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xué)入門 > 佛與人生 >

學(xué)佛讓我找到生命的意義

\

  沒進(jìn)書院之前,我從未思考過人生問題,過著簡單而單調(diào)的生活,沒有太多的追求。父母退休在家,我只身一人在一個陌生的城市。活著為什么?在我而言,只是簡簡單單的工作和生活。

  可能是由于自身性格內(nèi)向,再加上敏感而要強的個性,在這個城市越來越感到迷茫,看不清方向。每天都過著兩點一線的生活,似乎一眼就能看到盡頭,平淡而乏味。以前嗔心熾盛,免不了要大動干戈,造不少口業(yè),經(jīng)常在情緒中痛苦煎熬。

  正是在這種極度的痛苦中,遇到了書院。那時的我,對整個世界都充滿了敵意,陷入了一種對立狀態(tài)。因為我所感受到的,除了冷漠,虛偽,狡詐,險惡,勢利,再無其他。而在這里,我卻看到了溫情,感受到了真誠,原來在五濁惡世,還存有一方凈土。是佛法智慧開始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看到了自身的問題所在——我所看到的世界其實就是內(nèi)心的顯現(xiàn)。不改變自己,就會永遠(yuǎn)在痛苦中沉淪。

  以前有朋友問我喜歡聽什么歌,我不假思索地說出了熊天平的《火柴天堂》、張國榮的《我》,朋友一聽就說我是個憂郁的人,活得不開心。是的,我的憂郁和冷漠也寫在了臉上。修學(xué)了很長一段時間,師兄們都不太敢接近我,有幾個心理承受能力強的師兄,也是頂著巨大的壓力與我溝通的,當(dāng)然她們也免不了被我刺傷。

  但有了佛法,我還是開始懂得了觀照,我知道自己發(fā)脾氣了,嗔心起來了,這些都是串習(xí),不能再給嗔心增加養(yǎng)料,必須及時制止。我慢慢地學(xué)會了控制自己的脾氣,多想想大家的好,聽聽《慈經(jīng)》,告訴自己一定要友善,不能傷害到別人。漸漸的,我的心開始變得調(diào)柔起來。

  觀蕊和智善師兄,看我一個人在南京,也經(jīng)常在周末邀我一起參加聚會、活動。剛開始不管是誰邀請,我通通拒絕。她們也不生氣,還是一如既往地關(guān)心著我,一個勁地鼓勵我,要我融入進(jìn)來,開心點。終于,我封閉的心,慢慢地開了個小口,師兄們?yōu)槲覒c生,我非常感動,我?guī)缀鯉资甓疾贿^生日了。家庭沙龍、親子活動,我和師兄們在一起,頓時有了家的溫暖。那么親切,那么溫馨。這是一種久違的感動。她們說我變了,變得愛笑了,變得更容易讓人接近了。智善師兄的媽媽也說我人變得精神了,開朗了。

  現(xiàn)在每天唱的聽的都是《三寶歌》《菩提花開》《醒來》等佛樂,全都是正能量的,心中也充滿了陽光,生活也更有激情,更有動力了。每天都在佛法的海洋中暢游,歡喜無比。說到嗔心,不是不發(fā)脾氣了,而是讓我能發(fā)脾氣的事變少了,很多事情能用佛法的智慧去解釋,看透了也就看開了。

  活著為什么?導(dǎo)師說是為了提升生命品質(zhì),自覺覺他,自利利他。當(dāng)時覺得這挺高尚,但于我還是太遙遠(yuǎn)了,更像是口號。可現(xiàn)在我是真正感受到了的,有這么多師兄都在無私地付出,她們不求回報,只要能最大化的利益到你,她們永遠(yuǎn)都不知疲憊。今天,我很想說,我也想成為這其中的一員,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有價值、更有意義!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