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經
《地藏經》,中文版本是唐朝高僧實叉難陀翻譯的。又稱《地藏菩薩本愿經》、《地藏本愿經》、《地藏本行經》、《地藏本誓力經》。收於《大正藏》第十三冊。 經中記載了釋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宮(欲界六天的第二層天),為母親摩耶夫人說法!兜夭亟洝肥且徊坑涊d著萬物眾生其生、老、病、死的過程,及如何..[詳情]
論地藏經是佛對在家弟子的遺教
序言
我自從踏進佛門后,對于釋尊的遺教,有著很強烈的認識。以為凡佛所說的法要,五就是五,十就是十,我們只能在五與十范圍內,加以演繹或詮釋,卻不容自作聰明,任意增減一字。否則,必得謗法誣佛的惡報。
因此,我每逢起草一種佛法論著的時候,必先至心懺悔,求佛加被,使我所說的能上契佛理,下契群機。
《論地藏經是佛對在家弟子的遺教》一文,在五年前,即想從事著述。然而屬稿四次,均未愜意,延擱者屢,用是勤自懺悔,至第五次,始得勉強成書。這是我寫本論的經過。
本論重點,是在說明菩薩行是大乘佛法的重心所系。佛在靈山會上一再宣說:‘菩薩為法王子,能荷擔如來家業(yè)。’期望是何等的殷切!
說到如來家業(yè),沒有別的,只是‘犧牲個己,普度眾生’八個大字。
怎樣叫犧牲個己?小則衣食金銀,大則國城王位,手足頭目,有人來乞,皆應施舍。
怎樣叫普度眾生?歌臺舞榭,屠坊淫窟,乃至無足多足,天空海底,皆去化度。
我們不應小覷了這八個大字,試問林林總總之中,除釋尊外,那個能做到?
菩薩欲成就這種大行,不是一蹴可及,要從無量劫來,勤懇發(fā)愿,修習復修習,像地藏菩薩,是人們學菩薩行的一個最好榜樣。
釋尊于涅槃前夕,在忉利天宮,當百萬人天之前,宣說這部地藏本愿經,是有其深意的。
我有鑒于此,因發(fā)愿著論,略加引伸。但自愧智慧淺薄,業(yè)障深重,未能契機契理,時用滋懼!
當本論問世時,很榮幸地嘉義佛教會,首先重印一千冊結緣外,還請菩提樹主編朱斐居士代講本論。
香港佛教同仁,也翻印了一萬二百冊,勝緣如此,更令我悲欣交集,惶悚莫名!
港版籌備付印時,我在第七章結論后面,增補了一段文字,作為總結。其最后一段,我認為是大乘佛法的重要關鍵所在,故不憚費辭,重引如下:
以出世的精神,作入世的事業(yè),不求名,不爭利;不委過,不卸責;常反省,勤懺悔;樂善好施,怨親平等;少欲知足,安貧守道;為眾生而服務,為萬世開太平;雖不能至,心竊向往之,菩薩如是,其庶幾焉。
這是大乘佛法的極則,愿與在家菩薩共勉之。
中華民國五十七年彌勒菩薩成道日樂清朱鏡宙居士自序
第一章 序說
余讀佛遺教經,至‘是時中夜,寂然無聲,與諸弟子,略說法要。’‘此是我最后之所教誨。’仿佛靈山最后一會,如在目前,不覺泫然欲涕!繼思遺教二字,以今日術語來解釋,就是遺囑。佛弟子本來有七眾;就這七眾中,可歸納為出家眾與在家眾二大類別:
出家眾僅是佛弟子的一部分。就事實言,在家弟子,當然要比出家弟子更多了。那末,佛既為出家弟子,說了一部遺教經,作為他老人家的遺囑。為什么對于多數(shù)在家弟子,并無一字遺言?這是我一直懷疑著,未能得到確實的解答。
這些年來,我對于地藏菩薩本愿經,興趣特別濃厚。每年自夏歷七月一日至三十日,必日課地藏經一部;間復虔持菩薩圣號數(shù)千聲,年以為常。這也許是我過去生中,對于地藏經,有著深厚因緣所致。還記得當周宣德居士與南亭老法師主持廣播弘法的時候,我應南師之囑,以‘地藏經與在家佛弟子的關系’為題,寫了一篇廣播文字,開場白就有以下幾句話:這部經(地藏經)對于居家學佛的弟子們,需要最為殷切。因經中對于人生每一不同的生活方式,皆有一合情合理切實可行的方案。只要照著這方案去做,那么,三惡道之門永閉,地獄自然會空,地藏菩薩也可早日畢愿,不必再待彌勒降生了。’這是我初期研究地藏經的一些了解。
三年以前,我應南普陀佛學院之邀,開講八大人覺經;因為這部經很薄,所以通常將佛遺教經、四十二章經、八大人覺經,合訂一本。
當我講八大人覺經時,常引用遺教經、四十二章經的文字,以資互證。因此,更引起我對于遺教經廣泛的注意。同時也是我對于地藏經,作進一步研究的開始。
第二章 囑累
于是,我發(fā)現(xiàn)地藏菩薩本愿經,是一部佛對在家弟子所說的遺教。等于佛對出家弟子比丘所說的遺教經,具有同樣重要性。但因經文中沒有明白指出,一般人也就忽略過去了。其實‘依地藏本愿經一事修行’,是金口于忉利天宮,當百千萬億諸佛菩薩天龍八部之前,公開所親宣的。這,不是遺教是什么?至于世尊對地藏菩薩所付囑的話,一再而三,更為詳盡;茲引數(shù)節(jié),以資互證:
‘爾時,世尊舒金色臂,摩百千萬億不可思、不可議、不可量、不可說、無量阿僧祇世界諸分身世界地藏菩薩摩訶薩頂,而作是言:“吾于五濁惡世,教化如是剛強眾生,令心調伏,舍邪歸正,十有一二,尚惡習在。吾亦分身百千萬億,廣設方便。或有利根,聞即信受;或有善果,勤勸成就;或有暗鈍,久化方歸;或有業(yè)重,不生敬仰。如是等輩眾生,各各差別,分別度脫;颥F(xiàn)男子身、或現(xiàn)女人身、或現(xiàn)天龍身、或現(xiàn)神鬼身、或現(xiàn)山林川原、河池泉井,利及于人,悉皆度脫。或現(xiàn)天帝身、或現(xiàn)梵王身、或現(xiàn)轉輪王身、或現(xiàn)居士身、或現(xiàn)國王身、或現(xiàn)宰輔身、或現(xiàn)官屬身、或現(xiàn)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身、乃至聲聞、羅漢、辟支佛、菩薩等身、而以化度。非但佛身,獨現(xiàn)其前。汝觀吾累劫勤苦,度脫如是等難化剛強罪苦眾生。其有未調伏者,隨業(yè)報應。若墮惡趣,受大苦時,汝當憶念吾在忉利天宮,殷勤付囑。令娑婆世界,至彌勒出世已來眾生,悉使解脫,永離諸苦,遇佛授記。”’
‘爾時世尊舉金色臂,又摩地藏菩薩模訶薩頂,而作是言:“地藏地藏,汝之神力不可思議、汝之慈悲不可思議、汝之智慧不可思議、汝之辯才不可思議,正使十方諸佛贊嘆宣說乳之不可思議事,千萬劫中不能得盡。地藏地藏,記吾今日在忉利天中,于百千萬億不可說不可說一切諸佛菩薩,天龍八部,大會之中,再以人天諸眾生等,未出三界,在火宅中者,付囑于汝。無令是諸眾生,墮惡趣中,一日一夜,何況更落五無間及阿鼻地獄,動經千萬億劫,無有出期。地藏,是南閻浮提眾生,志性無定,習惡者多?v發(fā)善心,須臾即退。若遇惡緣,念念增長。以是之故,吾分是形,百千萬億化度,隨其根性而度脫之。地藏,吾今殷勤,以天人眾,付囑于汝。未來世中,若天若人,隨業(yè)報應,落在惡趣。臨墮惡趣中,或至門首,是諸眾生,若能念得一佛名,一菩薩名,一句一偈大乘經典。是諸眾生,汝以神力,方便救拔,于是人所,現(xiàn)無邊身,為碎地獄,遣令生天,受勝妙樂。”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現(xiàn)在未來天人眾,吾今殷勤付囑汝,以大神通方便度,勿令墮在諸惡趣。”’
我們讀了‘地藏!地藏!記吾今日在忉利天中,于百千萬億不可說不可說一切諸佛菩薩天龍八部大會之中,再以人天諸眾生等未出三界在火宅中者,付囑于汝,毋令是諸眾生,墮惡趣中一日一夜,何況更落五無間及阿鼻地獄,動經千萬億劫,無有出期’。這一段經文以后,覺與佛遺教經中‘一切世間動不動法,皆是敗壞不安之相,此是我最后之所教誨’。一樣的情文懇至,聲淚俱下。無怪弘一大師,聽經至此,不禁悲從中來,在法會中,竟號淘大哭起來。‘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于此益信。
第三章 比丘與菩薩的不同處
或問:佛法僧世稱三寶,比丘僧是世尊法統(tǒng)的直接繼承者;世尊何以不將未來眾生,付囑直接繼承法統(tǒng)的比丘僧,而付囑地藏菩薩?欲解答這問題,必先明了比丘與菩薩的不同之點:
一、基于生死涅槃思想上的不同—比丘因怖生死苦,欣涅槃樂,是以辭親割愛,離欲出家,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期于現(xiàn)身得證,梵行已立,不受后有。菩薩視生死如游觀,涅槃等空花,既無生死可入,也無涅槃可證。蓋一則我法已空,一則法執(zhí)猶在故。
一、基于戒相的不同—傳世尊衣缽,而為人天師表,受人天供養(yǎng)禮拜者,惟有比丘僧,見僧如見佛,供僧如供佛,禮僧如禮佛,以比丘僧法相,與佛無異故。是以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實為比丘僧所應念茲在茲者。良非如此,不足當人天師表,垂世示范故。非如此,不堪受人天供養(yǎng)禮敬,信施難消故。若在菩薩,本在凡俗,珠冠瓔珞,示有室家,與比丘僧截然不同。這在大方廣大寶篋經卷下,有一段可資發(fā)噱的故事,是大迦葉尊者親語舍利弗尊者的。其開場白如下:
‘世尊在舍衛(wèi)國給孤獨精舍夏坐三月,時大迦葉尊者,不見文殊師利若如來前,若眾僧中,若于食時,若說戒日,若僧行次,都不見之。過三月已,臨自恣時,乃見其面。迦葉問言:文殊師利!何處夏坐?即答我言:大德,迦葉!我住在是舍衛(wèi)大城波斯匿王后宮一月,復一月住童子學堂,復一月住諸淫女舍。我聞是已,心甚不悅;即作是念:云何當共是不凈人而作自恣?我即出堂,便擊楗椎,欲擯文殊師利。’
后來因文殊師利,同時化了許許多多的文殊師利,把大迦葉嚇呆了!他想:那么多的文殊師利,究竟誰是真?誰是假?要從誰擯起?萬一擯了一個,又化現(xiàn)一個,那就永遠搞不盡,豈非成為笑話?算了罷!于是這場滑稽鬧劇,也就從此閉幕。從這段記載里,我們可得一個啟示:比丘與菩薩,因法相的不同,對于戒行的開遮方面,顯然也有分別。后宮是妃嬪所居之地,淫舍是妓女窟,童子學堂,也是鬧雜之處,穿了和尚衣,自然不能到那種地方去亂闖。而在家菩薩,就無所謂了。
一、基于教相的不同—在遺教經里,除以持戒及四諦法,反復告誡諸比丘外,還有下列的遮止:持凈戒者,不得販賣貿易、安置田宅,畜養(yǎng)人民奴婢畜生。一切種植及諸財寶,皆當遠離,如避火坑。不得斬伐草木,墾土掘地。合和湯藥,占相吉兇,仰觀星宿,推步盈虛,歷數(shù)計算,皆所不應。節(jié)身時食,清凈自活。不得參預世事,通致使命。咒術仙藥,結好貴人,親厚牒慢,皆不應作。……’
上述的種種,在比丘,皆言‘不得’。語極決絕,絕無通融余地。若就在家菩薩言,無一不是正當活動。故地藏經中,并無半語及此。
一、基于愿心的不同—比丘以解脫為其終極目的,故其最初發(fā)心,即以個己為對象,速求自了,不問蒼生。菩薩以度生為其終極目的,故其最初發(fā)心,即以法界為對象,有一眾生未得度,菩薩誓不入涅槃。因此,比丘與菩薩的修習方法,也就彼此大異。大方廣大寶篋經卷上云:
‘佛言須菩提:汝今能知法界性耶?須菩提言:世尊!若離法界有余法者,可知法界,能知法界。佛語須菩提:無有一法離于法界,誰知法界?時須菩提默然不答。爾時文殊師利語須菩提:大德!汝今何故不答如來?須菩提言:以我本不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故。何以故?我本不修習無盡無礙辯故。如是無盡無礙辯者,是菩薩有。有礙有盡,是聲聞有。’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就是成佛心。菩薩如欲成佛,必須三大阿僧祇劫,廣度眾生,方得圓滿。然因眾生根器不同,菩薩更須先修習無盡無礙辯才,始能適應眾生根器。而在聲聞比丘,自度重于度他,自無此必要?梢娫感牟煌,其所修習亦異矣。
一、基于名實廣狹的不同。凡是比丘,必須剃除須發(fā),辭親出家,服三法衣,受具足戒。菩薩不然,只要能發(fā)大心,不問外道異類,均可稱為菩薩。例如:
婆羅門女,外道也;無毒鬼王,以菩薩稱之。(地藏經忉利天宮神通品)無垢施女,優(yōu)婆夷也;世尊稱為無垢施菩薩,授記成佛,號無垢光相王如來。(大寶積經卷一百)大薩遮尼干子,外道也;世尊授記,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名實慧幢王。(大薩遮尼干子授記經)遮羅迦利婆羅阇迦眾,亦外道也;世尊授記,于星宿劫,皆得作佛,同號普聞高名稱佛。(大寶積經卷七二)主命鬼王,異類也;世尊授記,卻后過一百七十劫,當?shù)贸煞,?a href="/remen/wuxiang.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無相如來。(地藏經閻羅王眾贊嘆品)他如龍王、龍女、阿修羅王、迦樓羅王、鳩槃荼、乾闥婆、夜叉、緊那羅王,以及四天王天,三十三天,一直至凈居天等,或為鬼神身,或為畜類身,或為諸天身,皆蒙世尊授記作佛。(大寶積經卷六二至七一)而以上授記諸品,大寶積經都稱為菩薩見實會,則其統(tǒng)為菩薩可知。
本來菩薩二字,是梵語菩提薩埵的簡稱。菩提義譯是覺。薩埵義譯有情。大智度論釋:
菩提是自行,薩埵是化他,自修佛道,又用化他,故名菩薩。又稱大士。四教儀集解卷上:大士者:大,非小也;士,事也;運心廣大,能建佛事,故云大士。這已說明了菩薩的特征。而世尊不將眾生付囑直接繼承法統(tǒng)的比丘,而付囑菩薩,也可得一解答了。
世尊設教,類皆因材器使,不強人所難。而佛法的度生,又廣及胎、卵、濕、化。凡是有生之屬,不問有足無足,天空海底,糞蛆蚊蚋,下至一微生物,皆在應度之列。至于歌臺舞榭,淫窟賭場,屠坊酒肆,更不必言。若逢這種場合,雖有大心比丘,然為戒相所格,自然無法出入。而在菩薩,則無此禁忌。因此,世尊在靈山會上,曾譽菩薩為法王子,能荷擔如來家業(yè),而斥聲聞比丘為‘焦芽敗種’。法王子的任務,是要去沖鋒陷陣,出入生死,保護法城,救度眾生的。是以貶小褒大,乃大乘佛法自然應有的結論。同時也是大乘佛法的特色。
第四章 菩薩初發(fā)心勝過二乘
世尊既貶斥聲聞,褒揚菩薩,則比丘自比丘,菩薩自菩薩可知。然則世尊弟子中,究竟誰是菩薩?試就前面所列的世尊弟子中,有出家五眾與在家二眾;菩薩既不屬于出家眾上首的比丘,自然要落到在家眾的弟子身上了。
但吾國比丘,均兼受菩薩戒的,當然也可稱為菩薩。而在家弟子,雖可對佛像前自受菩薩戒。然習慣上仍多受自比丘僧。不過‘內秘菩薩行,外現(xiàn)聲聞相’。自來仍為吾國出家大德們所共嚴格遵守。蓋比丘以莊嚴戒相作道場,與菩薩以方便度作道場者不同。故菩薩十波羅蜜中,第七就是方便波羅蜜。若在比丘,五,就是五。十,就是十。三千威儀,八萬細行中,雖也有開有遮,然皆依律而行,無所謂方便也。
菩薩與比丘的不同處,在僧史略卷下,說得更為詳細:
‘后周太武皇帝,廢釋道二教。建德三年,詔擇釋道有名德者,別立道觀,改形服為學士。帝賜小道安牙笏,位以朝列,不就。尋武帝崩。天元宣帝立,意欲漸興佛教,未便除先帝之制。大象元年,敕日:太武皇帝,為嫌濁穢,廢而不立。朕簡耆舊學業(yè)僧二百二十人,勿剪發(fā)毀形,于東西二京陟岵寺,為國行道,所資公給。時有高僧智藏,姓荀氏,建德二年,隱終南紫峰閣。至宣帝時,出謁,敕令長發(fā),為菩薩僧;作陟岵寺主。大象二年,隋文作相,藏謁之,因得落發(fā)。又,釋彥琮不愿為通道觀學士,以其菩薩僧須戴花冠,衣瓔珞,像菩薩相,高僧惡作此形,非佛制也。’
這,說明了菩薩比丘,是要蓄長發(fā),戴花冠,被瓔珞,全是在家之相。所以當時大德比丘如小道安、智藏、彥琮輩,皆以為惡,而不肯為。而在經教里,如觀無量壽佛經說:觀世音菩薩,頂上楞伽摩尼寶以為天冠。八十億微妙光明以為瓔珞。普門品說:無盡意菩薩,解頸眾寶珠瓔珞,價值百千兩金,供養(yǎng)觀世音菩薩。寶冠瓔珞,皆足為菩薩在家相一大證明。至于吾國出家眾,雖兼受菩薩戒,然仍剃除須發(fā),服三法衣,保持比丘法相,無寶冠瓔珞之飾,即所謂‘內秘菩薩行,外現(xiàn)聲聞相’者是。
菩薩既屬于在家弟子,而世尊在家弟子中,本有二眾,是否皆可稱為菩薩?原夫菩薩本有地上與地前之分。地上菩薩,自初地至十地,皆稱法身菩薩。而地前菩薩,則為凡夫菩薩的總稱。系指能發(fā)大心的凡夫,雖未登地,而其發(fā)心廣大,不為個己功名富貴,或子孫福祿,而時能為法界一切有情,求證菩提,像這樣發(fā)心的在家弟子,始可稱為菩薩。世尊嘗言:菩薩初發(fā)心,即成正覺。發(fā)心就是發(fā)愿,這說明了菩薩發(fā)心的重要性。菩薩發(fā)愿,上度下化,終必得證菩提,過去諸佛為菩薩時如是,現(xiàn)在諸佛為菩薩時如是,未來諸佛為菩薩時也如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為菩薩時,皆無不如是。是以大智度論卷七十八云:
‘發(fā)心菩薩有二種,一者,行諸波羅蜜等菩薩道。二者,但密發(fā)心。此中說行菩薩道者,是人雖事未成就,能勝一切眾生;何況成就。如歌羅頻伽鳥,雖在殼中,未發(fā)聲,已能勝諸鳥;何況成就。菩薩亦如是,雖未成佛,行菩薩道,說諸法實相音聲,破諸外道,及魔民戲論;何況成佛。有人言:若有能一發(fā)心,言我當作佛,滅一切眾生苦,雖未斷煩惱,未行難事,以心口業(yè)重故,勝于一切眾生。一切眾生,皆自求樂,自為身故,愛其所親。阿羅漢、辟支佛,雖不貪世樂,自為滅苦故,求涅槃樂,不能為眾生。菩薩心生口言,是故勝。譬如一六神通阿羅漢,將一沙彌,令負衣缽,循路而行。沙彌思維:我當以何乘為入涅槃?即發(fā)心:佛世尊,最上最妙,我當以佛乘入涅槃。師知其念,即取衣缽自擔;推沙彌在前行。沙彌覆復思維:佛道甚難,久住生死,受無量苦,且以小乘,早入涅槃。師復以衣缽囊還與沙彌令擔,語在后行。如是至三。沙彌白師:師年老耄,狀如小兒戲;方始令我在前,已復令我在后,何其太速?師答:汝初念發(fā)心作佛,是心貴重,則住我?guī)煹乐。如是人,諸辟支佛尚應供養(yǎng),何況阿羅漢?以是故,推汝在前。汝心還悔,欲取小乘,而未便得,去我懸遠,是故令汝在后。沙彌聞已驚悟,我?guī)熌苤倚,我一發(fā)意,已勝阿羅漢,何況成就。即自堅固,住大乘法。’
又引‘摩訶衍論云:或有人如是言:其有發(fā)大乘心者,雖復在弊惡小人中,猶勝二乘得解脫者。’
小乘、二乘,皆指聲聞比丘說的。菩薩一發(fā)心,即超過小乘、二乘,則菩薩之非聲聞比丘,更為明顯。
第五章 為什么獨將眾生付囑地藏菩薩
菩薩與比丘的不同處,已略說如上。然當世尊住世時,法將如云,為什么獨將眾生,付囑地藏菩薩?這在地神護法品,也有說明:
‘爾時堅牢地神白佛言:“世尊,我從昔來瞻視頂禮無量菩薩摩訶薩,皆是大不可思議神通智慧,廣度眾生。是地藏菩薩摩訶薩,于閻浮提有大因緣。如文殊、普賢、觀音、彌勒,亦化身百千身形,度于六道,其愿尚有畢竟。是地藏菩薩教化六道一切眾生,所發(fā)誓愿劫數(shù),如千百億恒河沙。”’
地藏菩薩,教化六道一切眾生,所發(fā)誓愿劫數(shù),如千百億恒河沙?芍似兴_愿力的弘大與堅固,有非一般菩薩所能及。試觀分身集會品云:
‘爾時百千萬億不可思、不可議、不可量、不可說無量阿僧祇世界,所有地獄處,分身地藏菩薩,俱來集在忉利天宮。以如來神力故,各以方面,與諸得解脫從業(yè)道出者,亦各有千萬億那由他數(shù),共持香華,來供養(yǎng)佛。彼諸同來等輩,皆因地藏菩薩教化,永不退轉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諸眾等,久遠劫來,流浪生死,六道受苦,暫無休息。以地藏菩薩廣大慈悲,深誓愿故,各獲果證。既至忉利,心懷踴躍,瞻仰如來,目不暫舍。爾時,世尊舒金色臂,摩百千萬億不可思、不可議、不可量、不可說、無量阿僧祇世界諸分身世界地藏菩薩摩訶薩頂,而作是言:“吾于五濁惡世,教化如是剛強眾生,令心調伏,舍邪歸正,十有一二,尚惡習在。吾亦分身百千萬億,廣設方便。或有利根,聞即信受;或有善果,勤勸成就;或有暗鈍,久化方歸;或有業(yè)重,不生敬仰。如是等輩眾生,各各差別,分別度脫。或現(xiàn)男子身、或現(xiàn)女人身、或現(xiàn)天龍身、或現(xiàn)神鬼身、或現(xiàn)山林川原、河池泉井,利及于人,悉皆度脫。或現(xiàn)天帝身、或現(xiàn)梵王身、或現(xiàn)轉輪王身、或現(xiàn)居士身、或現(xiàn)國王身、或現(xiàn)宰輔身、或現(xiàn)官屬身、或現(xiàn)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身、乃至聲聞、羅漢、辟支佛、菩薩等身、而以化度。非但佛身,獨現(xiàn)其前。汝觀吾累劫勤苦,度脫如是等難化剛強罪苦眾生。其有未調伏者,隨業(yè)報應。若墮惡趣,受大苦時,汝當憶念吾在忉利天宮,殷勤付囑。令娑婆世界,至彌勒出世已來眾生,悉使解脫,永離諸苦,遇佛授記。”’
‘爾時,諸世界分身地藏菩薩,共復一形,涕淚哀戀,白其佛言:“我從久遠劫來,蒙佛接引,使獲不可思議神力,具大智慧。我所分身,遍滿百千萬億恒河沙世界,每一世界化百千萬億身,每一身度百千萬億人,令歸敬三寶,永離生死,至涅槃樂。但于佛法中所為善事,一毛一渧,一沙一塵,或毫發(fā)許,我漸度脫,使獲大利。唯愿世尊,不以后世惡業(yè)眾生為慮。”如是三白佛言:“唯愿世尊,不以后世惡業(yè)眾生為慮。”爾時,佛贊地藏菩薩言:“善哉!善哉!吾助汝喜。汝能成就久遠劫來,發(fā)弘誓愿,廣度將畢,即證菩提。”’
地藏菩薩,于百千萬億不可思、不可議、不可量、不可說、無量阿僧祇世界所有地獄處,均去分身化度。而且于每一世界,化百千萬億身,每一身,度百千萬億人,令歸敬三寶,永離生死,至涅槃樂。像這樣的辛苦工作,非地藏菩薩歷劫所發(fā)堅固誓愿,實在沒有人可以當此!世尊以未來眾生付囑之,自非無因。
- 地藏經注音版
- 無量壽經注音
- 妙法蓮華經全文
- 《心經》誦讀、讀誦的步驟
- 《金剛經》全文-金剛經原文、譯文及釋意
- 地藏經原文
- 楞嚴經白話文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念誦及回向儀軌
-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全文
- 佛說阿彌陀經注音版
- 普賢行愿品原文
- 藥師經原文
- 金剛經注音版
- 妙法蓮華經注音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注音版
- 無量壽經原文
- 楞嚴經注音
- 金剛經原文
- 圓覺經原文
- 無量壽經原文
- 妙法蓮華經原文與白話文對照版
- 楞嚴經全文
- 普賢行愿品注音版
- 《心經》全文-心經全文注音及譯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全文
- 普門品儀軌,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完整儀軌
- 金剛經全文及譯文
- 華嚴經原文
- 無量壽經全文
- 地藏經解釋-地藏經全文白話解釋
- 心經注音版
- 維摩詰經原文
- 十善業(yè)道經原文
- 心經的作用和好處,心經有什么作用?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全文)
- 佛說阿彌陀經原文
- 《心經》全文、心經譯文解釋
- 無量壽經白話文
- 金剛經譯文
- 圓覺經講的是什么內容?圓覺經概說
- 《大寶積經》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是怎么來的?楞嚴經的由來故事
- 佛經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講記
- 念地藏經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是大乘經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誰翻譯的?心經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注音版
- 法華經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的解讀
- 《心經》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
- 《父母恩重難報經》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注音版
- 從《壇經》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故事]心經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