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jīng)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九(6)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九(6)
卯二十、圣教不共(分二科) 辰一、舉頌言
諸惡者莫作,諸善者奉行,自調(diào)伏其心,是諸佛圣教。
這是第二十科「圣教」是「不共」于外道的,分二科,第一科是「舉頌言」,第二科「長行釋」。又分兩科,第一科「別釋頌」。分三科,第一科「諸惡莫作」,先解釋這個第一句。
辰二、長行釋(分二科) 巳一、別釋頌(分三科) 午一、諸惡莫作
此頌所明,謂如有一,于佛所證法毗奈耶獲得正信,于一切種、一切因緣、一切處所,所有惡行皆能斷滅;
「此頌所明,謂如有一,于佛所證法毗奈耶獲得正信」,是如有一個補特伽羅,他對于佛所證悟的法,所證悟的毗奈耶,「獲得正信」。「于一切種、一切因緣、一切處所,所有惡行皆能斷滅」,對于法與律得到「正信」是什么面貌呢?有什么好處呢?就是得到正信的這個人,對于一切種、一切因緣、一切處所,所有的惡行,他都能斷滅,有這種堪能性,這就是有「正信」的相貌。
《披尋記》六九三頁:
于一切種一切因緣等者:身語意行,名一切種;貪瞋癡惑,名一切因緣;依有情事處,及非有情事處,名一切處所。如前自釋(陵本十七卷五頁)。
「于一切種一切因緣等者:身語意行,名一切種」,這個身行、語行、意行,這叫做「一切種」,這是一切種類。身的一切行,語、意的一切行,也叫做一切種!肛澆_癡惑,名一切因緣」,這一切因緣是什么呢?就是一切有漏法成就的因緣,就是貪心瞋癡的迷惑煩惱,它是一切有漏法的因緣!敢烙星槭绿帲胺怯星槭绿,名一切處所」,就是在一切境界上面,發(fā)動這個貪瞋癡造罪,這個「名一切處所」,分兩類:一個是有情事、有情處;非有情的事,非有情的處,這叫做「一切處所」!溉缜白葬尅,前面「十七卷五頁」已經(jīng)解釋過了。
這個獲得正信的這個相貌,就是他能滅除身口意的惡,這是一個相貌。第二個相貌,就是在佛法里面,法、律里邊,他能發(fā)心「善受」,善者能也,他能夠秉受,學(xué)習(xí)這個戒律,他肯受持佛法中的戒律,也就是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敢作惡,所以他能夠受戒,他不是說我不重視形式,他不說這句話。
午二、諸善奉行(分二科) 未一、標
彼由三相奉行諸善。
前邊這兩節(jié)文,就是把這個「諸惡者莫作」,這一句頌解釋完了。現(xiàn)在是第二科「諸善奉行」,分二科,第一是「標」。
「彼由三相奉行諸善」,是他能夠,這個對于佛法有信心的這個人,他諸善奉行,都是什么善呢?有三相,三個相貌,也就是三類,他能夠遵循佛法中所說的善法。這是「標」,下邊第二科解「釋」。
未二、釋
謂善住尸羅,守別解脫清凈律儀,乃至受學(xué)所有學(xué)處。依增上戒學(xué),發(fā)增上心學(xué);依增上心學(xué),發(fā)增上慧學(xué)。
「謂善住尸羅」,說這一位對于佛法有信心的人,他的身口意能夠安住在戒律上面,這是「守別解脫清凈律儀」。這個「善住尸羅」,還能夠守護一條一條的這個清凈的戒律,還能守護不犯。「乃至受學(xué)所有學(xué)處」,這中間還有軌則圓滿,所行圓滿,于微小罪見大怖畏這一些,最后是「受學(xué)所有學(xué)處」,這一共是六條。這六條在〈聲聞地〉解釋得非常的詳細,說的很多!敢涝錾辖鋵W(xué),發(fā)增上心學(xué)」,這位對于佛法有信心的人,他能夠安住在清凈的戒法上面,所以叫做「依增上戒學(xué)」。這個「依」就是安住在這個戒法里邊,然后又繼續(xù)的努力,什么呢?「發(fā)增上心學(xué)」,他又發(fā)心在這個戒的基礎(chǔ)上,他又發(fā)心修學(xué)定,修學(xué)這個四禪八定!敢涝錾闲膶W(xué),發(fā)增上慧學(xué)」,他成就了這四禪八定之后,就以定為依止處,又發(fā)心學(xué)習(xí)這個「增上慧學(xué)」,就是毗缽舍那觀,就是修四念處了。
《披尋記》六九三頁:
彼由三相奉行諸善等者:此中三相,謂即三學(xué)。于戒學(xué)中總有六相,如〈聲聞地〉別釋應(yīng)知。(陵本二十二卷二頁)略不具說,故于文中置乃至言。
「彼由三相奉行諸善等者:此中三相,謂即三學(xué)」,就是戒、定、慧!赣诮鋵W(xué)中總有六相,如〈聲聞地〉別釋應(yīng)知。(陵本二十二卷二頁)略不具說」,這里簡略沒有完全說出來,「故于文中置乃至言」,有「乃至」這兩個字。
彼由此故,于所知境如實知見。
彼那位佛教的信徒,那位對于佛法有信心的人,「由此故」,由于有戒定慧三學(xué)的修行,所以他對于「所知境如實知見」,就是所知的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就是五蘊、六處、十八界這些事情,他能夠「如實」,如它的真實相而能知見,而不會自作聰明亂說一通,他不是。他就是從他學(xué)習(xí)佛所說的法語,從這里知道一些法相,又從這個戒定慧自己修行上,能夠知道佛所說的這一切法相,他能「如實知見」,這叫做諸善奉行,「諸善者奉行」。
午三、調(diào)伏自心(分二科) 未一、標
如是具足諸善法已,復(fù)由三相調(diào)伏自心。
「如是具足諸善法已」,下邊是第三科「調(diào)伏自心」,分二科,第一科「標」。是這位修行人,這樣子具足了,就是成就了戒定慧的善法以后,「復(fù)由三相調(diào)伏自心」,他又能有三種相貌調(diào)伏他的心。這是「標」,下邊解「釋」。
未二、釋
謂如實知故,能起厭患;由厭患故,能得離染;由離染故,能得解脫。
「謂如實知故,能起厭患」,就是他真實的認識了這個色受想行識,這個蘊處界的相貌,這個相貌是苦,是有大的過患的。所以「能起厭患」,所以他心里面能發(fā)動厭患心,對于這個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不起愛著心,把它厭患,就是厭惡它的過患。「由厭患故,能得離染」,由于他內(nèi)心里面厭惡,所以他就能遠離了,他不再染著這個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這個十八界,他不染著,不執(zhí)著它!赣呻x染故,能得解脫」,由于他能夠遠離了染污的執(zhí)著。這個染污,當然你在這些色受想行識上面,你有愛著心,你忿怒,這都是染污心,但是主要染污的根本,就是執(zhí)著他是真實的,這是一個根本的染污。你執(zhí)著他是如幻如化的,是不可得的,那就是破除了這個執(zhí)著真實性的染污了,就「能得解脫」,你就從這苦惱的境界里面解脫出來了,就得自在了,那么這叫做「調(diào)伏自心」,這是「自調(diào)伏其心」。
《披尋記》六九三頁:
復(fù)由三相調(diào)伏自心等者:此中三相,謂即厭患、離染、解脫。〈攝事分〉說:云何厭?謂有對治現(xiàn)前故,起厭逆想,令諸煩惱不復(fù)現(xiàn)行。云何離欲?謂由修習(xí)厭心故,雖于對治不作意思惟,然于一切染愛事境貪不現(xiàn)行,此由伏斷增上力故。云何解脫?謂即于此伏斷對治多修習(xí)故,永拔隨眠。(陵本八十五卷十一頁)義應(yīng)準知。
「復(fù)由三相調(diào)伏自心等者:此中三相,謂即厭患、離染、解脫」,這三種相。而這個「厭患」,你不是自然就會厭患,他也是有原因的。這個〈攝事分〉上解釋說,「云何厭?」怎么叫做厭惡呢?「謂有對治現(xiàn)前故,起厭逆想」,這還是由自己的修行,才發(fā)出來這樣的心理反應(yīng)!赣袑χ维F(xiàn)前故」,你修四念處的時候,四念處是能對治,他有力量,能改善他,你這個四念處的法門,在你心里面現(xiàn)前的時候,你不斷的這樣觀察的時候,你才起厭離想,你才起這個厭惡的這種出離作意,才起這種分別。
我以前也常說過,你若常常靜坐,你這個心情很明顯的會生出來,你常常靜坐,你就會有進步,有進步你就感覺這個身體輕松,有若無的樣子;你若是一有因緣一懈怠,這個身體就粗重了,它就不是有若無。你就從這里,你就生出來厭惡心了,原來這個身體是這樣子,「起厭逆想」,其他的一切事情,也都是這樣子。你常常修四念處的時候,你這個厭逆心就生出來!噶钪T煩惱不復(fù)現(xiàn)行」,一生這個厭逆心的時候,這些貪瞋癡,貪心就不生了,貪心不生了,瞋心也都不生了,這個愚癡心也是隨之減少了,「令諸煩惱不復(fù)現(xiàn)行」。
「云何離欲」?也就是「離染」,「謂由修習(xí)厭心故,雖于對治不作意思惟,然于一切染愛事境貪不現(xiàn)行」。怎么叫做遠離欲染呢?「謂由修習(xí)厭心故」,謂由于你修習(xí)四念處,修習(xí)止觀,就發(fā)出來厭心的緣故,就是「雖于對治不作意思惟」,雖然你這個時候,你這個四念處沒有在你心里面作意思惟,沒有四念處去活動,「然于一切染愛事境」,這個境界當前的時候,「貪不現(xiàn)行」,這個貪心它就不活動,它就不活動!复擞煞鼣嘣錾狭省梗@是由于你四念處調(diào)伏的心,斷了這個煩惱力量的關(guān)系,你常常這樣修,常常這樣修,它就會發(fā)生作用。說這個時候雖然四念處不現(xiàn)前,但是他就有厭離心,這個煩惱就不現(xiàn)前。
「云何解脫?謂即于此伏斷對治多修習(xí)故」,就是說你對于這個色受想行識上面,常常的修四念處,伏斷這個煩惱的關(guān)系,多多的修習(xí)緣故。「永拔隨眠」,就把這個愛染的種子,就把它拔掉了,就是由修四念處,最后的修無我觀,無常觀、無我觀,無我觀就是諸法空觀,你能深入的由有文字入于無文字,由有言說入于無言說,入于諸法實相這里了,所以就「永拔隨眠」。這一段文是〈攝事分〉說的,是「(陵本八十五卷十一頁)義應(yīng)準知」,這里說的這個厭患、離染、解脫的義,應(yīng)該準照〈攝事分〉那一段文去閱讀,你就會明白這里的意思了。
巳二、略辨義(分三科) 午一、標
復(fù)次今當略辯上所說義。
這是第二段,先是「標」,下邊第二段的解釋。
午二、釋
謂薄伽梵此中略示,三學(xué)學(xué)果顯自圣教不與他共。
這是這樣意思。這樣說這四句話,「諸惡者莫作 諸善者奉行 自調(diào)伏其心」,這三句話是「三學(xué)」的「學(xué)果」,就是戒定慧,你學(xué)習(xí)戒定慧,就會成就這樣的功德。這個最后一句「是諸佛圣教」,「顯自圣教不與他共」,不與外道所共有,是特別有這種功德,外道所無有的。
午三、結(jié)
當知是名此中略義。
當知是名此中的略義。
卯二十一、善調(diào)伏心(分二科) 辰一、舉頌言
難調(diào)伏輕躁,淪墜于諸欲,善調(diào)伏其心,心調(diào)引安樂。
這是第二十一段「善調(diào)伏心」,分二科,第一科「舉頌言」,第二科是「長行」的解「釋」。分二科,第一科「別釋頌」。又分二科,第一科「初半頌」,初二句頌。又分三科,第一科是「釋難調(diào)伏」,怎么叫做難調(diào)伏。
辰二、長行釋(分二科) 巳一、別釋頌(分二科)
午一、初半頌(分三科) 未一、釋難調(diào)伏
此頌所明,謂宣說心、若意、若識,長夜愛樂憒鬧雜處,于憒鬧處難得遠離,難可調(diào)伏。
「此頌所明,謂宣說心、若意、若識」,這里邊是佛開示我們,說我們的心,或者是意,或者是識,就是心、意、識!搁L夜愛樂憒鬧雜處」,從無始劫以來,在無明里大黑暗里面,我們的心、意、識就是愛樂這個憒鬧雜處這些境界,就是這種吵鬧的境界,能令人心亂的這個境界,就歡喜,歡喜這個境界!鸽s處」,這里邊混亂的境界,就歡喜這個境界,若不這樣子,心里面不舒服,所以「于憒鬧處難得遠離」。就算是我們相信佛法了,佛呵斥你不要去到那憒鬧處去,在那里活動,但是我們還是不愿意遠離這種境界,「于憒鬧處難得遠離」,還是不愿意,不容易遠離這憒鬧的地方,不容易。明白一點說,在家人居士這個生活境界,完全名為「憒鬧處」。
「難得遠離」,就是出家了,出家了就是遠離憒鬧處了,但是我們出家了以后這個境界,你能夠維持它與道相應(yīng),那叫做無憒鬧處,寂靜處;如果你沒能,這個出家寺院的境界,還和憒鬧處差不多,老是那很繁雜的境界,那與憒鬧處有何差別呢?它與你的戒、定、慧有增上緣嗎?有沒有增上緣?我們?nèi)羰遣粚W(xué)習(xí)佛法,你能知道這件事嗎?這是解釋這個難調(diào)伏,「難可調(diào)伏」。說是我學(xué)習(xí)了佛法,我知道這是不對,我需要愿意改造自己,但是不容易,還是「難可調(diào)伏」,你不容易把它調(diào)轉(zhuǎn)過來,不容易把這種顛倒妄想能調(diào)伏,能夠降伏住它,不容易!這個《瑜伽師地論》的這個作者,就是老老實實說話,就是從凡夫的境界開始宣揚佛法,這么說這件事。
未二、釋輕躁
雖強安處無間修習(xí)諸善法中,而不一向能住離貪、離瞋、離癡,亦不一向能住策舉、無掉、寂靜,然復(fù)疾疾還生有貪、有瞋、有癡、下劣、掉舉及不寂靜。
「雖強安處無間修習(xí)諸善法中」,這是第二科解釋這個「輕躁」,「難調(diào)伏輕躁」。這個「輕躁」怎么講呢?說是我相信佛說的話,好!我就決定遠離這個憒鬧處,我勉強的將自己安處在「無間修習(xí)諸善法中」。這「無間修習(xí)諸善法中」,不是在家人能辦得到的,你非要出家才可以,不間斷的修習(xí)善法中,我就這樣子把我安排在這個境界里邊。若是我們出家人,學(xué)習(xí)了多少年佛法以后,「在家也能修行」,你這句話說得對不對?是的!付灰幌蚰茏‰x貪、離瞋、離癡」,說是我勉強的使令我出家修行,但是我的心「不一向」,就是不是完全的能安住在遠離貪、遠離瞋、遠離癡的境界。
「亦不一向能住策舉、無掉、寂靜」,也不能完全的能安住在「策舉」,這個「策」就是鞭策自己,說我不能,不能我就是警策自己,憤就發(fā)憤,發(fā)憤忘食,努力的,這個「舉」就是有這個意思,我把我的道心發(fā)動起來!笩o掉、寂靜」,不要在色聲香味觸上掉動,不要在那里打妄想,使令我心遠離這個貪瞋癡這些憒鬧,使令我的心寂靜住。我這樣「亦不一向能住策舉、無掉、寂靜」,不能完全這樣。
「然復(fù)疾疾還生有貪、有瞋、有癡」,這是頭一句,前面那一句「不一向能住離貪、離瞋、離癡」,不完全是這樣子。那是什么樣子呢?就是安住在離貪、離瞋、離癡一段時間,那么心里面又疾疾的,又生出來這個貪、瞋、癡的活動,內(nèi)心里面又生出來這種心,這一句話。說「下劣、掉舉及不寂靜」,就是對那句話「亦不一向能住策舉、無掉、寂靜」,是對這一句話,不一向這樣子,那么就是心里面又「下劣」,前面是策舉,就是把這道心發(fā)動起來,這叫「策舉」;現(xiàn)在這個道心又「下劣」,又沈下去了,又軟弱了。這個「劣」就是沒有力量,是又「掉舉」,又是在這個五欲上活動,在那上虛妄分別,心里邊不寂靜,不寂靜住,這叫做「輕躁」,就是浮動,心里面老是動,你調(diào)伏它就是不容易。
未三、釋淪墜諸欲
雖強安處內(nèi)寂止中,長夜愛樂色聲香味觸故,于五欲境馳趣淪沒。
這是第三科「釋淪墜諸欲」,這是解釋那個第二句。第一句「難調(diào)伏輕躁」,解釋完了;現(xiàn)在解釋第二句「淪墜于諸欲」。
「雖強安處」,是因為初開始出家,是還有一點,對圣道還有一點誠心,還是勉強的把自己安處在「內(nèi)寂止中」,不向外攀緣,把心安住在內(nèi)心修止觀,修這個奢摩他和毗缽舍那,把這個心安住在里邊,不向外攀緣「寂止中」。但是「長夜愛樂色聲香味觸故」,因為無始劫來,一直的是愛樂這個色聲香味觸故,那個顛倒心力量大,「于五欲境馳趣淪沒」,所以你讓它安住在內(nèi)寂止中,它又跑了,它又跑到五欲境界里邊,「馳趣淪沒」,很快的又跑到,「趣」者往也,又跑到五欲境界里面,「淪沒」就陷溺在五欲的境界里邊,不能出來。這就叫做第二句「淪墜于諸欲」。這是把這二句頌解釋完了,初半頌解釋完了。
《披尋記》六九四頁:
而不一向能住離貪等者:此中略顯自心雜染愛樂相,廣如〈決擇分〉說應(yīng)知。(陵本五十一卷十二頁)
午二、后半頌(分二科) 未一、釋第三句
諸圣弟子,于如是等樂著雜染能生苦心,終不縱其令自在轉(zhuǎn),亦不隨順;數(shù)數(shù)思擇成辦遠離,恒修善法心一境性。彼由如是正定心故,能如實知;如實知故,能起厭患;由厭患故,能得離染;由離染故,能得解脫。
這是第二科解釋「后半頌」,就是「善調(diào)伏其心 心調(diào)引安樂」,解釋這個頌。分兩科,第一科解「釋第三句」,「善調(diào)伏其心」這一句。
「諸圣弟子」,很多的這些佛弟子,三寶弟子!赣谌缡堑取钩醢l(fā)心的這些圣弟子,對于這么多的「樂著雜染」,就歡喜這些雜染的色聲香味觸的事情!改苌嘈摹,自己調(diào)伏自己,把這個心安住在無貪、無瞋、無癡的境界,又跑到貪瞋癡的境界,就是這樣子,反復(fù)來來回回地。但是你常這么調(diào)他,你就會感覺到,就是對于,「于如是等樂著雜染能生苦心」,你樂著雜染,你就會能生很多的苦惱,你就會有這種感覺,「能生苦心」,知道是苦,感覺到苦,「能生苦心」。
「終不縱其令自在轉(zhuǎn)」,這個「終」就是長時期的意思。這位初發(fā)心的這位佛教徒,在寺院里面修行,他就是「終」,就是長時期的用圣道來調(diào)這個心!覆豢v」,不放縱這一念心!噶钭栽谵D(zhuǎn)」,「縱其令自在轉(zhuǎn)」,「不縱其令自在轉(zhuǎn)」!缸栽谵D(zhuǎn)」,這個放逸的心,就自由地這么樣在五欲上虛妄分別,叫「自在轉(zhuǎn)」。現(xiàn)在我一定要把他拉過來,叫他不自在轉(zhuǎn),用這止觀把他拉轉(zhuǎn)回來。
「亦不隨順;數(shù)數(shù)思擇成辦遠離」,而不隨順他,他就是,他要到貪瞋癡的境界去,把他拉回來,不隨順他。「數(shù)數(shù)思擇」,就是一次又一次地思惟觀察,修這四念處,「思擇」。「成辦遠離」,就是對這遠離憒鬧,這個遠離憒鬧,說是你到寺院里面住,出家了就是遠離了社會上的憒鬧,那是外表的;現(xiàn)在你內(nèi)心里面要遠離憒鬧,就是要用四念處來調(diào),這個成辦了遠離,就是內(nèi)心里面也遠離了!负阈奚品ā,時時的修學(xué)善法,時時的修學(xué)四念處。「心一境性」,心安住在一個境界,就安住在念處這里修學(xué)止觀。
「彼由如是正定心故,能如實知」,這一位發(fā)心的這位修行人,初發(fā)心這時候最難,他終究有一天心里面調(diào)伏了!刚ā,心里面安下來了,再不回去了,不回到貪瞋癡的境界去了!刚ㄐ墓,能如實知」,能如實地知道這個色受想行識是苦,是有大患的!溉鐚嵵,能起厭患」,就能發(fā)起厭離心!赣蓞捇脊剩艿秒x染」,就不執(zhí)著了,就遠離貪瞋癡了!赣呻x染故,能得解脫」,就得圣道了。這是「善調(diào)伏其心」這一句。
未二、釋第四句
彼既如是善調(diào)伏心盡苦因故,于現(xiàn)法中得安樂住,當來眾苦亦得永盡。
「彼既如是善調(diào)伏心盡苦因故」,這下面第二科解「釋第四句」,就是「心調(diào)引安樂」,就是這一句!副恕鼓俏恍扌腥耍热贿@樣地,他能善巧方便地調(diào)伏自己的心,「盡苦因故」,滅除色受想行識生起的因緣,就是執(zhí)著心,執(zhí)著真實有這個心!赣诂F(xiàn)法中得安樂住」,就是在現(xiàn)在,不是將來,他就能夠得安樂住,心能離一切相了,就得安樂住,心能離一切相了,就是不與萬法為伴侶了!府攣肀娍嘁嗟糜辣M」,他現(xiàn)法中心里面能離一切相,就是能離眾苦,將來也是離眾苦的,他不會再像以前那么流轉(zhuǎn)生死了。這是「心調(diào)引安樂」,這一句解釋完了。
巳二、略辨義(分三科) 午一、標
復(fù)次今當略辯上所說義。
這是第二科,先「標」。
午二、釋
謂薄伽梵此中略示,能不隨順長夜流轉(zhuǎn)左道之心,及不隨順所得勝利。
「謂薄伽梵此中略示,能不隨順長夜流轉(zhuǎn)左道之心」,這個頌表示說這一位佛教徒,他不隨順長夜流轉(zhuǎn)生死的違背圣道的這個心!缸蟮馈,「左」就是違背,違反圣道的心,他不隨順違反圣道的心,他隨順圣道的心,不隨順違反圣道的心,這樣子就是不顛倒了!讣安浑S順所得勝利」,不隨順違背圣道的顛倒,有什么好處呢?能得到「勝利」,就是那最后一句,「心調(diào)引安樂」。前三句,就是「不隨順長夜流轉(zhuǎn)左道之心」;最后一句,就是「不隨順所得勝利」。
午三、結(jié)
當知是名此中略義。
卯二十二、善知心相(分二科) 辰一、舉頌言
于心相善知,能餐遠離味,靜慮常委念,受無染喜樂。
這是第二十二科「善知心相」,分兩科,第一科是「舉頌言」。下面第二科是「長行」解「釋」,分兩科,第一科「別釋頌」。分兩科,第一科解釋第一句,「于心相善知」。
辰二、長行釋(分二科) 巳一、別釋頌(分二科) 午一、釋初句
此頌所明,謂如有一有學(xué)見跡,能善了知止、舉、舍相。
「此頌所明,謂如有一」,有一個補特伽羅,這位補特伽羅是什么樣的人呢?「有學(xué)見跡」,他不是凡夫了,是有學(xué),就是見跡,就是初果圣人了,他見到圣道了。這個「跡」就是痕跡,在路上走,在道路上現(xiàn)出一步一步的痕跡,從這痕跡就能找到,你到什么地方住,你在什么地方住。這等于是個譬喻,譬喻這個佛說的法語,這語言文字里面有義,語言文字是能詮顯的,詮顯這些道理。這個「見跡」,就是見語言文字所詮顯的義,就是見道了,這樣意思,這位是已經(jīng)得圣道的初果圣人。
「能善了知止、舉、舍相」,這個「于心相善知」,心的相貌他能知道,什么是心的相貌?就是他能夠了知心的止相,心的舉、舍的相貌,能了知這件事。能了知「止」相,就是心里面,由這個內(nèi)住、等住、安住、近住,那個九心住,就是止相,心里面原來在這個境界上流動的、顛倒的這種相停下來了,這叫做「止」相。
這個「舉」剛才也講過,你修止的時候,修、修、修的時候,心就沈沒了,心雖然沒有顛倒妄想,但是所緣境不分明,心就陷沒了,心里面的所緣境沒有了,就叫做沒,沈沒。沈沒這時候,沒有所緣境的時候,就不是奢摩他了,所以這時候怎么辦?要「舉」,要把你這明了性發(fā)動出來,就是這個所緣境要現(xiàn)前,明明了了地安住在所緣境上;蛘咝夼徤崮怯^,修、修的時候不能修,心里不修了,那也不行,你要發(fā)動起來,這個「舉」就是發(fā)動,發(fā)動你的止和觀,發(fā)動起來。
這個「舍」是什么呢?就是若是心里面有掉舉,應(yīng)該修「止」;心里面若沈沒,應(yīng)該「舉」,發(fā)動起來修觀。你這樣子止而后觀,觀而后止,終究有一天,心里面明靜而住成功了,這時候,你就再不要「舉」,也不要再「止」,就聽其自然的明靜而住,那就叫做「舍」。這個「舍」是心平等性,心正直性,無功用住性,叫做「舍」。后邊有解釋。
這位得須陀洹的圣人,他能了知,從佛的法語上也了知,從他自己用功修行上他也了知,心的止相、舉相、舍相,知道這件事;什么時候應(yīng)該修止,什么時候應(yīng)該修舉,什么時候應(yīng)該修舍,要知道這個心相。
《披尋記》六九五頁:
能善了知止舉舍相者:謂奢摩他品所緣相及因緣相,是名止相;若由凈妙所緣境界策勵其心,及彼隨順發(fā)勤精進,是名舉相;若由所緣令心上舍,及于所緣不發(fā)所有太過精進,是名舍相。如〈聲聞地〉說應(yīng)知。(陵本三十一卷八頁)有學(xué)見跡,覺分俱行,于此諸相,知無顛倒,名善了知。
「能善了知止舉舍相者:謂奢摩他品所緣相及因緣相」,這后邊有解釋,但是這個地方說幾句也好。這個奢摩他品,什么叫「止相」呢?就是由奢摩他來說,它有「所緣相」,一定要有所緣境,你沒有所緣境,這個奢摩他就是不能修了。這個「因緣相」是什么呢?這個因緣相,就是毗缽舍那是奢摩他的因緣,下邊〈聲聞地〉是這么解釋,為了這個奢摩他,學(xué)習(xí)奢摩他能夠成功,能夠清凈,得到清凈奢摩他的關(guān)系,奢摩他所熏習(xí)的心去修毗缽舍那觀,你這樣修,就能令奢摩他得清凈,所以毗缽舍那是奢摩他的因緣,后面有這么解釋。
毗缽舍那也是一樣,他也有所緣相,他也有因緣相。所緣相也是他的所觀境,這因緣相呢?就是奢摩他是毗缽舍那的因緣相,就是為求毗缽舍那能夠成功,你需要在所緣境上修奢摩他,這樣修,用奢摩他作毗缽舍那的因緣,用毗缽舍那作奢摩他的因緣,這就是又修止,然后要修觀,修觀然后要修止,就是互相有成就,那么就成功了,這樣意思。不是就是一味地修止,不是這個意思;也不是一味地修觀,不是的。他們兩個互相增上,那叫做「因緣相」,「是名」叫做「止相」。
「若由凈妙所緣境界策勵其心,及彼隨順發(fā)勤精進,是名舉相。」心里沈沒了,就是要昏沈了,沈沒和昏沈有輕重的不同,不感覺到昏沈,但是所緣境不分明了,這叫做沈沒;完全失掉了所緣境,心里面這個了知性都沒有了,那就是昏沈了。這個時候,你應(yīng)該修「舉」,怎么樣修舉呢?就是緣一種「凈妙所緣境界」,清凈微妙的境界,要觀察光明,觀察佛的光明相,這些事情。這樣境界「策勵其心」,這樣子就把你這沈沒的心發(fā)動起來了,叫「策勵其心」。「及彼隨順發(fā)勤精進」,隨順此意,隨順止,或者隨順觀,你精進努力地這樣用功,「是名」叫做「舉相」。
「若由所緣令心上舍,及于所緣不發(fā)所有太過精進,是名舍相!惯@個「上舍」,不是說我們不苦不樂叫做舍,不是這個;是你用功修行的時候,修止、修觀,修觀又修止,這個時候使令心里面清凈、無著,也不昏沈,也不掉舉,明靜而住的時候,那叫做「上舍」。「及于所緣不發(fā)所有太過精進」,太過精進就又偏了,就偏于容易掉舉!甘敲菇凶觥干嵯唷埂!溉纭绰暵劦亍嫡f應(yīng)知。(陵本三十一卷八頁)」。
「有學(xué)見跡,覺分俱行」,你這個心和這個「覺」,就是無我、無我所的智慧同時活動!赣诖酥T相,知無顛倒,名善了知」,「能善了知止、舉、舍相」,是這樣子。
午二、釋后三句(分二科) 未一、標四功德
由此因緣,得四功德。
這下面第二科,解釋后邊的三句,「能餐遠離味 靜慮常委念 受無染喜樂」,這是后邊的三句。分兩科,第一科「標四功德」。
「由此因緣」,由于這位圣者知道止、舉、舍、相的因緣,他就得到四種功德。這是標,「標四功德」。第二科「配釋其相」,分四科,第一科「餐遠離味」。
未二、配釋其相(分四科) 申一、餐遠離味
謂心住一緣,遠離粗重,能善受用身心安樂,是初功德。
「謂心住一緣」,這是說這位圣者,他的心安住在一個所緣境上的時候,他這個止成就了,最低限度有未到地定了。他「遠離粗重」,他這個時候,他的身心就是遠離了粗重的身心,身也不粗重,心也不粗重了,就是身體到了未到地定有輕安樂,所以遠離了粗重,那種粗劣、沉重的感覺沒有了,身體輕微,有若無的樣子!改苌剖苡蒙硇陌矘贰梗@個時候能夠善巧的,能夠很好的受用這個身心的安樂,有輕安樂了,身安樂、心安樂,能有這樣享受了!甘浅豕Φ隆,這是有四個功德,是第一個功德。
申二、能獲靜慮
又凈定心盡所修故,如所修故,能正審慮諸法道理,獲得內(nèi)法毗缽舍那,是第二功德。
這第一個功德「遠離粗重」,實在就是止的功德,他得到奢摩他的止了,欲界定還不算,還不及格,要成就未到地定以上,這才有止的分,才算是止,成就了一分了,是第一個功德。
「又凈定心盡所修故」,又你在奢摩他里邊,這個清凈的定,心里邊能夠「盡所修」,能夠「如所修」,這就是毗缽舍那,這盡所有性、如所有性。這如所有性,就觀察無常、無我、畢竟空寂、無我所,這就是「如所有性」;這「盡所有性」,就是其他的緣起觀,其余一切的緣起觀,那叫做「盡所有性」,這就是修毗缽舍那觀!竷舳ㄐ摹梗氵@個清凈的,當然這時候,在未到地定里面,你這正念現(xiàn)前的時候,這貪瞋癡是不現(xiàn)前的,所以你這個定,你這個止里面是清凈的。用這樣的清凈心,去做「盡所有性」的觀察,做「如所有性」的觀察,你能這樣觀察的「故」!改苷龑彂]諸法道理」,你這個時候,你有能力了,你有這個堪能性了,「能正審慮」,能正確地,沒有錯誤地,沒有顛倒地,「審慮」也就是觀察諸法的道理,觀察色無常、無我、無我所,受想行識無常、無我、無我所,能觀察他是畢竟空寂的。因為你有這樣的能力了,「獲得內(nèi)法毗缽舍那」,那你就是在奢摩他上成就了毗缽舍那的智慧了,這就叫「是第二功德」,一共有四個功德,現(xiàn)在是第二功德。
《披尋記》六九五頁:
獲得內(nèi)法毗缽舍那者:謂依內(nèi)心奢摩他故,于諸法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是名內(nèi)法毗缽舍那。
「獲得內(nèi)法毗缽舍那者:謂依內(nèi)心奢摩他故,于諸法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這個「能正思擇」,就是觀察諸法的如義,「能正思擇」,觀察諸法的緣起相;「最極思擇」,觀察諸法的真如義!钢鼙閷に迹鼙樗挪臁,這個「正思擇」也具足這個周遍尋思、周遍伺察;「最極思擇」也具足周遍尋思、周遍伺察。這個「尋」和「伺」有粗細的不同,周遍地、概略地去思惟觀察,「周遍伺察」,就是深微地去觀察,詳細地去觀察了。不管是觀緣起法也好,觀緣起畢竟空也好,都有這種差別。這樣觀察,「是名內(nèi)法毗缽舍那」,這個「獲得內(nèi)法毗缽舍那」,這句話是這樣意思。
申三、能常委修
彼由如是清凈止觀為依止故,于所修習(xí)菩提分法,勇猛無間,能常修習(xí),能委修習(xí),無懈無憚,是第三功德。
這下面第三科「能常委修」!副擞扇缡恰,說是這位修行人,他能這樣地清凈的「止」,清凈的「觀」,他成就了止和觀,以此「為依止故」!赣谒蘖(xí)菩提分法,勇猛無間,能常修習(xí)」,他所修習(xí)的三十七菩提分,也就是四念處,當然這時候和凡夫的四念處可是不同了,他這時候已經(jīng)得圣道了!赣旅蜔o間」,他那個力量很勇猛地。是不間斷地,這就是「!梗褪恰改艹P蘖(xí)」,能夠不間斷地修習(xí),沒有事情能擋住他的。
我們?nèi)羰?hellip;,我們現(xiàn)在就是,那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沒有到那個時候,一有點兒事情,就要寫個告假條,不能常修習(xí)圣道,就是說我有病了,不能不看醫(yī)生,就是這樣子,還是有事情,要出去走走。但是你若得了圣道以后,得了初果以后,不是這樣子的,他這個忍力特別強。我們沒得圣道的人,忍力不夠。得了圣道以后,他這忍力特別強,你有什么問題,他這正念一起來的時候,沒有這件事。所以那洞山禪師,看那洞山禪師語錄上,他的母親給他來信,叫他回家看看母親,他就是不回去。我當時看,哎呀!怎么不回去看看母親,但是我看這洞山禪師語錄上,這洞山禪師了不起,那個法語說得了不起,F(xiàn)在這里說這個圣人,他能「勇猛無間,能常修習(xí)」圣道,能常修習(xí)圣道的。
「能委修習(xí)」,這「!埂ⅰ肝惯@兩個字,「!故遣婚g斷精進的意思,這個「委」是微細的、周遍的、微細的去修習(xí),而不是粗略的!笩o懈無憚」,他不懈怠,也沒有恐怖,也不害怕。這是觀察色不可得,受想行識不可得,我們沒有真實修這種觀的時候,在文字上這樣分別,也可能不感覺什么;但是你真實這樣觀的時候,「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這時候是什么境界?你怕不怕?但是這個圣人,他沒這個意思,「無懈無憚」,能夠到這個境界。「是第三功德」,這是這句。
《披尋記》六九五頁:
能常修習(xí)能委修習(xí)等者:謂由無間方便,名常修習(xí);若由殷重方便,名委修習(xí)。如次說名無懈無憚。
這樣意思。
申四、獲正念等及受用樂
彼由如是無懈憚心,獲得第一正念正知心善解脫,又能受用解脫喜樂,及無染樂,于現(xiàn)法中得安樂住,是第四功德。
這個人成功了,這是第四科,前面那第三個功德說完了,現(xiàn)在說第四個功德。這個頌的第四句「受無染喜樂」,解釋這一句。
「彼由如是」,彼那個修行人,像這樣的「無懈」無「憚」,得到這樣清凈心了。「獲得第一」,他成就了最殊勝的,「正念正知心善解脫」,心里面明明了了地正知,這個反省的力量也非常大,這個「正知」是反省的力量,檢查自己對不對,如果有錯誤,趕快地調(diào)整過來,那叫做正知。這個「正念」就是你修行的法門,明了的顯現(xiàn)在心里面,叫做「正念」。現(xiàn)在這位修行人,他成就了最殊勝的「正念正知心善解脫」,這愛煩惱、見煩惱都沒有了。「又能受用解脫喜樂」,解脫了愛、見煩惱,這個時候的喜樂!讣盁o染樂,于現(xiàn)法中得安樂住」,不是將來!甘堑谒墓Φ隆。
《披尋記》六九六頁:
獲得第一正念正知等者:阿羅漢果具足成就六恒住法:謂眼見色已乃至意了法已,無喜無憂,安住上舍,正念正知。彼于爾時領(lǐng)受貪欲、瞋恚、愚癡,無余永盡,是名第一正念正知心善解脫。受用第三靜慮離善樂故,是名解脫喜樂。受用第四靜慮舍念清凈寂靜無動樂故,名無染樂。如是于現(xiàn)法中領(lǐng)受安樂,亦即名為現(xiàn)法樂住。
「獲得第一正念正知等者:阿羅漢果具足成就六恒住法」,「六恒住法」是什么呢?「謂眼見色已乃至意了法已,無喜無憂,安住上舍,正念正知」,這就叫六恒住法。這是《雜阿含經(jīng)》說的,就是眼見色以后,耳聞聲以后,乃至到你的第六意根,第六意識了法已,「無喜無憂」,滿意的心里也不喜,不滿意的心里也無憂。「安住上舍」,他的心安住在無執(zhí)著的境界,無著的境界,外面一切一切冷暖的境界,對他完全是等于零了,不能影響他,沒有壓力了,安住在上舍,就是最殊勝的,無所執(zhí)著的境界!刚钫,他的心里面有正念、有正知的功德!副擞跔枙r領(lǐng)受貪欲、瞋恚、愚癡,無余永盡」,就是全部地,沒有剩余地,完全地消除了,「是名」叫「第一正念正知心善解脫」,這是這阿羅漢的境界。
「受用第三靜慮離喜樂故,是名解脫喜樂」,他受用了第三靜慮,初禪、二禪、第三禪的靜慮,「離喜樂故」,遠離了初禪、二禪里面的喜,但有樂,離喜之樂。這個樂,就是三界里面樂是最殊勝的境界了!甘敲饷撓矘贰,這個「解脫喜樂」,「又能受用解脫喜樂」是這么講法!甘苡玫谒撵o慮舍念清凈寂靜無動樂故,名無染樂」,這「無染樂」這么講,是指第四禪說。受用這個第四靜慮是「舍念清凈」,這個「舍」就是舍掉了三禪的樂,心里面無所執(zhí)著,他這個念明明了了的清凈,沒有這些染污了,沒有這些苦、樂、憂、喜這些事情,這時候也沒有出入息了,這是清凈的!讣澎o無動」,苦、樂、憂、喜、出入息都是動,沒有這些動,沒有這些動的清凈樂,「名無染樂」。「及無染樂」,是指四禪說,前面「解脫喜樂」指三禪說,「無染樂」指四禪說。
「如是于現(xiàn)法中領(lǐng)受安樂,亦即名為現(xiàn)法樂住」,「現(xiàn)法樂住」就是四禪,這是第四個功德。這樣解釋這四句話,「于心相善知 能餐遠離味 靜慮常委念 受無染喜樂」,這是圣人的境界。
巳二、略辨義(分三科) 午一、標
復(fù)次今當略辯上所說義。
這是第二科「略辨義」,先是「標」。
午二、釋(分二科) 未一、標
謂薄伽梵此中略示,于相善巧四種功德。
這第二科解「釋」,分兩科,第一科「標」!赣谙嗌魄伞,就是「于心相善知」的善巧之后有四種功德。這是「標」,第二科是「列」。
未二、列
謂奢摩他所作,毗缽舍那所作,無懈憚所作,到究竟所作。
午三、結(jié)
當知是名此中略義。
「此中略義」是這樣意思。
- 上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九(5)
- 下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九(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三(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8)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2)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jīng)》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jīng)》開經(jīng)偈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jīng)》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jīng)弘傳序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jīng)》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jīng)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圓覺經(jīng)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圓覺經(jīng)概說
- 《大寶積經(jīng)》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楞嚴經(jīng)的由來故事
- 佛經(jīng)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jīng)》講記
- 念地藏經(jīng)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jīng)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nèi)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jīng)》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jīng)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jīng)是大乘經(jīng)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jīng)》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jīng)》偈頌:人生在世間,應(yīng)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jīng)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jīng)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jīng)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jīng)》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jīng)·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jīng)》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誰翻譯的?心經(jīng)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jīng)注音版
- 法華經(jīng)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jīng)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jīng)》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jīng)》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zhuǎn)的解讀
- 《心經(jīng)》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jīng)》
- 《父母恩重難報經(jīng)》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jīng)》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jīng)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jīng)·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jīng)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jīng)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jīng)注音版
- 從《壇經(jīng)》片段,瞻仰學(xué)習(xí)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
- 妙法蓮華經(jīng)全文
- 地藏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白話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楞嚴經(jīng)注音
- 金剛經(jīng)原文
- 華嚴經(jīng)原文
- 金剛經(jīng)譯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原文
- 華嚴經(jīng)譯文
- 地藏經(jīng)譯文
- 心經(jīng)講解
- 心經(jīng)譯文
- 南懷瑾:《金剛經(jīng)說什么》
- 六祖壇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譯文
- 六祖壇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講解
- 楞嚴經(jīng)譯文
- 金剛經(jīng)講解
- 大般涅槃經(jīng)原文
- 俱舍論原文
- 地藏經(jīng)講解
- 地藏經(jīng)譯文
- 楞嚴經(jīng)原文
- 楞伽經(jīng)譯文
- 涅槃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譯文
- 瑜伽師地論白話文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解深密經(jīng)原文
- 阿彌陀經(jīng)原文
- 地藏經(jīng)白話文(王智隆居士)
- 成唯識論原文
- 維摩詰經(jīng)譯文
- 大般涅槃經(jīng)白話文
- 華嚴經(jīng)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