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五(5)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五(5)

  巳十二、妙陀羅尼 (分四科) 午一、征

  云何菩薩妙陀羅尼?

  這菩提分品,一共有十五科。現(xiàn)在是第十二科,妙陀羅尼。分四科,第一科是征!冈坪纹兴_妙陀羅尼?」怎么叫菩薩的微妙的陀羅尼呢?這是問,下面第二科是標。

  午二、標

  當知如是妙陀羅尼略有四種。

  菩薩的妙陀羅尼簡要的說,就是有四種不同。

  午三、列

  一者、法陀羅尼。二者、義陀羅尼。三者、咒陀羅尼。四者、能得菩薩忍陀羅尼。

  這是標出來有這四種不同。下面第四科是解釋。分兩科,第一科是別辨相,就是一樣一樣的說明這四種陀羅尼的相貌。分四科,第一科就是法陀羅尼。分三科,先是征。

  午四、釋 (分二科) 未一、別辨相 (分四科) 申一、法陀羅尼 (分三科) 酉一、征

  云何菩薩法陀羅尼?

  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釋。

  酉二、釋

  謂諸菩薩獲得如是念慧力持,由此力持聞未曾聞,言未溫習未善通利,名句文身之所攝錄,次第錯縱、次第結集無量經典,經無量時,能持不忘。

  「謂諸菩薩獲得如是念慧力持」,就是說諸菩薩獲得、成就了這樣的念慧力持,就叫做陀羅尼。這個「陀羅尼」是梵語,翻到中國話就是「持」,能攝持。這里說能攝持就是兩件事,一個是念,一個是慧。由念的力量能攝持,由慧的力量能攝持,這就叫做陀羅尼。他這念慧的力量,非常的廣大。若是拿我們凡夫,一般人的境界說,有人生來記憶力特別強,也有人生來記憶力不那么好。但是我們從事實上看,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我們讀誦了什么文章,但是有時間性,到了時間就忘了。最明顯的就是老了的時候,記憶力衰退了,就忘記了,不要說是來生。

  菩薩所得的陀羅尼,沒這個問題。他的念和慧,能攝持所念慧的東西,永久也不會失掉。這永久也不會失掉,很明顯的一件事,就是死掉了以后來生他還是能記得住的。以前我把《華嚴經》能背下來,死掉了第二生再來到這個地方,《華嚴經》還能背,那個念慧的力量還在,還能把《華嚴經》背下來,這叫做陀羅尼。說我現(xiàn)在能背得很熟,但來生就忘了,那不算數(shù)。

  「由此力持」,由于菩薩有不可思議念慧的力量,他就能攝持住,他不失掉!嘎勎丛劇,我聽聞沒曾聽聞的佛法!秆晕礈亓暋,「言」就是「字」,一個字、一個字,這都是「言」,這些的文句。說我以前沒學習過,我現(xiàn)在學習了,這叫「聞未曾聞」。學習了以后,但是我沒有溫習。這「溫習」這句話,什么叫「溫習」?小時候讀書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那「習」,老師就說「溫習」,還能記住小時候老師說的話。但是怎么叫「溫習」?這個「溫」有思惟的意思,當思惟講。就是我以前學過,我再沒有溫習,我再沒有去讀一讀、思惟,沒有這樣子。是思惟的意思。這「習」就是數(shù)數(shù)的,一次又一次的做這件事,我沒這樣子,但是沒再重新溫習。以前學過。這「聞」由耳聞,應該是第六意識,也就是學習的意思,學習了以前沒有學過的佛法,學習了以后沒有溫習。

  「未善通利」,那經的文句,里面的道理,能詮顯的文句,里面有所詮顯的義。一個文、一個義,就不通利,不是那么順,就不是那么熟悉。這是說在這樣的情形下你的陀羅尼發(fā)生作用。這陀羅尼是什么?就是所念慧的,這「念」是指文說,有文有義,那里面文句是什么?里面義是什么?你能念!改苣睢故鞘裁?就是能夠明了的現(xiàn)前。它的文句,文句里面的義,很分明的在你心里面現(xiàn)前。這就叫做「陀羅尼」,F(xiàn)在是說,你曾經學習過,但是沒有溫習,沒能善通利。指什么說的?「名句文身之所攝錄」。這個「文」就是「字」。這「名」、或者一個字就是一個名、或者兩個字、三個字才是一個名。或者很多的「名」再組織成為一個「句」。很多「句」就是一篇文章了。這個名句文身「之所攝錄」,佛在我們這個世界上,為我們宣說佛法,也是要用名句文身表達真理。所以「所攝錄」是什么?就是真理,就是義。

  「次第錯縱」,我看《大正藏》上的《瑜伽師地論》,這個字是個「綜」,錯綜、錯綜其數(shù)的「綜」。這里說「縱」。我察字典,這兩個字,還是「綜」比較好。這個「錯」有多少種的解釋,在這里我看這「錯」是排列的意思,把拜墩排列起來,把桌子排列,一行一行的排列起來的意思。這個「綜」就是有條理,不是混亂的排列,就是有次第,一行一行很次第的排列。這名句文身、佛說的用名句文身來宣揚真理,它是一章一章的、一品一品的,那個次第排列的很有條理,叫「次第錯綜」!复蔚诮Y集」,佛說的法;佛在世的時候,隨順種種因緣,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時間,為眾生說法。佛滅度以后,佛弟子就結集起來。這結集,「結」者「合」也、「集」者「成」也。或者約人說,就是集聚了很多的佛教徒,最初是五百阿羅漢,大家集合起來,把佛說的經、律,把它編集起來,就是「次第結集」。這「次第結集」,說這是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按三十七品,前后有次第,也都是按照次第,六波羅蜜也是有次第。就是每一個法有次第的把它編集起來。這樣子的情形「無量經典」,就結集成;次第錯綜也好,次第結集也好,佛說的法是很多了,「無量經典」,很多很多,小乘佛法,大乘佛法經典。這個菩薩他能夠「獲得如是念慧力持,由此力持,聞埃曾聞」,所持的就是所學習的這些佛法,這些佛法無量的經典,他都學習過。

  「經無量時,能持不忘」,經過很長的時間,他也不忘,無量的時間他也不忘。這個情形最低限度你要有禪定,你有禪定、你才有這種能力。譬如;色界四禪、無色界四空定、有四無量心三昧,三個加起來就是十二門禪;你有這樣的功夫的時候,當然這個人他常常有正念。不是有時糊涂,沒有這回事。我們有欲的人,有的時候糊涂,有的時候會有罪過。若是得了禪定,他常常有正念正知,他死掉了只是身體壞了,但是一剎那間又有一個身體出來,他的定沒失掉,所以這念力也不失掉。若是已經得圣道了,那更不可思議。所以「經無量時,能持不忘」。

  酉三、結

  是名菩薩法陀羅尼。

  這就叫「是名菩薩法陀羅尼」,叫做「法陀羅尼」。

  若是我們不修止觀,不修禪定,就是不能得禪定,不能得禪定,你心就不能常保持正念正知。那不要說死了以后,就是現(xiàn)在有的時候記不住,學習什么,過一些時候就忘了,記不住。從這些事情看出來,我們今天的漢文佛教就是衰微。誰有陀羅尼?沒有陀羅尼,就表示你修行不夠,沒有修行。

  申二、義陀羅尼 (分三科) 酉一、征

  云何菩薩義陀羅尼?

  這是第二,義陀羅尼。也是分三科,第一科是征。怎么叫菩薩的義陀羅尼呢?

  酉二、釋 (分二科) 戌一、指前說

  謂如前說。

  義陀羅尼就和前面法陀羅尼一樣,像前面法陀羅尼。這是指前說,下面第二科,簡差別。

  戌二、簡差別

  此差別者,即于彼法無量義趣,心未溫習未善通利,經無量時,能持不忘。

  「此差別者」,此義陀羅尼和前面法陀羅尼不同的地方在那里呢?「即于彼法無量義趣」,即于彼法陀羅尼里面,那個文句里面,有無量的義趣,這一段有一個義趣,下面一段又有一個義趣。這一段文說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下面又說這話,但是義趣不同,義趣不一樣。前面說因緣所生法,下面說一切法是畢竟空的,這里面的義趣不一樣。無量」,很多的義趣。「心未溫習」,你心還沒能去再思惟,你以前學過,但是現(xiàn)在沒有再溫習,當然那個義和文句,你不善通利!附洘o量時,能持不忘」,但是經過很長的時間他不忘。

  酉三、結

  是名菩薩義陀羅尼。

  《披尋記》一五一三頁:

  「云何菩薩法陀羅尼等者:《顯揚論》說」,《顯揚圣教論》它解釋這個陀羅尼,「若欲略說陀羅尼相者」,若想要簡略的說明陀羅尼的相貌的話,「謂諸菩薩成就字類通達」,陀羅尼的相貌就是諸菩薩他成就了字類通達,即對于名句文,這個文字。這個「類」,字與字都是一類的就是廣大、無量無邊的文句,這一方面他有智慧,他通達這個文句。這句話是標出來,字類的通達,什么叫「字類通達」?「于名句文身,如意自在;得如是種類念持之力」,就是菩薩對于名句文身、文句,得到如意的自在,他能隨意的運用。「得如是種類念持之力」,這個菩薩他成就了、獲得了文字種類的念持力量,他能明記不忘,能攝持住而不失掉。

  「由念力故,隨一字中,而能顯示分別開演一切種染凈之意」,這是于名句文身如意自在,什么叫「名句文身如意自在」?來解釋這個相貌。就是「由念力故」由他那明記不忘的力量,「隨一字中」,不要說一定那一個字,隨你舉出那一個字來,「而能顯示分別」,用這一個字,可以顯示出來,可以分別,可以開演。顯示出來,這個顯示是略,分別就是廣了。能夠略、也能夠廣,開演一切種染污意,一切種的清凈意,能這樣講解。你有什么疑問,他也能夠解答,所以叫開演。這顯示、和分別、和開演,這意義還是不一樣的。這就叫「成就字類通達」,這就叫「于名句文身如意自在」,這就叫「陀羅尼」,「陀羅尼」就是這樣意思。

  我們一般人,雖然說是凡夫,但是他的文學很好,很短的時間內,不用特別參考什么,就可以寫出一篇文章來。但是現(xiàn)在看這菩薩得到陀羅尼的時候,那是不可思議的。

  這在《顯揚論》(三卷六頁)上說的。「此說法陀羅尼及與義陀羅尼應準此釋!箿收铡讹@揚圣教論》說的去解釋,這樣就可以了。

  這是法陀羅尼,和義陀羅尼,這兩種陀羅尼解釋完了。下面是第三科咒陀羅尼。分三科,第一科,征。

  申三、咒陀羅尼 (分三科) 酉一、征

  云何菩薩咒陀羅尼?

  菩薩有法陀羅尼,有義陀羅尼,另外還有咒陀羅尼。咒陀羅尼是什么意思呢?這是征,下面解釋。

  酉二、釋

  謂諸菩薩獲得如是等持自在,由此自在,加被能除有情災患諸咒章句,令彼章句悉皆神驗,第一神驗,無所唐捐;能除非一種種災患。

  「謂諸菩薩獲得如是等持自在」,所謂諸菩薩獲得等持,「等持」就是「定」。應該是得色界四禪,或者加上無色界的四空定。若是修四念處斷了煩惱,就是無漏的等持了,就是無漏的三昧了!赣纱俗栽,加被能除有情災患諸咒章句」,由于這位菩薩他有高深的禪定,這個禪定是自在的。我們初學習的人,就算是得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但是不自在,就是你成就這個禪定之后,你還要繼續(xù)的數(shù)數(shù)的入住出,入禪定、入三昧,住在三昧里面,從三昧里面出來,入住出,你常常的這樣訓練自己,才能達到自在的境界。所以「由此自在」,這個「自在」兩個字,表示你得到禪定的程度!讣颖荒艹星闉幕贾T咒章句」,這個自在的禪定的力量,你成就這個禪定了,你能加持,「加被」就是加持,加持這個章句,說的這個咒,能給它力量,授與這個咒力量,叫這個咒發(fā)生作用「能除有情災患」,諸咒章句的作用,能除有情災患。為什么這個咒的章句有這種作用?因為那個菩薩有禪定能加持的關系,這個力量從菩薩三昧的力量加持來的,若沒有這個力量,你說的咒沒有用,就是他有這個力量才能成就的。

  「令彼章句悉皆神驗,第一神驗,無所唐捐」,他加持那個章句,就使令那個章句悉皆神驗,完全都有靈驗!干耱灐,神就是不可思議的意思,它那個功能不可思議。譬如說你有病,他就念這個咒一回向,你病就好了,這不須要講道理的,就是有這個作用!傅谝簧耱灐,是最殊勝的神驗。當然這是他本人,他念這個咒來祝福眾生這是一件事,若別的人沒得禪定也學習這個咒,那他也叫它有神驗,那就看那個菩薩加被的力量,這是一回事!笩o所唐捐」,就是他說這個咒的時候,就是有作用,不會徒勞的,說這個咒白說了,沒有作用,不是的!改艹且环N種災患」,能滅除去不是一種;很多種的災患都可以消除。

  酉三、結

  是名菩薩咒陀羅尼。

  這菩薩咒陀羅尼是這樣意思。前面只是簡單的說「菩薩獲得如是等持自在」的力量,若是凡夫得了禪定也可以說咒,也是可以說咒的,那個禪定的厲害,禪定力量是很大的。當然不是欲界定和未到地定,是要到色界四禪以上。而我們中國漢文佛教很久以來也不提倡修禪定了,不提倡這件事,就提倡念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也是好,你能往生阿彌陀佛國,什么事情也是成功了,但是人都多數(shù)不用功。我們出家人就是歡喜散亂的境界,作佛事、放焰口,歡喜作這個事。若說不要作這個事,放下,專心的修學禪定,不歡喜;也沒有人提倡,誰提倡修禪定?我看也沒有人提倡。

  我初出家的時候,很僥幸,一出家就住佛學院,在佛學院里學習佛法。說佛法有興盛有衰敗的不同。這句話我也聽到了,我也能記住這句話,但怎么叫「興盛」?怎么叫「衰敗」?不知道。但是逐漸的在學習佛法,我可以分別「喔!這叫做佛法衰敗,這叫做興盛。」才知道這件事。我們提倡靜坐、修四念處,也有人說,現(xiàn)在末法時代修四念處行嗎?能得無生法忍嗎?有人會提出這個疑問。我認為沒有差別,正法住世的時代、像法、末法時代,無差別。就是你肯努力、不肯努力的問題。

  因為這阿賴耶識它很公平,阿賴耶識有什么公平?說我現(xiàn)在發(fā)脾氣、貪心來了、瞋心來了,你心一動,阿賴耶識就給你記錄下來了,就把那個貪心的力量保持在那里,你以前也動過貪心,貪心的力量假設是八十度,你現(xiàn)在又動貪心的時候,增加五度,就是八十五度,你再動貪心,就到一百度。說我現(xiàn)在修學戒定慧,阿賴耶識也是這樣做,也很公平的。你今天靜坐兩個鐘頭,阿賴耶識也把你這個力量保持在那里,你這一坐有五度的力量。你再靜坐、有三度,加起來就是八度,再靜坐有二十度,就是二十八度,它就一點一點的給你增上去。你造罪、它也很公平的給你服務,你作功德、也為你服務。你不作,不作、什么也沒有。這是很公平的事情。正法住世也是這樣子,像法、末法,什么時代眾生學習佛法,你肯努力,都是這樣子。譬如正法的時候,很多人得圣道,但是你若不努力,你不能得圣道,還是個凡夫。不是那個時候人都修行,也不是。我們讀《涅槃經》,讀出一件事來;佛入涅槃以后,大迦葉尊者過了多少天,他從靈鳩山來到拘尸那城來參加佛入滅的典禮,還沒到的時候看見路上有天華。摩訶迦葉尊者遇見一個比丘,說:「這怎么有天華呢?」這比丘說:「因為佛入涅槃了,天人來散華,所以有天華」。這個比丘說完了,又說一句話:「現(xiàn)在好了!拐f:「有什么好?」「沒有人管我們了,佛入涅槃了,沒有人管我們了,我們愿意怎么的就怎么的。」佛入涅槃的時候有這樣的比丘,說那是正法,也有這樣的比丘。道理是一樣的。所以肯努力,一樣會有成就。

  現(xiàn)在這上說「由此自在加被能除有情災患諸咒章句」,就是你要把其他的雜事放下,專心的修學圣道,你就會有成就。所以當職事的人有功德,就是其他的人不要管那些事,你安心的修學戒定慧,所以那個當職事的人有功德!甘敲兴_咒陀羅尼」。

  申四、能得菩薩忍陀羅尼 (分三科) 酉一、征

  云何菩薩能得菩薩忍陀羅尼?

  這是第四,能得菩薩忍陀羅尼。分三科,第一科是征!冈坪纹兴_能得菩薩忍陀羅尼」呢?這是征,下面解釋。分三科,第一科,標能得因。得忍也是果,這個果是由因來的。先把因說出來。

  酉二、釋 (分三科) 戌一、標能得因

  謂諸菩薩成就自然堅固因行;具足妙慧。

  怎么能夠得菩薩忍呢?「謂諸菩薩成就自然堅固因行」,這個菩薩發(fā)無上菩提心修學戒定慧的時候,他達到這個程度「自然」,不用勉強,很任運的就能出現(xiàn)這個境界。什么境界?「堅固因行」,你內心里面的戒定慧很堅固,就是很難破壞的,叫「堅固」。但這個堅固是什么程度呢?是屬于「因」而不是得果,得果就得菩薩忍了,還沒得菩薩忍。這個因行,因中的德行,這里面有很多的功德,其中重要的就是具足妙慧,這不可思議的智慧,智慧是很重要的。這個智慧的重要,我們前面學習過,就是聞思修。這聞慧不感覺有什么了不起,但是思慧就好一點,到修慧的時候,這個力量、功能、作用就強大了。這里說「具足妙慧」這是屬于修慧的。

  《披尋記》一五一三頁:

  「成就自然堅固因行等者:此顯勝解行補特伽羅」,這個因行是勝解行的程度的人。「于勝解行住中經初無數(shù)大劫修行圓滿,故作是說」,這個勝解行我們是講過的。什么叫「勝解行」?勝解、勝行就是有智慧,有強大的智慧,他能深刻的理解第一義諦,理解這言說法性是畢竟空的意思,他能這樣解,而也能這樣修行,就是修止觀,在奢摩他的止里面也能作如是觀,觀一切法空,那叫作勝解勝行!缸≈小,在這個程度的時候!附洺鯚o數(shù)大劫修行圓滿」,這個勝解行住要多少時間才能圓滿的成就呢?「經初無數(shù)大劫」,三大阿僧祇劫,這是第一個阿僧祇劫的修行,才能圓滿這個勝解行住,能達到這個程度。可見這個時間是很久了!腹首魇钦f」,所以叫「謂諸菩薩成就自然堅固因行,具足妙慧」。

  「《攝大乘論》頌云」,這下面引《攝大乘論》的頌來解釋這一句話!盖鍍粼錾狭Γ瑘怨绦纳M,名菩薩初修,無數(shù)三大劫」,這是《攝大乘論》的頌,《攝大乘論》是無著菩薩造的,這個頌是無著菩薩說的。這個頌「世親釋云」,世親菩薩就是無著菩薩的弟弟,他解釋這個《攝大乘論》的頌,他說「堅固心升進者:謂發(fā)牢固心,起增進行」。這個偈是四句,「清凈增上力」是一句,「堅固心升進」是一句,「名菩薩初修,無數(shù)三大劫」這又兩句,加起來四句。世親菩薩是完全都解釋的,可是這個《披尋記》的作者,前面那一句「清凈增上力」,世親菩薩的解釋他沒引來,他不引。那句話我們也想要知道,那是什么意思!盖鍍粼錾狭Α梗烙H菩薩的解釋是,善根力及大愿力,「因知所治不能降伏」,因為有善根,這個人前生在佛法里有栽培過,栽培過他就是有善根,他今生來的時候,因為宿世的善根,他就感覺到,我現(xiàn)在這個身口意有貪瞋癡的煩惱,不對,他想要心里面清凈,所以叫「清凈力」。但是我的煩惱不能調伏,那怎么辦呢?只好出家,這叫善法欲。出家以后修學圣道,就把煩惱調伏了。這世親菩薩這么解釋,「因知所治不能調伏」,就是所對治的,我想要消除我內心的煩惱,但是我不能調伏。我感覺是不對,就像我感覺身體很污穢、很臟,我想去洗洗澡,把這個污穢洗掉,我是有這樣的意愿,但是這件事不能做,是這個意思。

  無性菩薩也有《攝大乘論》的解釋,他那解釋和世親菩薩解釋不一樣,他解釋說:「有善根力故,能降伏所知」,他宿世栽培善根,他現(xiàn)在感覺自己的貪瞋癡不對,那他就出家了,出家修學圣道,能調伏煩惱,這就叫「清凈力」。

  這個「增上力」怎么講?就是有大愿力,「因知常值諸善知識」,就是由那個愿力,你發(fā)了無上菩提心的關系,你就能遇見善知識。誰是善知識?就是佛菩薩是你的善知識,你能遇見佛菩薩。這發(fā)無上菩提心很重要,那就是由大愿力。

  下面這世親菩薩釋云:「堅固心升進者,謂發(fā)牢固心」,那叫做堅固心。這「升進」就是「起增進行」叫做「升進」。下面解釋,「牢固心者:應知所發(fā)大菩提心,諸惡友力不能令舍」,這牢固心怎么講?你應該明白,就是你發(fā)的大菩提心,你有惡知識來破壞你,叫你退失菩提心,這不能,惡知識叫你退菩提心,不能退,他還是有無上菩提心的,那就叫「牢固」的意思。「增進行」是什么意思呢?「應知現(xiàn)在及生生中善法常增終無退減」,這個增進行就是,應知道你現(xiàn)在,及生生中,這一生、又一生、又一生中「善法常增」,你戒定慧的善法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增長,「終無退減」不會再減少的,你的戒定慧不會向后退的,那就叫做「增進行」。這樣子四句話,「清凈增上力,堅固心升進,名菩薩初修,無數(shù)三大劫」,如果你具足了這四個條件,清凈力、增上力、堅固心、升進心,具足這四個條件,那就是第一個阿僧祇劫開始了。三大阿僧祇劫從什么時候開始計算?就是你這四句話具足了,你有清凈、增上、堅固、心升進,這四個條件你具足了,就從這個時候初阿僧祇劫開始了。

  這在(攝論世親釋七卷二十三頁)「此說成就自然堅固因行,義應準知」現(xiàn)在《瑜伽師地論》這段文,「成就自然堅固因行」這個道理,「義應準知」,應該準照世親釋就可以明白了。這「具足妙慧」怎么講?「四如實智無闕現(xiàn)前,是名具足妙慧」,這四如實智,在〈真實義品〉也講過,《攝大乘論》也有講,就是名、義、自性、差別,觀察都是唯心所現(xiàn),都是畢竟空寂的。這就是四如實智無闕,沒有闕少,你努力的用功修行都具足了,「是名具足妙慧!

  獨處空閑,寂無言說,曾無有物。見路而行,

  「成就自然堅固因行具足妙慧」的這個修行人,他是怎么一個情形呢?這個人「獨處空閑」,單獨他一個人在空閑的地方住,他不和其他的人同住,不和一般人同住,為什么不和我們同?嫌我們俗氣、我們懈怠,他不高興和我們一起住!讣艧o言說」,他住在那地方用功修行,心里面沒有虛妄分別!笩o言說」就是無分別,你說話一定是心里面要分別,才能說話的。「寂無言說」,心里面沒有虛妄分別!冈鵁o有物」,他修這四如實智,觀一切法,言說法性都是畢竟空的,無有少法可得。他心里面沒有「我昨天吃面條很好吃」,沒這個虛妄分別,不會「剛才我看見毒蛇了」,心里想毒蛇的事情。他的心見一切法的時候,不取相,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所以叫「無」,就是心里面無所得的意思!敢娐范小顾@個心就是與第一義相應,第一義就是「路」,就是道路,他修止、修觀,止也止在第一義上,觀也觀第一義,以第一義為道路,在這里不斷的努力向前進步,是「見路而行」。

  《披尋記》一五一三頁:

  「獨處空閑等者:此中為顯得第一義諦,內心寂靜」,這段文的意思顯示成就因行、具足妙慧的這個人,顯示他心里面在第一義那里相應!竷刃募澎o」,與第一義相應的時候,不是止就是觀。沒有一切虛妄分別的戲論境界,所以內心寂靜!甘枪首魅缡钦f」,所以就是這樣講。

  這幾句話;「此中為顯得第一義諦,內心寂靜,是故作如是說」這幾句話,先說這段文的大意,然后再解釋每一句文!覆粯冯s住」,他不歡喜和其他的人在一起住,他不歡喜這樣。「居遠離處」,他居住在遠離憒鬧的地方,「是名」叫做「獨處空閑」,那個地方人跡罕到,飛鳥有時候飛到這地方來,人很少到那地方去的,所以叫做「獨處空閑」。「為除定難,不多言論」,我們修禪定的困難、能障礙你得禪定的事情就是多話,歡喜說話,歡喜同人充殼子,障礙你得禪定,所以叫「定難」,F(xiàn)在這位修行人消除定的困難,所以不多言論,不說話的!甘敲艧o言說。」

  「于求財者深修厭毀」,雖然是出家修行,生活所須還是要的。我偏著重于這件事,那就得常常要作法會,要發(fā)通知,要登記你的電話…這些事情。現(xiàn)在這位「于求財者深修厭毀」,這個具足因行、具足妙慧這個人,他深深的不高興這件事情!赣谇筘斦呱钚迏挌А,深深的厭惡這件事,不高興去求財這件事!赣谥T城邑交游等處,了知其初」,怎么求財?你就得要同人連系,同人連系就是到城邑里、到聚落里面去,同這個人聯(lián)絡,同那個人聯(lián)絡,今天給他送一包茶,明天給你送一包冬茹,同你聯(lián)絡,就是這樣子在城邑里「交游」,你若不睬人家,他會布施給你錢嗎?所以「于諸城邑交游等處」。而這件事,這就是有所求。有所求者,欲也,就是有欲。「了知其初」,能夠成就堅固因行具足妙慧,那也不是僥幸得來的,他就是了知其初,就是了知求財,去同人家打交道,于諸城邑交游這件事,這個「初」,這就是生煩惱的開始。你同人來往,煩惱就從這里開始了。這個「初」就是因緣,令你生煩惱的因緣,就是從交游這里出來的。

  「了知過患」,求財,這是有過患,從這里眾多因緣復雜的變化,令你苦惱。當然我們有的時候「哎呀!我有很多歸依徒弟,我了不起,我做什么長、什么長,感覺到光榮」,但這地方說「了知過患」,你要知道那地方是一個過患,障礙你得圣道的,令你苦惱!噶酥鲭x」,這個人他知道出離這一切煩惱的境界,心里面沒有欲,不去求財,心里面過得去就好了,心里面就沒有煩惱,沒有煩惱那個寂靜無為的境界,那是應該要努力的地方,是了知出離!敢嗄芰酥こ鲭x行」,也會知道,「趣」者向前進,出離這惑業(yè)苦,那就是戒定慧了,就是八正道!溉缡悄艿脙刃募澎o」,你若能這樣子,「了知其初,了知過患,了知出離」,你能「了知趣出離行」,你若能這樣子,內心才能寂靜,就是滅除煩惱了!溉纭此妓傻亍嫡f」,這段文就是〈思所成地〉(陵本十八卷十四頁)那上說的,「由是此說曾無有物,見路而行」,這曾無有物,見路而行就這么講。

  知量而食,不雜穢食,一類而食。常極靜慮;于夜分中少眠多寤。于佛所說得菩薩忍諸咒章句,能諦思惟。

  「知量而食,不雜穢食」。這獨處空閑,寂無言說,曾無有物,見路而行,你不到城市去同那些有錢的人去打交道,那你這衣食住怎么辦?要「知量而食」不要貪多!覆浑s穢食」不吃那些有污穢的東西。「一類而食」,就是簡單,非常簡單,我就吃一個薯仔就夠了,我一餐就吃一個薯仔!赋O靜慮」,這種人長期用功修行,一定是由欲界定到未到地定,由未到地定到了色界四禪,「靜慮」是色界四禪,常常達到這個境界,每一天除了經行以外就是入定,就是修止觀了。

  「于夜分中少眠多寤」,有晝分,有夜分。夜間的時候干什么?睡眠很少,多數(shù)是覺寤的,多數(shù)在那修止觀的!赣诜鹚f得菩薩忍諸咒章句,能諦思惟」,能得菩薩忍陀羅尼,你念這個陀羅尼,能令你得無生法忍。什么叫「能得菩薩忍陀羅尼」?就是念這個陀羅尼能令你得無生法忍。這個陀羅尼很好。這是說「于佛所說得菩薩忍諸咒章句能諦思惟」,他得了禪定了,他對于佛所宣說的,能令你得菩薩無生法忍的諸咒章句「能諦思惟」,他能夠深刻的去思惟觀察。

  這一段文是標能得因,標出來得忍的一個因,是這樣的。下面是正顯通達,第二科,正顯示你能通達了無生法忍了,分兩科。第一科,于咒章句。第二科是于一切法。這于咒章句分兩科,第一科,舉其咒詞。這得菩薩忍的陀羅尼是什么樣呢?

  戌二、正顯通達 (分二科) 亥一、于咒章句 (分二科) 天一、舉其咒詞

  其咒詞曰:壹胝?密胝?吉胝毗?羼底?缽陀膩?莎訶?

  這就是得菩薩忍陀羅尼。先把這個陀羅尼標出來。下面第二科,通達咒義。

  天二、通達咒義

  即于如是咒章句義,審諦思惟籌量觀察。彼于如是咒章句義如是正行,不從他聞,自然通達;了知如是諸咒章句都無有義。是圓成實,但唯無義,如實了知此章句義,所謂無義。是故過此,不求余義。齊此名為妙善通達咒章句義。

  「即于如是咒章句義,審諦思惟籌量觀察」,得了禪定的這個人,在禪定里面就對這個咒的章句義審諦思惟,他在禪定里面很認真的思惟這個義!杆嘉顾茉彽脑~句,「籌量」所觀察的義,有文有義,章句里面有義。思惟章句里面的義叫「籌量」!赣^察」就是由有文字入無文字,這樣觀察!副擞谌缡侵湔戮淞x如是正行,不從他聞」,這位修行人、這位禪師,對于章句里面的義,就按照這個義去修行止觀,去止、去觀!覆粡乃,自然通達」,他不須要從別人去聽聞,他自然會通達。「不從他聞」這句話可以做兩個解釋。一個解釋,就是他自己應該是學過,他以前學過佛法,他現(xiàn)在按照他所學的去修,他不須要再去向誰學習,也可以這么講,這是一個解釋。第二個解釋,就是他也可能是請一位善知識來講解陀羅尼義,也可能在禪定里面去見那一位善知識,不是散亂心,在禪定里面去見那位善知識,聽他講解,但是他同時觀察這個境界是畢竟空寂的,親近的善知識,這是如夢境界,如幻如化的,這叫不從他聞的意思。

  有一個禪師到福建的雪峰禪師那里跟他學習。來見雪峰禪師時;就說:「你從什么地方來?」「從江浙來」,「哎呀,你從江浙老遠到福建來,很辛苦呀!」來親近的那個人他說:「仰慕道德,何憚關山?」,我仰慕您老人家的深入禪定、甚深三昧的道德,我不怕辛苦!秆瞿降赖拢螒勱P山?」這個句子多好?然后雪峰禪師說:「汝猶醉在!」,你還在喝醉酒的境界里面,就是這么說。說我仰慕道德,仰慕您老人家…。就是有所得的境界,那有一個雪峰禪師可得呢?你認為有一個禪師,「哎呀,你有道德,我來親近你」;你是有所得、虛妄分別,你還是喝醉酒了,你這無明酒喝醉了,道理還沒開悟,你沒明白諸法實相。∷阅氵@喝醉酒了,「汝猶醉在!」。

  這意思是說「不從他聞」;你跟一位善知識學習佛法,你若通達這個道理的時候,無有善知識可得,也無法可得!钙湔f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這是「不從他聞」。「自然通達」,那當然就是任運的,你那個智慧能通達諸法實相。

  「了知如是諸咒章句都無有義」,那你就知道這個「壹胝?密胝?吉胝毗?羼底?缽陀膩?莎訶」這是不可得的境界。也沒有字、也沒有句、也沒有義可得!甘菆A成實」,你若能這樣通達,那就是圓成實,就是真如義了!傅o義」,沒有義,沒有文也沒有義,沒有義可得也就沒有文可得!溉鐚嵙酥苏戮淞x,所謂無義」,就是這么一個境界。說這個咒的章句,能令你得無生法忍,原來是這么回事,你要有這個智慧通達。

  我們念的那個大悲咒,《大悲心陀羅尼經》也有這個意思,那就是符合了性空義,「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的意思。我們對教義的學習不夠,加上修止觀的功夫也不夠,我們就是用執(zhí)著心來念大悲咒。當然也還是有功德,但是這就是我們不夠程度。所以念大悲咒,能令你得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八、九、十地,那道理原來是這么回事。在這里可以明白這個意思,但《大悲心陀羅尼經》本身也有這個意思。

  「是故過此,不求余義」這個圓成實,這真如義就究竟圓滿了,你超過這個境界,沒有余義可求的了。「齊此名為妙善通達咒章句義」,就是到此為止,你就是妙善通達咒的章句義了。

  這是第二科,通達咒義。前面是于咒章句,下面于一切法。分兩科,第一科,標隨無義。

  亥二、于一切法 (分二科) 天一、標隨無義

  彼于如是咒章句義,正通達已;即隨此義,不從他聞,自正通達一切法義。

  「彼于如是咒章句義」,那個禪師、那個菩薩,對這個咒的章句義「正通達已」,很好的、很善巧的,「正」就是善巧的,通達這個咒的章句義是無義以后,「即隨此義,不從他聞」,就隨順這個無義、真如義,不從別人去聞,「自正通達一切法義」,亦復如是,其余的一切法也都是這樣子,都是無義的,無義亦無句。法義不可得,法句也不可得。這是超越一切戲論了。

  天二、釋離言性

  謂于此義如是通達,一切言說所說諸法自性之義,皆不成實;唯有諸法離言自性,是自性義。彼于諸法此自性義,正通達已;過此,更無余義可求。

  前面是標隨無義,這第二科,釋離言性。「謂于此義如是通達」,于這個無義怎么樣來通達呢?「一切言說所說諸法自性之義,皆不成實」,就是你要通達一切的語言文字所表達的諸法自性的意思,說這個「樹」,這是一個句,這是言說,所表達的那個「樹」的意思、樹的自性是不成立,都是不成立、不真實的,都是畢竟空的。言說法性都是畢竟空的意思,你要通達這個意思。「唯有諸法離言自性」,言說法性是畢竟空,就沒有言說法性了,唯有諸法的離言的自性,也是無分別的義自性,那是真如的自性。這是在語言文句上這樣表示,可是你真實通達這個意思,是無分別的!副擞谥T法此自性義,正通達已;過此,更無余義可求」,那位禪師對于言說諸法的畢竟空寂,離言說性的自性義,正式通達以后!高^此」,超過這個境界,更沒有別的義可以希求的了,就是究竟圓滿了。

  《披尋記》一五一四頁:

  「如是諸咒章句都無有義等者:謂此章句都無有義可起分別」,有這個義、你在這個義上起分別,現(xiàn)在沒有義、就不可以生起分別。「但唯無義即是彼句圓成實相」,就是真如義!复思s證成道理名圓成實」,這一段文說的話,是約這個修行人斷惑證真的時候,見到真如義叫做圓成實義,不是用嘴說的圓成實。「義如《解深密經》說。(五卷五頁)」在那里有說。

  「通達此故,隨順通達一切言說所說諸法自性之義皆不成實」,你若通達這個咒的章句義是無義,你隨順這個章句的無義,也就能通達一切言說所說諸法的自性「皆不成實」,也都是無義的。「唯有諸法離言自性是自性義,亦如諸咒章句都無有義」,用咒章句的無義來通達一切法的無義,由一切法的無義去通達咒章句的無義!傅o義是圓成實!

  由于此義善通達故;獲得最勝廣大歡喜。

  由于這位禪師肯這樣用功,少欲知足、獨處空閑,才能夠達到這個程度「善通達故」,他能夠通達諸法無義!斧@得最勝廣大歡喜」,就成就了最殊勝的歡喜心。

  《披尋記》一五一四頁:

  「獲得最勝廣大歡喜者:此說證入極歡喜住應知!咕褪鞘仄兴_的初歡喜地,就是達到這個境界,所以叫廣大歡喜。

  這是于一切法釋離言性。前面第一科是標能得因,第二科正顯通達,F(xiàn)在第三科,明已得忍。

  戌三、明已得忍

  由是菩薩得陀羅尼,當言已得此陀羅尼章句所立菩薩勝忍,得此忍故;是諸菩薩不久當?shù)脙魟僖鈽,已依上品勝解行地勝忍而轉。

  「由是菩薩得陀羅尼」,得到這個陀羅尼。怎么叫得陀羅尼?「當言」,應該這么說;「已得此陀羅尼章句所立菩薩勝忍」,這叫得陀羅尼。不是我們念這幾句話,我能背下來,那叫得陀羅尼,不是這個意思!傅么巳坦省,得了這個忍,「是諸菩薩不久當?shù)脙魟僖鈽贰,就是初歡喜地!敢岩郎掀穭俳庑械貏偃潭D」,「不久當?shù)脙魟僖鈽贰惯@個話,就是現(xiàn)在還沒得,不過距離現(xiàn)在的時間不是很久會得凈勝意樂。那現(xiàn)在是什么程度呢?現(xiàn)在是「已依上品勝解行地勝忍而轉」。暖是下忍,頂是中忍,忍是上忍。依上品的勝解行地勝忍而轉,到這個程度,這個忍已經現(xiàn)行了。這「轉」是現(xiàn)行的意思。

  酉三、結

  當知是名菩薩所有能得菩薩忍陀羅尼。

  這是結束這一段。這就叫菩薩所有的能得菩薩忍的陀羅尼。能得忍陀羅尼,這個陀羅尼能得忍,是這個意思。

  《披尋記》一五一五頁:

  「不久當?shù)脙魟僖鈽返日撸簶O歡喜住菩薩住時」,菩薩現(xiàn)在修行達到這個程度的時候,「一切勝解諸隨煩惱皆悉永斷」,「勝解」其實就是修止觀,觀這言說法性是畢竟空的時候,這樣那隨煩惱就斷掉了。因為一切的隨煩惱是以我們執(zhí)著「言說法性是有」為基礎,現(xiàn)在勝解觀這言說法性是畢竟空的,能生煩惱的基礎沒有了,所以「諸隨煩惱皆悉永斷」不生起了。「離隨煩惱凈勝解轉」,就是沒有煩惱了,他那清凈的勝解就現(xiàn)行了。「即此名為凈勝意樂」,這就是初歡喜地。

  「勝解行住菩薩雖依上品勝解而轉,而未得名凈勝意樂」,你還不是初歡喜地!赣墒钦f言不久當?shù)谩,所以說不久當?shù)脙魟僖鈽,他只是能得忍,而還沒得凈勝意樂。

  未二、總料簡 (分二科) 申一、所得差別 (分二科)

  酉一、前三陀羅尼 (分二科) 戌一、舉法義二陀羅尼

  此中菩薩法陀羅尼、義陀羅尼、若過第一無數(shù)大劫,已入清凈勝意樂地;所得決定堅住廣大。從此以下,或以愿力,或依靜慮,雖有獲得;而不決定,亦不堅住,亦不廣大。

  這是第二科,總料簡。這妙陀羅尼分四科,第四科是解釋,解釋里面分兩科,第一科是別辨相,辨這四陀羅尼的相。現(xiàn)在是第二科,總料簡?偭虾喚褪前堰@四個陀羅尼的義放在一起再去觀察。分兩科, 第一科,所得的差別。分兩科,第一科,前三陀羅尼。分兩科,第一科,舉法義二陀羅尼。

  「此中菩薩法陀羅尼、義陀羅尼」,這兩個陀羅尼,「若過第一無數(shù)大劫,已入清凈勝意樂地;所得決定堅住廣大」,已經超過了第一阿僧祇劫,這時候這位菩薩他證入了清凈的勝意樂地,就是初歡喜地了。「所得決定堅住廣大」,這個已入初歡喜地的菩薩,他所得的法陀羅尼和義陀羅尼決定堅住廣大,而不退轉了。這「廣大」,和真如理相應所以是廣大,無有限際的!笍拇艘韵,或以愿力,或依靜慮」,從初歡喜地以下、就是沒得初歡喜地,你還在暖頂忍的時候!富蛞栽噶Α,你的修行在初歡喜地之前,在暖頂忍的時候,那禪定的功夫也很深,你有大悲愿力,或以靜慮的力量!鸽m有獲得,而不決定」,雖然也能得到法陀羅尼、義陀羅尼,因為你有禪定的關系,你也會有這個陀羅尼!付粵Q定」,但是那個時候不是決定的。什么叫「不決定」?就是不堅住,就是容易退,還可能會退,還可能會失掉!敢嗖粡V大」,那時候沒有與真如相應,還是有所得的境界,不是很大的。

  《披尋記》一五一五頁:

  「或以愿力等者:謂由愿力常值諸善知識,從他聽聞一切法義」,就是從善知識聽聞法義,「名以愿力」,這叫做愿力,從善知識聽聞一切法義的時候,你得陀羅尼了!浮稊z大乘論》頌云:清凈增上力。此即彼一分攝」,這清凈增上力就是這個時候所得的法陀羅尼、義陀羅尼的力量,不夠廣大,不夠堅定!溉缡烙H釋應知。修習止觀自正審思一切法義。名依靜慮!剐蘖曋褂^的時候,「自正審思」,你自己努力的審思一切法義,那就叫做依靜慮。靜慮是止,在止里面觀一切法,那叫審思一切法義。

  戌二、例咒陀羅尼

  如說法義二陀羅尼。咒陀羅尼,當知亦爾。

  下面第二科,例咒陀羅尼!溉缯f法義二陀羅尼。咒陀羅尼,當知亦爾!骨懊娣ㄍ恿_尼、義陀羅尼,過了第一無數(shù)大劫的時候,就是極喜地了,所得的決定堅住廣大。若是沒入初歡喜地,在歡喜地以下,那就是不決定、也不堅住、不廣大。咒陀羅尼也是這樣子。你若得無生法忍,那你的咒陀羅尼是決定、堅住、廣大,沒有得無生法忍,那就不大了。

  酉二、 后一陀羅尼

  能得菩薩忍陀羅尼,如前所釋,即如是得。

  前面例咒陀羅尼,咒陀羅尼例同于法陀羅尼、義陀羅尼,叫例咒陀羅尼。第二科是后一陀羅尼,就是能得忍陀羅尼。

  能得菩薩忍的陀羅尼如前面所解釋,即如是得陀羅尼。

  《披尋記》一五一五頁:

  「如前所釋即如是得者:通達諸法離言自性是自性義」,一切法以離言自性為自性。「過此更無余義可求,是名如前所釋」,如前所釋是這個意思,就指離言自性所說的。「由是菩薩得陀羅尼,當言已得此陀羅尼章句所立菩薩勝忍,是名即如是得」,即如是得是這樣意思。

  申二、能得功德 (分三科) 酉一、標

  若諸菩薩具四功德,方獲如是諸陀羅尼;非隨闕一。

  下面第二科,能得功德。這總料簡分兩科,第一科是所得差別,就指這四陀羅尼的差別。這第二科,能得功德。分三科,第一科,標。

  若諸菩薩具四功德的時候,方獲如是諸陀羅尼,「非隨闕一」,不是隨這四個你缺一個,那就是沒成就。

  酉二、征

  何等名為四種功德?

  這是征。下面第三科,列。

  酉三、列

  一者、于諸欲中,無所貪著。二者、于他勝事,不生妒忌,不嫉他榮。三者、一切所求,等施無悔。四者、于正法中,深生忻樂。忻樂法者:于菩薩藏,及菩薩藏摩怛理迦,深心愛樂。

  「一者、于諸欲中,無所貪著」,你第一個成就的功德就是沒有欲,在色聲香味觸里面你沒有欲,這一定是要得禪定了。「二者、于他勝事,不生妒忌」,對于別人有榮譽的事情,超越一切人的事情,你沒有妒嫉心。「不嫉他榮」,不妒嫉別人的榮耀,能隨喜這件事,這又是一個功德。「三者、一切所求,等施無悔」,其他的眾生向你有所求,你能平等的都布施,心里面不后悔。如果不太好的東西你可以布施、好的就舍不得,那不是等施。現(xiàn)在都一樣的平等布施無悔。「四者、于正法中,深生忻樂。忻樂法者:于菩薩藏,及菩薩藏摩怛理迦,深心愛樂!,這世俗的事情心里面不介意,這第一義諦的正法深深的心里面歡喜愛樂,心里面歸依法,就是心里面常希望成就顯現(xiàn)第一義諦,叫深生忻樂,生歡喜心。「忻樂法者」對于勝義諦愛樂的人,「于菩薩藏」、大乘的法藏,「及菩薩藏摩怛理迦」,「摩怛理迦」就是論,能生智慧,而這些地方都是顯示第一義諦的文句!干钚膼蹣贰,也是深心歡喜,因為你從別的地方得不到第一義諦的。

  《披尋記》一五一五頁:

  「于菩薩藏及菩薩藏摩怛理迦者:十二分教方廣一分名菩薩藏」,這十二分教里面,方廣是十二分之一,這叫做菩薩藏!讣创苏撟h名菩薩藏摩怛理迦!咕褪钦撟h,論藏里面顯示第一義諦的問答,那就是摩怛理迦。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