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巖遺旨》壹、悲化有情【4】
印光法師《靈巖遺旨》
壹、悲化有情
一、深信因果
心非斷常染凈隨緣
我人一念心性,非斷非常。何以非斷?前無有始,后無有終。若有始終,即落斷見。何以非常?性本常然不變,而復有隨緣之義。隨悟凈緣,則為聲聞、緣覺、菩薩、佛。雖圓成佛道,而了無所增,但去盡妄想執(zhí)著,復其本具心性而已。隨迷染緣,則為天、人、修羅、鬼、畜、地獄。雖輪回六道,而了無所減,但由妄想執(zhí)著,錮蔽本性,如云遮天日,而天日仍舊無所加損耳。(續(xù)編上.覆海門蔡錫鼎居士書一)
十法界凡圣生佛,雖則高下不同,苦樂迥異。而其心之本體,咸皆寂照常恒,不生不滅,靈明精妙,無變無遷。所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者,此也。須知此心,不涉因果修證凡圣生佛,而因果修證凡圣生佛,悉依此心而得建立。良以體雖不變,用常隨緣。隨悟凈緣,則成四圣法界;隨迷染緣,則成六凡法界。縱悟凈至極,圓滿菩提,安住寂光;迷染至極,永墮阿鼻,受諸極苦。其根身器界,固已天淵懸殊,而心之本體,悉皆了無增損于其間也。果知此義,誰肯以可以作佛、具足法樂之心,枉令永作受生死輪回之苦眾生耶?(增廣下.金剛經(jīng)勸持發(fā)隱)
世間萬法,悉皆虛假,了無真實。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電,如水中月,如空中花,如熱時焰,如干闥婆城!茶笳Z干闥婆,此云尋香,乃天帝樂神。其城乃幻現(xiàn)非實,此俗所謂蜃樓海市即此也!澄┳约阂荒钚男,亙古亙今,不變不壞。雖不變壞,而常隨緣。隨悟凈緣,則為聲聞、為緣覺、為菩薩、為佛。由功德有淺深,故果位有高下。隨迷染緣,則生天上、生人間、墮修羅、墮畜生、墮餓鬼、墮地獄。由罪福有輕重,故苦樂有短長。若不知佛法之人,則無可如何。汝既崇信佛法,何不由此逆境,看破世相。舍迷染緣,隨悟凈緣。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從茲永出六道之輪回,高證四圣之果位。豈不是因此小禍,常享大福耶?而乃昧昧不了,如醉如狂。倘若焦思過度,或致喪身失命,則長劫難出輪回矣。(增廣上.與衛(wèi)錦洲居士書)
一切眾生,一念心性,直下與三世諸佛,無二無別,但以從未悟故,不得受用。故《華嚴經(jīng)》〈如來出現(xiàn)品〉云:「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執(zhí)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xiàn)前。」須知智慧與妄想執(zhí)著,原非二物。迷之,則全智慧以成妄想執(zhí)著;悟之,則全妄想執(zhí)著以成智慧。喻如握拳舒掌,原是一手;結(jié)冰融泮,原是一水。良由心體不變,用常隨緣。體不變故,在凡不減,在圣不增。居塵不染,離垢不凈。在生死而不受輪回,證涅槃而不屬寂滅。無象而為萬象之主,非法而為諸法之宗。從本以來,常自如如,了無凡圣生佛之異。悟之名賢,證之名圣。若但具而未悟,則雖有性德,了無修德,只為六道輪回之凡夫而已。用隨緣故,則有四圣六凡、苦樂升沉之殊。而緣有染凈,必隨其一。隨染緣,則起惑造業(yè),輪回六道。隨凈緣,則斷惑證真,常住涅槃。由惑業(yè)有輕重,故有人天善道,及阿修羅之善惡夾雜道,并畜生、餓鬼、地獄之三惡道。而由惑起惑,由業(yè)造業(yè),或善或惡,了無定相。致所受生處,輾轉(zhuǎn)遷移,如輪無端,忽上忽下。以既具煩惑,皆被業(yè)縛,隨業(yè)受生,不能自主故也。由斷證有淺深,故斷見思者,證聲聞果;侵習氣者,證緣覺果;破無明者,證菩薩果;若無明凈盡,福慧圓滿,修德功極,性德全彰者,則證佛果。證佛果者,亦不過徹底究竟證其在凡夫地本具心性功德力用,親得全體受用而已,實未加一絲毫于其初也。若聲聞緣覺菩薩,雖則所證高下不同,然皆未能全體受用性具功德。而一切凡夫,反承此不思議心性之力,于六塵境,起貪瞋癡,造殺盜淫,以致墮三惡道,永劫沉淪者,比比皆是,可不哀哉?v令恪修五戒十善,得人天身。然人間福樂,乃墮落之根本。天上雖不比人間煩惑猛利,然天福一盡,決定下生。由宿福未盡,故享福。由享福,故造業(yè)。既造業(yè)已,則墮落惡道,直在瞬息間耳。況有由天命終,承宿世惡業(yè)已熟之力,直墮惡道者乎?故古德以修行之人,若無正念修持凈業(yè),惟得人天福報者,名為第三世怨!法華經(jīng)》云:「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怪么跽,當以急求出離、企得安隱為上計也。大丈夫生于世間,既知自己一念心性,與佛無二。又知十法界因果修證,不出自心。固當發(fā)大菩提,力修定慧,以期斷惑證真,直成佛道。普令法界眾生,同出迷途,共登覺岸,畢竟親證本具心性而后已。如或根機陋劣,未能如是。必須以深信愿,篤修凈業(yè),仗佛慈力,往生西方。迨至證無生忍,再乘愿來,度脫眾生。(增廣下.佛學指南、佛學起信編、六道輪回錄總序)
無慧眾生妄執(zhí)斷常
一切眾生,無有慧目。不是執(zhí)斷,便是執(zhí)常。
執(zhí)斷者:謂人受父母之氣而生,未生之前,本無有物;及其已死,則形既朽滅,魂亦飄散。有何前生,及與后世?此方拘墟之儒,多作此說。
執(zhí)常者:謂人常為人,畜常為畜。不知業(yè)由心造,形隨心轉(zhuǎn)。古有極毒之人,現(xiàn)身變蛇。極暴之人,現(xiàn)身變虎。當其業(yè)力猛厲,尚能變其形體。況死后生前,識隨業(yè)牽之轉(zhuǎn)變乎?是以佛說十二因緣,乃貫三世而論。前因必感后果,后果必有前因。善惡之報,禍福之臨,乃屬自作自受,非自天降,天不過因其所為而主之耳。
生死循環(huán),無有窮極,欲復本心以了生死者,舍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不可得也。貪瞋癡三,為生死根本。信愿行三,為了生死妙法。欲舍彼三,須修此三。此三得力,彼三自滅矣。(增廣下.示凈土法門及對治瞋恚等義)
了生死法汲汲講求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可不悲哉!」知死生之可悲,當求所以了生死之法,則可悲者轉(zhuǎn)為可樂也。若不求了生死之法,徒生悲感,有何所益?大丈夫生于世間,事事無不預為之計,惟于生死一事,反多置之不問。直待報終命盡,則隨業(yè)受報。不知此一念心識,又向何道中受生去也?人天是客居,三途是家鄉(xiāng)。三途一報百千劫,復生人天了無期。由是言之,則了生死之法,固不可不汲汲講求也。
須知法門無量,皆須自力斷惑證真,方有了生死分,則末世眾生,頗難現(xiàn)生即得實益。惟信愿念佛求生西方,最為第一。以其仗佛慈力,即未斷惑業(yè)之人,亦可出此娑婆,登彼極樂,實為我輩無力斷惑者之一大恃怙。(續(xù)編下.凈土問辨功過格合刊序〔民十八年〕)
奮發(fā)立志希圣希賢
人皆可以為堯舜,人皆可以作佛。其不能為堯舜,不能作佛者,乃不立志之所致也。無志,則不生慚愧,安于凡愚,便長劫輪回于三途六道中,莫之能出也。汝既發(fā)慚愧心,發(fā)希圣希賢、學佛學祖之心,固是宿生善根所使。然當日新又新,俾從前之種種不正當之念慮作為,完全拋卻,一刀兩斷。切不可藕斷絲不斷,纏綿因循,則必至不久仍歸故轍,依舊埋沒于十種惡業(yè)之中。致本具之明明德佛性,皆被彼障蔽而不得顯現(xiàn)。以作圣作佛之姿,為閻羅之囚,獄卒之對,可不哀哉。(續(xù)編下.覆湯文煊居士書二〔民二十年〕)
一切眾生,具有性德,殊少修德。今既發(fā)心學佛,是由性德,而起修德。雖有此心,若不竭誠盡敬修持,則修德不能大著,性德仍舊被煩惱惡業(yè)所障,不能顯現(xiàn)。如日在云中,了不見其光相。故須振起精神,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以行世善。又須竭誠盡敬,生信發(fā)愿,念佛求生西方,以修出世之法。世間學一材一藝,皆須振起全副精神,方能有成。今以具縛凡夫,即欲于現(xiàn)生中超凡入圣,了生脫死,可不奮發(fā)大志,打起精神而能得乎?(續(xù)編上.覆崔德振居士書五〔民二十一年〕)
常作死想道念自切
若常時作將死想,則道念自切,情念自息矣。(三編下.覆馬宗道居士書一)
因果凈土出苦良藥
凈宗興行,人知出苦之道。
因果彰顯,群趨希圣之途。(續(xù)編下.贛州壽量寺重興緣起疏〔民二十二年〕)
「因果報應(yīng)」者:世出世間圣人,平治天下度脫眾生之大權(quán)也。
「凈土法門」者:一切六道三乘,了生脫死圓證菩提之達道也。
(三編下.蘇州弘化社第六屆出納報告清冊弁言〔民二十五年丙子仲春〕)
「因果報應(yīng)」者:儒釋圣人平治天下,度脫眾生之大權(quán)也。
「家庭教育」者:匹夫匹婦敦本盡分,培植賢才之天職也。
「信愿念佛」者:具縛凡夫了生脫死,超凡入圣之妙法也。
(三編下.印光法師嘉言錄題辭一)
竊謂因果一法,乃世出世間圣人,平治天下,度脫眾生之大權(quán)。而念佛一行,實十方三世諸佛,普令眾生,現(xiàn)生出苦之達道。舍此則邪見無由滅,實益無由得也。契理契機,利益難思。(增廣下.樂清柳市募建凈土堂緣起)
了生脫死念佛第一
佛所說法門,無量無邊,求其至直捷、至圓頓,下手易而成功高,俾無力斷惑之業(yè)力凡夫,現(xiàn)生即得出三界以登九品,舍凡軀而預圣流,惟凈土一法為然也。(續(xù)編下.凈土三要述義序〔民十六年〕)
須知了生脫死之法,惟佛法為然。而一切法門,皆須斷盡煩惱惑業(yè),方可了脫,倘有一絲毫煩惑未盡,依舊還在生死之中。以其惟仗自力,故其得益,甚難甚難。惟念佛一法,全仗佛力。但有真信切愿,無一不往生西方者。既生西方,自無生死可得。此之法門,為佛法中最易修而最易成之法門。汝已至六十,幸遇此法,切須發(fā)大菩提心。以身率物,俾所有同道之人,同舍外道而學佛道,則其功德大矣。佛法是公開之法,無秘傳之事,任人發(fā)心,愿修也好,修而中止也隨他,并不令人發(fā)什么惡咒。(三編上.覆莊炳火居士書)
了生脫死,是人生最大的一件事。念佛法門,是佛法中特別的一法門。此法上至等覺菩薩,下至逆惡罪人,皆當修習。皆可仗佛慈力,現(xiàn)生往生西方。其功德力用,與佛一代所說一切大小乘法,迥然不同。何以故?一切大小乘法,皆仗自己戒定慧力,了生脫死。勿道具縛凡夫不能了,即已證初二三果之圣人亦不能了,四果阿羅漢方了。此約小乘說。若約圓教說,五品位所悟,與佛同儔,而見惑尚未能斷。五品后心,斷見惑即證初信。此位菩薩,約斷惑,與小乘初果相同。其功德智能,神通道力,超越初果千萬億億倍。直至六信后心,斷思惑盡,則證七信。此位菩薩,方了生死。了生脫死,豈易言哉!是知仗自力了生死之難,難如登天矣。六信位菩薩,尚不能了,況具足惑業(yè)之凡夫乎?惟凈土法門,仗阿彌陀佛大慈悲愿力,無論老幼、男女、貴賤、賢愚、在家、出家,若肯生真信,發(fā)切愿,至誠懇切念佛圣號,無一不于現(xiàn)生臨終得往生者。(三編上.覆獨山楊慧芳居士書一)
欲了生死實不在多
當此時世,任是神通圣人,欲救國救民,舍因果報應(yīng)、生死輪回,及信愿念佛、求生西方,皆無成效。漫說一二崇重他宗之知識所說者,不至搖惑吾心。即令盡虛空、遍法界,如來現(xiàn)身說別種甚深妙法,亦不至搖惑吾心。何以故?以理事決定無疑故。……須知吾人欲了生死,實不在多,只一真信切愿,念佛求生西方足矣?v饒讀盡大藏,亦不過為成就此事而已。是則多亦歸少,少亦歸多,多少同為成就此事而已。則多不為多,少不為少矣。(三編下.覆惟佛居士書)
謝謝來訪!歡迎經(jīng)常來上品蓮生的空間訪問交流
請在谷歌或百度中搜索“上品蓮生的空間”,即可進入本空間。
點擊(上品蓮生的空間 )即可進入
- 上一篇:壽康寶鑒白話(戒邪淫)
- 下一篇:《靈巖遺旨》壹、悲化有情【3】
- 心凈就能往生凈土
- 念佛發(fā)光屬于魔境
- 居士是什么意思?居家修道之士
- 教人念佛則往生品位很高
- 家長應(yīng)該如何教導孩子?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念佛人靜坐時也必須念佛
- 念佛不能懇切的原因是什么?
- 世出世間一切法,都不超出因果之外
- 如何祭祖?祭祖用素
- 念佛法門只要具足信愿持佛名號就可以仗佛慈力
- 生病時除念佛求接引外,不起一念
- 一切法門都是依仗自力
- 文殊菩薩證一真法道,超十地圣德
- 禮拜佛菩薩時心中默念或開口稱念都可以
- 念佛人要能依照凈土三經(jīng)信愿念佛求生西方
- 每天的功課都應(yīng)當回向法界眾生
- 大丈夫除了有生活計劃,更應(yīng)該有往生計劃
- 富貴使人迷惑,有權(quán)力還不變初心的能有幾人?
- 每日功課都應(yīng)回向法界眾生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guān)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突破就會升華而解脫 否則即被束縛和困擾
- 什么是誹謗正法?
- 皈依三寶減輕業(yè)障
- 怎樣念佛號才得力?
- 學佛次第很重要 必須注重聞思修!
- 怎樣理解“涅槃寂靜”?
- 怎樣才能讓自己的事業(yè)蒸蒸日上?善緣不斷?
- 不是犧牲也非放棄,給與是一種生命力
- 為什么達摩禪法在北朝受到明顯排擠?
- 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