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遺教經(jīng)

《佛遺教經(jīng)》,簡稱《遺教經(jīng)》,又名《佛垂涅槃略說教誡經(jīng)》,一卷,姚秦·鳩摩羅什譯,是佛陀釋迦牟尼一生弘法言教內(nèi)容的概括總結(jié),是佛將入涅槃前對眾弟子語重心長的諄諄教誨,也是佛留給后代所有想離苦得樂者的得度因緣。...[詳情]

如何依教修學(xué)?《佛遺教經(jīng)》這樣說

  尊敬的各位法師、各位師長、各位同參道友、各位護法居士,大家阿彌陀佛!

  很榮幸也很高興能來參加此次盛會,幾天在杭州真正感受到了“廬山煙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的心情,內(nèi)心惶恐之際,非常感恩大家給我這次機會登上講臺。我演講的題目是《如何依教修學(xué)》,依據(jù)的經(jīng)典是《佛遺教經(jīng)》。本經(jīng)全文2375字,從篇幅來看,類似于一部彌陀經(jīng),簡約而不簡單,篇幅雖小,但是義理無窮。

  本經(jīng)是釋迦牟尼佛臨涅槃前對弟子們的最后教誡,也是佛一生弘法的概括總結(jié),字字句句蘊含著無上甚深的智慧,對我們后世弟子有著極其重要的指導(dǎo)意義。

  眾生沉淪苦海,輪回六道,善根因緣成熟,佛則示現(xiàn)八相成道,說法利生。待化緣周訖,為使眾生生起悲戀之心,故佛身隱沒,示般涅槃,臨終教誡,遺訓(xùn)后人。

  經(jīng)文開頭說:“汝等比丘!于我滅后,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如暗遇明,貧人得寶,當知此則是汝等大師,若我住世,無異此也。”這里佛在經(jīng)文里面明確地告訴了我們佛滅度后以戒為師的修行綱領(lǐng)。

  《菩薩瓔珞本業(yè)經(jīng)》里面說到:“一切眾生,初入三寶海,以信為本,住在佛家,以戒為本。”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今我等既得人身,又聞佛法,袈裟被體,戒品沾身,真正是千生罕遇,萬劫難逢。我們應(yīng)當珍惜如此殊勝的因緣和暇滿人身,謹遵佛敕,依教奉行。

  正如憨山大師《費閑歌》說:“出家容易守規(guī)難,信愿全無總是閑。凈戒不持空費力,縱然落發(fā)也徒然。”我們要謹記在心,作為修行的座右銘,不要做光頭俗漢。身為佛子,當行佛事,勤修三學(xué),息滅三毒。縱然有遠大志向,崇高理想,還須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腳踏實地,從當下、戒律下手。

  《四十二章經(jīng)》佛說:“佛子!離吾數(shù)千里,憶念吾戒,必提道果;在吾左右,雖常見吾,不順吾戒,終不得道。”

  正如蕅益大師所說:“不能持戒,則同堂猶隔萬里,茍能持戒,則百世何異同時。”

  所以我們應(yīng)當以戒律為法身慧命的安立之處,戒是正順解脫之本、是無上菩提之本。在《遺教經(jīng)》中我們應(yīng)當謹遵佛陀的教誨,以此作為修行的要領(lǐng)。

真體法師:如何依教修學(xué)?《佛遺教經(jīng)》這樣說

  《遺教經(jīng)》按照常規(guī)分序、正、流通三分,我們主要學(xué)習(xí)正宗分內(nèi)容。經(jīng)文前半部分是共世間法要,主要佛教誡弟子們應(yīng)當遠離種種世俗生活方式和外道邪命的種種情形,讓我們的身口意三業(yè)安住在清凈戒中。接著講對治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塵根塵相對、種種放逸和貪愛,以及飲食、睡眠、嗔恚、貢高、諂曲、虛偽的種種煩惱。修好以上世間法要,才能具有安定、清凈的身心,真正成為修集功德、成辦道業(yè)、與道相應(yīng)的法器。

  經(jīng)文的后半部分是修不共世間法要,包括成就出世的七種功德:無求、知足、遠離、不疲倦、禪定、智慧乃至究竟等等,這都是逐步走向解脫的道路,前前為因、后后為果,最終成就解脫。我們當務(wù)之急修行的要領(lǐng)是成就世間的法要,也就是我們應(yīng)當要遠離、避免、屏蔽的種種煩惱根源。

  佛祖告訴我們出家生活要遠離種種世俗生活及外道邪命,其目的無非令我等斷絕生死因緣。佛祖制戒,主要針對人性的弱點。人性的弱點其實就是欲望,三界往返,六道輪回,其根源在于六根六塵的貪染。唐朝裴休丞相送他兒子法海和尚出家的時候作過一篇《警策箴》說:“身眼莫隨財色染,道心須向歲寒存”。

  世間種種名利權(quán)情,自古多少英雄豪杰為之喪身失命。希臘哲學(xué)家蘇格拉底說:“幸福的根源不在于你擁有多少,而在于你減少了多少欲望。”真正的幸福在哪里?真正的幸福在我佛門出世解脫得大自在。所以在《遺教經(jīng)》的序言里面宋真宗說:“由愛欲之紛綸,致輪回之增長。”輪回之增長就是《楞嚴經(jīng)》第六卷所說四種清凈明誨:殺、盜、淫、妄所導(dǎo)致,眾生因此輪回六道而求出無期。

  《法句譬喻經(jīng)》里面舉過一個例子:一位修道人在人間習(xí)定,問題不得安心,他的心總是定不下來,很煩惱。無意中看到一只野干(象狼狗一樣的動物)要吃一只烏龜。在野干要咬烏龜?shù)臅r候,烏龜就把頭、尾聲、四肢全部縮到龜殼里面去。野干橫咬、豎咬吃不到烏龜?shù)娜,最后走了。這位比丘看到野干吃烏龜前前后后的情形,他就受到了啟發(fā):修道人要想不被煩惱所牽染,必須收攝我們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也就是《念佛圓通章》所說的“六根都攝,凈念相繼”。

  在《觀普賢菩薩行法經(jīng)》里面,普賢菩薩教我們懺悔六根的方式、方法,這就是成就我們解脫的方法!論語》第六卷顏淵問孔子“克己復(fù)禮”的具體內(nèi)容,孔子告訴顏淵:“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這和我佛所說的“收攝六根”有異曲同工的妙用。

  老子也說過:“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童蒙止觀》里面天臺大師教我們“呵五欲、棄五蓋”種種方便法門都是為了我們能夠成就道業(yè)。然而六根種種的因緣,根源在哪里?“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欲望的根源雖然說是由六根牽染,其實欲望的根源在于我心。

  所以《遺教經(jīng)》中佛說:“此五根者,心為其主。是故汝等,當好制心。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惡獸、怨賊、大火越逸,未足喻也。”因此《楞嚴經(jīng)》中佛告阿難“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fā)慧。”

  我曾經(jīng)見過一個寺院有一副對聯(lián),內(nèi)容是:“心上有天何必焚香告夜,意中無我自然與物同春。”當然這是講到“心上有天”指的是修行人須從心上下功夫。這里講的是宋朝的鐵面御史趙閱道,每天夜里對著天自我檢討,這是講到用心的方法和無我利他的一個思想。所以“擒賊先擒王,射人先射馬”,修行必須從心地上下功夫。

  虛云老和尚曾說過:“佛教世人持凈戒,戒凈莊嚴清凈身;了知舍那心地印,心佛無殊一體真。”佛法就是從心性上下功夫的法門,持戒也就是從心地上去持,參禪也向心地上去參,念佛也向心地上去念。四祖道信禪師對他的弟子牛頭法融禪師曾經(jīng)教誡過:“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一切戒門、定門、慧門,神通變化,悉自具足,不離汝心。”

  這個心地法門,自古以來是一個很大的哲學(xué)問題。現(xiàn)在有一個流行的話題就是“認識你自己”或者“找回你的心”,F(xiàn)在國際上流行禪修,流行內(nèi)觀禪,向內(nèi)觀照,找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其實這個是中國禪宗早就說的了。這話已經(jīng)說了兩千多年,但是中國的禪宗祖師說的都是文言文,說得非常簡潔,大家聽不懂,F(xiàn)在我們要把祖師的文言文說成白話文,讓大家用微信的方式發(fā)出去,大家喜聞樂見,自然能夠得到受用。

  西方有一個寓言故事,叫做“斯芬克斯之迷”,斯芬克斯是一個獅身人面獸,每天問來往的行人一個問題:有一種動物早上四條腿,中午兩條腿,晚上三條腿,這種動物是什么?回答得出來就放你過去,回答不出來就把你吃掉。所有的人都回答不了,那些都被吃掉。來了個小伙子叫阿狄浦斯,他說:我知道!這個動物就是人!結(jié)果斯芬克斯大叫一聲跳下懸崖,因為揭開謎底,它就沒有活下去的意義了。

  說明離我們最近的東西,我們可能把它迷失掉了,正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所以受戒持戒,其實受的是心戒,從心地上去行持。儒家的古人講究“慎獨”,就是一個獨處的時候一定要慎重,不要犯戒。我最近思考一個問題,現(xiàn)在的人不僅要“慎獨”,而且要“慎重”,就是在大庭廣眾之下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尤其是出家人。出家人穿上這身如來的袈裟,我們代表的不是我們自己,所以在大庭廣眾之下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形象、言談舉止。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