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盂蘭盆經(jīng)

《佛說盂蘭盆經(jīng)》梵名( Ullambana-su^tra)。全一卷。西晉竺法護(hù)譯。又稱盂蘭經(jīng)。屬方等部經(jīng)典。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冊。內(nèi)容記述佛陀之大弟子目連,因不忍其母墮餓鬼道受倒懸之苦,乃問法于佛,佛示之于七月十五日眾僧自恣日,用百味飯食五果等供養(yǎng)十方佛僧,即可令其母脫離苦難。...[詳情]

佛說盂蘭盆經(jīng)新疏

  佛說盂蘭盆經(jīng)新疏

  菩薩沙彌古吳智旭 新疏

  菩薩比丘溫陵道昉 參訂

  此經(jīng)以法供為名。自性三寶為體。孝慈為宗。拔苦與樂為用。大乘為教相。原夫人世福田。莫尚乎三寶。出世道法。莫先乎孝慈。欲報深恩。莫要乎與拔。欲成濟度。莫大乎盂蘭。是以目連道滿。首思乳哺之恩。大圣垂慈。廣示法供之式。時必?fù)穹蜃皂。德乃藉于眾僧。僧寶所存。法輪斯在。法輪轉(zhuǎn)處。佛,F(xiàn)前。舉一即三。最勝無比。圓音一唱。慈親已脫于苦輪。錫類重咨。芳軌永貽于緇素。誰無父母。如何弗思。況復(fù)垂訓(xùn)殷勤。教令念念常憶。自非觀心起行。焉能事理雙彰。一字法門。非海墨之所罄。四輩齊奉。豈淺近之津梁。略述五重。用探奧旨。就五重中。又各二番明義。一就事。二觀心。初就事釋名者。即是盂蘭盆。法供之名也。盂蘭。乃是梵語。正云烏藍(lán)婆拏。此翻救倒懸。謂三涂劇苦。無可喻陳。借喻倒懸。此法一興。倒懸斯解。名之為救。盆字是華言。乃貯食之凈器。一切碗鉢。通名為盆。后人不達(dá)。作一大盤。眾食盡 著于中。普同供養(yǎng)。此則大違律制。眾僧不饗。以凡圣雖殊。俱不觸僧伽食器故。今言盂蘭盆者。謂以種種凈潔碗鉢。貯種種凈潔美食。供十方僧。能救慈親。猶如倒懸之苦。倒懸是所救。盆是能救。能所合稱。名盂蘭盆。又以所從能。即名此盆為救倒懸盆也。夫分段變易。皆名苦報。何但餓鬼。方稱倒懸。凡夫四倒。二乘四倒。皆倒因也。欲界無禪定之食。三有乏無漏之漿。偏真缺俗諦。法財權(quán)位。失中道實味。皆倒果也。碗鉢為盆。百味五果為食。解餓鬼倒懸。攝心為盆。十支為食。解欲界倒懸。念處為盆。四諦行觀為食。解三界倒懸。宏愿為盆。六度萬行為食。解四枯倒懸。一心為盆。不思議觀為食。解二邊倒懸。引申觸類。總以碗鉢百味。為正因緣境。若無事境。理觀無寄。若無理觀。事功不深。倘見此說。便欲廢事。則目連始得六通。亦既成就念處盆。四諦食。何故母猶不脫鬼倫耶。佛說二字。具如常解。經(jīng)是通名。亦如常釋。此不繁述。次觀心釋名者。凈戒為器。無作四諦。不思議觀慧為食。供養(yǎng)自性一體三寶。圓解八倒之懸。頓履一實之地。無明父。貪愛母。當(dāng)下即成明脫。智度母。方便父。任運入無功用。故名盂蘭盆也。二就事辨體者。一切諸經(jīng)。必有正體。若無正體。則邪倒無印。便成魔說。通論諸大乘經(jīng)。皆以實相為印。為經(jīng)正體。然實相雖一。具種種名。如天帝釋。一人多名。普應(yīng)諸天。實相亦爾。一法多名。普應(yīng)諸經(jīng)。經(jīng)既名別。即以別名而召通體。于理無咎。今經(jīng)中云。當(dāng)須十方眾僧威神之力。又云。初受食時。先安佛前。僧咒愿竟。便自受食。咒愿即是法。三寶具足。目連亦云。得蒙三寶功德之力。而此三寶。即是一切眾生自性。若眾生自性。本不具足三寶功德者。則凡圣條隔。明暗永歧。凡不成感。圣不能應(yīng)。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迷悟雖異。體性常一。所以諸佛心內(nèi)眾生。依事托理。感于眾生心內(nèi)諸佛。則眾生心內(nèi)諸佛。無緣無念。任運應(yīng)于諸佛心內(nèi)眾生。故以自性三寶。為經(jīng)體也。釋此自性三寶。復(fù)為四義。一住持三寶。二勝義三寶。三大乘別相三寶。四一體三寶。住持三寶者。佛在世時。樹王得道為佛寶。說四諦法為法寶。度五比丘為僧寶。佛滅度后。范金合土。紙素丹青為佛寶。黃卷赤牘。三藏圣教為法寶。剃發(fā)染衣。紹隆佛化為僧寶。此三住世不絕。故名住持三寶。當(dāng)知一切形像。即是真身。經(jīng)典所在。是法身舍利。凡夫比丘僧。亦能荷負(fù)正法為世福田?勺鹂缮。悉稱為寶。非世間珍寶所能喻也。勝 義三寶者。一切智無學(xué)功德。五分所成。名為佛寶。丈六金身。止是載此道法之器。今時形像。又是表此載道之器者耳。斷欲無欲。滅諦涅槃。非三世所攝。其性常住。名為法寶。四諦法音。止是詮此真理。黃卷赤牘。又所以傳此法音。亦即詮此真理。令人因言見道。如魚兔之藉筌蹄。明月之賴標(biāo)指耳。聲聞學(xué)無學(xué)功德。名為僧寶。事和六法。止是趨向此道者耳。大乘別相三寶者。坐蓮華臺。始覺道滿。等真法性。常住不滅。剎塵相好。自在莊嚴(yán)化身無數(shù)。徧度含識。是為佛寶。十二部經(jīng)。真凈法藏。一一修多羅。不可說不可說。修多羅而為眷屬。一字法門。海墨書而不盡。是為法寶。三賢十圣。自在神通。徧滿十方。上求下化。功德智慧。二種莊嚴(yán)。覩影聞名。皆獲勝利。是為僧寶。一體三寶者。以實相慧。覺了諸法。非空非有。亦空亦有。雙忘雙照。三智圓覺。名為佛寶。所覺法性之理。三諦具足名法寶。如此覺慧。與理事和合名僧寶。此三即非條別。當(dāng)知亦即是三道 。三識。三因。三智。三菩提。三大乘。三身。三涅槃。三德等。非一非三。而三而一。在凡不減。在圣不增。本自有之。非適今也。雖復(fù)本具。在迷不覺。但有其理。是為理即佛。亦名理即法。亦名理即僧。若從善知識聞。若從經(jīng)卷聞。聞已開解;腥鐗粲X。無復(fù)疑惑。是為名字三寶。如理觀心。圓伏五住。名觀行三寶。相似解發(fā)。六根清凈。見思先落。塵沙亦盡。名相似三寶。無明分破。契會真常。名分真三寶。圓滿菩提。覺法自性。身土一如。理事平等。名究竟三寶。如此四義。深淺雖殊。原始要終?倸w自性。后一雖了知自性。未嘗廢于前三。前三雖末達(dá)自性。何嘗離性。別有施設(shè)。故總名自性三寶也。此自性三寶。一經(jīng)之正體。眾法之都會。種種萬行。共歸趣之。無量功德。共莊嚴(yán)之。言說辯論。而詮顯之。如父如君。如月如海。如天帝釋。最尊最貴。故名為體。又此三寶。即是一切法之源底。若能深知此三寶義。于一切法。即為窮盡源底。更無余蘊。故名為體。又體此三寶。即能徧達(dá)一切法門。更無少法。出三寶外。無有少法之中。而不全具三寶體性。故名為體。眾生迷此三寶體性。故非背而背。起惑造業(yè)。出生十界苦集顛倒。或著有漏。或著無漏;蛑叀;蛑械馈?偯麘a貪。如彼餓鬼。圣人悟此三寶體性。故非順而順。修因?qū)」。出生半滿頓漸一切道滅。破惡業(yè)障。破見思障。破塵沙障。破無明障?偯ü。如彼目連。故以自性三寶為經(jīng)體也。次觀心辨體者。只此眾生,F(xiàn)前一念 知覺之性。非內(nèi)非外。不在中間。非過非現(xiàn)。亦非未來。非青黃赤白。非長短方圓。豎無初后。橫絕邊涯。欲言其有。則毫無朕跡。欲言其無。則不可斷滅。本自離諸戲論。但因覿體自迷。雖久積沉迷。然終無減缺。是名佛寶。現(xiàn)前一切十界依正諸法。皆此介爾心中之所顯現(xiàn)。如彼夢中。所見諸法。終不離于夢心,F(xiàn)前諸法。亦復(fù)如是。雖妄謂在我心外。各各實有。而實非有。猶如夢未醒時。執(zhí)夢為實。醒后尋覓。了不可得。如此心中所現(xiàn)十界。不離自心。名為法寶。心外無法。法外無心。一任顛倒昏迷。分能分所。究竟離心覓法。無分毫法相可得。離法覓心。亦無少許心相可得。即心是法。即法是心。本自和合。不可乖異。名為僧寶。此介爾一念心中。圓具如此三寶體性。無欠無余。猶如金剛。不可壞滅。一念既爾。一切諸念。亦復(fù)如是。一切諸佛。依此得道。轉(zhuǎn)大法輪。入大涅槃。一切住持三寶。勝義三寶。別相三寶。一體三寶。繇此建立。故曰。一切眾生。即涅槃相。不復(fù)更滅。又曰。諸佛解脫。當(dāng)于眾生心行中求。若能觀此介爾之心。則能具足一切佛法。故曰。諸佛正徧知海。從心想生。若不作此觀心辨體者。云何名為于念念中。常憶父母。而修孝慈耶。三就事明宗者。戒雖無量。以孝為宗。萬行雖多。以孝為首。所以釋迦曠劫。常修報恩之行。目連成道。即念乳哺之恩。當(dāng)知非但成道之后。方念其親。實因報親因緣方修圣道。如地藏菩薩。昔為婆羅門女。為度母故。發(fā)大悲心。生界未空。誓不先成佛道。諸佛菩薩。發(fā)心因緣。大率如此。申此孝義。即有二種。一世間孝。二出世孝。世間孝有三種。一能尊親。謂自成圣賢。亦能喻親于道。如大舜等。又繼志述事。如武周等。二不辱其親。如曾子啟手啟足等。三能養(yǎng)其親。如必有酒肉等。能尊親者名為大孝。亦名達(dá)孝。亦名至孝。即是世間孝之極致。然雖宗廟饗之。子孫保之。不能使其親。出輪廻苦。證常住樂。圣人設(shè)教。曲隨物情。楊葉止啼。為出世孝作弄引耳。出世孝復(fù)有二義。一直明孝道。二以慈成孝。直明孝道者。即有四種。一盡心供養(yǎng)。二誘令修善。三勸令舍惡。四令證道果。盡心供養(yǎng)者。如五分律云。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擔(dān)父。左肩擔(dān)母。極世珍奇衣食供養(yǎng)。猶不能報須臾之恩。從今聽諸比丘。盡心盡壽。供養(yǎng)父母。若不供養(yǎng)。得重罪也。誘令修善者。如佛說孝子經(jīng)云。若不能以三尊之至。化其親者。雖盡孝養(yǎng)。猶為不孝。能令二親。去惡為善。奉持五戒。執(zhí)三自歸。朝奉而暮終者。是 報重恩。毗尼母經(jīng)云。父母若貧。先與受歸戒已然后施與。又自修善行。亦名為孝。如罵意經(jīng)云。人持戒。乃孝順報父母恩耳。何以故。不殺萬物得長生。不盜物皆富。不媱不亂。不欺皆信。不飲酒皆凈。父母有時墮是中。便安隱也。勸令舍惡者。如孝子經(jīng)云。若親頑闇。不奉三尊。兇虐殘戾等。子當(dāng)極諫。以啟悟之。若猶未悟。即為開化。牽臂引類。示王者之牢獄。諸囚之刑戮。若復(fù)未移。悲泣啼號。絕不飲食。親雖不明。必懼子死。當(dāng)強忍伏。心修正道。儒禮亦云。父母有過。三諫而不聽。則號泣而隨之也。令證道果者。如凈藏凈眼之于妙莊嚴(yán)王。釋迦世尊之于凈飯父王。及摩耶夫人等。此四種孝。即順?biāo)南ぬ匆狻3踔环N。同于世間。第三能養(yǎng)。令父母得歡喜益。但世間孝養(yǎng)。多事殺生。重結(jié)怨業(yè)。出世孝養(yǎng)。清凈無過。是為異也。修善舍惡。同于世間。第一大孝。令父母得生善滅惡二益。若自修善行。亦名為孝。即同世間。第二不辱其親。但儒明不辱。止據(jù)現(xiàn)生。佛戒功能。濟度累劫。是為異也。令證道果。世間所無。能令父母。得入理益。前三為權(quán)。此一為實。就入理中。更約生滅無生無量無作。科簡權(quán)實。義多無盡。今經(jīng)約跡。一往屬權(quán)。約教約理。定須歸實。未有如斯哀請。救出苦輪。而猶終滯人天偽果者也。次明以慈成孝者。復(fù)為三。一生緣慈。二法緣慈。三無緣慈。生緣慈者。觀一切眾生。如父母想。故梵網(wǎng)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作此觀時。怨親平等。于七種境中。次第與三品樂。以此調(diào)伏嗔惱慳嫉。乃至證得慈心三昧。凡與我有緣者。皆能為其拔苦與樂。父母恩最重。故與拔最在先也。法緣慈者。觀一切法。皆從緣生。故梵網(wǎng)云。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風(fēng)。是我本體。眾生惟是四大合成。無我無人。無壽無命。既四大無二。故慈心所緣。亦無有二。作此觀時。怨親一相。乃至證得慈心三昧與拔之力。較前更勝也。無緣慈者。了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法界一相。真實平等。不住法相。及眾生相。觀菩提即煩惱。涅槃即生死。起無作誓。欲拔性德之苦。觀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起無作誓。欲與性德之樂。此慈即悲。此悲即慈。稱性圓修。熏成三昧。隨法界眾生。有可化機宜。關(guān)于同體法性者。無謀無慮。任運應(yīng)之。如此大慈。不可思議。普門示現(xiàn)。神力無邊。剎塵含靈。無不徧度。生我重德。寧不超升也。此三種慈。生緣乃三乘之所共修。但二乘本無利他宏誓。故為力微。菩薩修之。力用 廣大。次法緣慈。二乘亦能少分修習(xí)。正是菩薩所修。三無緣慈。則中道佛法。不共二乘。今就目連釋者。須約本跡。本則諸大聲聞。皆法身示現(xiàn)。久修久證無緣大慈。跡則示同小果。僅成生緣慈力。故佛簡云。非汝一人。力所奈何。眾圣之道。具三種慈。故云。當(dāng)須十方眾僧之力也。何故約三慈成孝。以經(jīng)中云。常以孝慈。憶所生父母。當(dāng)知不修慈力。莫成孝道。儒者亦云。無故而傷一昆蟲。非孝也。無故而損一草木。非孝也。況佛道乎。又慈即是順。順法性故。順即是孝。孝即是一切佛法宗要。欲孝父母。須順三寶。欲孝順三寶。須修孝慈。報父母恩。又三寶。即是父母。如罵意經(jīng)云。佛為父。法為母等。又父母。亦即是三寶。如云。有二活佛。在汝家中。謂父與母。故梵網(wǎng)云。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至道之法。今經(jīng)以孝慈為宗也。次觀心明宗者,F(xiàn)前一念。三寶具足。隨順觀察。名之為孝。一名法供。迷惑流浪。名之為逆。亦名罪根。一念與觀慧相應(yīng)。則十界俱悟。何況父母。一念與法性相背。則十界俱迷。又何止父母。又悟則智度母。方便父。同得解脫。迷則無明父。貪愛母。同歸苦輪。如此觀心。是念念中。常修孝慈也。四就事明用者。拔苦與樂。以為力用。拔餓鬼苦。與生天樂。此則就近略明耳。實則拔生死苦。與涅槃樂。拔滯寂苦。與游戲神通樂。拔二邊苦。與中道樂。生方便土。名為凈天。生果報土。名為義天。生寂光土。名天中天。大涅槃天。如此與拔。方是今經(jīng)之大力用也。次觀心明用者。但觀現(xiàn)前一念。具足三寶體性。則能圓拔自性十界苦集。圓與自性十界道滅也。五就事判教相者。此是大乘方等教攝。二藏名義。菩薩藏收。舊云。屬人天乘。在小乘藏。但泥得脫餓鬼。入天華光之文耳。小乘藏中。安得明十地大人。權(quán)現(xiàn)比丘等事耶;蛟。目連始得六通。正在十二年內(nèi)時。本阿含教。奚方等。答曰。汝但知別五時。不知有通五時也。須約義理。定其部味。方無過耳。次觀心教相者。心具諸乘。心即是教。心名大乘。無不運載。一念觀成。轉(zhuǎn)教余念諸心心所。是名觀心教相也。若不就事解釋。不知如來教道所關(guān)。若不觀心解釋。不能一切時中。常修法供。經(jīng)云。應(yīng)念念中。常憶父母等。是教令觀心。又云。年年七月十五日。為作盂蘭盆。是教修事供。又云。一切佛弟子。當(dāng)奉持是法。是雙勸受持。良以眾生。無始至今。既各有迷事迷理二種無明。各具惡業(yè)煩惱二種重障。故須事理并修。方能究竟拔苦與樂。愿佛弟子。思之修之。

  入文為三。初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

  初序分二。初通序。二別序。今初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wèi)國。祇樹給孤獨園。

  通序。亦名證信序。一切經(jīng)首。同安此語。故名通序。以六種成就。證是佛說。令物生信。故名證信序。聞如是;蛟。如是我聞。西域多用倒文。譯人各隨其便。實無異義也。聞?wù)。阿難親從佛聞。順世流布。稱假名我。順無我法。則但稱聞。義亦無在也。不異名如。無非曰是。機感相扣。法席周圓。曰一時。一切智人。覺行圓滿。曰佛。以四種住。應(yīng)跡人間。示同起居。曰在。四種住者。天住梵住圣住佛住。天住者。施戒善心。六天之因。梵住者。慈悲喜舍。色無色界之因。圣住者。三解脫門。三乘圣果之因。佛住者。首楞嚴(yán)定。力無畏不共等。佛自受用之法。天住梵住。以應(yīng)凡夫。圣住應(yīng)漸機。佛住應(yīng)頓機。佛為能住人。四為所住法。又四為能住法。國城園林。為所住處也。舍衛(wèi)者。西域大國之名。此翻聞物。亦翻豐德。祇樹給孤獨園者。本是祇陀太子之園。須達(dá)多長者。側(cè)布金錢買之。余有少地未布。太子即發(fā)心。以此奉施。故雙標(biāo)二人名也。須達(dá)多。好行惠施。拯濟孤獨。時人號之為給孤獨。以事詣王舍城。初聞佛名。身毛為豎。思惟不寐。昏夜大明。發(fā)心往見。巨關(guān)自辟。聞法證果。請佛化度舍衛(wèi)國人。故布金買園。造僧伽藍(lán)也。是中聞字。即聞成就。如是。即信成就。一時。即時成就。佛。即主成就。舍衛(wèi)祇園。即處成就。不列眾成就者。但知文略。準(zhǔn)后文云。四輩弟子。歡喜奉行。當(dāng)知必有同聞眾也。又聞約四義。乃至處論四土。又觀心明聞等。茲不具出?梢砸獾。

  二別序。亦名發(fā)起序。經(jīng)經(jīng)各自不同。故名別序。以此因緣。啟發(fā)圣教。故名發(fā)起。文分為六。初目連道滿。

  大目犍連。始得六通。

  尊者名尼拘律陀。乃西域樹名。父母禱此樹而得生。因以為名。大者。梵語摩訶。此翻大多勝。天王大人所敬。故言大。徧解內(nèi)外經(jīng)書。故言多。超出九十五種外道。故 言勝。今略稱大。攝于多勝也。目犍連。此翻辨菽氏。尊者之姓。此姓尊貴。故人多以姓稱之。十大弟子中。神通第一。言六通者。一天眼。二天耳。三他心。四宿命。五神足。六漏盡。天眼徹見障內(nèi)外色。天耳具聞人非人聲。他心了知眾心差別。宿命憶識往昔劫時。神足示現(xiàn)種種變化。漏盡實知苦集滅道。六皆稱神通者。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然之慧。照徹?zé)o礙也。言始得者。六通之性。雖皆本具迷不現(xiàn)前。須假修顯。今尊者與舍利弗。初聞因緣深義。頓破見惑。證須陀洹。尋來見佛。善來得戒。即如先所見。重復(fù)觀察。便于有漏心。得解脫無漏。解脫智生。先所未得而今得之。故名始得。即是依于性共緣三種四念處力。發(fā)起慧俱無疑三種解脫果證。故六通力。超過其余一切聲聞也。六通之性。皆本具者。如昔有人。專精讀書。不覺日暮。直至黃昏。朗然閱誦。他人從戶外入。語云。天已昏黑。如何暗中。猶讀誦耶。彼聞此語。分別心生。即昏無所見。當(dāng)知天眼之性。人皆本具。妄想分別。致令不現(xiàn)前耳。又如有人患聰。聞床下蟻行。謂是車馬戰(zhàn)斗。即天耳性具。迷失慧性。反以為病。父母于幼子。雖未能言。體知其意。即他心性具。昨日已去。今猶憶知。以近例遠(yuǎn)。定可還憶。即宿命性具。李廣射石而沒羽。葛女投冶而作金。舉鐵鉢而非重。生心即復(fù)不勝。忘香盒于殿中。再往始知固扃。即神足性具。嘔髑髏之清泉。不堪再飲。聞索債之鬼語。豈更思兒。即無漏性具。但繇積迷不返。埋沒性靈。致使見不超色。聞不越聲。亦以不達(dá)性德。紆曲修持。致使神通。成多差別。天龍神鬼。報得五通。境狹用短。凡夫外道。修得五通。亦無勝用。既未漏盡。禪退通亡;劢饷撊。但盡諸漏。五用不彰。俱解脫人。六通乃具。乃至方便道中。猶存作意。無記化化。始屬真因。然雖邪正攸分。大小區(qū)別?偝行缘峦裰。若非性具。修豈得成。昧性而修。為邪為小。如盲人不見日輪。亦蒙其照。達(dá)修在性。為正為大。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今目犍連所得六通。跡同權(quán)小。本實難思。有經(jīng)說言。目連入八千三昧。能知八千世界中事。乃至震動八千世界。舍利弗入一萬三昧。迦葉能入一萬二千三昧。除二人外。余大聲聞。皆不及目連。十地菩薩。則展轉(zhuǎn)倍勝。不可思議。無非性具之德。故稱性修之。妙用斯大耳。

  二。知恩欲酬。

  欲度父母。報乳哺之恩。

  父生母鞠。恩重?zé)o量。取要而言。且云乳哺。不念報恩。便非人類。不令度脫。非真報恩。然始雖念念知恩。欲報無力。今已得道。必須先度其親。

  三。攀慕徧尋。

  即以道眼。觀視世間。

  圣果初成。即觀父母所生之處。酬本愿而急先務(wù)也。天眼從證道得。故名道眼。世間者。三界為器世間。六道四生。為眾生世間也。

  四。得見所在。

  見其亡母。生餓鬼中。不見飲食。皮骨連立。

  觀視世間。非但尋母。而父已受樂。故不須述。母生餓鬼?嗲械箲摇>葷挤。因斯發(fā)起。餓鬼是異熟果。酬于引業(yè)。不見飲食等。是等流果。酬于滿業(yè)。以鬼趣雖同。受報有別。或無財。或少財。或有財。三種各三。便成九種。今目連母。積慳貪之重業(yè)。招無財之劇報。皮骨連立。自取其殃。孝子慈親。豈能相代。果報之征。猶如影響。惟心所造。事不由他。

  五。悲哀往救。

  目連悲哀。即以鉢盛飯。往餉其母。

  悲哀者。所謂感傷徹于骨髓。號叫動于天地也。母既不見飲食。故先以鉢飯往餉。救饑渴之極苦。

  六。惡習(xí)難轉(zhuǎn)。

  母得鉢飯。便以左手障鉢。右手摶食。食未入口;苫鹛。遂不得食。

  本以慳貪。墮茲劇苦。習(xí)性難革。終不回心。障鉢恐余鬼之侵奪。摶食圖一身之飽足。誰知萬法惟心。業(yè)力甚大。美食頓成火炭。倘其時。能發(fā)慈悲平等之心。念同類苦不忍獨餐。必當(dāng)甘露充溢。自他俱脫苦輪。奈何惡因不除。惡報斯劇。雖神通大孝。亦無如之何矣。

  二。正宗分三。初目連悲泣陳情。二如來廣示法要。三當(dāng)機獲益脫苦。今初。

  目連大叫。悲號涕泣。馳還白佛。具陳如此。

  目連稱為神通第一。可以化刀杖為天華。翻大地而取地肥。震動世界。回轉(zhuǎn)日月。皆不為難。今盡其神力孝思。竟無救于母難。所以大叫悲哀。急馳白佛。此則已為彈斥而作弄引。故知是大乘教門。

  二。如來廣示法要二。初簡示。二正示。

  初簡示又五。初彰母罪深。

  佛言汝母。罪根深結(jié)。

  身口所起惡業(yè)名罪。意地造業(yè)之本名根。長時積集名深。習(xí)性堅固。未易改革名結(jié)。如左手障鉢,右手揣食。即其征也。

  二。明子力弱。

  非汝一人。力所奈何。

  聲聞之人。但得心自在。未得法自在。故其神力。不能挽母定業(yè)。此正密寓彈斥之意也。

  三。斥邪無用。

  汝雖孝順。聲動天地。天神地祇。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奈何。

  未入正位。總名為邪。雖并合三界中。一切神通之力。猶不及目連一人之力。今先簡目連。次簡天神等者。一往約多少簡之。正欲顯眾僧之力大也。

  四。顯正有能。

  當(dāng)須十方眾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脫。

  十方。則不同目連之惟一人。眾僧。則不同天神等之。非圣侶。所以威神。不可思議。能令深結(jié)之罪根。從此可解脫也。僧者梵語。具云僧伽。此翻和合眾。和合有二義。 一者理合謂同證擇滅無為。二者事和。謂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身和同住?诤蜔o諍。意和同悅。四人乃至無數(shù)。名之為僧。今言眾僧。即是華梵合舉。亦是以眾表數(shù)。以僧表德也。具理事二和。名真實僧。但具事和。名清凈僧。真實僧寶。能令勝義正法。久住不滅。清凈僧寶。能令世俗正法。久住不滅。故律藏云。下至有五人持律者。和合同住在世間。是名正法不滅。當(dāng)知佛滅度后。佛法命脈。全寄于僧。供僧即為普供三寶。所以威神特尊也。又略由四義。當(dāng)須眾僧。一者佛法圣眾。舉世樂聞故。二者依戒修持?盀楦L铩I锷乒。三者正治餓鬼慳業(yè)。普供十方。轉(zhuǎn)惡習(xí)故。四者佛法。由僧建立。最可顯于一體三寶。又十方同聚。凡圣交參。最可顯于同體法性故。

  五。許以救方。

  吾今當(dāng)說救濟之法。令一切難。皆離憂苦。

  已知僧有威神。未審如何感格。故須說上合之法。以成悲仰。則感應(yīng)道交。方獲濟度。一切者。約人則徧利塵沙。不獨目連之母。約法則永拔二死。不但餓鬼之殃。憂苦者。意受名憂。身受名苦。懼于后果名憂。嬰于現(xiàn)報名苦。濟拔無術(shù)名憂。痛若切膚名苦。法門一唱。當(dāng)使皆得遠(yuǎn)離。

  二。正示二。初教孝子獻(xiàn)供之法。二教眾僧受供之儀。

  初。教孝子獻(xiàn)供之法又五。一定勝時。

  佛告目連。十方眾僧。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時。

  七月十五者。前三月夏安居。從四月十六受。今九旬期滿。將事游行。故眾僧和合。同受自恣。言自恣者。梵語鉢刺婆刺拏。譯為隨意。即是隨他。于三事之中。任意舉發(fā)。說罪除愆之義。舊云自恣。乃義翻耳。其辭曰。大德眾僧。今日自恣。我某甲比丘亦自恣。若見聞疑罪。大德長老哀愍故語我。我若見罪。當(dāng)如法懺悔。各各次第如此三說。受自恣已。名為安居事訖。從此各任東西。今此日中。乃大眾和合;ハ嗝銊睢W癯绲罉I(yè)。改過遷善之日。故名勝時。

  二。發(fā)勝意。

  當(dāng)為七世父母。及現(xiàn)在父母厄難中者。

  所為之人。不止一生。厄難之苦。通于存沒。發(fā)心等濟。故名勝意。然七世之言。且就凡夫心量羸劣。略言之耳。若深信勝田。廣修勝供。發(fā)于增上最勝之心。當(dāng)知塵點劫前。生身父母。六親眷屬。皆可同出苦輪。方名一切難。皆離憂苦也。

  三。設(shè)勝供。

  具飯。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錠燭。床敷臥具。盡世甘美。以著盆中。供養(yǎng)十方。大德眾僧。

  具飯二字?倶(biāo)設(shè)供也。百味。極言其味之多。謂飯餅麨酥酪醍醐等。五果。謂根莖葉華果。汲灌盆器。謂澡手洗足沐浴之具。皆須清凈。香可焚熏。油可涂足。錠即燈也。有足曰錠。無足曰鐙。鐙與燈同。故然燈佛;蚍瓰殄V光佛。以義同故。盡世甘美。以著盆中者。重申奉盆設(shè)供之意。甘美。止是百味五果。言盡世者。富則羅天下之珍奇。貧乃竭一人之力量。惟誠惟懇。無惜無慳。盆者。即種種如法清凈碗鉢;虬倩蚯。乃至無數(shù)。羅列供養(yǎng)。總名為盆。是所謂盂蘭盆也。于四事中。略不言醫(yī)藥。于五塵中。略不言音樂。及散名華。準(zhǔn)寄歸傳。亦應(yīng)有之。供養(yǎng)十方大德眾僧者。教以運想之方。法界無遮。微塵不隔。清凈海眾。咸集此中。現(xiàn)前供具。徧同塵剎。無礙莊嚴(yán)。重重?zé)o盡。具如香華觀想偈文。應(yīng)細(xì)知之。

  四。贊勝田。

  當(dāng)此之日。一切圣眾。或在山間禪定;虻盟牡拦;蛟跇湎陆(jīng)行。或六通自在。教化聲聞緣覺;蚴仄兴_大人。權(quán)現(xiàn)比丘。在大眾中。皆同一心。受鉢和羅飯。具清凈戒圣眾之道。其德汪洋。

  當(dāng)此之日者。正明七月十五。上善聚會之勝時也。一切圣眾。德本汪洋。但此日之前。各自安居。此日之后。游行無定。惟茲嘉會。海會云集。倍覺殊勝也。山間樹下。略舉其所依。足顯頭陀勝處。禪定經(jīng)行。略明其修相。足顯精進(jìn)勝功。得四道果者。斷 分別煩惱。證須陀洹。名見道。斷欲界俱生煩惱六品。證斯陀含。更斷下三品盡。證阿那含。名修道。斷色無色界。七十二品俱生煩惱皆盡。證阿羅漢。名無學(xué)道。自利成就也。六通自在。教化聲聞緣覺者。統(tǒng)理大眾。教其弟子。修行四諦十二因緣觀。依聲聞緣覺乘而得出離。利他成就也。十地菩薩大人者。歡喜地乃至法云地。分證法身。破無明。得中道。應(yīng)本同流九界。廣度眾生。雖六道四生。無不示現(xiàn)。以比丘是住持僧寶。關(guān)系佛法。每權(quán)現(xiàn)之。如地藏菩薩以聲聞像。入大集會。世尊廣嘆功德勝利。超過一切諸大菩薩。不可稱計。既贊嘆已。說十輪經(jīng)。遺誡末世。不得于出家人。輕賤毀辱。以剃發(fā)染衣。即是圣賢幢相。雖破戒乃至無戒。舍身決墮地獄。猶為人天福田。況復(fù)具戒。況復(fù)證果。故菩薩大人。為護(hù)正法。往往示作比丘;烊胗箓H。逆順縱橫。隨機設(shè)化。俾增上慢人。及無信之輩。了知圣凡難測。不敢以牛羊眼。觀視出家弟子。而取重愆。以此方便。令僧寶種性不斷。佛法賴以久存也。在大眾中者。通指山間樹下之賢。禪定經(jīng)行之侶。自利利他之士。若權(quán)若實之儔?偧谧皂Т髸幸病=酝恍。受鉢和羅飯者。憐愍施主。無著無貪。美食惡食。不生增減。故名一心。梵語鉢和羅。自誓經(jīng)言鉢和蘭。只是梵音輕重。此翻自恣食。謂七月十五日。設(shè)食供佛及僧。名鉢和羅飯。即前文所列勝供也。具清凈戒等者。結(jié)贊勝田之相。圣眾雖權(quán)實不等?傄越錇槠潴w。佛滅度后。以戒為師。依戒而住。禪定經(jīng)行。四果六通。固自因戒生定。因定發(fā)慧。內(nèi)秘菩薩。外現(xiàn)聲聞。尤必執(zhí)持禁戒。嚴(yán)護(hù)威儀。倘戒不清凈。名曰無慚。受此信心勝供。不啻銅汁鐵丸。若戒根清凈。雖未證果。亦稱圣眾。以登壇時所得。如法清凈律儀。即是無漏戒身。直至成道。無別體故。如此圣德。如云普集。誰能測其涯涘哉。

  五。護(hù)勝益。

  其有供養(yǎng)此等自恣僧者,F(xiàn)世父母。六親眷屬。得出三涂之苦。應(yīng)時解脫。衣食自然。若父母現(xiàn)在者。福樂百年。若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華光。

  勝益者。與拔兩益。出三涂。得解脫。拔苦益也。衣食自然。福樂百年。入天華光與樂 益也,F(xiàn)世。謂現(xiàn)生。對下文七世而言。六親。謂父母兄弟姊妹。又父黨六親。謂伯叔兄弟子孫。母黨六親。謂姑姨姊妹女孫。眷屬。謂夫妻婢妾。及一切表里姻戚等。衣食自然。略舉人天樂事。若充其致。則有慚愧衣。如來衣。禪悅法喜食。第一義食。皆悉自然。自在化生者。諸天不由胞胎故。若充其致。則三種意生身。皆悉自在。人天華光者。妙華光明。諸天快樂之相。若充其致。則萬行為華。般若為光。第一義為天。三德秘藏。以為安宅。是名入天華光。據(jù)此一文。不惟度于父母。并及六親眷屬。不惟拔濟餓鬼。悉使永離三涂。不惟薦度亡人。亦能利益現(xiàn)在。功德宏深。不可思議。故曰。令一切難。皆離憂苦。

  二。教眾僧受供之儀。

  時佛勅十方眾僧。皆先為施主家咒愿。愿七世父母。行禪定意。然后受食。初受食時。先安在佛前。塔寺中佛前。眾僧咒愿竟。便自受食。

  施主設(shè)供。本為父母。故將受食。先須咒愿。并行禪定。咒愿者。愿其父母。離苦得樂。今文略也。行禪定意者。攝心觀想。凝慮澄神。令咒愿成就也。佛前者。隨是何等佛像。塔寺中佛前者。浮圖及殿堂中佛像。供佛然后及僧。加以咒愿禪定。三寶具足。令施福圓滿也。

  三。當(dāng)機獲益脫苦又二。初孝子獲法喜益。脫憂愁苦。

  時目連比丘。及大菩薩眾。皆大歡喜。目連悲啼泣聲。釋然除滅。

  法喜之益。大眾同欣。以各懷報恩之心故。憂愁之苦。目連頓釋。以慈母必能度脫故。

  二。慈母獲濟度益。脫果報苦。

  時目連母。即于是日。得脫一劫餓鬼之苦。

  積罪重殃。壽同造化。法音方演。果報消亡。亦如韋提。創(chuàng)聞十六觀門。頓悟無生法忍。慈母既脫苦輪。孝子仍修勝供。增上與樂。于理何妨。舊云。應(yīng)至七月十五。供自 恣僧。母方脫苦?譃槲催_(dá)。只據(jù)今文。益顯法門之勝。

  三。流通分三。初申請。二贊答。三奉行。今初。

  目連復(fù)白佛言。弟子所生母。得蒙三寶功德之力。眾僧威神之力故。若未來世。一切佛弟子。亦應(yīng)奉盂蘭盆。救度現(xiàn)在父母。乃至七世父母?蔀闋柗。

  君子愛其親。以及人之親。況出世大孝乎。前以母嬰重苦。痛切肝腸。馳告如來。且求悲救。今母蒙解脫。為眾重咨。既云。得蒙三寶之力。又云。眾僧威神之力者。雖稱三寶。已攝僧伽。為顯僧寶所存。佛法攸寄。故別表之也。

  二。贊答又二。初贊許。二正答。今初。

  佛言。大善快問。我正欲說。汝今復(fù)問。

  下契群機故大善。上契圣心故稱快。正欲說而復(fù)問。正所謂快問也。

  二。正答又四。一教起行。

  善男子。若比丘比丘尼。國王太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萬民庶人。行慈孝者。皆應(yīng)先為所生現(xiàn)在父母。過去七世父母。于七月十五日。佛歡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飯食。安盂蘭盆中。施十方自恣僧。

  無論出家在家。富貴貧賤。各有生身重恩。安得不修孝慈之行。不修孝慈。不但非佛弟子。亦復(fù)非人類也。皆應(yīng)先為者。不必父母去世。然后為之。佛歡喜日者。如來應(yīng)世。本為度生。今自恣日。眾僧如法相教相諫。展轉(zhuǎn)相成。能令正法久住。又檀越。得因此修供作福。廣行孝慈。暢佛本懷。故名佛歡喜日也。

  二。教發(fā)愿。

  愿使現(xiàn)在父母。壽命百年無病。無一切苦惱之患。乃至七世父母。離餓鬼苦。生人天中。福樂無極。

  一切行門愿為前導(dǎo)。既修勝供。須以勝愿期之。自得存亡均利。充七世以及塵劫。是在修愿行者。自拓其心量也。

  三。教常作。

  是佛弟子。修孝順者。應(yīng)念念中。常憶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憶所生父母。為作盂蘭盆。施佛及僧。以報父母。長養(yǎng)慈愛之恩。

  念念常憶父母等。正是教修孝慈。孝慈之道。正是觀心。若不心觀為法供者。徒存空想?v令晝夜悲號。究竟何益。若漠然忘念。則非佛弟子。忤逆不孝。進(jìn)退推之。必須約觀心。釋此文義也。觀心之義。具如元文。年年七月十五等。教修事供。不得執(zhí)理廢事。又不得一年修供之后。遂謂父母已度。不復(fù)更修。須知父母。恩重?zé)o極。須是念念觀理。年年舉事。未度脫者。令得度脫。已度脫者。令增勝樂。方名孝子。始是報恩。

  四。勸受持。

  若一切佛弟子。應(yīng)當(dāng)奉持是法。

  信受名奉。專念名持。即是雙勸。修于事理二供也。應(yīng)當(dāng)者。誡勖之辭。若不奉持。非佛弟子。以應(yīng)反顯不應(yīng)。不應(yīng)即是律中罪名。舊所謂制令必行。不行即是違制。亦可屬律藏者是也。即經(jīng)是律。益顯其為大乘矣。

  三。奉行。

  時目連比丘。四輩弟子。歡喜奉行。

  四輩。即四眾。一發(fā)起眾。二當(dāng)機眾。三影響眾。四結(jié)緣眾。歡喜者。三義故喜。一能說人清凈。二所說法清凈。三所得利益清凈。今文利益。雖不明于果證。而圓音一唱。密益何窮。如初為提。謂說三歸五戒。便有無量諸天。發(fā)大道心。無量諸天。得無生忍。況今殊勝法門。方彈訶于六通圣果。豈僅僅為人天淺津。經(jīng)文自略。義必有秘密不定二種深益也。

  佛說盂蘭盆經(jīng)新疏(終)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