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經
《無量壽經》全稱《佛說無量壽經》,亦稱《大阿彌陀經》(參閱漢譯版本),是凈土宗的基本經典之一,為“凈土五經一論”中的一經,凈土宗的大部分修行方法均可在該經中找到理論依據。經中介紹阿彌陀佛(無量壽佛)所發(fā)諸大愿(依版本不同而數量不一,最多為四十八愿...[詳情]
大寶積經 無量壽如來會
佛告阿難。法藏比丘說此頌已。而白佛言。唯然世尊。我發(fā)無上正覺之心。愿佛為我廣宣經法。我當修行攝取佛國清凈莊嚴無量妙土。令我于世速成正覺。拔諸生死勤苦之本。佛語阿難。時世自在王佛。告法藏比丘。如所修行莊嚴佛土。汝自當知。比丘白佛。斯義弘深非我境界。唯愿世尊廣為敷演諸佛如來凈土之行。我聞此已。當如說修行成滿所愿。爾時世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愿深廣。即為法藏比丘而說經言。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經歷劫數。尚可窮底得其妙寶。人有至心精進求道不止會當克果。何愿不得。
于是世自在王佛。即為廣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天人之善惡國土之粗妙。應其心愿悉現(xiàn)與之。時彼比丘聞佛所說嚴凈國土。皆悉睹見超發(fā)無上殊勝之愿。其心寂靜志無所著。一切世間無能及者。具足五劫。思惟攝取莊嚴佛國清凈之行。阿難白佛。彼佛國土壽量幾何。佛言。其佛壽命四十二劫。時法藏比丘。攝取二百一十億諸佛妙土清凈之行。如是修已詣彼佛所�;锥Y足遶佛三匝合掌而住。白言世尊。我已攝取莊嚴佛土清凈之行。佛告比丘。汝今可說宜知是時。發(fā)起悅可一切大眾。菩薩聞已修行此法。緣致滿足無量大愿。比丘白佛。唯垂聽察。如我所愿當具說之。
設我得佛。國有地獄餓鬼畜生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國中人天。壽終之后。復更三惡道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國中人天。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不悉識宿命。下至知百千億那由他諸劫事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不得天眼。下至見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不得天耳。下至聞百千億那由他諸佛所說。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不得見他心智。下至知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中眾生心念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不得神足。于一念頃下至不能超過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國中人天。若起想念貪計身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不住定聚。必至滅度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光明有能限量。下至不照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壽命有能限量。下至百千億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國中聲聞有能計量。乃至三千大千世界眾生緣覺。于百千劫悉共計挍知其數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國中人天。壽命無能限量。除其本愿修短自在。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乃至聞有不善名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十方世界無量諸佛。不悉諮嗟稱我名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fā)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fā)愿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遶現(xiàn)其人前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系念我國殖諸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國。不果遂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不悉成滿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他方佛土諸菩薩眾來生我國。究竟必至一生補處。除其本愿自在所化。為眾生故被弘誓鎧。積累德本度脫一切。游諸佛國修菩薩行。供養(yǎng)十方諸佛如來。開化恒沙無量眾生。使立無上正真之道。超出常倫。諸地之行�,F(xiàn)前修習普賢之德。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承佛神力供養(yǎng)諸佛。一食之頃不能遍至無量無數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在諸佛前現(xiàn)其德本。諸所求欲供養(yǎng)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不能演說一切智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不得金剛那羅延身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一切萬物嚴凈光麗。形色殊特窮微極妙無能稱量。其諸眾生。乃至逮得天眼。有能明了辨其名數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乃至少功德者。不能知見其道場樹無量光色高四百萬里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若受讀經法諷誦持說。而不得辯才智慧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智慧辯才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國土清凈。皆悉照見十方一切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猶如明鏡睹其面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自地以上至于虛空。宮殿樓觀池流華樹。國土所有一切萬物。皆以無量雜寶百千種香而共合成。嚴飾奇妙超諸人天。其香普熏十方世界。菩薩聞者皆修佛行。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眾生之類。蒙我光明觸其體者。身心柔軟超過人天。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眾生之類。聞我名字。不得菩薩無生法忍諸深總持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其有女人聞我名字。歡喜信樂發(fā)菩提心厭惡女身。壽終之后復為女像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諸菩薩眾。聞我名字。壽終之后常修梵行至成佛道。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諸天人民。聞我名字。五體投地稽首作禮。歡喜信樂修菩薩行。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國中人天。欲得衣服隨念即至。如佛所贊應法妙服自然在身。若有裁縫染治浣濯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國中人天。所受快樂。不如漏盡比丘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隨意欲見十方無量嚴凈佛土。應時如愿。于寶樹中皆悉照見。猶如明鏡睹其面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至于得佛。諸根缺陋不具足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皆悉逮得清凈解脫三昧。住是三昧一發(fā)意頃。供養(yǎng)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尊。而不失定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壽終之后生尊貴家。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歡喜踴躍。修菩薩行具足德本。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皆悉逮得普等三昧。住是三昧至于成佛。常見無量不可思議一切如來。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隨其志愿所欲聞法自然得聞。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轉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不即得至第一第二第三法忍。于諸佛法不能即得不退轉者。不取正覺。
佛告阿難。爾時法藏比丘。說此愿已而說頌曰:
我建超世愿
必至無上道
斯愿不滿足
誓不成等覺
我于無量劫
不為大施主
普濟諸貧苦
誓不成等覺
我至成佛道
名聲超十方
究竟靡不聞
誓不成等覺
離欲深正念
凈慧修梵行
志求無上道
為諸天人師
神力演大光
普照無際土
消除三垢冥
明濟眾厄難
開彼智慧眼
滅此昏盲闇
閉塞諸惡道
通達善趣門
功祚成滿足
威曜朗十方
日月戢重暉
天光隱不現(xiàn)
為眾開法藏
廣施功德寶
常于大眾中
說法師子吼
供養(yǎng)一切佛
具足眾德本
愿慧悉成滿
得為三界雄
如佛無量智
通達靡不遍
愿我功德力
等此最勝尊
斯愿若克果
大千應感動
虛空諸天人
當雨珍妙華
- 上一篇:無量壽經起信論(彭際清)
- 下一篇:無量壽經釋經題
- 地藏經注音版
- 無量壽經注音
- 妙法蓮華經全文
- 《心經》誦讀、讀誦的步驟
- 《金剛經》全文-金剛經原文、譯文及釋意
- 地藏經原文
- 楞嚴經白話文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念誦及回向儀軌
-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全文
- 佛說阿彌陀經注音版
- 普賢行愿品原文
- 藥師經原文
- 金剛經注音版
- 妙法蓮華經注音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注音版
- 無量壽經原文
- 楞嚴經注音
- 金剛經原文
- 圓覺經原文
- 無量壽經原文
- 妙法蓮華經原文與白話文對照版
- 楞嚴經全文
- 普賢行愿品注音版
- 《心經》全文-心經全文注音及譯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全文
- 普門品儀軌,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完整儀軌
- 金剛經全文及譯文
- 華嚴經原文
- 無量壽經全文
- 地藏經解釋-地藏經全文白話解釋
- 心經注音版
- 維摩詰經原文
- 十善業(yè)道經原文
- 心經的作用和好處,心經有什么作用?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全文)
- 佛說阿彌陀經原文
- 《心經》全文、心經譯文解釋
- 無量壽經白話文
- 金剛經譯文
- 圓覺經講的是什么內容?圓覺經概說
- 《大寶積經》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是怎么來的?楞嚴經的由來故事
- 佛經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講記
- 念地藏經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是大乘經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誰翻譯的?心經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注音版
- 法華經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的解讀
- 《心經》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
- 《父母恩重難報經》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注音版
- 從《壇經》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
- [感應故事]心經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