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思想 >

走出迷妄 見山是山

  禪就在日常生活

  大多數人一聽到“談禪說道”,總以為這是非常抽象的,其實禪是非常具體的,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經驗,無一不是禪機,所以禪不能離開生活,離開生活便沒有禪。

  我們生命中本自具有一切使人類獲得幸福的活力,只是由于我們的迷妄,才使這種活力受到阻礙而得不到適當表現的機會。禪的目的就是突破迷妄使我們隱藏的活力得以自由的展開。

  青原惟信的看法是“未參禪時,見山是山,既參禪后,見山不是山,可是禪悟之后得個休息處時,見山又是山”。禪就在其中。

  現實世界就是理想世界,理想世界要在現實世界中去求,并不是離開現實世界另有一個理想世界可得。解脫要在現實生活中求,離開現實生活別無解脫可得。

  禪悟使你喜悅

  東方的禪道對現代人類的生活有什么意義?西方文化到今天已進入窮巷,其文化上的缺失已使現代人迷失自己,所以現代人雖大多數仍然過著西方文化孕育出來的生活方式,但西方文化的深處卻已開始動搖。西方人把自然完全看成為與人類對立的東西,人迷失在自然中,這是西方文化的危機,也是現代人生活的危機。

  存在主義是西方文化接通東方文化的橋梁,前者強調具體生活和禪家強調切身經驗,頗有相似之處。然而,存在主義在生活中得到的是苦悶,禪悟得到的是喜悅。

  睜開第三只眼睛

  禪是世界上最不合理的,最不可思議的東西。這就是以前我為什么認為禪不能加以邏輯分析或理智處理的緣故。

  我們的身體就象一個藏有神秘力量的電池一樣。當我們沒有把這個力量加以適當的運用時,它不是變?yōu)楦嗫菸蛑x,便是被歪曲而以不正常的方式表現出來。

  通常我們不知道自己握有那許多使自己快樂和互愛所必需的能力。我們在自己周圍所看到的一切掙扎都是來自于這種無知。禪希望我們張開“第三個眼睛”去看那由于自己的無知而從未想象到過的境界。

  ([日]鈴木大拙著《禪與生活》劉大悲譯 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恬芝摘)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