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圖報忍為上
知恩圖報忍為上
2009、07、13
——傳喜法師對信眾開示
師父:以后越來越長大了就會知道了,爸爸媽媽也是需要你安慰的,也是需要你乖一點的,以后多體量爸爸媽媽的心。
媽媽:師父,怎么能解決呢?
師父:要越來越懂事。爸爸媽媽最關心孩子的成長,希望我們孩子能懂事一點,能夠照顧到別人的情緒,這樣的話在社會上關系會比較好。先在爸爸媽媽這里鍛煉,因為爸爸媽媽最愛自己,這樣小孩子鍛煉出那種品德,我們中國的文化叫“孝”,社會上來說要“忠”,過去說“忠臣出于孝門”。社會上別人也是看的,你這個小孩子在父母面前怎么樣,這個都是很重要的,先爸爸媽媽這里鍛煉。我以前看到這樣一個故事,日本一個大公司招員工,它其中一個考試的題目就是有沒有給爸爸媽媽洗過腳?有的沒洗過腳嘛,那回去趕快去洗。下一個題目是你給爸爸媽媽洗腳的時候感受是什么?你說一個大公司招員工會會有這樣一個課題。你們有沒有給爸爸媽媽洗過腳啊?沒有吧,那你記住,以后回去洗一下試試看。
媽媽:師父,這種有沒有解決的方法?
師父:有啊,念恩就可以。其實這是一種修法,包括我們都要嚴格的要有這種修的,像《父母恩重難報經(jīng)》,專門有這樣一本經(jīng),你們有沒有念過?
信眾:沒有。
師父:以后這本經(jīng)去讀一讀,這本經(jīng)是佛陀受供養(yǎng)回來的途中,在路旁看到有一堆骨頭從土里面露出來,然后佛陀就非常虔誠的向這一堆骨頭禮拜。
邊上的弟子驚惶失措了:“世尊、世尊,您為什么要向這堆骨頭禮拜呢?”阿難尊者就問佛陀。
佛陀說:“這是一個母親的骨頭。”
阿難尊者說:“您怎么看得出人還是動物?竟然還看得出男的還是女的呢?”
佛陀就講原因給他聽:“為什么我看得出她是一個女的呢?因為那個骨頭的顏色是黑的,而且這個骨頭不僅是黑的。你可以用手拿一拿那頭骨,那骨頭是輕輕的,它沒有什么重量的。”
這時阿難尊者去看,是黑的;再用手去掂掂,是輕得不得了。就問佛陀:“為什么會是黑的呢?為什么這么輕呢?為什么能夠判斷它是一個母親的骨頭呢?”
佛陀就跟他說:“作為母親來說,生兒育女的辛苦,從懷孕的時候,懷孕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佛陀詳細地講解一個母親懷孕時候的種種辛苦,一直講到把這個孩子生下來。“這個時候的媽媽,她哪怕平時做女孩子再愛漂亮,這個時候那種心都沒有了,以前水也不碰的,弄護手霜護得很好的,臉都抹什么的,這個時候有孩子了她都顧不上了。她的手給孩子換尿,她已經(jīng)完全不想到自己,一心想著孩子,給他洗澡啊,晚上摟著孩子睡覺啊。比如說床上被孩子尿濕了,馬上媽媽就會自己睡在尿濕的地方,讓孩子睡干的地方。然后喝的媽媽的奶,奶水都是血轉化成的。奶是最有營養(yǎng)的,但是這個營養(yǎng)哪里來,是母親的血轉化成白色的乳喂孩子。孩子只知道喝奶,但是媽媽身上的精華就抽干掉了,骨髓里面的營養(yǎng)成份就分離出來。在這個過程當中媽媽的手變得粗糙了,臉變得憔悴了,小孩子白白胖胖的。媽媽的心全在孩子身上,孩子一旦身體有一點點不舒服了,哭了,媽媽心如刀絞一般,寧愿這個病是生在自己身上,也不愿意生在孩子身上,是這樣子。隨著孩子一點一點的成長,母親的心都是一直跟孩子的,她的生命是附屬于孩子的,所以身心憔悴,所有生命的精華都給孩子了,所以死了之后連骨頭都是黑的,沒有份量的,輕輕的。所以我看到母親的骨頭,我就想起生生世世我的媽媽對我是怎么樣的,猶如看到自己親生媽媽一樣的,所以我忍不住,我要給她頂禮。”
像印度人到現(xiàn)在都有這個習慣,印度人他要去領獎的時候先是用手摸大地,然后再放在頭上謝謝大地,說我能成長,我能獲取任何的成績,首先謝天地。我們中國也有這樣這句的話,叫“謝天謝地”,但是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忘掉了這個。印度人到現(xiàn)在還是會感恩,會謝謝,甚至趴下來頭頂禮,頭頂在地上,伏在地上。
所以五體投地是感謝天,感謝地,也是一個對圣人的致敬,特別禮佛,那是對圣人五體投地的致敬,有這樣一個。所以佛陀這樣做的時候,說了這個經(jīng)之后,弟子聽了淚水都嘩嘩地流。
我們被生下來長了這么大,自己學佛,還真的沒有想過“我來到這個世界對我最大恩的是爸爸媽媽”,所以他們都哭著問佛:“對我們這么有恩的,我們修行了,我們怎么報答他呢?”
佛陀說:“哪怕你世間再孝順,一個肩扛著爸爸,一個肩扛著媽媽,從生到死這樣孝的話也沒有辦法報答他們。因為什么?你這樣子孝沒有辦法讓他們免除輪回。所以懷著對爸爸媽媽的感恩心,把這種感恩心帶入到修行中,然后你證果得道。以證果得道來救度無量劫的爸爸媽媽,這樣子的行為才能夠報答父母恩。”
所以從這個角度上說,我們中國是以儒教文化為基礎的,是以孝為基礎的,所以佛教的這個精神也被稱為叫“大孝”。平常的“孝”就是孝順父母,聽話啊,讓父母喜歡啊。過去,爸爸媽媽回來了,我們還拿個扇子給爸爸媽媽扇,拿毛巾給爸爸媽媽擦,倒水,這也算是一種孝,這是我們中國人普遍的一種孝的觀念,但這個孝還算一種小的孝。
中的孝就是在這個基礎上能夠用功,勵志圖強,能夠光耀門庭,這是“中孝”。
大孝是精進修持,證果得道,解救所有的我們這些父母出離輪回,稱為“大孝”。
反過來想一想,我們有什么孝,如果連這種“小孝”都沒有,那就糟糕了嘛。孝這種禮節(jié)一半來自于天生,一半來自于后天的培養(yǎng)。所以一個文明之邦有一個教育體系,這個教育體系非常重要,甚至比政治的硬性的規(guī)定還重要,所以佛陀他選擇了出家。他如果在家他是做皇帝、太子,但是他覺得應該做一個教育家。
孔夫子也是這樣,所以孔夫子說:“人不學不知禮。”如果你不學,沒有受過這些圣人的教育的話,我們凡人的心里面不會有這個智慧。知了這些禮了,然后再去學習,才“生爾乃為人”!不是說生下來是個人的形狀就是人了,不一定的,剛是有了一個人的軀殼,有沒有人的道德修養(yǎng),這個很重要。
如果沒有人的道德修養(yǎng),我們比喻那種人批著羊皮的狼,看上去像人實際上不是,所以我們有罵人的話,像畜牲一樣。因為沒有受過這些教育,所以教育很重要。為什么整個世界都公認學齡的人應該去讀書?如果他不去讀書的話,他這一生將廢掉。
你說成長不都一樣,體力都有,也可以打工,也可以干活,為什么那個?這個人類共同的標準就是說,如果這個地方教育層次低,那人的水準就很低。你像我們中國跟外國的差距,除了收入上的差距,別人的汽車擁有量比我們多之外,最主要是文化修養(yǎng)上的差距。別人能夠九年義務教育,然后大學很普遍,我們現(xiàn)在還是有差距,我們現(xiàn)在年紀大一點的很多連字都不識的。所以現(xiàn)在人的自控能力差,沒有文化知識的修養(yǎng)就自控能力差。
從最不好的那些行為就可以看出來,像抽煙,中國人抽煙是很正常的,特別男的,中國男人都愛抽煙,明明每一包煙都寫著抽煙有害健康。你到外國這種現(xiàn)象就很少,抽煙是不光彩的行為,是不道德的行為,因為大家都有文化修養(yǎng),偷著跑到廁所去抽。然后我們仔細觀察,越是文化水準低的,打工的,抽煙喝酒越厲害。我們中國抽煙比例高,因為它是第三世界國家,總體水準低,這種不良的行為就多,不良習慣就重,它沒有這種文化的制約力。然后在我們中國比起來,越?jīng)]有文化修養(yǎng)的地方,抽煙越厲害。有事沒事就拿個煙含著,他不知道這個行為害自己,害別人,這就顯出來人的這種教育是很重要很重要的。你沒有受過教育的話,就沒有抵御這種不良習慣的能力,免疫力就差。
已經(jīng)睡了好幾覺醒了,眼都紅紅的,要超度冤親債主,以前比如說有過墮胎的小孩什么,有可能會跟著他。一股氣就上來,頭腦就悶住了,就睡覺,比打催眠針還快。
媽媽:老師在講課的時候,他也是這樣。
師父:對,正兒八經(jīng)的時候,他就視而不見,充耳不聞。
媽媽:如果他有精神,他吸收能力很強的。現(xiàn)在就是這樣子,很昏沉。
信眾1:師父說了,有什么墮胎之類,要好好超度。
師父:對,要好好的認真超度,不能膚膚淺淺的。首先你要給那個墮胎的小孩子取名字,溝通,向它培禮道歉,它原諒你,愿意接受超度才超度的走;它不愿意,佛陀現(xiàn)前它也不會走。
媽媽:要什么方法,跟它溝通啊?
師父:我剛才講了,自己私下跟他懺悔。跟它講話一樣,好像看著它站在你面前一樣。它很生氣的,你就跟它解釋啊,跟它懺悔啊,要認它為你的孩子。很多被墮胎的小孩,它很大的痛苦就是爸爸媽媽根本不承認它們,甚至爸爸媽媽根本就不要它們。
媽媽:沒有,我真的沒有這個意思。
信眾1:我兒子也是,有時很聽話,有時候脾氣很差,很暴躁。
師父:有時候孩子身上的缺點要從我們自己身上去找,當自己改掉的時候,那個業(yè)障沒有的時候,他們也沒有了,這也是一種因果報應。比如說殺生害命多了,有時候小孩子也不會好,他就會不聽話。我們人如果做的很好,那你家里來的小孩子就很好很好。所以改變自己的時候,世界也會被你改變,大家都要努力。作為我們來說,這一世大家都投胎做人了,這么幸運,人是比較高級的,有學佛的機會,自己要把握自己的命運。
佛說解除六道輪回,六道輪回是被動的,是被自己的業(yè)力所轉的,現(xiàn)在我們用我們的理智能夠自己駕御自己的生命,這是人世間最大的學問啊。上到國家,甚至皇帝他都要好好學佛,要引導大家好好學佛。這個跟我們平時所學的知識還有一點不一樣,那個是叫掌握生產(chǎn)力,那是一門技術;學佛的話這個是一個整體的,決定生命方向的,這個很重要。
媽媽:在寺廟他不聽話,我打他。
師父:嗯,就是啊,媽媽打你的話,她自己比你還痛,媽媽心里生氣才會打你;但是打了你,她比打自己還痛。所以我們平時學佛先要從爸爸媽媽這邊開始。
過去有一個人跑出去朝山,然后看到一個小廟,里面有一個老和尚在那里,老和尚開門問他干嗎?
他說:“我來朝山拜佛。”
老和尚說:“你家里有佛不拜,跑到這邊這么遠來拜?”
他說:“我家里誰是佛啊?”
老和尚說:“你家里那個倒穿鞋的就是佛。”
他聽了馬上就回去了,到家里正好半夜,“咚咚咚”敲門,她媽在里面聽到問:“誰呀,誰呀?”
他說:“我,回來啦!”
一聽是孩子回來了,這媽媽急得不得了啊,燈也不點了,紐扣也扣錯位了,鞋也穿倒了,趕快跑出來開門。
門一開,他一看,媽媽倒穿著鞋,跟老和尚講的一樣。這個時候他覺悟了,倒頭跪下,抱著媽**腳哭啊,“媽媽、媽媽,我以前錯了,不知道孝順,跑到千里萬里之外去拜佛。”
如果在爸爸媽媽這里你都看不到佛的話,你到哪里去拜佛啊?我們佛教里說“婦人之仁遍及天下既是圣人之仁”,佛的心就是媽媽的心。
所以在座的很多你們都帶孩子來的,孩子不聽話從自己身上也找找看,你對爸爸媽媽孝順不孝順?討新娘、討新娘,討了新娘忘了老娘。你對爸爸媽媽孝順不孝順,你對公公婆婆孝順不孝順,這個很重要的。我遇到好幾個都是這樣,我叫他們反省,他們回去對長輩孝順了,子孫不教,他自然孝順了,業(yè)報馬上改掉,這個很重要的。
所以我們家里也是這樣子,我媽媽那時候教我們要特別尊敬老人,然后她自己也是這樣。我們家吃飯分兩頓吃的,就是時間有前后,第一個把最好的先供給爺爺奶奶吃,爺爺奶奶吃好了之后我們大家庭才開始吃。我小的時候西瓜很少,買來西瓜,把西瓜打開,匙子插好,先是供養(yǎng)給爺爺奶奶吃,我們就在邊上看,等著。
每次爺爺奶奶把心子吃完了,后面還留很多肉,然后再給我們,作為媽媽她自己第三批才吃啊,我們吃剩下來了媽媽才吃啊。她把最好的先是給長輩,然后再給我們這些孩子。那時候家里條件不好,那最后就喝刷鍋水,她自己這樣以身作則,她有時候就說:“我們這樣孝敬長輩是做給你們看啊!”
我想想很有道理,我們這樣看,心里這樣想,自然也會尊重,打內心愛自己的媽媽。但是這種愛還要提升,強化,今天你們都在,我也提醒你們要孝順父母,真的很重要。
很多小孩子都是這樣的,對父母都是沒感覺的,當自己結婚了,生孩子了才開始有一點感覺,那時候挖心挖肝。這一點海濤法師感受最強烈了,他說:“我的兒子是我的老師,教會了我的生命。”當他兒子生下之后,半夜里都要爬起來看一看,怕被子捂住悶死。小孩子完全不知道的嘛,他自己就心肝寶貝一樣的,整個心就在孩子身上。
他那時候就覺得,哎呀!人怎么會這樣?完了、完了,變得這么脆弱。他說他談戀愛都沒這樣愛過人的,只有這個兒子把他真正的父愛激發(fā)起來了。然后他再想:“我以前不知道爸爸媽媽也是這樣愛我的。”所以他有了孩子之后,他回去給爸爸媽媽真的磕頭去了。“原來你們也是這樣的愛我啊!”
現(xiàn)在我們也別等到自己有孩子了才知感謝,這次在香港那個會堂里面,法師不是還讀《父母恩重難報經(jīng)》。讀讀我忍不住了,我跑到后臺擦眼淚去了,受不了的。你想父母的恩會受不了,會落淚的,很感動,天底下最感人的就是父母對子孫的愛。
動物世界你去看好了,最感人的是動物媽媽對小動物的那種愛,動物的那種情感跟人完全一樣的。有個獵人他把一只小鹿打死了,這個時候正好母鹿回來了,看到小鹿躺在血泊里的時候,這個鹿媽媽就給這個鹿舔血。舔舔舔,舔到一半,鹿媽媽自己倒下來了,為什么知道嗎?
小朋友:因為被獵人射到了。
師父:沒有,它心痛得自己也死掉了。這個獵人很奇怪,這個鹿媽媽自己怎么倒下來了?起初還很高興啊,哎!打到一個小的,還得到一個老的。背回去把鹿媽媽肚子破開的時候,一看心肝都碎掉了!真的會痛到心肝都碎掉喔!在動物界里面,好多動物會這樣子啊!
比如說像天鵝,它們一輩子就是夫妻兩個,當另一個被獵人打到的時候它自己也不飛了。本來像候鳥大部分都要遷徒的,它看到另一半沒有了,就不遷徒了,就會在它另一半死去的地方,叫啊、叫啊、叫啊,也不吃不喝,最后一起死掉。那個夫妻的感情,還有爸爸媽媽對孩子的感情,真是很感人,很感人。
所以我有時候跟大家講,人不單單要學人優(yōu)良的,看好的,甚至還要向動物學,動物里面也有很感人的東西。像牛啊,馬啊,狗啊,對人的那種忠心。我們有時候要生一點慚愧心,想一想我們人為什么還會不如它們呢?我們這樣子去思維,那么好的情感,要去激發(fā)激發(fā),以后品德就會提高一點。
為什么要學佛啊?生命里面最高級的那一部份就叫佛。什么是魔呢?生命里面最黑暗最丑陋的東西就是魔。我們心里面有沒有佛啊?每個人心里面都有佛。我們心里面有沒有魔啊?
眾人:有。
師父:每個人心里也有魔。這是一個學問,你不學就不能有效的控制魔。你不學不能有效的把佛的精神發(fā)揚出來,把它擴大。擴大到百分之百都是佛的,那你就成佛了。良心泯滅,魔性就會越來越多,那就變成魔了。我們現(xiàn)在還可教化,里面有佛的因素,也有魔的因素,現(xiàn)在可以教育,可以教化。
反過來這個社會上,他魔的一面?zhèn)阶约?傷害到家人,甚至傷害到社會。他魔的性太大了,最后連人的資格也沒有了,法官判的時候,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執(zhí)行槍決。當下就沒有給他做人的機會了,沒有做人的權利了,因為什么啊?因為這個人全部都是魔了。所以正當防衛(wèi)的條例里就有,當一個人在危害群體,危害群眾和國家利益的時候可以對他實施那個行為,不犯法!
他如果在危害,他魔的性在膨脹的時候,是應該制裁他的。但是不是死了就沒有了,他的魔性還在,到閻王那邊還繼續(xù)會審判他,懲罰他,把他的魔性給消弱。所以在人間來說有善度,有惡度,善度就是他很乖巧,他自然就會向好的看齊,會遏制自己不好的,這叫善度。
惡度是什么呢?他不懂得向好的看齊,那他就有惡的因果報應。所有生命都是怕痛苦的,地獄里面那么苦,現(xiàn)在地獄的片子做出來了,你們看過了吧?地獄里面那么苦,誰不怕啊!你怕了么好了,惡的東西就沒有了嘛,因為惡的東西會讓他更苦,惡的東西沒有他就不苦。他會警惕,我不能有惡的東西喔,一有就不行喔!
濟公活佛里面有一段故事就是,只能做好人,不能做壞人嘛,有一個地主,他一做壞人,那個瘤就長很大,他就嚇死了,喔!只能做好人,不能做壞人。他就會提醒自己。這叫什么度?這叫惡度。
有的呢是善度,他做人好大家就表揚他,他就會很開心。喔!做好人多好啊,大家都認可我。然后不停的做好人凈化自己,最后成佛。當你做好人的時候,多少人贊美你啊,佛菩薩歡喜啊。
我們這個世界很多都是惡度,善度的人很少。能夠善度的這個人命很好的。大多數(shù)惡度,吃了苦知道回頭了。像我們生下來,像我們在座的這么多年輕人,被家里帶著去朝山,去拜佛,這個都是好命喔!很好命的。
真到苦壓到頭上才去求,佛啊、佛啊,幫幫我啊,我苦死了,我現(xiàn)在得癌癥了,等等的,那就糟糕了,F(xiàn)在是學乖,趁現(xiàn)在還沒有什么,趕快先懺悔業(yè)障,學佛,像電腦一樣的,我們趕快下載一些佛的軟件到生命里來,那你這臺電腦有價值了。
媽媽:他就喜歡打游戲,天天打游戲,跟他講不聽,又沒禮貌,就這樣子。
師父:嗯,聰明很聰明,用到不好的地方去了。打游戲千萬別去打,現(xiàn)在我一直想做佛教游戲,還沒有做出來呢!想投其所好來解救。還沒有做出來之前千萬不要去打。
媽媽:師父慈悲。
師父:我們常州的老師啊,爸爸、媽媽帶著孩子到廟里來過暑假。那么小,那個還剛九歲,你看畢恭畢敬的。像我們以后也可以,今年我比較忙,以后我也安排暑、寒假的時候辦小孩子的佛教假期修行團。那樣也很好。
主動的能夠學會駕御自己,這是一門技術,這個你沒有學會吃虧的是自己。能夠控制,好的,我可以;不好的,不要。腦子里裝個紅綠燈,什么是紅燈要知道,不好的趕快亮紅燈,很重要。
《父母恩重難報經(jīng)》以后去看一看,我平時生活當中看的更多,很多媽媽談到孩子哭得死去活來,揪心的痛啊!念佛哪里念得下去啊,孩子不聽話在學壞,眼看著他往壞路上走,這個生命等于廢掉一樣的,那個母親揪心的痛啊,哭得死去活來。
這對我也是教育,我看著媽媽這么偉大,你看媽**心。媽媽真是毫不利已,專門利益孩子。哎!這種心。我在這種過程里面也看到佛菩薩的影子,所以求我來加持,我實際上是在被你們加持。
信眾2:師父,昨天晚上他們一直在玩牌,很晚才睡覺。早上大家都起來,他都不起來,真的很慚愧,到圣地還這樣。
師父:對,來到廟里了還打牌,你們知道你們住的是什么地方?這是臺灣老和尚修的寺廟,他自己拿錢出來的,一個出家人拿錢出來。因為什么?因為他九歲的時候到這里出家,就跟他媽媽分開了,后來去了臺灣再也沒有見到媽媽。到這邊來找媽媽的時候,怎么找也找不到(他是寧波人),想想這一輩子再也遇不到媽媽了,然后跑到后山自己在那里嚎啕大哭。
這是他初出家的地方,再把它恢復起來。本來是很小的一個地方,出錢一千多萬造了這個廟,又一千多萬在鎮(zhèn)上修了兩個老人院,一個幼兒園。住在這么樣一片地方,這么有加持的地方。你們住的那個房子叫報恩小筑,報誰的恩啊?報媽媽的恩,那個塔叫報恩塔。你們昨天住的是臺灣那位老和尚住的地方。
蔣介石一家都是他那里超度的,臺灣慧濟寺,我這里是慧日寺;廴账率撬ǖ,他那邊叫慧濟寺,是普陀山慧濟寺的分廟。它在臺灣來說,等于像普陀山一樣。這么有加持的一個地方,住在這里你們竟然還打牌、瞎玩。
信眾2:我們不知道怎么管。
師父:這是要自己發(fā)心的,媽媽光管,光急也沒有用。他還是有善根的,不要急啊,這孩子很好的。就是還需要反省一些東西,反省了就會很好的。
信眾3:她家的小叔一直找他們家麻煩。
信眾4:碰我也打,碰到我老公打,碰到我孫女也打。一直都沒有辦法,師父有沒有辦法可能解決啊?
師父:原因是什么?
信眾4:原因是祖先留下的一點點房子,他一直找我們的麻煩。
信眾3:為了祖先的一些房子。
師父:為了一些財產(chǎn),兄弟也不要了。就像過去像皇宮里面為了權力一樣,你看這就是人黑暗的一面,人如果是光明的一面,那無所謂的。錢啊,權啊,都會被超越過去的,黑暗的地方就不行。
信眾4:不知道有什么辦法可以解決嗎?
師父:對待這種情況,首先你以怨報怨肯定不是方法,必須還得忍讓,以忍讓為主,還是要講兄弟情分,就會改變。像當今社會一樣,這個世界上,國家與國家有矛盾怎么辦?打肯定沒有辦法解決,兩國人民都會受傷害。保持寬宏大量,大家看好的地方,以好的地方互惠互利,家庭也是這樣解決,這也是一個苦難的事情。
信眾3:他們真的像惡魔似的,看到就打,頭發(fā)抓來就打。
師父:那嗔恨心很重的。
信眾3:他老公開那個車,也是一直去扒他的車胎,搞破壞。
師父:被嗔恨心駕御。像我們首先需要學會忍,小朋友們做人要學會忍。所以佛告誡我們你不會忍的話,這個世界呆不下去的。學會忍,一個人學會忍就開始有力量了,忍是第一大力量。首先控制自己的情緒,所謂忍就是控制自己的情緒。
“忍”字是心字上面一把刀,你看難受不難受,但是我們要學會。日本為什么厲害?從小就訓練這種精神。除了人與人之間忍,天氣冷了也忍,能夠忍得住;天氣很熱到太陽底下曬,也能忍。訓練這種克服逆境的精神,駕御自我。這種精神是從哪來的?這是中國去的。中國哪里有?佛教里有,佛講這是娑婆世界。娑婆世界什么意思?中國的意思叫“堪忍”,要你學會忍的一個世界。
我講的這個你們聽著啊,這是我們師父說的,很重要,他毛筆字寫下來,講的也是這個。“忍字頭上一把刀,遇事不忍禍先招。”遇到事情你不忍的話,禍馬上就降臨到你頭上來了;“若能忍得片時過”,當時你能夠忍下來,讓這個事情過去;“事后方知忍為高”。年輕人記住啊,這個很重要,人類多少血的教訓!生命的教訓啊!這個是最高的修養(yǎng)啊!
佛講:“是人能忍,是乃大丈夫!”懂嗎?看到別人對你的欺負,能忍;看到天氣的變化能忍,不要怨天尤人。這是我們中國人很重要的一個修養(yǎng),如果你怨天,你這個人沒有福報的,因為你天都敢怨。不能怨天尤人,對天要忍,對人要學會忍,這個就是能夠駕馭自我,這個很重要。
當今世界年輕人最缺的就是這個,那很多的苦就會難降臨到他的頭上。會忍了,有苦難也可以過去的,可以以正確的方法面對它,解決它,否則這一關考試過不去的,這個很重要,非常重要。對人、事、物、天氣都要有一種體魄來面對它,所以需要自我鍛煉。
為什么我們讀書說德、智、體全面發(fā)展?體是指體能,體魄,克服艱難的這個身體條件;德,要有道德;智,要有智慧。德智體是一個人健全發(fā)展的標志,很重要,很重要!
我們中國人很厲害,中國是象形文字嘛,這個“忍”下面一個心,頭上一把刀字嘛,“忍字頭上一把刀,遇事不忍禍先招,若能忍得片時過,事后方知忍為高。”這是我們師父留下來給我們的,很重要啊!
- 上一篇:圣嚴法師:與人溝通的方法
- 下一篇:星云大師接受臺灣媒體采訪 勉勵大眾深明因果
- 佛說人生哲理 佛說人生感悟的句子
- 維摩詰所說經(jīng)原文
- 這樣回向最有效
- 打坐的方法 初學打坐的正確方法
- 禪宗小故事十三則
- 神奇的求財方法
- 馬祖道一:想盡辦法令弟子開悟
- 《信心銘》釋義
- 禪宗公案大全
- 禪修打坐時是睜眼好還是閉眼好?
- 令人開悟的佛教禪詩一百首!
- 為什么要上香
- 如何戰(zhàn)勝心魔?
- 《金剛經(jīng)》的十大威力
- 景德傳燈錄
- “即心是佛”的參禪之道
- 慧可斷臂求法是真的嗎?二祖斷臂求法的故事
- 六祖慧能_禪宗慧能大師的一生
- 打坐導致性欲沖動,怎么辦
- 臨濟宗歷代傳人
- 十惡八邪
- 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yǎng)不夠
- 《禪門日誦》簡介
- 千休萬休皆不如一休
- 參透生死令人動容 圣嚴法師圓寂前曾拒絕換腎
- 禪定境界分別為哪九個層次呢?
- 佛教中的禪宗五祖是誰?禪宗五祖弘忍大師介紹
- 佛家經(jīng)典禪語
- 一生絕不能做的兩件事
- 心口不一 貴耳賤目
- 馬祖道一:對佛像吐痰也是菩薩境界
- 指月錄
- 野狐禪公案三則
- 龐蘊居士的神奇故事
- 上無片瓦蓋頭,下無寸土立足
- 聽雞蛋和你講話
- 在修道路上,管好你的這些動物和這條蟲子
- 月在佛教中的寓意
- 大和尚“絕情”度貧母
- 禪宗七祖
- 禪宗的起源與二十八代祖師
- 禪修已收納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覺不覺悟
- 修行者每天發(fā)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堅志
- 佛教并非都勸人割愛出家
- 一會善一會惡不能長久,唯有懺悔慚愧才可長久
- 看清因緣才能在修行的同時影響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當中是覺悟還是顛倒
- 游報恩寺,讓白居易暫離紅塵,享受了無盡禪味
- 希運禪師古詩《塵勞迥脫》解釋
- 從五言律詩《余住無方所》看拾得無牽無掛,逍遙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詩《嗔是心中火》講了什么?
- 王維的《過香積寺》表達了什么?
- 心本無生因境有
- 當說別人時要不斷地省察自己
- 道謙禪師送信開悟的故事
- 聽其言,觀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禪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氣短
- 心有一絲掛礙就不能自在
- 禪宗與其他宗派的區(qū)別,禪宗的特色
- 現(xiàn)前修為最終一念圓滿
- 《修心要論》是弘忍作的嗎,是本什么樣的書?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內外是空無物的
- 佛法講最后圓滿身不依據(jù)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參心行處
- 從禪詩《飯覆釜山僧》看詩人王維供養(yǎng)僧人飯食
- 持佛號的心是始覺 所持的佛號是本覺
- 白話詩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蘊蓄的佛理和處世哲理
- 自己要覺悟好人生
- 時而轉彎,時而放平
- 學會自利利他
- 詩僧王梵志詩作《城外土饅頭》解說
- 從有求到無求 從有學到無學
-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法
- 唐代詩人綦毋潛夜宿龍興寺的的所見所聞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