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經(jīng)

《無量壽經(jīng)》全稱《佛說無量壽經(jīng)》,亦稱《大阿彌陀經(jīng)》(參閱漢譯版本),是凈土宗的基本經(jīng)典之一,為“凈土五經(jīng)一論”中的一經(jīng),凈土宗的大部分修行方法均可在該經(jīng)中找到理論依據(jù)。經(jīng)中介紹阿彌陀佛(無量壽佛)所發(fā)諸大愿(依版本不同而數(shù)量不一,最多為四十八愿...[詳情]

法會圣眾 第一卷

法會圣眾 第一卷

  黃念祖居士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達。其名曰。尊者憍陳如。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連。尊者迦葉。尊者阿難等。而為上首。又有普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彌勒菩薩。及賢劫中一切菩薩。皆來集會!

  全經(jīng)四十八品,可分成(1)序分,(2)正宗分,(3)流通分三個部分。序分像是人的頭部,俱有眉眼耳鼻口,能表現(xiàn)這個人的智愚善惡;正宗分像身體;流通分像手足。本經(jīng)的第一兩品是通序,也叫證信序。這是各經(jīng)通有的,其中包括:信、聞、時、主、處、眾六種,來證明經(jīng)文確是佛說。這六種,教中叫做六成就。原說是誰,聞后重說是誰,時間、地點、同聞大眾是誰,都寫清楚,來證明說經(jīng)是事實。第三品是發(fā)起序,單表發(fā)起本經(jīng)的因緣。

  經(jīng)文第一句“如是我聞”,各種經(jīng)典都是一樣的(《心經(jīng)》是刪去首尾的中段,其它全譯,仍是從“如是我聞”開始)。這是世尊遺教,囑咐阿難,在經(jīng)典開頭之處,先標(biāo)“如是我聞”,這是“信”“聞”兩種成就。隨即寫出其它時、主、處、眾四種,證實經(jīng)文確是佛說,令大眾生信。

  “如是我聞”最簡單明了的解釋就是:我從先師釋迦牟尼佛所聽到的開示,就是以下這樣的。這就證明經(jīng)中的開示確是世尊金口所宣,沒有走樣,大家可以放心信仰,所以這是“信成就”。

  “我聞”是“聞成就”。“我”是阿難自稱。在阿難于佛涅槃后結(jié)集經(jīng)文為大眾登座重說時,大眾當(dāng)時有三種疑惑:一種是錯認為佛又復(fù)活了,另一種誤認為阿難成佛了,再一種是他方世界的佛來到此土。現(xiàn)阿難一開口就說,這是我阿難從釋尊親自如實聽到的。以上的三種疑惑全部瓦解冰銷。

  有人問,佛法主張無我,為什么阿難開口仍是我?殊不知問者這種想法墮在偏空,把無字體會成龜毛兔角般的根本沒有,這是不合于第一義諦的!金剛經(jīng)》處處不壞假名,例如“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這才不墮凡夫的有、二乘的無,從容中道,才契合第一義諦。大乘菩薩是“常樂我凈”?梢娝鶡o者只是妄我而已。

  “一時”,時成就。沒有具體的年月,只說某一時。蓮池大師在《彌陀疏鈔》中注解說,或者是說法的人證得了“陀羅尼”(超過三昧的水平),能在一剎那之間,甚至在說一個字當(dāng)中,遍說了一切法門,這人就是把一剎那延展成無量劫;或者是聽法的人得“凈耳根”,在聽到一個字時,就能對其余一切完全通達,這就等于把多劫收縮成一剎那?梢姇r間長短,因人而異。所以“今止取佛及弟子師資(指弟子)機感相遇之頃,說聽事畢,便名一時也”。大師是說:佛同弟子相會一處,圣師愿吐出心髓,演說凈宗妙法,普施真實之利;賢徒們也多劫善根成熟,堪受大法。自覺覺他,機緣感通,說聽完畢,就叫做一時。現(xiàn)代科學(xué)證知,太陽圍繞它的中心運行一周(即太陽上的一年),相當(dāng)于地球時間的二萬萬年。且愛因斯坦相對論學(xué)說指出:當(dāng)某物體運動速度接近光速的時候,時間就隨著這個物體的速度而變化,時間并不是定量。更重要的是,愛因斯坦說:時間、空間和物質(zhì)都是來自人類的錯覺。(舉一個極淺的例子,一輛接近光速的火車向前飛駛,一節(jié)車箱中前后都坐了人,前進中乘務(wù)員在下午六點點燃了車箱中間懸掛的一盞燈。坐在車箱前部的人,要等燈光的光線照射到眼前,才知道燈亮了?墒枪馇斑M,人也前進,光要緊追,但光速比車速快,終于趕上了,這時人才開始知道燈亮了。這離實際時間已晚了一段,說它是六點十五分吧?勺谲囅浜蟛康娜耍擞鵁艄馇斑M,燈光直向人射來,幾乎不要經(jīng)過什么時間馬上看見燈亮了。一節(jié)車上便出現(xiàn)兩種時間。這是經(jīng)中“一時”的科學(xué)解釋。)

  “佛”,主成就。在這六種成就里面,最為主要,所以叫做主成就。佛是三覺圓滿的大覺者。自覺就超越于凡夫的不覺;覺他就超越于二乘的獨覺;覺滿就超越于還在因地、未滿果位的菩薩。三覺一齊圓滿,圣中最尊,稱為佛陀,也稱為智者,具有無上智慧,也正是覺滿的涵義。文中的佛,即本師釋迦牟尼佛。

  “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處成就。此城有新舊兩城,說法處是王舍大城,是舊城。又叫上茅(或上第)城。五天竺有十六大城,王舍城最大。

  “耆阇崛山”,意譯為靈鷲山,在王舍城外五山中最為殊勝:(1)此山近城,所以入城乞食不疲勞;但又難上,所以閑雜的人少來干擾。(2)是福德吉處,圣人喜住。(3)是三世諸佛住處。(4)此山清潔閑靜,十方菩薩贊嘆,八部鬼神恭敬守護。

  最末是眾成就。本品的“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以及普賢、文殊、賢劫一切菩薩。下品的“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千人。清信女五百人。欲界天。色界天。諸天梵眾”,經(jīng)末的“天龍八部。一切大眾”,這是本經(jīng)的眾。單說地球上人類中的四眾弟子就是兩萬人。這是兩萬人的大法會,這是兩萬人同聞。本經(jīng)第三十八品極樂圣眾剎土的殊勝顯現(xiàn),也是兩萬人同時親自看見的。

  “比丘”。依佛戒出家的男子,叫做比丘。比丘是梵語,含有三義:㈠乞士。乞是乞求之義,現(xiàn)指乞食乞法。出家的人依佛戒律,不經(jīng)營貯積謀求生活,故以乞食(討飯吃)來維持生命;進一步還需要乞求妙法,尋師求道,修養(yǎng)自心。㈡破惡。指能破煩惱,用守戒來防止身行的過失,習(xí)定來消除自心的亂動,用正慧來觀察,使心悟解,能破見惑與思惑,二惑盡消,就出三界。㈢怖魔。由于比丘能破惡,魔就恐怖,認為這個人不但超出我的管區(qū),而且他會教化我的眷屬徒眾和我遠離,使我宮殿形同虛設(shè),所以心中驚怖。

  “大比丘”的“大”字很重要,是指回小向大的比丘。從原發(fā)的只求自覺的小乘心,發(fā)展為普度無量無邊一切眾生的殊勝廣大、無上的覺他大愿;從原先的小乘,回轉(zhuǎn)到趨向大乘;從行聲聞道變?yōu)樾?a href="/remen/pusadao.html" class="keylink" target="_blank">菩薩道,這就是回小向大。參與法會的一萬二千比丘,都已發(fā)起大乘心,正在行菩薩道,所以叫做大比丘。嘉祥大師說:生大解,破大惡,證大果,叫做“大”!斗鸬卣摗罚阂、最極利根,二、已證阿羅漢,三、證果后更趨大乘菩提,叫做“大”。

  “萬二千人俱”。許多經(jīng)典都是千二百五十人,《法華經(jīng)》與本經(jīng)同是“萬二千人”。希有的盛大法會,正表所說的經(jīng)法,正是本師釋尊久蘊在心中,欲說而未能說的真實心要。這兩部經(jīng)典都是開權(quán)顯實,都是大白牛車,都是每人衣底久有的寶珠,都是佛的知見,所以參會法眾,盛大希有。

  “一切大圣。神通已達”。小乘初果以上,可以叫做圣人,但須回小向大,行菩薩道方才能稱大圣。又他方世界的佛菩薩,權(quán)巧示現(xiàn),表面是聲聞,實際早證大果,也稱大圣。“神通”,身、天眼、天耳、他心,宿命及漏盡六通。阿難當(dāng)時只證初果,沒有得漏盡通,為什么也列在神通已達的大圣之內(nèi)呢?《凈影疏》說:阿難是特殊的利根,雖然沒證阿羅漢,可是他成就“無上勝妙功德”,對于神通“解了畢竟,亦名已達”!秲粲啊分埸c有二:一是阿難成就了無上的殊勝功德,他能憶持佛所說一切經(jīng)法,又在今經(jīng)里,能問妙諦,因使一切眾生都得到度脫之法。二是對神通雖未全證,但已徹底了達,從因知果,故也可稱為神通已達。再者阿難正是方才提到的大權(quán)示現(xiàn)的人物。在密教《胎藏界鬘陀羅鈔三》說:“阿難密號集法金剛”。密教中,金剛是顯現(xiàn)威猛相的佛,可見阿難之本早是法身大士。阿難在教中,集結(jié)經(jīng)藏;在禪宗,繼承迦葉成為二祖;在密教,把世尊預(yù)囑傳咐之法,轉(zhuǎn)授密教教主蓮花生大士?梢赃@樣說,佛教能傳下來,首先是依靠阿難,傳承圣法,這是多么勝妙的神通。

  以下列舉大比丘中幾位年高望重、四眾欽仰的大德,作為代表。首先是:

  “尊者憍陳如”。尊者,梵語是阿梨耶,翻為華文是尊者、圣者之義,是對阿羅漢的尊稱。憍陳如,全名是阿若憍陳如。憍陳如是姓,華語是火器,因他的祖先是婆羅門,祀奉火神,所以家族用祀神的火器當(dāng)作姓。阿若是名,翻為了本際、解本際。本際的解釋是,每人本有的實際,即是人人本具的如來智慧德相,也就是真心、佛性,于此有所開解了達,就是阿若的原意。他是世尊最初轉(zhuǎn)法輪,首批度化的五比丘之一。他首先悟道,佛在《增一阿含經(jīng)》中稱他為“我聲聞中第一弟子”,并稱贊他:“寬仁(寬大的仁德)博識(廣博的知識),善能勸化,將養(yǎng)圣眾(培育同修證入初果到四果圣位),不失威儀(嚴持戒律,所以在行住坐臥中保持威儀,作大眾的模范)”。憍陳如在經(jīng)中名列第一,他的實德也正是釋尊門下比丘四眾的第一,恰好暗示,凡能信受本經(jīng)的人,都是佛法中第一弟子。本經(jīng)《非是小乘品》說:“得聞阿彌陀佛名號。能生一念喜愛之心。歸依瞻禮。如說修行……于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

  再有,最令人感動的是,憍陳如過去生中即是《金剛經(jīng)》中的“歌利王”,他污蔑忍辱仙人(本師因地的一生)是引誘婦女,并且用節(jié)節(jié)支解(把身體割成一一小段)來殘酷迫害仙人。但是世尊真實平等,冤親普度,就是這個歌利王成為第一個得度的弟子,并在弟子中列為第一。世尊的大智、大慈、大恩、大德,令人從衷欽仰,刻骨銘心,永劫頂戴,無有變易。

  “尊者舍利弗”。“舍利”的意思是一種鹙鳥。他的母親長得非常端正,眼睛象鹙鷺,大家就用鹙鷺來形容他的母親。“弗”是子的意思,她的兒子所以叫做舍利弗,就是鹙鷺子。也叫做珠子,拿珠子來形容他母親的眼睛。又叫身子,因為他母親身體很端正。舍利弗在佛的弟子中是智慧第一。母親懷著這個孩子的時候,跟人家辯論,就能勝過余人,并且能勝過她兄弟俱希羅(俱希羅很有學(xué)問,后也成佛的弟子,證阿羅漢)。舍利弗八歲就登外道的講座,對大眾說法。他十六歲到各國去游說。他說法宏揚,辯論無雙。他學(xué)佛之后,七日之內(nèi)遍達佛法,智慧第一。本經(jīng)所要說的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見《阿彌陀經(jīng)》),只有大智慧的人,才能夠深信不疑,所以在憍陳如之后,就是舍利弗。

  “尊者大目犍連”。大目犍連就是摩訶目犍連。目犍連是他的姓,可以譯為贊誦、采菽、萊茯根等等。他這一族里頭出家的人很多,對于他加一個大字,稱為大目犍連。他的名字是拘律陀,本是樹名。他的父親是宰相,他從拘律陀樹神那兒求子,得了兒子,就把樹名作為他兒子的名字。他在佛弟子中神通第一!吨嵌日摗氛f:舍利弗是智慧第一,目犍連是神足第一。舍利弗在佛的右面,目犍連在佛的左面。他的神通很大,曾把一城的釋迦牟尼佛的本家托到天上去避戰(zhàn)禍。阿羅漢都有降龍伏虎、顛倒日月種種的神通,但他是其中拔尖的人物,最為第一。

  “尊者迦葉”。迦葉也是姓。這個姓翻成為“龜”或“飲光”。名字叫畢波羅,也是樹的名字,也是父母向樹祈禱得子,就把樹的名字作為兒子的名字。因為他智大、德大、心大,所以稱他為大迦葉。也因佛弟子中有三個迦葉,尊者的年歲最大,所以稱大迦葉。迦葉翻為龜,因為祖先學(xué)道,曾有靈龜負仙圖的瑞相,所以這一族就叫做龜氏。又叫飲光,因為上古有仙人名為飲光,迦葉族是他的后代,所以用飲光來作姓。又因為在毗婆尸佛的時候,尊者是一個煉金的師傅,他一時要為佛像貼金,但他的金子還欠少一點,不能把像貼金,當(dāng)時有一個貧女,恰好有這一點黃金,貧女就布施了這一點,正好使他補足了佛像。那么,從這以來,九十一劫這兩個人都身如黃金,光色顯耀,好像月明星稀,他們身體很光,別的光就不顯了,所以稱他們?yōu)轱嫻。在佛弟子之中他頭陀行第一。頭陀行有十二,現(xiàn)在只舉兩種:㈠就是過了中午不但不吃飯,而且不喝漿,水都不喝了。㈡是不睡覺。但坐不臥。老了之后,釋迦牟尼佛說,你已經(jīng)老了,別這么苦修了,但他還堅持。佛很稱贊他,贊嘆他沒有想求安逸的心,并說:有頭陀行,我法就久存。頭陀的意思就翻譯為抖擻。抖擻有去掉的意思,抖擻這些塵勞煩惱。但是更應(yīng)當(dāng)注意的是,大迦葉是傳佛心印的初祖。在《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jīng)》里,梵王到了靈山,拿金色缽羅花獻佛,舍身為座。用自己的身體作床座,請佛坐在他身上說法。你看,這是一個梵天的天子,對于佛法是這樣的恭敬。佛就登座,拈起梵天所獻的花給大家看,大家莫明其妙,不明白這是什么意思。只有迦葉領(lǐng)會佛心,十分慶幸,不覺笑了出來。佛就宣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囑咐摩訶迦葉。”這就是世尊傳心的拈花公案。世尊拈花,迦葉微笑,大法心印傳付已畢。正法眼的藏,涅槃圣德的妙心,實相無相的微妙法門,一齊囑咐給大迦葉。于是迦葉成為禪宗初祖。

  迦葉獨佩法王正印,涅槃等經(jīng)多有傍證!涅槃經(jīng)》說:佛將涅槃,諸比丘再三請佛住世。佛說:你們不要再說這樣的話,我所有的“無上正法”都已經(jīng)咐囑給大迦葉,他為充當(dāng)你們的大依止。又《舍利弗問經(jīng)》:“我(世尊)尋(就要)涅槃,大迦葉等,當(dāng)共分別為比丘比丘尼作大依止,如我不異。迦葉傳付阿難。……”又《華手經(jīng)》,世尊看見迦葉到來,就分半座,讓給迦葉,并說:“汝當(dāng)就此如來半座。”

  以上的引證,深表法王心印的重要、傳佛心印的禪宗的重要。顯明了禪宗,也即是贊揚了凈土。《大集經(jīng)》稱凈宗為“無上深妙禪”。蕅益大師在《要解》中說:凈宗的一切能所無一不是實相正印之所印。世尊咐囑給迦葉的,也正是“實相無相微妙法門”。凈土與禪,從來不是兩物。

  “尊者阿難等。而為上首”。阿難翻成慶喜、歡喜,又可以翻成無染,是白飯王的兒子。佛是凈飯王的兒子,所以他是佛的堂弟。在佛成道日他出生。凈飯王聽見自己的兒子成佛,又聽見宮中生子,所以非常高興,說:今天大吉,是歡喜的日子,這個小孩就叫歡喜吧。在佛的成道日他才出生,所以佛說法三十年后他才當(dāng)侍者。他隨佛到了天宮、龍宮,見到其中極美的婦女,都不生喜愛的念頭,所以又稱為無染。阿難出家隨侍世尊二十五年,佛所說的他都能夠記得住,一個字不忘。所以《涅槃》稱阿難是多聞士,迦葉也稱贊說:“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難心。”所以阿難是多聞第一。以上五人,是會中萬二千人中的上首弟子。

  “又有普賢菩薩”。菩薩,它的全稱應(yīng)該是“摩訶菩提質(zhì)帝薩埵”。“摩訶”翻“大”,“菩提”翻“道”,“質(zhì)帝”是“心”,“薩埵”是“眾生”,或有情。這個名號全翻過來,就是大道心眾生,簡稱為菩提薩埵,“菩提”是覺悟,涵義就是覺有情。佛所證的是覺,無明還沒有盡就叫做情,要使有情的覺悟都同于佛,就是覺有情,這就是菩薩。所以覺有情就是“菩薩”兩個字的含義。為什么菩薩稱為大道心眾生呢?《清涼疏》(清涼是國師,是華嚴宗凈土宗的祖師)說菩薩有四種“大”:㈠愿大。有大志愿,求大菩提。㈡行大。要廣利眾生。㈢時大?梢越(jīng)過無量無數(shù)大劫來度化眾生,沒有疲勞與厭倦。㈣德大。具足一佛乘(度一切眾生都成佛)的種種功德。因此稱為大道心!斗ㄈA》指出六大。就是信大法、解大義、發(fā)大心、趨大果、修大行、證大道。具足六大叫做大道心。

  “普賢”也可名遍吉!肚鍥鍪琛氛f有三種普賢:㈠位前普賢,就是發(fā)起了與普賢十大行愿相同的大菩提心。所以修一切佛法,先要發(fā)菩提心。凈土宗三輩往生的人都是發(fā)菩提心,一向?qū)D。如果你只是專念,沒有發(fā)菩提心,就像自行車只有一個輪子,鳥只有一個翅膀。菩提心就是大智慧、大慈悲、大愿力相結(jié)合的心,融合無礙的心。㈡位中普賢,指等覺菩薩,就是等覺的普賢。等覺之上是妙覺,妙覺就是佛。等覺菩薩只有一分生相無明還沒有破。就差這一點點,這點一破就是佛。㈢位后普賢,已成佛之后的普賢。因他得了佛果,還不舍他因地之所行,所以稱為位后!肚鍥鍪琛氛f:“果無不窮曰普,不舍因地曰賢。”一切果位沒有不窮盡的,佛位也窮盡了,這就叫做普。他已經(jīng)成了佛了,他還不舍因地做菩薩時的行愿,還在普度眾生,所以叫做賢。這是位后普賢的含義。至于《會疏》說“體遍法界,故曰普”(妙體遍于法界就叫做普)。“位鄰極圣,故曰賢”(所證的果位靠近了極圣----佛,所以叫做賢)。這正是等覺菩薩的妙位。他的覺位鄰近于登峰造極的圣果,所以這是位中的普賢(會中的賢護正士就是等覺菩薩)。普賢菩薩在法會圣眾中位列上首,德為眾遵,位超一生補處(彌勒)與等覺菩薩,可見是位后普賢,早圓妙果,為速圓導(dǎo)歸極樂的本愿,所以示現(xiàn)菩薩身,助佛教化。

  普賢、文殊是釋迦牟尼佛的左右脅士,就好像極樂世界觀音、勢至一樣!端氖華嚴經(jīng)》說:“一切如來有長子,彼名號曰普賢尊。”一切如來有一個最大的兒子,他的名字叫普賢。這是什么意思?因為古人重視長子,正常情況國家的皇位是由國王的長子繼承的,先主嘛,長子當(dāng)太子。如來有長子,這是一切如來的繼承人,這就是普賢。從密教來看,普賢大士就是密教的初祖----金剛薩埵。金剛薩埵也就是金剛手菩薩摩訶薩。在《圣無動尊大威怒王秘密陀羅尼經(jīng)》說:“此金剛手是法身大士,是故名普賢。”所以金剛手就是普賢。又《五秘薩訣》說:金剛薩埵者,就是普賢大菩薩的異名,也叫做一切如來長子,也叫做大阿阇黎,F(xiàn)在我們經(jīng)中,普賢大士列為上首,是顯密凈不二。念佛號就是念咒,大家都輕視念佛號而想去念咒!督饎偨(jīng)》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所以禪宗說:一徑草可以當(dāng)丈六金身用,丈六金身當(dāng)一徑草用。實際上許多問題都是仁者妄生分別。先師夏老說:“凈土宗就是密教顯說。”藏密的最古是紅教。蓮花生大士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所以紅教尤其尊重阿彌陀佛,勸大家生極樂世界。

  “文殊師利菩薩”。翻為鬘殊室利,也翻妙首、妙吉祥、妙德,是諸佛之師!斗爬徑(jīng)》釋迦牟尼佛自己說:“我今得佛,皆是文殊師利之恩也(釋迦牟尼佛成了佛,是由于文殊師利的恩惠)。過去無央數(shù)諸佛(過去說不清的那么多的佛),皆是文殊師利弟子。當(dāng)來者亦是其威神力所致(未來的一切佛也是文殊菩薩的威力加持所成就)。譬如世間小兒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極贊文殊大士是一切佛出生之處!斗ㄈA嘉祥疏》說:“文殊此云妙德,以了了(明明了了)見佛性故。”疏文真是一語破的,由于明明了了見自佛性故,于是涅槃三德,全部圓證,如來妙果,攝盡無余。所以說“德無不圓,果無不盡,稱妙德也。”無邊至德,無量圣果,只由于了了見佛性,一齊圓滿,所以名為妙首、妙吉祥、妙德,實在是眾妙之中的最妙。

  文殊菩薩在菩薩中智慧第一。他在北方的常喜國成佛,叫做寶積如來,過去是龍種尊王如來,將來成佛叫普見如來,F(xiàn)在示現(xiàn)在大會之中,大士是大智宏深,表示凈土法門,唯有大智才能信入!栋浲咏(jīng)》說凈宗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一切世間”里包括一切世界的六道、聲聞、緣覺、菩薩這九種。清凈的信心正是來自殊勝的智慧。

  “彌勒菩薩。及賢劫中一切菩薩皆來集會”。彌勒是姓,可以翻慈氏。他的名字叫阿逸多,翻無能勝。合說就是慈無能勝(古代也有人主張慈氏是名,無能勝是姓)!稄浲邮桠n》里講,因為彌勒菩薩在母胎中就有慈心,所以他們這一族都叫做慈氏。又過去生中遇見大慈如來,他也發(fā)愿,愿意跟他一樣的名號,他就得了慈心三昧。再有,在他當(dāng)婆羅門的時候,他號稱一切智,在八千歲里頭修習(xí)慈行,又在弗沙佛的時候,跟釋迦牟尼佛一塊兒發(fā)菩提心,修習(xí)慈定!端家娼(jīng)》說慈氏,“眾生見者”都能得慈心三昧。《悲華經(jīng)》說:彌勒大愿,在刀兵劫里頭擁護眾生,F(xiàn)在慈氏在兜率天內(nèi)院,在兜率天的四千年之后就到人間成佛(兜率天的四千年是地球的五十七億六百萬年),三會龍華。有人說咱們現(xiàn)在不成功不要緊,現(xiàn)在修過佛的人,等彌勒來,龍華會上都把大家度脫。但是你要等五十七億六百萬年,這一段時間你要輪回六道,天堂地獄去轉(zhuǎn),那就不知道要經(jīng)過多少生死了。

  這三位大士作為法會的上首,因為這三位和凈土的緣特別深。首先是普賢菩薩,十大愿王導(dǎo)歸極樂!普賢行愿品》里頭說:發(fā)了十大愿的人,“是人臨命終時,最后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威勢悉皆退失,輔相大臣、宮殿內(nèi)外、象馬車乘、珍寶伏藏,無復(fù)相隨,唯此愿王不相舍離,于一切時引導(dǎo)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到已,即見阿彌陀佛”。一個人到了臨命終時,自己的六根都敗壞無用,自己的名望、威權(quán)、勢力、學(xué)問全等于零。所有的財寶、產(chǎn)業(yè)、心愛的珍品、可靠的親信,沒有一樣再能伴隨自己。當(dāng)此之時,唯有自身的愿王不舍離自己,在一切時中引導(dǎo)自己往生極樂,面見彌陀。一部《華嚴》最后歸到《行愿品》,《行愿品》導(dǎo)引我們發(fā)愿往生極樂。這就是一代圣教的指歸。普賢大士又說:“愿我(普賢)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我既往生彼國已,現(xiàn)前成就此大愿。”這就是法王長子普賢大士求生凈土的發(fā)愿文。大智文殊,諸佛之師,也發(fā)同樣的愿。他的愿文是五言,《文殊發(fā)愿經(jīng)》說:“愿我命終時,滅除諸障礙,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剎,生彼佛國已,成滿諸大愿,阿彌陀如來,現(xiàn)前授我記。”兩位大士都發(fā)大愿求生極樂。這兩位菩薩在會中列為上首,普讓大家崇仰文殊的大智、普賢的大行,見賢思齊,學(xué)習(xí)先圣。我們也要導(dǎo)引眾生同歸極樂。

  彌勒大士在《大寶積經(jīng)》中問佛:“若有眾生,發(fā)十種心,隨一一心,專念阿彌陀佛,是人命終當(dāng)往生彼國世界。世尊,何等名為十種心?由是心故當(dāng)?shù)猛藝澜纭?rdquo;這就是彌勒大士請佛開示念佛往生法門。而且本經(jīng)的后半部,佛把本經(jīng)囑咐給彌勒菩薩,并說這個經(jīng)是一切諸佛所贊嘆的廣大微妙法門,囑咐彌勒“汝等作大守護。為諸有情長夜利益…當(dāng)令是法久住不滅”。守是保守,護是護持,所以守護也即保護與護持的意思,現(xiàn)在上面加一個“大”字,這就超越常情,更有殊勝的涵義。簡單說這個“大”字有四義:(1)法大。這是釋尊唯說,普令眾生得度之法。(2)益大。普被三根,究竟方便,橫出三界,直證不退。(3)愿大。所以弘贊凈土之一言一行都會歸彌陀愿海。(4)智大。于此法門信受弘揚,實因希有智慧。彌勒接受世尊的囑咐,他必然在龍華會上演說本經(jīng),并且盡未來際常說本經(jīng)。

  “賢劫”,就是現(xiàn)今我們所在的劫。在這一劫中,這個世界有一千個佛相繼出世,這是非常希有的殊勝情況,所以叫做賢劫。有的劫里一尊佛也沒有。根據(jù)《佛祖統(tǒng)計》,第一個佛叫做拘留孫佛,第二個叫做拘那含牟尼佛,第三個迦葉佛,第四個釋迦牟尼佛,以后還有九百九十六個佛。但是這一個佛到下一個佛之間,間隔的時間很長,例如剛才說釋尊與彌勒之間是五十七億六百萬年,時間很長?梢娛澜缟嫌蟹鸬臅r候少,沒有佛的時候長!

  “及賢劫中一切菩薩。皆來集會”。賢劫中未來有九百九十六佛,現(xiàn)在還都是菩薩,他當(dāng)然包括在“皆來集會”的一切菩薩里面,并且還包括此外的一切菩薩。賢劫未來諸佛,全部蒞會聽法,也都和彌勒一樣,同受釋尊大悲慈父從衷的囑托,弘揚護持如來無上心寶——凈土法門,永為眾生照破長夜黑暗的明燈,普令離苦得樂,契入本有的寂光真凈(常寂光土強名為法身佛的國土)。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