所緣緣。四、增上緣。

  第二科是四種緣攝,洪一「標列」。

  「復有四種緣,一、因緣」,那這就是種子說,諸法的種子說的。

  「二、等無間緣」,等無間緣就指心法里面前一念,前一念滅了,后一念生起,中間是沒有間隔的。

  「三所緣緣」,就是所緣境。所緣境呢?他是能緣心生起的一個力量,生起了還以他為所緣,所以叫做所緣緣。

  「四」是「增上緣」,「增上」,能幫助你現起,他的力量還是很大的。

  《披尋記》一二六八頁:

  等無間緣及所緣緣者:如〈意地〉說:等無間緣者,謂若此識無間,諸識決定生,此是彼等無間緣。所緣緣者:謂諸心、心所法境界。

  「等無間緣及所緣緣者:如〈意地〉說」這個第二是〈意地〉!傅葻o間緣者,謂若此識無間,諸識決定生,此是彼等無間緣」!溉舸俗R無間,諸識決定生」,說這一念的識滅了,其余的諸識,決定能夠生起。如果他這個識,他不滅,其他的識不能生起。說「諸識決定生起,此是彼等無間緣」,這一念識滅掉了,是諸識現起的因緣,所以叫等無間緣。

  「所緣緣者:謂諸心,心所法境界」,心所法才有所緣;這色法是沒有所緣緣的。

  洪二、別配(分二科) 荒一、總配二因

  當知此中,若能生因是名因緣;若方便因,是增上緣,

  這是解釋這個前面說的這四緣,這是第二科「別配」,第一科「總配二因」!府斨酥,若能生因是名因緣」,就是由種子生一切法,這是因緣。

  「若方便因,是增上緣」,前面說方便因,那就是增上緣,能幫助這個因現起。

  荒二、別顯攝受

  等無間緣,及所緣緣,唯望一切心、心法說。由彼一切心及心法前生開導所攝受故。所緣境界所攝受故,方生方轉。是故當知等無間緣,及所緣緣,攝受因攝。

  「等無間緣,及所緣緣,唯望一切心心法說」,第二科「別顯攝受」。這個等無間緣是什么意思呢?「及所緣緣」是什么意思呢?

  「唯望一切心、心法說」,就是我們這個這前六識這個心所法,心王、心所法在緣一切境界,其實是很忙的事情,這個等無間緣及所緣緣,「唯望一切心、心法說」的。這「望心法說」,色法沒有等無間緣,沒有所緣緣。

  「由彼一切心及心法前生開導所攝受故」,這個心所法前一念他生起了,他就能開導后一念現起,他、所以他是后一念心…后一念是他所攝受的。

  「所緣境界所攝受故」,這個心所法所緣的境界,也就是他所攝受的。他能攝受他只能變成他的所緣境界。

  「方生方轉」,正在生起,正在活動,這個時候。「是故當知等無間緣,及所緣緣,攝受因攝」,所以當知道這個等無間緣和所緣緣這兩個緣,是「攝受因」說的,是屬于這一方面。多數是有一個增上緣的意思。

  黃二、十因隨轉(分二科) 宇一、總征

  如是十因,云何能令一切世間種種事轉?云何能令雜染事轉?云何能令清凈事轉?

  「如是十因,云何能令一切世間種種事轉?」說是這十種因,怎么能令世間上的事情能夠現起活動呢?

  「云何能令雜染事轉?云何能令清凈事轉?」!冈坪文芰铍s染事轉?」這十種因這下面、前面是因隨轉,這上面是指…分兩科,第一科是「總征」。

  「如是十因,云何能令一切世間種種事轉?」他有什么力量,能使令世間一切法,能夠活動呢?「云何能令雜染事轉?」這些染污的事情現起,他有力量幫助他嗎?「云何能令清凈事轉?」這佛教徒修學圣道,這十種因也能幫助他嗎?這是問話。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