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思想 >

禪宗第一公案

  禪宗又名心宗,為傳佛教的心法,在佛教佛學(xué)中,素來被稱為教外別傳的法門。相傳釋迦在靈山會上,對著百萬人天,默然不說一句話,只自手拈一花,環(huán)示一轉(zhuǎn),大家都不解寓意,只有大弟子摩訶迦葉會心地展顏一笑,于是釋迦當(dāng)眾宣布,將衣缽傳給了摩訶迦葉。這便是禪宗的開始。后來迦葉尊者成為印度禪宗的第一代祖師,歷代相傳。到中國南北朝時,印度佛教衰微,第二十八代祖師菩提達摩大師謂東土震旦(中國)有大乘氣象,便渡海東來,先從廣州上岸,與南朝的梁武帝見面,梁武帝虔信佛教,但主張講經(jīng)說法,布施修福,在江南修建了眾多寺院。梁武帝一見達摩,便問:“我修造了這樣多寺廟,做了許多的佛事,你看有什么功德?”達摩肩負(fù)宣揚正信佛教的心法使命,主張不立文字,明心見性,便答復(fù):“并無功德,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隨形,雖有非實。”彼此話不投機,大師便渡江北去,于北魏孝昌三年(527年)寓止嵩山少林寺,在五乳峰天然石洞面壁而坐,終日默然,人莫之測。

  時有洛陽之士姬光,博覽經(jīng)籍,尤其善談老莊?伤孔愿袊@:孔子、老子的教化,只是建立人文禮教與世風(fēng)學(xué)術(shù)的規(guī)范,《莊子》、《易經(jīng)》等書,也未能極盡宇宙人生的妙理。于是便放棄世間的學(xué)問,出家為僧,更名神光,從此遍學(xué)大小乘佛學(xué)教義。聽聞達摩“住止少林”后,神光當(dāng)即前往求法,可是大師時常面壁端坐,并不加以教誨。但神光心中卻作如是想:古人求道,敲骨取髓,刺血濟饑,發(fā)布掩泥,投崖飼虎;在人心純樸的上古時代,尚且如此,我又算得了什么?某年寒冬大雪之際,神光徹夜侍立達摩大師身旁,直到天明,地下積雪已經(jīng)過膝,可是他侍立愈加恭敬。達摩悲憫神光,開口相問:“你久立雪中,何事相求?”神光頓下悲淚:“只愿和尚慈悲,開啟甘露之門。”達摩卻訓(xùn)斥道:“諸佛無上妙道,豈是小德小智、輕心慢心就能得來。別站在這兒徒勞勤苦,趕快回去吧!”神光聽了這番訓(xùn)斥,當(dāng)下取出利刀,自斷左臂,送到大師的前面,表達自己求道的懇切和決心。達摩這才覺得神光是個可以擔(dān)當(dāng)大任的“法器”,賜名慧可,授以法衣。繼而神光便問:諸佛法印,可以說給我聽嗎?達摩說:諸佛心法,并不是從別人那里得到的!他聽了又問道:我心不得安寧,請大師為我說安心法門。大師便說:你把心找出來,我便為你安心。神光良久方說:我找我的心在那里,了不可得啊!大師又說:對啊!這便是你安心的法門啊!并且又教他修持的方法:摒棄一切的外緣,做到內(nèi)心沒有喘息波動的程度,歇下此心猶如墻壁一樣,截止內(nèi)外出入往來的妄動,那么,便可由此而入道了。

  中國禪宗為達摩大師初傳,達摩傳法二祖慧可的故事,就成了中國禪宗第一公案。近世歐洲學(xué)者因為菩提達摩大師到中國首傳禪宗,有將禪宗命名為達摩宗的。

  如今,中外游覽少林寺的游客走過方丈室,來到為紀(jì)念二祖慧可求法而興建的“立雪亭”前,導(dǎo)游們都要大講神光斷臂的故事,好像達摩最終傳法于他,主要是被其斷臂感動所致。其實,神光得授心法,乃是修為已到,機緣已熟。神光未見達摩大師前,便已游心《易經(jīng)》、老莊的道學(xué),而且經(jīng)過嚴(yán)格的心性修養(yǎng)鍛煉,曾經(jīng)在香山靜坐了八年,對于動心忍性的綿密反照工夫,早已有了相當(dāng)?shù)母。拜見達摩大師以后,大師不但沒有立即加以教導(dǎo),反而用難堪的態(tài)度與過分的言語刺激他,但其志愈堅,態(tài)度愈誠,甚至斷臂求法。這也是他問達摩安心之法,大師只叫他“將心來吾為汝安?”他便在“覓心了不可得”的領(lǐng)會下立即悟道的原因。再者,歷史上的慧可,的確是位斷臂高僧,但他臂斷在北周武帝滅法時期;劭膳c達摩另一弟子曇林“共護經(jīng)像”,兩人“為賊斷臂”。斷臂之后,曇林功夫不夠,“叫號通夕”,慧可“以法御心,不覺痛苦”,這也看出慧可禪定功夫確實了得,達摩認(rèn)為他“慧根可也”,終于將衣缽傳于他,確實沒有走眼。

  然而,神光斷臂的故事在民間日益演義化、神話化。導(dǎo)游們的講解和大多游覽指南說的是:達摩離開梁武帝后路過南京雨花臺,正好神光在臺上講經(jīng)說法,達摩不以為然,竟被神光用念珠打落牙齒。知道了被打的僧人是印度高僧后,神光狂追北上的達摩至長江岸,見達摩化一老嫗一桿“一花五葉”的蘆葦,踩上便飄然渡江,便劈手奪過老嫗整捆蘆葦投江渡水,差點身沉水底。神光追至少林寺,侍奉達摩面壁九年,但一提到求法就被拒絕。一日雪夜,達摩在達摩亭坐禪,神光侍立亭外直至天明,雪過雙膝而兀立不動。達摩告訴神光:“要我傳法給你,除非天降紅雪。”神光于是抽出戒刀砍斷左臂,并以斷臂血灑達摩亭一周,以造成天降紅雪之象。這一舉動感動西天如來,如來以袈裟籠罩整個少林寺,紅光映雪,達摩這才傳給神光法器、衣缽。故事演化到這種情狀,固然更加曲折,更加動人,也更加刺激,但卻大大消解了禪宗第一公案的禪意;神光的形象也沒有實現(xiàn)拔高的效果,不但禪宗二祖的高僧形象沒體現(xiàn)出來,倒給人留下莽夫硬漢一呈血勇的印象。趙樸初居士曾說,少林文化精髓“是禪不是拳”,站在“立雪亭”前,觀賞著乾隆皇帝御筆的“雪印心珠”四字匾額,導(dǎo)游也不應(yīng)滿足于讓游客僅僅強化一下“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俗套教育,而應(yīng)同時將中國禪宗第一公案“正說”一番,以便替禪宗祖庭傳播禪宗文化做點工作。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