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三十二(5)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三十二(5)
玄三、無量
如是所有一切身分,風聚所隨,風聚所攝,風聚藏隱,無量風聚,于中積集。
「如是所有一切身分,風聚所隨,風聚所攝」,全部的身體不管那一部分都有風聚隨順那里出入,都有「風聚所攝」,屬于這個風聚的。「風聚藏隱」也在那里藏著,隱藏在那里!笩o量風聚于中積集」這個身體每一部分它都有風,這么多。
如妒羅綿或迭絮等,諸輕飄物。于是諸相而起勝解。
「如妒羅綿」這妒羅綿是什么呢?就是那個柔軟的花草,叫做「妒羅綿」;蛘呤悄颈镜、或是草本的花,這花柔軟都叫做妒羅綿!富虻醯取,這個「迭」我查字典上,和這個文的義不合,要加個毛字呢,就可以了。加個毛字就是特別微細的毛布做的手巾叫做「迭」。「絮」呢,就是柳花,柳樹的花,柳絮。這些東西「諸輕飄物」,妒羅綿也好,迭也好,絮也好,都是輕飄物!赣谑侵T相而起勝解」這些輕飄物,為風所動,你就知道那是有風。
這是阿那波那念法門的學習情況,昨天這一段文是講過了!溉缡撬幸磺猩矸帧梗@個生命體的一切的部位都是風聚所隨逐的,到處都有風,「風聚所攝」是風所統(tǒng)攝的。這個風在身體里面運行,就可以使令這個身體,成為一個靈活的一種生命體,所以是它所統(tǒng)攝的;如果它不動了,這個身體就結束了,所以是「風聚所攝」!革L聚藏隱」它在這個身體到處都有風的藏隱,藏隱在一切處,是「無量的風聚于中積集」,這個風實在就是通常所謂氣,氣血的這個氣,在生命體里面倒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妒羅綿、或迭絮等,諸輕飄物。」這個身體,這個風在身體里邊,就像是輕飄物那樣子,非常的靈活!赣谑侵T相,而起勝解!惯@個阿那波那念,你學習這個法門的時候,你可以在這么多的相狀上起觀想,這是辨品類。下邊第三科是修念住,分三科,第一科于內。
地三、修念住(分三科) 玄一、于內
彼若于內入息、出息流轉不絕,作意思惟,爾時名為,于其內住循身觀。
「彼若于內入息、出息流轉不絕」,這是那個人他的體內的入息和出息,「流轉不絕」就是流動不斷,不斷的在流動。「作意思惟」,這位禪師就這樣的作意,思惟這個出入息在流動!笭枙r名為,于其內身住循身觀」,你這樣子觀察呢,能使令你的心寂靜、不散亂。
玄二、于外
若復于他死尸骸中,青瘀等位。入息、出息流轉斷絕,作意思惟,爾時名為,于其外身住循身觀。
「若復于他死尸骸中,青瘀等位」。這是第二科,于外!溉胂、出息流轉斷絕」,這是說,這個人生命結束了,身體變壞了,那么去觀察他的身體呢,就是他的入出息不活動了,那么「作意思惟」呢,「爾時名為,于其外身住循身觀」。
玄三、于內外
若復于自臨欲死時,而起勝解。
這是第三科,于內外。若是這位禪師,對于他自己臨欲死亡的時候,他這個時候,他還是修這阿那波那念,他要再觀想,觀想這個內,這個身體,這個氣息的情況,那當然這是內。
或于已死,入息、出息無有流轉,而起勝解。
或者這個人,這個禪師的功夫很高,他自己已經死掉了,他還能夠觀察這個入息、出息不流轉的情況,他作如是觀,那么這就是于外了。
或于未死,入息、出息無有流轉,而起勝解。
或者這位禪師,是對于這個生命體還沒有死亡的時候,他的入息、出息就不動了,沒有出入息了,那么作這樣的觀想。沒有死,那么這就是內;沒有出入息就是外,所以于內外,這是兩種觀想。沒有死亡,怎么會沒有出入息呢?如果是得到了色界第四禪,那當然就是沒有出入息,那他并沒有死亡;或者是在母腹中,在胎藏的時候,那也是沒有出入息。
由法爾故,爾時名為,于內外身住循身觀。
這是「由法爾故」,就是你修行到那個程度,自然是這樣子。在心里上說呢,這修行人他不愿意有出入息,感覺到有出入息也是一個打閑岔的事情,可是沒有到那個程度,它就是要有出入息,那么一直到三禪都有出入息;小孩子沒有出胎的時候,那時候也是沒有出入息。這個情形是「法爾故」自然是這樣子,「爾時名為,于內外身住循身觀」。這是第三科。
地四、顯加行
遍于一切正加行中,應修如是上品助伴、上品所攝,無倒加行。
這是第四科顯加行,也等于是贊嘆的意思!副橛谝磺姓有兄小梗@位禪師普遍于一切加行中。這是三十二卷,前邊三十一卷初有這九種加行,這是遍于一切正加行里面,這就是九種正加行里面,九種里面有一個加行叫「正加行」。但是這里面是說,所有的九種加行,都名為正加行!笐奕缡巧掀分椤梗銘搶W習前面說的阿那波那念這個加行。這個「助伴」呢,就是為心作助伴,因為你沒得圣道,沒有與第一義相應,心是有助伴的。「上品所攝,無倒加行」,這個加行是屬于上品的,是最正確的,沒有錯誤的一種修行。
《披尋記》一○五九頁:
遍于一切正加行中等者:如說阿那波那念所緣,若是處轉,若乃至轉,若如所轉,若時而轉,于此一切,由安住念,能正隨行,能正了達,如是加行有如是相。(陵本二十七卷七頁)。此說一切正加行,義應準知。即于此中修習如前勝解,說名上品助伴,上品所攝,無倒加行。
「遍于一切正加行中等者:如說阿那波那念所緣,若是處轉」!甘翘庌D」,就是出入息:就是由臍至鼻,這叫出息;由鼻至臍,這是入息。這個出入息就在這個地方流動,這叫「是處轉」。「若乃至轉」,「乃至」:就是這個出息,是由臍能到鼻,這就是「至」;這個入息呢,是由鼻到臍,臍是它所至的地方。當然這是初開始用功的時候,就是這個境界;若是久了的時候,這個入息能到腳趾頭,那個境界就微細了,這是「若乃至轉」!溉羧缢D」,這入息的情況,和出息的情況,如其自然地活動,你不要控制它,你不要叫它長、叫它短,都不要,要「如所轉」。
「若時而轉」就是你修這個入出息,稍為地有一點相應的時候呢,就會出現你不修行的時候沒有的境界。這是什么呢?這譬如說出息:出息本來是由臍至鼻,叫出,但出出就不出了,但它沒有入,也沒有入息,這中間還有個內出息,那么這就是有這樣的情形。這入息是由鼻至臍,這是入息,可是入入以后就不入了,但是也沒有出,這中間有一個內入息。你若是用功有多少相應的時候,這個內出息,和內入息,就很分明的出現了。這樣子呢,有出息,也有內出息;有入息,也有內入息,這叫作「若時而轉」。你若是有多少相應的時候,這個內入息和入出息會長,所以知息出、知息入;知息長、知息短,十六勝行里面有這件事,這叫作「若時而轉」。
「于此一切,由安住念,能正隨行」!赣诖艘磺小,就是前面說的這幾個,「若是處轉、若乃至轉、若如所轉、若時而轉」!赣砂沧∧睢,因為你能夠安住在出入息上,正念分明的話呢,這是「能正隨行」就是隨著出入息這樣子,沒有其他的散亂、掉舉,也沒有昏沈,你就隨時這樣子做;如果你散亂了,心跑到別的地方去了,就不隨行了,F在能安住在正念呢,你能這樣作!改苷诉_,如是加行有如是相」,那個時候,是由于你自己用功就會明白,這個修行有這樣的相貌。我不是聽別人講,也不是看書本,是由你自己用功,知道這件事,認識這件事的相貌,就是「能正了達,如是加行有如是相!骨懊孢@一段文是(陵本二十七卷七頁)我們已經學過了。
「此說一切正加行,義應準知!惯@里說的正加行,「遍于一切正加行中」,這個正加行的義,應該準照二十七卷那一段文,就明白它的義了!讣从诖酥行蘖暼缜皠俳,說名上品助伴」,即于此阿那波那念的法門里面,你就修習這樣的觀想,「如前勝解」像前面的數息觀,所說的那個勝解,也就是這里邊說的這一段文,「說名上品助伴」這就叫作「上品助伴」,也就是這是個最殊勝的法門!干掀匪鶖z無倒的加行」,這是最殊勝的一個修行的方法。
天二、例同前
所余一切如前應知。
這是正加行,或者說這是無倒加行,一共九種加行,這里說出來一種無倒加行。其余的呢,和前面三十一卷初那里面說的應該知道。
午二、正修行(分三科) 未一、標
如是所有初修業(yè)者,蒙正教誨修正行時,安住熾然正知具念,調伏一切世間貪憂。
這一科是前面如應安立修習作意那個地方,分二科,第一科總征,第二科是別釋。別釋里邊分三科,第一科就是正教誨,教我們修厭離相、欣樂相、過患相、光明相、還有了別事相,很多很長,這是正教誨,這是第一科。第二科就是現在這一科正修行,分三科,第一科就是標。
「如是所有初修業(yè)者」,像前面這一大段文說的這個法門,所有初修業(yè)的人,就是初開始坐禪的人,「蒙正教誨」他蒙受善知識的教誨,他就開始努力修行的時候!赴沧肴徽吣睢梗沧≡谒壘成,很勇猛、很努力的這樣做,他有正知、有正念。他這個正知也具足了正念的話呢,「調伏一切世間貪憂」世間的貪、世間的憂都被調伏了。心里也不貪、也不憂,就是得自在了。這一段是標,下面就是解釋。分三科,第一科解釋這個熾然。
未二、釋(分三科) 申一、熾然
若于如是正加行中,恒常修作、畢竟修作、無倒作意,非喧鬧等所能動亂,是名熾然。
「若于如是正加行中,恒常作意」,不懈怠,常是這樣用功,早晨起來就這樣用功,乃至到晚間睡覺之前也是這么用功。「畢竟修作」,就所有的時間完全都是用在修行上面。「無倒作意」,沒有顛倒妄想這種分別!阜切[等所能動亂」,你能這樣長時期用功,雖「喧鬧」這種喧嘩吵鬧的境界不能動亂你,就是在動亂的境界你不動亂,你另有一個世界。「是名熾然」這就表示你非常殊勝,你的用功有所相應了。
申二、正知具念
若于如是正加行中,修奢摩他、毗缽舍那,審諦了知亂不亂相,如是名為正知具念。
這是第二科正知具念,前面解釋了安住熾然,正知具念怎么講呢?
「若于如是正加行中」,若是你這樣子修這五停心觀,修奢摩他,也修毗缽舍那!笇徶B了知亂不亂相」,就是很真實的,很認真的,知道這時候心里面是亂了;有諸相、諸尋思、諸隨煩惱在你心里面擾亂,使你心里動亂。「不亂」這時候也沒有諸相的擾亂,也沒有諸尋思的擾亂,也沒有隨煩惱的擾亂;你心里面無相、無功用、寂靜、最極寂靜。
「如是名為正知具念」,這個正念,具足了正念,就是安住在所緣境上不忘失,不忘掉所緣境;如果你打妄想了,你就失掉了所緣境了,那就沒有正念了。你不忘所緣境呢,一直的憶念所緣境,就是具足正念。 就是我打了妄想了,自己還不知道打妄想,那就沒有正知。這個「審諦了知亂不亂相」,心一動,這個正知就發(fā)生作用,就知道:喔!我的心不對了,沒有正知,就是正知有力量。這是解釋「正知具念」。
申三、調伏貪憂
若能善取諸厭離相、諸欣樂相,如是乃名調伏一切世間貪憂。
這是解釋最后這一句!溉裟苌迫≈T厭離相」,假設這位修行人,他能夠取得諸厭離相。這個老、病、死是可厭離的事情。這個身體有病痛、壽命衰損、財寶的衰損,很多不快樂的事情,你有厭離心!其實這話,誰高興這些事情?都是有厭離心。不是!現在說有厭離心是說修圣道的人。社會上的人,雖然也都是不高興這個事情,但是繼續(xù)努力,繼續(xù)努力這件事!那他就是沒有厭離心了。明知道這件事是沒有前途的嘛,還繼續(xù)努力!終究有一天要放棄了嘛,但是繼續(xù)的不厭棄,不厭棄這件事。現在說是「善取諸厭離相」,這就是佛教徒。若能善取「諸欣樂相」,有歡喜學習戒、定、慧;歡喜學習佛法,你對于佛法里面所說這個圣道的事情有歡喜心。
「若能善取諸厭離相,若能善取諸欣樂相!鼓銖哪愕男睦锩嫔钌畹,你有這樣的智慧了,「如是乃名調伏一切世間貪憂」。你調伏世間的貪,就是有了厭離相,就不會再對世間上的事情有興趣了,這是調伏貪。這個憂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們出家人,出了家的時候,把世間的榮華富貴放棄了,這是很不容易,能放棄不容易!但是愿意修學圣道,修學圣道能成就嗎?幾時才能成就?心里面還擔心,這叫做憂,F在有欣樂相,就是生歡喜心,一直修學圣道,不擔心我不能成就這件事。只要你肯努力,就會有成就。不會,哎呀我不能成就呀!不會有這個想法。
未三、結
由是因緣,宣說彼能安住熾然,乃至調伏世間貪憂。
這是第三科結束,前面這三段的解釋由這個因緣,由這樣的理由,就宣說彼那個禪師,能安住熾然,能夠乃至調伏世間貪憂。正知具念,調伏世間貪憂。
午三、最初觸證于斷喜樂心一境性(分三科) 未一、加行(分三科) 申一、初位
先發(fā)如是正加行時,心一境性,身心輕安,微劣而轉,難可覺了。
前面是正修行這一科,說到正修行的相貌:就是蒙正教誨,修正行時,安住熾然正知具念,調伏一切世間貪憂。這就是正修行的相貌。下面第三科是最初觸證于斷喜樂心一境性,就是你正修行有多少成就了,這個相貌。分三科,第一科是加行,分三科,第一科是初位,初開始那個階段的情況。
「先發(fā)如是正加行時」,最初由善知識的教導,你就開始行動了,「先發(fā)」就是開始,開始這樣努力修行了。這個時候「心一境性、身心輕安、微劣而轉」,這個時候你也是能夠把這一念散亂的心安住在所緣境,但是時間不是很長,又跑了,再把它收回來,再安住在所緣境上。這樣用功修行的時候,你身心也是有輕安樂的,只要你心里安住在所緣境上,教它不要亂,也不要昏沈,也不要散亂,就是會有輕安樂。但是「微劣而轉」,力量很小、很隱微,不明顯,在你身心上活動,就是不明顯。「難可覺了」,不容易覺知道,不容易明白。初位是這樣子。
申二、中位(分二科) 酉一、標
復由修習勝奢摩他、毗缽舍那,身心澄凈、身心調柔、身心輕安。
這是第二科,是中位。分兩科,第一科是標!笍陀伞钩蹰_始用功修行,但是你的意愿沒有滿愿,你還繼續(xù)努力,繼續(xù)修習「勝奢摩他」,展轉殊勝,初開始修奢摩他,奢摩他是不值得贊嘆的,但是展轉呢,它就不錯了,我就能安住半小時心里面不亂、能安住一小時不亂、能安住兩小時、四小時、八小時心里不亂!概徤崮恰,同時也修觀!干硇某蝺簟,因為有這樣好的奢摩他、毗缽舍那出現了,你這個身心就清凈,身清凈,心也清凈。就是沒有這些不合道理的、不如法的事情!干硇恼{柔」,你的身也調柔、心也調柔。這個「調柔」就是表示煩惱不那么強了,有煩惱是一個動亂的相貌,是一個剛強的相貌。這個貪心來了,你說不要貪不可以;瞋心來了,說不要瞋是不可以的!那是一個剛強的相貌。現在沒有煩惱了是調柔,身調柔、心也調柔。這是標,標出來,下面解釋。
酉二、釋
即前微劣心一境性,身心輕安,漸更增長。
在你內心里面,初開始用功的時候,就有身心輕安,但是那個「微劣的心一境性,身心輕安,漸更增長」逐漸地就增長了。因為你現在天天不怕辛苦,也不怕腰疼,也不怕腿疼,也不怕頭疼,所以你能忍耐住,一直地修奢摩他、毗缽舍那呢,你的奢摩他、毗缽舍那有增長;這心一境性,身心輕安它也增長。
能引強盛,易可覺了心一境性,身心輕安。
達到最后呢,就是逐漸地,在沒有成功之前,它逐漸地能引發(fā)出來力量強大的,容易覺了的「心一境性,身心輕安」出來了,知道有輕安樂了。這是中間階段的時候的情況,現在第三是后位。
申三、后位
謂由因力展轉引發(fā)方便道理。
這是說由因力,就是依止于它,能發(fā)展出來更殊勝的境界叫「因」。而這因力不是頓,不是忽然間就完全成功了,不是!是展轉的引發(fā)。由小小的一個境界引發(fā)出來一個比較好一點,比較好一點的力量又引發(fā)這個殊勝的境界。
在經論上有一個小小的故事:就是國王要造一個很高、很高的柱子,這個柱造好了,當然周圍是有梯子,這個匠人,由梯子就上到最高的柱上去。但是最后造好了的時候呢,國王沒有等那個匠人下來,他就下令把這個梯子都撤走了。那么那個匠人就在柱子上下不來,下不來怎么辦呢?等到夜間的時候他的親戚朋友,就關心他,就到柱子旁邊就同他說,怎么辦呢?這個匠人聰明,他就把他的衣服拿下來,撕成一條一條的,一條一條的。一條一條都連接起來,這條就長了。他就告訴下面親人,你拿那個細的繩子,栓在這個布條上面,我可以載上來,你再用粗一點的繩子,再連結這個細的繩子,我再把它帶上去。最后拿個大的、粗的繩子連結這個細的繩子,把它帶上去。這個時候匠人把那個粗的繩子那一條,綁在上面,然后他綁在這繩子就直接下來了。
所以說我們用功修行的人也是這樣子。就譬喻這柱:是生死的柱,下這個生死柱怎么辦法呢?最初是持戒。這個戒,然后要修定、要修慧。這個戒是最初、最細的一個布條;這個定呢,是稍微細的繩子;慧是大繩子。你成就這個了呢,帶這個大繩子就下來了;那么就是從生死柱由戒、定、慧就下來了。這里面正好有這個意思,就是展轉的引發(fā)的方便道理,有這個道理。
彼于爾時,不久當起強盛易了身心輕安心一境性。
這展轉引發(fā)的道理,那個禪師到那個時候呢,那個禪師「彼于爾時」,「不久當起」不會很久了,你自己知道的,不須要別人告訴,你就知道會生起來強盛的「易了的身心輕安心一境性」,就知道了,會知道這件事的。
《披尋記》一○六○頁:
身心澄凈身心調柔者:除諸垢穢說名澄凈,堪任自在說名調柔。
「身心澄凈身心調柔者:除諸垢穢說名澄凈!咕褪菧绯ミ@個垢穢,就是五蓋,「垢穢」,說名叫做「澄凈」!缚叭巫栽谡f名調柔!埂缚叭巍咕褪怯心芰π薷鈩俚姆ㄩT,有這個能力叫做「調柔」。
如是乃至有彼前相。
前面由展轉引發(fā)的道理,你的輕安樂逐漸逐漸地強盛起來了,就是這種情形!改酥劣斜饲跋唷咕褪且恢钡阶詈,有強盛的輕安樂出現的時候,在出現之前有一個相貌,在初發(fā)的時候有一個相貌。
于其頂上似重而起。
在這頭頂上感覺到重,感覺到沉重。
非損惱相。
這個沉重,本來我們頭不舒服感覺頭重;但是這個時候不是有病的那個重,能損惱你,不是!能損害你、來惱亂你,不是這種事情。這個地方這個「重」呢,是饒益相。
未二、觸證(分二科) 申一、于斷喜樂(分二科) 酉一、辨障治(分二科)
戌一、于心(分二科) 亥一、滅粗重
即由此相于內起故,能障樂斷諸煩惱品,心粗重性,皆得除滅。
這是第二科觸證,第一科是加行,努力的修行。這是第二科觸證,就是接觸到你所證悟的心一境性,得到了輕安樂了。分兩科,第一科是于斷喜樂。分兩科,第一科是辨障治。又分兩科,第一科是于心。又分兩科,第一科是滅粗重,這是滅粗重。
「即由此相于內起故」,就由于這個「重」相,于你的身體里面,就是你頭頂上也屬于身體,在那上面生起了。這個「重」相就是有這種感覺,感覺到這個頭頂上有點重,是一種感覺!改苷蠘窋嘀T煩惱品」,這個重相現起了之后,表示什么意思呢?表示這件事:能障礙你樂斷諸煩惱品的心粗重性。這個「心粗重性」能障礙你樂斷諸煩惱品的,它有這個能力,這個心粗重是障礙你樂斷諸煩惱品!笜窋嘀T煩惱品」心里面歡喜斷煩惱,有了煩惱心里厭煩這件事;和我們現在心,有了煩惱不在乎!那個時候心里起了煩惱,心里不歡喜。這個心粗重性「皆得除滅」,就是破除出去了。這是滅粗重,下面起輕安。
亥二、起輕安
能對治彼心調柔性,心輕安性,皆得生起。
「能對治彼心調柔性」:「能對治彼」這個粗重性它怎么會除去呢?就是能破除出去粗重性的那個,就是心調柔、心輕安,是能對治心粗重性的。這個心調柔、心輕安樂「皆得生起」,就現起了。這個現起了呢,心粗重性就沒有了。這個心調柔、心輕安能對治這個心粗重性。
《披尋記》一○六○頁:
能障樂斷諸煩惱品心粗重性者,此說貪欲蓋等諸隨煩惱令心擾動,是即名為心粗重性。
這個粗重性這么講,是這個意思。「此說貪欲蓋等」,心里面有貪欲,有瞋恨這些障礙。這些煩惱呢,就是「諸隨煩惱」,不是根本煩惱!噶钚臄_動」你有這個煩惱的時候,它能擾亂你的心,使令你心里面動亂,不寂靜。「是即名為心粗重性」。這是心調柔、心輕安現起的時候,能夠破除去心粗重性。這是第二科起輕安。
戌二、于身(分二科) 亥一、遣麤重
由此生故,有能隨順起身輕安,風大遍增。
這是第二科于身,前面是于心。就是心里面有調柔性、有輕安性,就破除去心粗重性。這下面是于身體,分兩科,第一科是遣粗重。「由此生故」,由于你心調柔、心輕安現起了,能破除去心粗重的關系,就「有能隨順起身輕安」風,就是「身輕安」的現起,先要現起來「風」,這個風是隨順生起身輕安的。有這個風的時候就能使令你身體里有輕安。這個「風大遍增」,本來我們身體是有風的,但是現在呢,這個是隨順身輕安的風,這一方面「遍增」,單獨地它的力量強大一點。
眾多大種,來入身中。
就是眾多的風大,風大的種來到你的身體里面。
因此大種入身中故,能障樂斷諸煩惱品身粗重性,皆得除遣。
也就破除去了,「皆得除遣」。
亥二、獲輕安
能對治彼身調柔性、身輕安性,遍滿身中,狀如充溢。
「能對治彼身調柔性,身輕安性,遍滿身中」,這個其實普遍的充滿你的身體里邊。有這個「身調柔,身輕安」,這也是。
酉二、顯喜樂
彼初起時,令心踴躍,令心悅豫,歡喜俱行,令心喜樂所緣境性,于心中現。
第二科顯喜樂,前面是獲輕安,顯喜樂!副擞诔跗饡r」,這個身輕安樂,身調柔,身輕安樂,初開始現起的時候,「令心踴躍,令心悅豫」,因為這時候有輕安樂現起的時候,你心里面很踴躍,心里可能是跳起來了!噶钚膼傇ァ惯@心里面非常喜悅,「歡喜俱行,令心喜樂」,這時候有歡喜,和你的心一同的活動!噶钚南矘匪壘承,于心中現」,這個輕安樂的所緣境性,身輕安,身調柔,心調柔;身輕安、心輕安,這個變成你心的所緣境了,在心里面現出來。
《披尋記》一○六○頁:
能障樂斷諸煩惱品身粗重性者:此說貪欲蓋等諸隨煩惱,于其身中俱時流轉同生住滅,令身沉重無所堪能,是即名為身粗重性。
「能障樂斷諸煩惱品身粗重性者:此說貪欲蓋等諸隨煩惱,于其身中俱時流轉」,這個貪欲瞋恚和你這個身體同時流轉。「同生住滅」你身體有生、住滅,那么你就是色受想行識有生住滅,而那個貪欲、瞋恚等煩惱也是有生住滅,同時生住滅在一起!噶钌沓林亍梗闵眢w里面有貪欲、瞋恚等煩惱,就使令你這個身體沉重!笩o所堪能」,就沒有定的能力,「是即名為身粗重性」,身粗重性也是煩惱。身的粗重,心的粗重,都是煩惱,煩惱為粗重,這是指現行說的。那這時候你這個身輕安、心輕安現起了,就把這個身粗重排出去了。這是第一科于斷喜樂,現在第二科是心一境性。分兩科,第一科是辨這個身心相。分兩科,第一科是輕安隨行。
申二、心一境性(分二科) 酉一、辨身心相(分二科) 戌一、輕安隨行
從此以后,彼初所起輕安勢力,漸漸舒緩,有妙輕安隨身而行,在身中轉。
「從此以后」,你這個身心里面有了調柔,有了輕安樂,斷除去心粗重、身粗重了。要注意這段文!先有心的調柔輕安,而后才有身的調柔輕安,這個次第還是先是心!笍拇艘院蟆,彼初所起的輕安的勢力,初開始是輕安的勢力,「漸漸舒緩」,初開始生起的時候很勇猛、很強大,可是生起來以后呢,逐漸的逐漸的就緩和下來,不那么樣的緊張了!赣忻钶p安,隨身而行」,這個時候原來那個輕安的境界過去了,有更微妙的、更好的輕安樂隨身而入,「隨身而行」,隨順你這個身心繼續(xù)的相續(xù)下去!冈谏碇修D」在你的身體里面活動,這個輕安樂,這個輕安。這是輕安隨行第一科,第二科是所緣寂靜。
戌二、所緣寂靜
由是因緣,心踴躍性漸次退減。由奢摩他所攝持故,心于所緣寂靜行轉。
「由是因緣,心踴躍性漸次退減」。最初那個心里面生歡喜的境界,現在也漸次退減,那個歡喜心逐漸減少下來。「由奢摩他所攝持故」,說是有這個境界出現,心里面會亂了嗎?沒有!「由奢摩他」由這個定攝持的力量,「心于所緣寂靜行轉」心在所緣境上,它是寂靜的,這么活動下去,而不是動亂的。
酉二、名有作意(分四科) 戌一、標
從是已后,于瑜伽行初修業(yè)者,名有作意。
這是第二科名有作意。第一科是辨這個身心相,現在第二科名有作意,分四科,第一科是標。「從是已后」,有妙輕安隨身而行,在身中轉,由奢摩他所攝持故心于所緣,寂靜行轉。從此以后,「于瑜伽行初修業(yè)者,名有作意」,這個時候在這個修禪的,初修業(yè)的禪師里面說呢,算是有了作意了。就是有這樣的作意,就是有奢摩他成就了,有輕安樂與你的心相續(xù)而行,這叫「有作意」。
始得墮在有作意數。
這時候你得到這個就是未到地定,這時候你才入于有作意的這個范圍內了。
戌二、征
何以故?
這是征。
戌三、釋
由此最初獲得色界定地所攝少分微妙正作意故。
這是釋,解釋。由此最初獲得,成就了色界定地所攝的,它還是屬于色界定,但是又是少分,是色界定的少分,是很微妙的正作意故。
戌四、結
由是因緣,名有作意。
這叫做有作意,是這樣的意思。
《披尋記》一○六○頁:
始得墮在有作意數等者:謂彼已得所修作意,名有作意。七作意中除了相作意,從勝解作意乃至加行究竟作意,此五作意皆定地攝,名修作意。以彼猶未能住加行究竟果故,由是說言少分微妙作意。
「始得墮在有作意數等者:謂彼已得所修」的「作意」,「名」叫做「有作意」!钙咦饕庵谐讼嘧饕狻共凰阍趦龋笍膭俳庾饕饽酥良有芯烤棺饕狻,這中間是五個作意,「此五作意皆定地攝」,就是屬于這個地,這五皆定地所攝,「名修作意」!敢员霜q未能住加行究竟果故」,他還沒能到這個境界,這個究竟果就是初禪了,他還沒能得初禪,「由是說言少分微妙作意!
我看圓瑛老法師的《楞嚴經講義》,他說到一件事:就是他得到了未到地定的相貌,這個圓瑛老法師。但是我看那個文上,看那情形,這圓瑛老法師,他沒有讀《瑜伽師地論》,他也沒有讀天臺智者大師的《釋禪波羅密》,他沒有讀這個書,所以他對那個事情他不大認識,但是記住那件事;后來他各處講經,這個境界失掉了。你不繼續(xù)入定,它就會失掉的,他失掉了。這可見,得到未到地定不容易,但是他可是得到了!其他誰還有得到什么,不知道誰得到?我在香港的時候,也有一個有多少名氣的禪師,我就說到這個輕安樂,他說那是佛性,唉呀!我聽這句話是這樣講法!這可見,就是對這一類的經論沒有讀過,出現這件事,他不認識是怎么回事!不認識這是怎么回事情,就會有這些事情。說這是佛性!這句話怎么講?不明白。
未三、相狀(分三科) 申一、標
得此作意初修業(yè)者,有是相狀。
這是第三科相狀。第一科加行,第二科觸證,現在第三科說這個相狀。分三科,第一科標!傅么俗饕獬跣迾I(yè)者,有是相狀」,得到這個作意,這是初修業(yè)的人的成就,他是有這樣的相狀的,是有這么一個相狀可說的,不是憑空說這件事。這是標,下面解釋。分二科,第一科是能凈諸行。分二科,第一科標。
申二、釋(分二科) 酉一、能凈諸行(分二科) 戌一、標
謂已獲得色界所攝少分定心,獲得少分身心輕安心一境性,有力有能善修凈惑所緣加行。
說是得到這個作意,就是已經得到了色界定,初禪所攝的一少分的定心,不是很多!斧@得少分身心輕安心一境性」,不是很多。「有力有能善修凈惑所緣加行」,那么這一少分的定心有什么作用呢?有力有能。這個人有能力「善修凈惑所緣加行」,前面解釋過這個凈惑所緣,世間的凈惑所緣,出世間的凈惑所緣,F在到了這個程度呢,就是他有能力來修這個法門了,凈惑所緣的修行。
令心相續(xù)滋潤而轉,為奢摩他之所攝護,能凈諸行。
「令心相續(xù)滋潤而轉」,他有能力使令這個心,繼續(xù)地靜坐得到奢摩他、毗缽舍那的滋潤,一點一點的滋潤他,叫它繼續(xù)的活動下去!笧樯菽λ鶖z護」,你正念一提起來,奢摩他就出現了,這奢摩他就能保護你,為奢摩他之所攝護,能保護你!改軆糁T行」,能使令你這個心,「諸行」就是心,就是行。能清凈你的色受想行識,逐漸逐漸的清凈。
戌二、釋(分二科) 亥一、舉可愛境
雖行種種可愛境中,猛利貪纏亦不生起。雖少生起,依止少分微劣對治,暫作意時,即能除遣。
「雖行種種可愛境中」,前面是標,下面解釋,分二科,第一科舉可愛境。
說這個修行人,他現在出定了,他要辦事情嘛!辦事情,他出去的時候,他會走在種種可愛的境界里面,在那里面走!该屠澙p亦不生起」,很猛利的貪欲心它不生起。「雖少生起,依止少分微劣對治」,雖然小小的有一點貪欲心,有一點。但是依止少分的、微劣的對治,就是正念,就是不凈觀,少分的微劣的不凈觀。「暫作意時」,很短的時間去觀察,「即能除遣」就把這個欲心就排遣出去了,即能除遣。
《披尋記》一○六一頁:
為奢摩他之所攝護等者:奢摩他力攝受其心藏護其心,是故能凈煩惱諸行。
亥二、例可憎等
如可愛境、可憎、可愚、可生憍慢、可尋思境,當知亦爾。
這是第二科例可憎,前面是可愛的境界。如可愛的境界是這樣子,只是小小的有一點愛心,小小的正念提起就能對治;那么其余的可憎惡的瞋心,還有可愚的、觀察這緣起的境界,可生憍慢的、可尋思境,這里面種種妄想的境界,「當知亦爾」。應該知道也是和前面的貪心一樣,這個境界它還是有,還是有這個瞋心,這些愚癡心、高慢心還是有,但是很容易對治就清凈了。所以就是破除去五蓋了以后,修學更深的法門的能力成就了。
酉二、不障輕安(分二科) 戌一、住時
宴坐靜室,暫持其心,身心輕安疾疾生起。
這第二科是不障輕安。分二科,第一科是住時!秆缱o室」,不是說一定要在山里面,就在一個寂靜的房子里面靜坐,「暫持其心」,暫時、小小的時間,就攝持其心不要亂,這時候身心輕安就「疾疾生起」,很快地就現起來了。
不極為諸身粗重性之所逼惱。
他的色受想行識不是很厲害的,為這身的粗重性,就是這些煩惱所逼惱。我們沒有得到這種定,這個沒有修行的人煩惱來了,你受不了!很苦惱。但是這個人不是,這個人不是,不極為諸身粗重性之所逼惱。
不極數起諸蓋現行。
他不是很厲害的生出來這個五蓋的現行,這些煩惱。
不極現行思慕,不樂憂慮俱行,諸想作意。
「不極現行思慕,不樂憂慮俱行」,也不是生起來很大的思慕,想家、想我原來住的地方好,那里的空氣好,不這么思慕;也沒有這些憂慮這些事情。這樣的「諸想」的「作意」,沒有這些事情。
戌二、行時
雖從定起,出外經行,而有少分輕安余勢,隨身心轉。
「雖從定起」,這是第二科行時。前面是住時,這是你靜坐的時候。這個行時,就是出定了的時候。「雖從定起」出外面經行的時候,「而有少分輕安余勢」,你靜坐的時候有輕安樂,現在從定里面出來以后,輕安樂不會一下子就沒有的,它還有少分的輕安樂的余勢,剩余的力量!鸽S身心轉」,隨你的身和心繼續(xù)的下去。
申三、結
如是等類,當知是名有作意者清凈相狀。
「如是等類」這是結束,「當知是名有作意者清凈相狀」,相貌是這樣的。說到輕安樂,《瑜伽師地論》說得非常清楚,你怎么樣用功,現出什么樣的相貌來,說得很清楚。
- 上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三十二(4)
- 下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三十三(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三(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8)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2)
- 楞嚴經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開經偈
- 楞嚴經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
- 楞嚴經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圓覺經講的是什么內容?圓覺經概說
- 《大寶積經》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是怎么來的?楞嚴經的由來故事
- 佛經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講記
- 念地藏經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是大乘經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誰翻譯的?心經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注音版
- 法華經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的解讀
- 《心經》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
- 《父母恩重難報經》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注音版
- 從《壇經》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