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序

  經(jīng)序

  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離欲寂靜,是最為勝;住大禪定,降諸魔道。于鹿野苑中,轉(zhuǎn)四諦*輪;度憍陳如等五人,而證道果。復(fù)有比丘,所說諸疑,求佛進止。世尊教敕,一一開悟。合掌敬諾,而順尊敕。

  這一段,是本經(jīng)的序文。

  本來,佛住世的時候,并沒有什么經(jīng)本的流布;佛圓寂以后,經(jīng)過他的弟子們把所講的佛法結(jié)集起來,才有經(jīng)典的流通

  一切的經(jīng)典,都可以分為三分:一、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這是中國東晉時代的道安法師所分判的。

  道安法師把每一部佛經(jīng)分判為三分,后人都認為他有特殊的見解,因而稱譽他:‘彌天高判,千古同遵’,成為佛門的佳話。彌天是道安法師的別號,這個尊稱的來源是:

  在跟道安法師同一個時代,有位學(xué)者名叫習(xí)鑿齒,聽到了法師的大名,特地去拜訪他。道安法師雖然知道他是誰,仍然很有禮貌地向他請教:

  ‘請問你的尊姓大名?’

  習(xí)鑿齒趾高氣揚地說:‘你不認識我嗎?我的名字,四海之內(nèi)沒有一個不知道的,我叫“四海習(xí)鑿齒”!’

  接著,又傲慢地反過來問道:

  ‘你這位大師的上下如何稱呼?’

  道安法師見他那么驕慢,隨即毫不客氣地答道:

  ‘你問我嘛?我是普天之下,每個人都知道的:“彌天釋道安”。’

  從此以后,佛教界就尊稱道安法師為彌天大師。

  每部佛經(jīng)的三分法,就是這位道安彌天大師所訂的。‘千古同遵’,從晉朝到現(xiàn)在,沒有一位法師講經(jīng)不采用道安法師這樣的分判。

  以下,我再把三分稍微說明:

  一、序分:是一部經(jīng)的緣起,等于一般著作的緒論,以人來譬喻,它好像是人的頭部。

  二、正宗分:是一部經(jīng)整個的中心思想,最重要的部份,都是在正宗分發(fā)揮,等于人的身體一樣。

  三、流通分:希望把這部經(jīng)永遠流傳于后世,就像人的腳,能夠走到天下各地去。

  再說,序分通常又分為通序和別序兩種。所謂通序,就是所有的佛經(jīng)共同有的形式,也稱為證信序。別序,是每一部經(jīng)與其他的經(jīng)典不一樣的發(fā)起因緣,因此又稱為發(fā)起序。

  通序為什么又稱證信序?有了這個序,可以證明這一部經(jīng)是真實的,讓所有的人能夠相信。因此,證信序一般具足了信、聞、時、主、處、眾這六個條件。這六個條件,稱為六成就,也就是在每部經(jīng)一開始的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某地方等,‘如是’叫信;聞,就是‘我聞’;時:指說法的時間(一時);主,就是佛;處,就是處所,講經(jīng)的地點;眾,是出席法會的聽眾。這是每一部經(jīng)都具備的六個條件。

  說得明白一點,這好像現(xiàn)代開會,首先要記錄開會的時間、地點、主席、出席人數(shù),以及種種的提案,才能使人家相信,的確曾經(jīng)召開過這一場會議。佛經(jīng),為了證明它的真實性,有地點、時間和聽眾等等,所以證信序這六成就是很重要的。

  本經(jīng)一開始的這一段經(jīng)文,就是序分。它跟一般經(jīng)典的形式不一樣,這是什么原因呢?由于本經(jīng)是第一部傳到中國來的經(jīng)典,翻譯的方式還沒有定型,為了適應(yīng)中國當(dāng)時讀者聽眾的根機,使他們能夠容易接受,因此順著中國的文體形式結(jié)構(gòu)。不過,我們?nèi)绻敿毤右匝芯康脑,這一段文字,有時間、地點和主伴,依然具備了這些重要的條件。

  我講解這段經(jīng)文,想把每個名相都解釋一下,要知道,一般人認為佛經(jīng)太難懂、太深奧,那只是對這些名詞術(shù)語不了解,如果把每一個名詞的定義都明了了,然后把經(jīng)文的意思貫通起來,那就明白了,而且其他的經(jīng)典也都一樣會了解的。

  ‘世尊成道已’:世尊,梵語叫‘薄伽梵’,這是每一尊佛十種通號中的一種,好像我們誦〈懺悔文〉,一上來有‘如來、應(yīng)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diào)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這是佛的十個通號,如來是佛,應(yīng)供也是佛,乃至于佛、世尊,都是對佛尊敬的稱呼,而且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德號,都是一樣的,不過,這個地方所稱的世尊,是指我們的教主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佛為什么叫世尊,世尊是什么意思呢?世,是遷流的意思,可以從時間和空間加以解釋。平常所謂十方三世佛,三世,是從時間來講:過去、現(xiàn)在、未來稱為三世。就空間來說,有器世間、情世間、覺世間三類。器世間的器,就是器具;器世間,涵蓋了外界的山河大地,乃至桌子,所有世間給我們受用的東西(無機物),都是無情的,稱為器世間。情世間,就是跟外面物質(zhì)世界相對待的,有情感的,好像人類,以至于胎、卵、濕、化四生,所有的有情感生物(有機體的),都稱為情世間。覺世間:覺,是覺悟,對正道已經(jīng)覺悟了,包括阿羅漢、菩薩、佛,凡是大覺大悟,或者剛剛開始覺悟的,都稱為覺世間。

  尊,是尊敬、尊重。世尊:在十方三世中,佛的道德、人格、智慧、慈悲,都是最圓滿的,世出世間沒有不崇敬、尊重他的,所以稱為世尊。

  再說,什么叫做‘成道’?成,就是成就、成功;道,指佛道。換句話說,對修學(xué)佛法這一條路,已經(jīng)走到最圓滿、最究竟、最成功的地步,──成佛了。世尊是那一天成道的呢?就是所謂臘八(十二月初八)那一天黎明時分,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睹明星而成正覺,那個時候他成道,大覺大悟了,證得了無上的佛果

  當(dāng)時,他說:‘真是奇怪、太奇怪了!我今天才知道,天底下所有的一切生物,每個人本來就具備了佛性,我今天才正式覺悟了。’

  在座諸位,也是同樣有這個佛性,為什么釋迦牟尼佛覺悟、成道了,而我們卻糊里糊涂的,不知不覺呢?那是因為我們妄想紛飛,太執(zhí)著了,才不能證到佛性。

  ‘世尊成道已’,就是我們的教主釋迦牟尼佛,他在菩提樹下已經(jīng)成了正覺。已:是正式成佛了。成佛以后怎么樣呢?

  ‘作是思惟’,他就作這一種的思考。思惟,很沉靜在考慮、思索、入定(不是睡覺,而是在那兒用功)。中國的大圣人孔夫子曾經(jīng)說:‘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罔,就是什么都沒有,殆,是很危險的意思。這兩句話的意思是:我們每天在學(xué)習(xí),學(xué)了、聽過就從這個耳朵進去,又從另一只耳朵跑出來,一點都不經(jīng)過腦筋去思索,這樣的學(xué)習(xí)是徒然的,白費功夫。另一方面,假如你沒有學(xué),一天到晚只是胡思亂想,‘思而不學(xué)則殆’,這樣走火入魔,是很危險的。因此,思與學(xué)必須并進,不可偏廢。我們做世間的學(xué)問如此,學(xué)習(xí)佛法更要思慮,思惟與學(xué)習(xí)融合為一,才能受用。

  釋迦牟尼佛成道以后,就在那兒思惟,思惟什么呢?‘離欲寂靜’,是學(xué)佛修行用功的首要條件。離欲,離開欲,欲是欲望,情欲、食欲、淫欲。所謂五欲──財、色、名、食、睡,誰不喜歡錢財?誰不喜歡男女相愛的色情?誰不愛名?誰不想吃好的?誰不要睡覺?所以,在人生中,財色名食睡,是地獄五條根,我們假如不想墮落到地獄里面去,就要把五欲打破,不為它所纏縛,才能獲得自在。

  《普門品》說:‘若有眾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世間最大的就是男女之欲,要破除它,有什么方法呢?當(dāng)欲火中燒的時候,你如果很虔誠、很恭敬地稱念‘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這樣,就可以把淫欲心停息下來,這是《普門品》中告訴我們離欲的方法。

  一個人從早到晚東奔西走,心里面亂糟糟的,就好像一缸水,一直在那兒搞,一直搞得不停,弄得很渾的。一缸的渾水,是照不清楚面孔的,只有不去動它,水才會慢慢地澄清下來,所有的骯臟、灰塵,都沈在缸底,這個時候,缸里面的水很清明,像一面鏡子,可以照清楚我們的面孔。同樣的道理,我們修學(xué)佛法,要參禪、靜坐,就是在修習(xí)寂靜的功夫,有了定,才能夠生智慧,只有修習(xí)止觀雙運,定慧均等的功夫,修學(xué)佛法才真正有所得到。儒家也是很注重這一點的,儒家在[四書]的《大學(xué)》中說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同樣是講究定靜的功夫。

  所以佛成道了以后,他自己在用功靜慮,也教我們離欲最重要是心要澄靜下來,用靜的最高的精神安定的功夫,‘是最為勝’,這種法門(功夫)是最為殊勝的。

  ‘住大禪定,降諸魔道’,釋迦牟尼成佛的時候,他所用的禪定是最大、最高超的一種定的境界。這種定的境界能夠降伏所有的魔道,許多的魔王、障礙,都把它一一克服了。

  魔,梵語稱為魔羅,含有障礙、殺害、邪惡、侵奪的意思。平常我們說:‘哎呀!我的魔難很重。’人家來障礙、陷害我,都說是得了魔,或者遭遇了惡魔來破壞、障礙我們。在佛經(jīng)里面,魔有很多種,但不出內(nèi)魔和外魔兩類。內(nèi)魔,也就是心魔,指欲望,貪嗔癡慢疑等不正確的觀念,導(dǎo)致我們性格、情緒的偏差,而產(chǎn)生了障礙。至于外魔,大概都是我們的冤家債主,他們可能是人,也可能是鬼或天人,看見我們發(fā)心修行,便會跑出來阻礙、搗蛋,使我們的心沒有辦法澄靜下來用功。

  釋迦牟尼佛在成道之前,先到苦行林去修了六年的苦行,每天只吃一麻一麥,很精進地用苦功,后來,他發(fā)覺到這不是究竟的修持方法,于是,自己到菩提樹下去靜坐,觀照自己的內(nèi)心活動,并且發(fā)誓:

  ‘我這一坐下,要是不能覺悟的話,就永遠不離開座位。’

  他是下了這樣大的決心而用功的,最后,終于成道了。

  我們必須知道,釋迦牟尼佛成道,不是那么簡單的,大家看看我們大殿中木雕的佛傳,其中有一幅,就是魔王所用來阻礙釋迦牟尼佛修行,所用的手段。魔王名叫波旬,他看到釋迦牟尼佛即將成佛了,心里感到非常的恐慌。

  ‘這還得了,他很快就要占有我的天下,他成了佛,我就失去了一個兒孫!’

  所以魔王就決心破壞佛的修行。先是用美人計,派了好多姿色可人的女孩子,圍繞在他的身邊歌舞獻伎,使盡了勾引、誘惑的方法。其實釋迦牟尼佛還是王太子的時候,后宮有的是嬪妃彩女,世間的美女,要多漂亮的就有多漂亮的。因此,對于魔女的誘惑,他根本無動于衷,依然如如不動地用功。

  魔王看見所施的美人計不能得逞,就派了魔兵魔將去,企圖用武力來征服他。釋迦牟尼佛絲毫不畏懼,依然用功,把種種魔難克服了,最后成就了道業(yè)。可見,成佛談何容易啊!俗語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你馬馬虎虎過日子,大家都奉承你,熱鬧得很,你要學(xué)好、求上進,要精進,這個時候,魔──許許多多的障礙,都包圍過來了,真是不可不謹慎呀!

  ‘于鹿野苑中,轉(zhuǎn)四諦*輪’,這是說釋迦牟尼佛成道以后,第一次去宏法、開示。

  釋迦牟尼佛這一次宏法,是到鹿野苑去度五比丘。那末,鹿野苑在什么地方呢?是在中天竺(印度的中部)的一個小國家,名叫波羅奈國。這里有個鹿野苑,或者稱為鹿林、鹿苑、仙苑,總而言之,這個森林里面養(yǎng)了好多的鹿,等于是在那兒放生的。從前有好多仙人,都在那兒用功修道,是個很幽靜、理想的世外桃源。

  根據(jù)龍樹菩薩《大智度論》的記載:

  釋迦牟尼佛在過去生中,曾經(jīng)在這里現(xiàn)鹿王身。這兒有兩群鹿,一群由釋迦牟尼佛所帶領(lǐng),還有一群由提婆達多率領(lǐng),各自擁有五百個眷屬。它們本來在山中,生活過得很愉快。誰知這國家的國王非常喜歡打獵,而且好吃鹿肉。這一天,是個假日,國王就率領(lǐng)文武大臣,浩浩蕩蕩地到這個地方,設(shè)下天羅地網(wǎng),把整個鹿野苑重重包圍起來。這一下子,一千頭鹿東奔西竄,無論怎么樣都逃不了的。

  過去生中釋迦牟尼佛做鹿王時也是慈悲的,非常憐憫它的眷屬全部即將遭受殺害,它告訴大家:

  ‘你們不要恐慌,大家鎮(zhèn)定下來,我會好好地跟他們的國王談判。’

  于是它跑到大王跟前跪下來。

  ‘大王,我懇求你,你今天設(shè)下天羅地網(wǎng),要把我們兄弟、同胞、眷屬整個毀滅,那是沒有問題的,問題是你把我們?nèi)看蛩懒,是不是一天都吃得完?沒有辦法!再說,你今天全部把我們打死了,明天、后天、接下去的日子,還有鹿肉吃嗎?’

  鹿王懇切地說,停了一下,又繼續(xù)說道:

  ‘我獻一個計策給你,從今以后,我們自動的每天派一頭鹿給你,你每天都可以吃到鹿肉,而我們的子孫依然能夠一代一代地繁殖下去,這樣一來,你有永遠吃不完的鹿肉,豈不兩全其美?希望你三思考慮,我這個意見好不好呢?’

  國王聽了這一番話,認為非常有道理,就應(yīng)允了。

  從此,兩只鹿王,雙方每天輪流派一只鹿去王宮,由年紀大的先去,年輕的排在后面。這樣大約經(jīng)過了三十幾天,一直無事。這一天,問題發(fā)生了,原來輪到提婆達多那邊,所派的竟然是只母鹿,剛好懷了孕,已經(jīng)將近臨產(chǎn)了,要去赴死,它心里面非常難過,認為自己犧牲了無所謂,但肚子里的小生命實在太無辜了。于是,它去向提婆達多哭哭啼啼地哀求:

  ‘大王,我懇求你,今天請你派別人去,等我生了兒子再去吧!’

  ‘不行!你怕死,誰不怕死?你非去不可!’提婆達多嚴厲地說。

  母鹿眼見被拒絕,不允許它延期,肚子里面的小生命即將隨著白白送死,心中非常不甘愿,就去請求釋迦牟尼佛這個鹿王幫忙,鹿王聽了以后,眼淚雙垂,但一時又找不到能夠替它的,實在沒辦法,只是嘆了一口氣,說:

  ‘好吧!我替你去。’

  釋迦牟尼佛這個鹿王,如此好心,愿意舍身相代,可是提婆達多不但不領(lǐng)它的情,而且非常反對:

  ‘這是我的屬下,你竟然要替它赴死,真是多事!’

  可是,在生命的生死關(guān)頭,同時又為了下一代,當(dāng)然釋迦牟尼佛還是依照它的計劃行事。它親自跑到皇宮御廚房,請大師傅自己動刀殺它。

  廚師一看鹿王親自來了,這還得了,趕快去稟告國王:

  ‘大王,大概是全山的鹿都死光了,不然,今天首領(lǐng)怎么會親自來了?’

  ‘喔!有這么一回事?快點叫鹿王過來。’

  鹿王向著大王跪下,如此這般地告訴國王:只為了一頭母鹿等待生子,為了它的下一代,沒有誰肯代替它,只好自己來了。

  國王聽了以后,非常的受感動,也感到非常慚愧,心想:我生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又是一國之君,居然這樣殺害生命,真是一點仁慈都沒有。而鹿王雖是畜牲,反而知道慈悲,太偉大了。

  于是,他下令:

  ‘從此以后,不要再去打獵,不可以殺生,不可以殺鹿!’

  這樣一來,鹿野苑就成為一個野生動物園,所有的鹿,永遠永遠都在這個地方,以盡天年。

  當(dāng)時的國王,還說了一首偈,這是佛經(jīng)中記載的:

  我實是畜獸,名曰人頭鹿;

  汝雖是畜生,名為鹿頭人。

  以理而言之,非以形為人;

  若能有慈悲,雖獸實是人。

  我從今日始,不食一切肉;

  我以無畏施,且可安汝意。

  ‘我實是畜獸,名曰人頭鹿’,我實在是個畜生,只是徒有人的頭,其實我的心就是鹿的。‘汝雖是畜生,名為鹿頭人’,你雖然是畜生,頭雖然是鹿形,其實你的確是個人,為什么?‘以理而言之,非以形為人’,就道理講起來,不能以外形來說我是人,你是畜生,為什么?‘若能有慈悲,雖獸實是人’,假如有慈悲和智慧的話,縱然是畜生,實在是個人。‘我從今日始,不食一切肉’,我從今天開始,不再吃一切肉了。‘我以無畏施,且可安汝意’,我現(xiàn)在要作大無畏的布施,從今以后不再殺生,不再殺鹿,這樣,你們這群鹿也可以安心地住下去。

  從此以后,鹿野苑太平無事,鹿的子子孫孫一直繁殖下去。

  ‘轉(zhuǎn)四諦*輪’,四諦,是什么意思呢?諦,是真理,四諦,就是佛教中顛撲不破的四種真理。我先舉《佛遺教經(jīng)》的經(jīng)文說明怎么叫顛撲不破的真理。佛在臨涅槃的時候,告訴弟子四諦是怎么樣真實,不可改變的真理,他說:太陽跟月亮,我們每天都可以看到,太陽光照著我們是很熱的,月光是清涼冰冷的,假使有一天太陽光可以變成冷的,月光也可以變成熱的(雖然事實上不可能),縱然是可以改變,但是,佛所說四諦的真理,永遠不會改變的。所以,四諦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四諦是那四種真理呢?就是苦、集、滅、道,這四個字,是佛教說明世出世間的根本法則,現(xiàn)在我把它解釋一下:

  一、苦:一般人說你們學(xué)佛的人太消極了,一開口就是苦啦、無常啦、空啦!事實上,人生的確是很痛苦的。你不要以為人生很快樂,當(dāng)一個人快樂到最后,還是痛苦的,這叫‘樂極生悲’。譬如說:我們?nèi)⒓优蓪Α⑻、唱歌、吃大餐,是多么快樂的事情!但是到最后,曲終人散,獨自一人孤單單的,空虛,失落感侵襲著你的內(nèi)心,這不是很痛苦嗎?

  人生,到處充滿了痛苦,是逃避不了的事實。經(jīng)中告訴我們,人生的痛苦太多了,有三苦、八苦、無量諸苦。三苦是:苦苦、壞苦和行苦。

  苦苦:說一個簡單的例子,好像有一個乞丐,本來三餐都不繼了,自己隨便搭了一個茅草蓬,權(quán)充棲身的地方。這時候,突然刮了一陣大臺風(fēng),把屋子吹走了。這一來,真是苦上加苦。大家可以想像得到,是苦不堪言的,稱為苦苦。

  壞苦:剛才說的是貧窮人的苦,那末,有錢人是不是就沒有苦呢?不是的!縱使你發(fā)財,腰纏萬貫,成為百萬富翁,不幸遭到強盜來打劫;或者一把無情火,把所有的家產(chǎn)都燒光了;或是養(yǎng)了敗家子,把所有的財產(chǎn)都揮霍掉;有時候,政府說我們的錢財來路不明,都充公了。種種的不幸,使百萬的富翁,到最后成為兩手空空的,這就是一種壞、無常,壞也是人生的痛苦。

  行苦:人生無常,生老病死、生住異滅、成住壞空、念念地在變化,在遷流變化當(dāng)中,產(chǎn)生了無窮無盡的痛苦,這就是行苦。

  再說八苦,就是:

  生苦:我們從母胎中生下來,就是痛苦的。試看,嬰兒哇哇墮地,一出生就哇、哇、哇,哭個不停,就是痛苦!是不是?

  老苦:人老啦,年紀大了,痛苦不痛苦呢?眼睛昏花、耳朵重聽,跟聾子差不多,牙齒搖動,吃東西嚼不爛,腰酸背痛,老態(tài)龍鐘,老人家的種種不方便,產(chǎn)生了很多痛苦。

  病苦:一個人沒有吃了五谷不生病的,這是每個人都經(jīng)驗過的;不談什么大病,即使是感冒、肚子痛,都是病;我們一旦四大不調(diào),是很痛苦的。

  死苦:這更不用說了,當(dāng)一個人一口氣轉(zhuǎn)不來,嗚呼哀哉,那是最痛苦的。

  以上四種,是生理上的痛苦。人與人之間的人際關(guān)系,有兩種痛苦──愛別離苦和怨憎會苦。

  愛別離苦:就是生離死別。我們的父母、兄弟、兒孫,大家聚在一起,好高興!可是,親人一旦遠離到他方,去求學(xué)也好,去經(jīng)商也好,或者移民了,暫時的分離,往往令人難受、痛苦。至于親人的死亡,更不用說有多痛苦了,這是愛別離苦,和我們至親相愛的人分離的痛苦。

  怨憎會苦:俗語說:‘不是怨家不聚頭’,跟我們有怨的人,我們不喜歡看到他,卻是怨家路狹,偏偏要和他在一起,這樣痛不痛苦呢?普通的怨家倒無所謂,有些怨家卻是生在我們家里,每天生活在一起,那才痛苦哩!

  求不得苦:做學(xué)生的都希望得到第一名,偏偏考不及格;我們買馬票或六合彩,希望中彩,偏偏求不到;買股票,跌了價,也沒有賺到錢?傊,凡是事與愿違,達不到愿望,都會產(chǎn)生求不得苦。

  五陰熾盛苦:五陰,就是五蘊,是色、受、想、行、識,這是我們身心方面所造成的一種痛苦。

  你們想想,人生苦不苦?苦就是苦,不可能變成快樂的,所以苦是真理。當(dāng)初釋迦牟尼佛為什么要出家,就是感覺到人生太痛苦了。說真的,三界六道的眾生,無不充滿了苦。你不要以為生到天堂就快樂了,其實生到天上,一旦‘五衰相現(xiàn)’,也是痛苦的。

  這許多苦從那兒來的呢?就是我們起惑造業(yè)而招來的。我們平常所作所為,犯下好多的罪惡,而感到這樣的苦,苦是個結(jié)果。

  既然苦算是一個結(jié)果,思想高的人,就會想到:苦從那兒來的呢?苦就是因‘集’而來。

  二、集:六道里面所有的眾生,從無始以來,由貪嗔癡等許許多多的煩惱所形成的業(yè)力,集為三界六道的苦果,所以,集是個因。我們要是沒有貪心,就不會痛苦;我們沒有嗔心,也就不會有痛苦的。所以我們明了苦的來源,遭受到不如意,就不要怨天尤人了。我們的痛苦,純粹是自作自受。佛教是講因果的,既然自作自受,就不是什么天呀、神呀,給我們的賞罰了。我們要正本清源,就必須消滅這些煩惱業(yè)力。

  苦和集是世間的流轉(zhuǎn)因果,是在現(xiàn)實人生中,大家都體會得到、經(jīng)驗得到的。另外還有出世間的還滅因果,那就是滅和道,有待大家去努力。

  三、滅:許許多多的痛苦、煩惱,都可以消滅的,消滅到最后,沒有痛苦煩惱了,是種寂靜妙樂的境界,佛教稱為涅槃,那是解脫的境界,不是凡夫俗子所能體會到的?偠灾,痛苦沒有了,煩惱也沒有了,到最后證果──達到涅槃的境界,稱為滅。滅是出世間的果報。

  四、道:我們知道了痛苦和形成痛苦的煩惱業(yè)力,我們也知道了涅槃的境界,那末,我們該怎樣去滅苦斷集,以期達到涅槃的最高境界呢?那就需要修道。道是一種修持的功夫,讓我們步上成佛或者證羅漢果的修行方法。

  道,指三十七道品。關(guān)于三十七道品,過去我為大家講《佛說阿彌陀經(jīng)》的時候,已經(jīng)一個一個詳細地解釋過了。這里,我再告訴大家一個專有的名詞,叫‘三四二五單七只八’。

  什么叫三四?就是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合稱為三四。二五:五根和五力。單七:七只有一個,就是七菩提分。只八:八也只有一個,就是八圣道!斗鹫f阿彌陀經(jīng)》中的‘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大家都念得很熟,希望把它記好。

  三十七道品最后是八圣道,又稱八正道,就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yè)、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這些都是通往涅槃的大道。

  總而言之,苦集滅道四諦,是佛法的四大綱要,很多人以為它是小乘法,其實,真理那有大小乘的差別!

  接著再講‘*輪’,什么叫*輪?你們看看我這講臺上有個圖案,就是*輪。當(dāng)你們從外面要進入本寺的大門,也可以看見山門頂上有個*輪。*輪,就是隱秀寺的標(biāo)志,也是佛教的一個根本標(biāo)志。

  *輪,佛法的輪子,譬如一輛車,為什么會跑動,就是靠那四個輪子,不然,車子就不能前進了。佛法就像車輪一樣的,第一,佛法能夠摧伏我們內(nèi)心的煩惱,把我們內(nèi)心所有的骯臟都碾碎消除掉,正像車的輪子,它能夠把崎嶇不平的道路碾碎,壓平。第二,輪有運載之義,一輛大車可以把這個地方的東西,運載到那個地方去。佛法也是這樣的,釋迦牟尼佛覺悟以后,把他內(nèi)心所覺悟的講出來,轉(zhuǎn)輸?shù)轿覀兊?a href="/remen/bashi.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八識田中。你們大家聽講了佛法以后,遇到了朋友,把佛教的四諦八正道等種種道理再轉(zhuǎn)述給他們聽,讓大家都能了解佛法,這樣,佛法就好像車輪一樣旋轉(zhuǎn)不息,稱為轉(zhuǎn)*輪。所以,平常佛教中有慶典、大和尚講經(jīng)、或者大法師升座當(dāng)方丈,往往送他‘大轉(zhuǎn)*輪’四個大字,就是希望他榮膺了這個重任以后,要轉(zhuǎn)*輪──講經(jīng)說法,廣度眾生。

  講到這里,我想起了從前太虛大師的兩句詩:‘*輪似地東西轉(zhuǎn),佛道逢源左右通。’他把*輪譬喻成地球,地球每天從東邊到西邊不停地轉(zhuǎn),*輪也如此,每天轉(zhuǎn)不停。佛法真理的宏傳,也是這樣,左右逢源,到處都通達的,這是什么意思?佛法現(xiàn)在在東方興盛,有一天,縱然東方?jīng)]有佛法,西洋仍然會有佛法的,佛道是可以左右逢源,能夠適應(yīng)不同的空間和時間。你們看看,中國歷史上有所謂‘三武一宗’的教難,許多不信仰佛教的帝王,把佛教毀滅了;中共的文化大革命,不是把佛教摧毀了,但是佛教會毀滅嗎?不會的,正是:‘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

  四諦,是釋迦牟尼佛成道以后,第一次說法所講的內(nèi)容,稱為‘三轉(zhuǎn)四諦*輪’,三轉(zhuǎn),就是示相轉(zhuǎn)、勸修轉(zhuǎn)和作證轉(zhuǎn)。我簡單地介紹如下:

  示相轉(zhuǎn):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滅,可證性;此是道,可修性。示相轉(zhuǎn),指示說明,意思是:你們要知道,苦集滅道的定義是什么?苦是逼迫的,很痛苦。集是招感得來的,自作自受的。滅,涅槃,我們可以證得的。道,是可以修行的。這稱為示相轉(zhuǎn),指示說明苦集滅道的本性。

  勸修轉(zhuǎn):此是苦,汝應(yīng)知;此是集,汝應(yīng)斷;此是滅,汝應(yīng)證;此是道,汝應(yīng)修。佛告訴五比丘:我所講的三苦八苦,你們大家要知道!這都是生起煩惱的痛苦,痛苦從何而來,就是我們種種的煩惱所集起的,我們要把它斷除。涅槃這個圣果,你們是可以證得的;涅槃之道,你們應(yīng)該修呀!這是佛對五比丘的勸導(dǎo)修持。

  作證轉(zhuǎn):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斷;此是滅,我已證;此是道,我已修。佛再告訴五比丘,三苦八苦等種種的痛苦,我是過來人,全部了知的;煩惱所集起來的痛苦,我已經(jīng)斷除了;如今,我已經(jīng)證得了滅││涅槃的境界;佛道,我是修持圓滿了。其他的宗教,都說要作見證,作見證不是空口說白話,而是把自己所體驗到的說出來作見證。釋迦牟尼佛在開示四諦的道理,也進一步把自己的體驗告訴大家,親自作見證。

  以上是三轉(zhuǎn)四諦*輪,我再告訴大家八個字──‘知苦、斷集,慕滅、修道’,就是我們知道人生是充滿痛苦的,就要斷除這許多的集──煩惱。慕滅,慕就是仰慕、很向往滅,就必須修道,以期達到滅(涅槃)的目標(biāo)。

  教主釋迦牟尼佛到鹿野苑去轉(zhuǎn)四諦*輪,是對誰說法呢?是五比丘,所以經(jīng)文上說:‘度憍陳如等五人’。

  我們聽了釋迦傳,或者閱讀釋迦牟尼佛的歷史,就知道釋迦牟尼佛,當(dāng)他做太子的時候,名叫悉達多,雖然他的爸爸凈飯王是國王,他將來可以繼承王位,但是他感覺到人生充滿了生老病死種種的痛苦,當(dāng)國王也算不了什么,因此一心一意要出家修道,就在二月初八那一天的深夜時分,趁著王宮里面的人都在夢鄉(xiāng)當(dāng)中,他偷偷地逃出了王宮,走上了出家的道路。

  大家都知道,一個皇太子,平常的生活是嬌生慣養(yǎng)的,有那么多人在侍候他,這一下子,他獨自一人跑到深山野外去修行,是多么痛苦的事。再說,天下父母心,每一個做父母的,無不疼愛自己的子女,何況是晚年才得子的國王呢?當(dāng)悉達多太子悄悄地跑去出家的時候,怎不讓父王牽腸掛肚?認為他太孤獨、太寂寞了,而且將來這國家也沒有人繼承王位,于是趕快派人去把他追回來。派誰去比較妥當(dāng)呢?經(jīng)過了慎重的考慮以后,決定派了五個代表去。

  五個代表雖然追上了悉達多太子,可是太子出家的意志非常堅決,任憑五人怎樣勸說也不受動搖。五個代表就共同商議:既然沒有辦法完成任務(wù),把太子請回王宮,怎能向國王覆命?不如留下,跟隨著太子,侍候他,也好讓國王放心。這五個人就是:

  一、阿濕婆:又稱阿說示,翻成中國意思叫馬勝,有時也稱他為馬勝比丘。

  講到馬勝比丘,我附帶告訴大家:舍利弗和目犍連的出家,當(dāng)初就是他引度而來的。有一天,馬勝比丘去托缽,在路上被舍利弗碰到了,舍利弗心想:‘這個人可不簡單!他的舉止是那樣的莊重,他的風(fēng)度是那樣的慈祥,他,一定不是普通的人。’打聽之下,原來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后來,舍利弗和目犍連也跟隨佛陀出家了,這和看到馬勝比丘的風(fēng)度有很大的關(guān)系。

  二、跋提:中譯為小賢。

  三、拘利:或稱為摩訶男,中譯叫大名。

  以上三位屬于悉達多太子父系的親戚,另有兩位,是他母系的親戚,就是:

  四、憍陳如:中譯是火器,或者譯為初解,意思就是勝解,他本來是印度拜火教外道。本經(jīng)說‘憍陳如等五人’,在五人當(dāng)中,他是代表者,說起來,他是有來歷的──

  在《金剛經(jīng)》里面,提到過去有位忍辱仙人,在深山修忍辱行。當(dāng)時的國王是歌利王,一天,歌利王帶了好多的宮娥彩女,到山中去打獵。過了一會兒,國王停下來休息,竟不知不覺睡著了。宮女就到處游蕩,一看到忍辱仙人,就好奇地到他跟前,聽他講佛法。

  歌利王一醒,看不見大家,心想:這班人到那兒去了?一找,唉呀!竟然包圍著一個出家人,這還得了!這出家人大概是不懷好意,歌利王這時難免不生起了怒火,于是把忍辱仙人‘割截身體’,不但把他身上的肉割了下來,連他的耳朵、鼻子也割掉,接著割截四肢。這個忍辱仙人盡管遭受到如此殘酷的淩虐,但因為他是修忍辱行的,卻毫無反應(yīng)。

  歌利王問他:‘我這樣對待你,你恨我嗎?’

  ‘我不會恨你。’忍辱仙人回答,接著又說:

  ‘我不但不恨你,將來我成道了,第一個還要先度你。’

  忍辱仙人是多么的偉大呀!

  當(dāng)時,他更進一步向歌利王說:

  ‘我還可以證明,我絕對沒有恨你,假如我真正沒有怨恨你的心,我的身體可以立刻復(fù)元。’

  果然,不可思議的事出現(xiàn)了,忍辱仙人的身體隨時復(fù)元了!

  要知道,忍辱仙人是釋迦牟尼佛的前生,憍陳如就是過去的歌利王。所以,釋迦牟尼佛成佛以后,第一個要度他的。在五比丘中,他雖然是屬于佛陀母系方面的人,但是五個代表中,卻以他為首,就是這一個原因。

  五、十力迦葉:中譯為起氣。

  凈飯王派這五位隨從去追回悉達多太子,他們既然決心留下,追隨著太子出家修行,不是一直侍候在太子左右嘛,為什么太子成佛以后,要去鹿野苑度化他們呢?原來太子在成道之前,在苦行林修了六年苦行,吃了好多的苦頭,后來,感覺到修行,如果光是吃苦──用火熏身體,或者把身體吊起來,或是跳山崖……種種苦行,都不是真正的解脫法門。因此,他改變了主意,放棄修苦行。先到尼連禪河去洗了個澡,接受了牧女的乳糜供養(yǎng),吃飽以后,讓體力恢復(fù)過來。

  跟隨他出家的五個人,看見這情況,非常不順眼,于是共同商議:

  ‘太子已經(jīng)退卻了道心,他本來是要出家修行的,可是,經(jīng)過了六年的苦行,竟然再也挨不下去,改變了初衷。不行!我們再跟隨著他,實在沒有意思,我們自己去修行吧!’

  這五個人就這樣離開了悉達多太子,到鹿野苑去,繼續(xù)修他們的苦行。

  修苦行,在當(dāng)時印度外道,是非常盛行的。在我們大殿木雕的佛傳中,有一幅顯現(xiàn)釋迦太子骨瘦如柴,筋骨都暴露出來的圖像,就是他那個時候修苦行的形相。當(dāng)他發(fā)覺這樣做不是修學(xué)解脫的正道,才改變了修持的方法。后來,他覺悟以后,感覺得這五個人曾經(jīng)照顧過他,和他們不但有親戚關(guān)系,也有一分道誼,應(yīng)該去度化他們。

  這五位侍者曾經(jīng)約好:悉達多太子要是再回來,我們決定不要理睬他。但是當(dāng)佛陀從遠方漸漸走近的時候,他身上所散發(fā)的慈悲和威德,使這五人心中自然生起了虔誠、恭敬和羨慕之情,迫不及待的向佛問訊、服侍。

  ‘度憍陳如等五人’,就是指以上所說的事。五人,就是普通身份的人。他們真正出家,受了戒,才稱為比丘。在佛教里面,最早出家的,就是這五位,合稱‘五比丘’。

  ‘而證道果’,釋迦牟尼佛在鹿野苑,為五比丘說法,三轉(zhuǎn)四諦*輪,他們當(dāng)中,根機利的,聰明的,先證果了;根機差一點的,比較慢一點證,總而言之,這五個人最后都證了圣果,他們證到什么道果呢?證得了阿羅漢果。

  ‘復(fù)有比丘,所說諸疑,求佛進止’。比丘,是梵語的音譯,具備了乞士、怖魔、破惡三個意思。由于‘多含不翻’,它的意思太多了,如果只翻為乞士,其他兩個意思就沒有包含在里面,因此,古德翻譯的時候,索性保持了它印度的原音。

  一、乞士:依佛制,出家人好像乞丐一樣,以乞食為生,像今日的南傳佛教,泰國、緬甸,或者斯里蘭卡等地,出家人天一亮,就去托缽,因此那里的出家人都是吃葷的,并不是出家人喜歡吃葷,那是為了施主煮什么,供養(yǎng)什么,出家人就隨喜受食,這和我們中國出家人,都是自炊素食的情形不一樣。

  乞士,可以從兩方面來說明:上乞佛法,以長慧命;下乞飲食,以資色身。就是出家人要乞求佛法,在道業(yè)上求進步,以長養(yǎng)法身慧命;另一方面,要乞求飲食,來維持色身。

  這兩個定義,大家必須弄清楚,不然,王彬街那些乞丐也叫比丘了!要記住,單單乞食討錢的,不能叫比丘。比丘,主要的是探求佛法,滋養(yǎng)法身慧命。

  二、怖魔:魔就是魔王、魔鬼。要知道,一個人出了家,精勤持戒、修行,將來成就了佛道,天魔就少了一個魔子魔孫,因此,他看到出家人就非常害怕、恐怖,所以,比丘稱為怖魔。

  三、破惡:破,就是破除;惡,就是人生貪、嗔、癡、慢、疑,種種的煩惱和惡習(xí),把這許多壞習(xí)慣與無明煩惱全部鏟除掉,得到的心境是很清凈的,這個時候,才能夠入于正道。

  比丘的三個定義,希望大家必須牢牢記住,不單在本經(jīng)中了解它的意思,在其他的經(jīng)典中,看到比丘兩個字,也同樣明了了它的意義。我們研究佛法,是一步一步的,能夠把每個名相都搞清楚,任何佛經(jīng)也都可以看通了。

  ‘復(fù)有比丘’,除了五位最初隨佛出家修行的比丘之外,還有好多比丘,他們是誰呢?就是佛經(jīng)一開始在序分中所說的‘一千二百五十人’。我們誦《佛說阿彌陀經(jīng)》,一上來就提到‘千二百五十人俱’,或者《金剛經(jīng)》……所有的經(jīng)典,都提到他們,他們是由三個集團而來的:

  一、耶舍等五十人:耶舍是小宗教集團的領(lǐng)袖,有五十個弟子跟隨著他學(xué)習(xí)。

  二、三迦葉等一千人:三迦葉,就是迦葉三兄弟──優(yōu)樓頻樓迦葉等五百人、伽耶迦葉和那提迦葉,各有二百五十人,三兄弟的徒眾合起來有一千人。

  三、舍利弗與目犍連等二百人。

  三個集團合起來共有一千二百五十人,他們都跟隨釋迦牟尼佛出家,而且是常隨眾,釋迦牟尼佛無論到什么地方教化,他們都是跟隨在佛陀左右的。

  一千二百五十人,在本經(jīng)中就用‘復(fù)有比丘’四個字來概括他們。

  ‘所說諸疑,求佛進止’,要知道,佛住世的時候,弟子要是有什么問題,就請教師父,釋迦牟尼佛都一一為他們解答,所以,求佛進止,進止是‘可否’的意思。‘喔!我這樣講對嗎?’‘對!’或者‘不對!’釋迦牟尼佛對于這些常隨眾,他們所有的疑問,所有不能解決的問題,都為他們印證、開示。

  進止,也可以當(dāng)作取舍的意思,也就是進取正道,舍棄諸邪。譬如說,善法、正道,我們就把它取得來,依著去修行;那些邪惡的事,就要停止,把它舍棄。釋迦牟尼佛的開示,所有的比丘都應(yīng)當(dāng)依教奉行。

  ‘世尊教敕,一一開悟’,世尊,指釋迦牟尼佛,他所教誨的,所有的比丘聽了以后,都開悟了。

  ‘合掌敬諾,而順尊敕’,聽過佛的開示以后,大家都恭恭敬敬地把雙掌合起來,依著佛陀的教導(dǎo)而做。敕,過去皇帝的圣旨(命令)大家一定要遵守的,稱為敕。釋迦牟尼佛的言教,當(dāng)然更是偉大了,所以這許多的比丘,照著佛陀的教導(dǎo)去修行,即使在現(xiàn)實的人生當(dāng)中,就可以得到很大的受用。

  講到這個地方,我順便把合掌解釋一下,讓大家了解掌究竟該怎么樣合的?有幾種合法?合掌,又稱為合十,就是把十個指頭相合在一起,集中心思,而恭敬禮拜的意思。

  合掌,本來是古時候印度人最通行的禮節(jié),后來佛教也采用了,并且成為佛教徒見面時的禮儀。你們要是到泰國去,乘坐泰國的飛機,航空小姐看到客人,既不是握手,也不是點頭致意,而是合掌,這是佛教徒最起碼的禮節(jié)。

  玄奘大師到印度,曾經(jīng)寫了一部在世界上很有名的巨著《大唐西域記》,書中卷二,介紹了印度的禮法共計有九種,合掌是其中的第四種,我附帶把它說明:

  一、發(fā)言慰問:用溫和的語言,向人家慰問,譬如說這次軍變,你打個電話來,他打個電話去:‘喂!你好嗎?’‘你有沒有受驚?’彼此互相慰問,就是一種禮節(jié)。

  二、俯首示敬:俯首,就是低頭。日本人見到人,也都是很有禮貌地低頭致敬,尤其是過去日本女性的頭,好像永遠抬不起來的;不過,現(xiàn)在頭已經(jīng)抬起來了。俯首,見到人家,表示很謙虛,很有禮貌。中國人一向都是昂昂乎,把頭仰到天上,眼睛彷佛長到頭頂上。假如有時能夠俯首,那該多好!

  三、舉手高揖:把手高高地舉起來作揖。例如:國家元首、總統(tǒng),或者大官出來,閱兵時高舉起手向兩旁歡迎的人揮動,也是種禮節(jié)。

  四、合掌平拱:兩手相合,平衡地當(dāng)胸拱起來。印度人這個禮節(jié)比較慎重,掌要合得好,表示最大的敬禮。

  五、曲膝:膝是膝蓋,把膝蓋彎下來。假如看見人家要下跪,真是不簡單喔!例如:‘我要求你一件事,你答不答應(yīng)?不答應(yīng)我要跪下去了!’這一招是很厲害的。有的人,你就是把他的頭砍下來,他也不會向人家叩頭的,所以,曲膝表示有虛心。

  六、長跪:跪還不算什么,長跪更嚴重,好像說:‘你答不答應(yīng),不答應(yīng)我就不起來了。’跪著的時間比較長久,稱為長跪。

  七、手膝具屈:手和膝蓋都彎曲下去。

  八、五輪具屈:五輪和五體的意思差不多,頭、雙手、雙腳稱為五輪,又叫五體。就是以頭、手、腳彎著,表示恭敬而慎重的禮節(jié)。

  九、五體投地:這在中國已經(jīng)成為一個成語,就是用來譬喻對人家心悅誠服,欽佩極了。而在印度,把頭、雙手、雙腳著地,作大禮拜,是種最尊重,最尊貴的禮節(jié)。

  關(guān)于合掌的意義,一般的說法,右手代表智慧,左手代表禪定;也有說右手是佛、左手是眾生的象征,因此,兩手相合,象征了定慧不二、生佛相應(yīng)。

  密宗對于合掌,有十二種形式,在《大日經(jīng)疏》中,有很詳細的說明,由于時間的關(guān)系,我簡單地介紹一下它的名稱:(一)堅實心合掌;(二)虛心合掌;未開蓮合掌;(三)初割蓮合掌;(四)顯露合掌;(五)持水合掌;(六)歸命合掌;(七)反叉合掌;(八)反脊(背)合掌;(九)橫柱指合掌;(十)覆手向下合掌;(十一)覆手合掌。

  合掌雖然有這么多形式,但我對諸位只要求堅實心合掌,而且必須注意合好。我們出門,尤其到臺灣、香港、新加坡等地,把掌合得好,人家看見了,說:‘這是誰的徒弟?教得這么好!’如果合不好,人家會批評:‘哎呀!這個佛教徒,還是代表團哩,連掌都沒有合好!’這樣豈不是很丟臉?所以,合掌,我希望大家都要注意合好。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