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jīng)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六(2)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六(2)

  申二、諸行皆苦 (分三科) 酉一、標

  又諸菩薩,觀無常行相續(xù)轉(zhuǎn)時,能為三種苦所依止。

  這是第二法印「諸行皆苦」,分三科:第一科「標」。

  「又諸菩薩,觀無常行」:觀一切有為法都是有變化的,變化的有為法是「相續(xù)轉(zhuǎn)時」,相續(xù)不斷的現(xiàn)前。我們看山河大地,高山相續(xù)不斷的現(xiàn)前,它是有變化,但是沒有斷,相續(xù)的現(xiàn)前。我們自己的生命體,也相續(xù)的現(xiàn)前,死了也還是相續(xù)的。生存的時候,前一剎那和后一剎那是相似的;但是死了以后,一剎那死了,一剎那又現(xiàn)前了。前一剎那、后一剎那不相似,就算是我們還做人,已經(jīng)活了二百歲了,是個老翁的樣子。下一剎那又做人的話那是一個小孩子了,還是不相似。生存時,前一剎那、后一剎那是相似的;死亡的時候,還是相

  續(xù)現(xiàn)前,但是不相似了?傊窍嗬m(xù)的,相續(xù)現(xiàn)前時,「能為三種苦所依止」。相續(xù)現(xiàn)前時,是無常的境界,它是令我們滿意的東西嗎?不是。有三種痛苦,依止此相續(xù)相現(xiàn)前,在相續(xù)無常的境界,現(xiàn)出來三種苦惱。那三種呢?下面列出來。

  酉二、列

  一者、行苦。二者、壞苦。三者、苦苦。

  「行苦」:是也不感覺苦惱,也不感覺快樂,但是這時候的相續(xù)轉(zhuǎn),就是色受想行識相續(xù)的現(xiàn)前!感小梗菏橇鲃拥囊馑,它不是一個安閑的境界,是有變動的,但是是相續(xù)的。這時候在內(nèi)心里是不苦也不樂的。但是有為法相續(xù)轉(zhuǎn)里,它里面儲藏著「壞苦」和「苦苦」的能力在行苦里。行苦里有壞苦的能力,也有苦苦的能力,所以它隨時就變成壞苦了,隨時也可能變成苦苦,是這樣的境界。就像我們駕的車,里邊有很大的毛病,但是現(xiàn)在還可以正常的在公路上運行,就譬喻是這么一個境界,隨時它的毛病會爆發(fā)了。忽然間就停火了,就可能會這樣子,所以叫做「行苦」。

  「二者、壞苦」:如意的境界被破壞了,這時心里痛苦。如意的境界存在的時候,我們不感覺痛苦,但是它隨時會被破壞,破壞了的時候,如意的境界沒有了,心里面苦惱。另外,如意的境界存在時,怕它失掉了,要保護它,也很辛苦。

  「三者、苦苦」:是不如意的境界出現(xiàn)了,使令心里痛苦。感覺痛苦是一個苦,為什么說二個苦呢?就是能令你苦有因緣,那因緣也是苦,所生的也是苦,所以是二個苦。「又諸菩薩觀無常行相續(xù)轉(zhuǎn)時」有這三種苦,所以凡夫境界是不可愛的,若得涅槃就沒有這回事了。

  酉三、結(jié)

  如是菩薩,如實了知一切諸行皆悉是苦。

  我們?nèi)舨粚W習佛法,苦苦我們知道,壞苦不大明白,我們追求如意的事就是追求坯苦,不知道行苦是苦。行苦明白的說,譬如天上的境界,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那么高深禪定的境界也都屬于行苦的范圍,并不是令人真實滿意的地方。我們相信了佛法以后,若能認真的學習經(jīng)論,也能在日常生活中作如是觀,那也就會對苦苦、壞苦、行苦認識。

  申三、諸法無我 (分四科)  酉一、標

  又諸菩薩如實了知有為無為一切諸法,二無我性。

  下面第三個法印「諸法無我」。

  「又諸菩薩如實了知」:「如實了知」,應該說圣人,在凡夫的佛教徒,資糧位有時也可能會知道,有時也會迷惑、不知道;加行位迷惑的時候較少,也能認識到這件事,但是還不是真實,要入圣位以后才能如實的了知。了知什么呢?「有為無為一切諸法,二無我性」:這些因緣生法就是有為法,與有為法相反的就是無為法。有為法和無為法就包括了一切法,一切法就分這么二類,這二類法里有什么事呢?「二無我性」:有為法也是無我,無為法也是無我。「我」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能主宰。我可以控制它,你說一切諸行皆是苦,我可以控制它叫它不苦。

  凡夫多數(shù)是這樣子,我們平常人也不是太明顯的有這種思想,社會上智慧高的人,能力強的人是有這種想法:我要改革,我要革命,我偏要叫它如意。但是現(xiàn)在佛法說:不行,「二無我性」不能主宰的。這是「標」,下面第二科是「列」。

  酉二、列

  一者、補特伽羅無我性。二者、法無我性。

  「補特伽羅」翻成數(shù)取趣,就是他沒有知足的時候,數(shù)數(shù)的去得果報。得到一個果報以后,這果報又失掉了,再得果報。得到果報它不會永久的,失掉了又再去得果報,數(shù)數(shù)的得果報,就在這境界上執(zhí)著有我,執(zhí)著有個主宰的力量。現(xiàn)在佛法說「無我」,不能主宰的。

  不能主宰,可以分成二部分:你的思想發(fā)生行動的時候,有多少自由,我歡喜做這個事我就做;我不歡喜做,我就不做,你可能有這種自由。但得果報時沒有自由了,你歡喜是這樣,不歡喜也是這樣,受果報時,一點也不能主宰。這是「補特伽羅無我性」。

  「二者、法無我性」,補特伽羅是約眾生說,現(xiàn)在約一切法來說。約色受想行識來說;約色聲香味觸法來說;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一切法來說,都是沒有主宰性的。這是標出來二種無我的名稱,下面第三科解釋,又分二科,第一科「補特伽羅無我性」:

  酉三、釋 (分二科) 戌一、補特伽羅無我性

  于諸法中補特伽羅無我性者:謂非即有法,是真實有補特伽羅;亦非離有法,別有真實補特伽羅。

  「于諸法中補特伽羅無我性者」:就是在色受想行識里,執(zhí)著有個補特伽羅的我,這個「我」是沒有的,什么道理呢?「謂非即有法,是真實有補特伽羅」!笩o我」分二個意思:非即有法,是真實有補特伽羅;「有法」指色受想行識說,即色受想行識是真實的補特伽羅我,不是這樣子,這是一個意思。

  第二個意思「亦非離有法,別有真實補特伽羅」:也不是離開了色受想行識,另外有一個真實不可破壞的「我」。也不是,也沒有。離開了身體另外沒有我,在身體這里也沒有我。分這二個解釋。

  《披尋記》一五二五頁:

  「謂非即有法等者:<有尋有伺地>說:若即于蘊施設我者」也就是前面「即有法是真實有補特伽羅」這句話。「若即于蘊」:若是你的思想執(zhí)著色受想行識里可以安立一個我,「是我與蘊無有差別」:這樣說「我」,這個我和色受想行識的蘊是沒有差別的,因為你就是在色受想行識上說有我,所以這個我和色受想行識無差別!付嬘形抑B實常住,不應道理!」,但是你執(zhí)著我是諦實,諦實就是真實,不是虛妄的,是常住的。真實的含意是永久存在的,不可破壞的。執(zhí)著「我」是這樣子,與色受想行識的諸蘊就有差別了。色受想行識諸蘊不是真實的,它是可破壞的,很明白的它是有老病死,不健康,也會死掉的,不是常住的。所以在那上面執(zhí)著有常住的我,這是不合道理。

  所以應該說,即色受想行識我,這件事是不能成立的,因為它和我的定義不符合!赣终f:若蘊外余處者」:就是〈有尋有伺地〉又說,「若蘊外余處」,在色受想行識五蘊之外,在其他的地方有個我,這個我不在色受想行識這里,在另外的地方。「汝所計我,應是無為,不應道理!」:這樣說你執(zhí)著的「我」應是無為法,不是有為法了。無為法沒有生老病死,我們的身體有生老病死,也有貪瞋癡的煩惱,有很多的煩惱,很多的業(yè)障,很多的痛苦,F(xiàn)在離開色受想行識,另外有我是無為的,就沒有這個境界了。這樣執(zhí)著有我,那是不合道理。因為那樣就沒有老病死嗎?不可能是這樣,沒有貪瞋癡的煩惱嗎?所以是不合道理。

  「若不屬蘊者,我一切時應無染污。」:要是你執(zhí)著這個我不系屬于五蘊之內(nèi),那這個我在一切的時間,都應該是沒有染污的。因為系屬于蘊,色受想行識和我是相系屬的,有關(guān)系的,若離開了色受想行識另外沒有我,離開我也沒有色受想行識。色受想行識里的苦樂都和我有直接關(guān)系,那就是互相系屬了。現(xiàn)在說不系屬于色受想行識,「我一切時應無染污」它沒有貪瞋癡的煩惱,因為色受想行識里有很多的問題。最明顯的常常有病,它和色受想行識沒有關(guān)聯(lián),那我是沒有病的,那就沒有病苦,也沒有煩惱,一切時應無染污。那真是那樣嗎?你感覺你很清凈嗎?這是不合道理。

  「又我與身不應相屬,此不應理!」:若是你說這個我不在身體里,是在其他地方像虛空似的,那就和身體不相系屬。譬如說身體被人打死了,「我」不在這里,在別的地方不受影響,是那樣的嗎?所以又我與身不應相系,這也是不合道理!(陵本六卷十一頁)」這段文是在那里引來的!赣杀怂疲瑧怂f義。」:由于那一段文破斥「有我論」的道理,應知這里所說的道理,我不可得,法也不可得。這段文先說的是補特伽羅無我。

  戌二、法無我性

  于諸法中法無我性者:謂于一切言說事中,一切言說自性諸法,都無所有。

  「于諸法中法無我性者」:解釋什么叫做「法無我」!钢^于一切言說事中,一切言說自性諸法,都無所有。」:這叫做法無我。于諸法中什么叫做法無我呢?「謂于一切言說事中」:就是語言,有各式各樣的名句,讀書多的人名句多,讀書少的人名句少一點。但是不管讀書多,讀書少,多少都是學習了語言的!秆哉f事中」:言說所表達的一切事,在這里「一切言說自性諸法,都無所有!梗罕娚Ιτ绕涫侨、天這二類,是長于言說的。長于言說在文字上只是說言說,但是言說一定和我們的思想有直接關(guān)系。心里不思想是不能說話的,所以言說自性也就包含了思想、思惟分別的自性也在內(nèi)的。這些自性都無所有,都是沒有的,心里面所想的都是無自性的。心里所想的也就是語言所說的,所說的這些事都是沒有這回事的,都是沒有的。

  這樣講「無我性」就和中論說的有一點不一樣。中論是說一切法是因緣所生,因緣所生法都是無自性,都是畢竟空的。這句話說的也是很好,但是和唯識說的法無我性就是有點不同。但這地方可也有特別美好殊勝之處,心一動就是假的,說出來的話都是假的,聽別人說的話也都是假的,都是空無所有的,常常這樣觀,就會減少煩惱,煩惱受影響了;我們的煩惱就從這里引申出來的,心里一想是這樣、是那樣,我們就出了煩惱了,但是這樣告訴自己心里想的都是假的,為什么起煩惱呢?起煩惱那不是搞錯了嗎?這樣子說,叫做無我性。

  在唯識的書上是說:「彼無故此無」,言說所表達的一切法是畢竟空的,能表達的語言也沒有了。也就是能分別的識也是沒有著落了,自然也不要分別了,所以這時候就變成圓成實了。

  酉四、結(jié)

  如是菩薩,如實了知一切諸法皆無有我。

  菩薩能這樣如實的了知,這是要經(jīng)過長時期止觀的陶煉、止觀的熏習。不斷的鍛煉,不斷的觀察思惟,你的智慧會增長,智慧增長到一個程度時,就真實的見到諸法無我義了。

  昨天和一個居士談話,他認為人是猴子變的。我說:猴子是人變的。最初他同意,他說這個說法好。后來我說,也可能人是猴子變的,但是也可能猴子是人變的,二方面互相變,也可能是這樣。怎么說呢?我說人死了,他造了罪業(yè)就變成猴子了,而猴子死了也可能變成人的,他說你這說法不科學。后來說話又說到別的話就過去了,而我的心情,佛法說的是最科學。佛法怎么科學?因為佛有天眼通,看見人死了變成猴子,看見猴子死了變成人,這是非常科學,非常真實的。說是這個人眼睛盲了,為什么盲呢?因為他的父母那天喝酒了,所以生的孩子就變成盲了。

  有一回有人寫陶淵明的一篇文章,他很善于寫文章的,「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返」,〈歸去來詞〉寫的真是好。但是他的兒子統(tǒng)統(tǒng)都是笨孩子,不聰明,為什么?陶淵明歡喜喝酒,這樣的道理不科學。醫(yī)生、生理學家認為這樣。按佛法來講是業(yè)力為主,這樣的說法是非常真實的,因為這是佛的天眼通所見的。

  現(xiàn)在說「如實了知,一切諸法皆無有我」,是經(jīng)長時期的止觀熏習,成就了無分別智,見到這個道理了。這是非常真實的,不是推論的。

  「無我義」解釋完了,但我現(xiàn)在又有妄想:《金剛經(jīng)》告訴我們的修行的方法就是修「無我觀」,從開始就說無我觀,到最后還是無我觀,就是用這樣的方法得圣道。讀《楞伽經(jīng)》還是告訴你修無我觀,當然也是補特伽羅無我、法無我,也是修無我觀而后得涅槃!督饎偨(jīng)》上沒有說看話頭,《解深密經(jīng)》也沒有說看話頭,就是直接告訴你這樣修行,這樣修行成功了最后就是這樣子。作如是觀,就這樣得圣道,都是這樣修行。那我們也就這樣學習,靜坐時修止,靜坐時也就是修無我觀,就好嘛。但是前面要修「不凈觀」,這是助道因緣,因為我們有貪心,想修無我觀不容易成就。它障礙你,要把欲破了,然后修無我觀,很容易就成就了。

  我提倡這件事的時候,也有一位法師,這位法師現(xiàn)在不在這里,(他說)現(xiàn)在末法時代還可以得圣道嗎?提出這句話來。我的回答:沒有正法、末法的分別,就在乎你自己努力不努力。佛在世時,隨佛出家的也沒有完全得圣道,那是正法時代吧!現(xiàn)在是末法時代也一樣,你要肯努力就可以得圣道,若不努力不行。現(xiàn)在有個情形是,障道的因緣比佛在世時多,其中很明顯就是有電話,佛在世時沒有電話。也沒有飛機,所以那時候的事情比較少,障道的因緣少,F(xiàn)在不是,障道的事情多,事情多就會困難,但是你若有決心不通電話,也就等于沒電話,也是可以。你可以看《高僧傳》,古代的高僧傳,那個人能有成就,就是有特別的原因的,就是他能放下。而我們現(xiàn)在的人,一方面也是資訊特別方便,使令你容易有分別,障道的因緣多就困難。

  申四、涅槃寂靜 (分二科)   酉一、標相 (分二科)   戌一、于真實

  又諸菩薩觀一切行,先因永斷,后無余滅,其余畢竟不起不生;說名涅槃。當知涅槃,其體寂靜。一切眾苦,畢竟息故;一切煩惱,究竟滅故。

  這里是第四科、涅槃寂靜,分兩科;第一科是標相,又分兩科;第一科是于真實!赣种T菩薩觀一切行,先因永斷」,觀一切行主要是我們的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這樣的有漏法,這個有漏法是個果報,是我們得的果報,「先因永斷」果報不是原來的,是以前有個因,有因是什么?就是你的惑、業(yè),就是苦諦、集諦一個惑、一個業(yè),一個愛煩惱、一個見煩惱加上業(yè),這個業(yè),你能修學戒定慧,修無我觀,把愛煩惱、見煩惱都斷了就不會再造業(yè),就是先因永斷,這個「永斷」,表示里面有定也有慧才能永斷,如果你只有定沒有慧,那是暫時的,不能永斷。

  我們用功修行你要檢查你的方法,是定還是慧,如果只是定不夠力量,一定還要有慧。你現(xiàn)在用它做尺,做一面鏡子,照一照現(xiàn)在各地方主持禪七的方法,他有定有慧嘛?他有沒有慧?有沒有定?《瑜伽師地論》前面的<聲聞地>,已經(jīng)說的很明白,現(xiàn)在就可以修慧。修慧有什么好處呢?一方面他能幫助你止成就,你修止有困難的時候可以修觀,修觀能幫助止成就,這是一個好處。第二、你在行住坐臥遇見什么不如意事情,隨時用如理作意可以調(diào)解,可以舒解,你若不修你就不熟悉,不熟悉的時候,你雖然修止有一點相應,照樣的貪瞋癡會起來,不要說你止沒有成就,貪瞋癡會起來,你止成就了貪瞋癡都會起來。

  所以先因永斷這個「永」,表示一定要有慧,不然的話不行,暫時的調(diào)伏可以,但不能永久的斷除!赶纫蛴罃唷褂山涠ɑ劬咦愕囊蚓,把愛煩惱、見煩惱斷滅了「后無余滅」,我現(xiàn)在的色受想行識還在,眼見色、耳聞聲一切都正常,但是以后就沒有了,色受想行識沒有了,苦惱的果報,這個壽命結(jié)束了,再也沒有有漏的色受想行識現(xiàn)起,「先因永斷」的時候是有余涅槃,「后無余滅」是無余涅槃,有漏法沒有剩余完全消滅了。「其余畢竟不起不生」,這是以后,先因永斷是你修學圣道成功了,到有余涅槃,等到后來你壽命到了,色受想行識一剎那滅了,再一剎那入于不生不滅,就是有漏的色受想行識滅了!钙溆喈吘共黄鸩簧梗溆嘁磺械挠新┑氖虑,完全不生不滅了,不生也就不滅,不會再現(xiàn)起來。其余畢竟不現(xiàn)起,而沒有現(xiàn)行起種子也是沒有的,所以不生不起現(xiàn)行,也沒有種子,「說名涅槃」這就是不生不滅的真如的境界,「當知涅槃」這就是涅槃。

  世間上的人沒有修佛學法,也能知道壞苦,也能知道苦苦,不知道行苦。知道苦苦或者知道壞苦但是無可奈何,還繼續(xù)要走這條路,他不能夠修學圣道,只有佛教徒因為學習經(jīng)論,能知道行苦、苦苦、壞苦,而后又能修無我觀,修無我觀能「先因永斷、后無余滅,其余畢竟不起不生;說名涅槃」,能得涅槃,只有佛教徒能這樣子,非佛教徒不行,「當知涅槃、其體寂靜。一切眾苦,畢竟息故;一切煩惱,究竟滅故」。前面是解釋涅槃不生不滅的名稱,下面是說涅槃的體性,我們應當知道涅槃的體性是寂靜的,就是真如理,就是一切法自性空的道理。

  天臺智者大師在這個地方分成兩種,一個是根據(jù)《阿含經(jīng)》,我們能先因永斷、后無余滅,入于不起不生說名涅槃,這時候把愛煩惱、見煩惱斷了他也是「其體寂靜。一切眾苦,畢竟息故」,第二個是根據(jù)《般若經(jīng)》、《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解深密經(jīng)》、《楞伽經(jīng)》修我空觀、法空觀也是「先因永斷、后無余滅、其體寂靜、一切眾苦、畢竟息故;一切煩惱究竟滅故」,也是這樣子。但這是利根人,或者說是大乘佛教徒,這個時候不生不滅的涅槃的體性是寂靜的,因為什么寂靜呢?因為什么不寂靜呢?就是有苦惱有煩惱的時候,就不寂靜。你心里有煩惱你也不寂靜,心里有苦惱的時候你也不寂靜,現(xiàn)在因為你修學戒定慧,斷除色受想行識的苦惱,「一切眾苦畢竟息故」,究竟息滅了,所以真如理性上沒有戲論,一切煩惱究竟息滅了,所以才寂靜。這時候說的寂靜,不是說我們修奢摩他心里面有點相應的寂靜,那不是真的,因為你那個煩惱還在里面還沒能斷,那不能算,這時候煩惱究竟滅了,一切生死苦完全息滅了,所以它體是寂靜的,這個標題是「于真實」,你修學圣道成功了的相貌。

  戌二、于勝解

  如是未得清凈增上意樂菩薩,未見圣諦諸聲聞乘,雖于涅槃發(fā)起勝解,如是說言涅槃寂靜;而于涅槃,未如實解,未能如實正智見轉(zhuǎn)。然彼亦有如理作意。

  這「于勝解」就是修因的時候!溉缡俏吹们鍍粼錾弦鈽菲兴_」前面說涅槃其體寂靜,為什么寂靜呢?眾苦畢竟息,煩惱究竟滅,這時候是究竟的寂靜了,這個寂靜的涅槃,成功了的人是這樣子,「未得清凈增上意樂的菩薩」,他還沒成功,清凈增上意樂的菩薩就是初歡喜地的菩薩,大乘佛教徒。清凈增上就是他的無分別智,也就是戒定慧特別有力量,清凈增上的境界現(xiàn)前了心里面歡喜,意樂也就是特別歡喜,他也有慈悲心所以叫做意樂,這樣的菩薩,未得清凈增上意樂的菩薩還在凡位,那就是在加行位的菩薩。

  「未見圣諦諸聲聞乘」,應該是向下念,「如是未得清凈增上意樂菩薩」,是指大乘佛教徒!肝匆娛ブB諸聲聞乘」,就是發(fā)出離心,他也修學「四念處」,也修學戒定慧,但是還沒能見到諸法無我義,未見補特伽羅無我性,還沒現(xiàn)前。這樣的諸聲聞乘的佛教徒,這是兩種人,一個是大乘佛教徒,一個是小乘佛教徒,「雖于涅槃發(fā)起勝解」他們雖然對于我空真如,法空真如那就是涅槃,「發(fā)起勝解」他們在資糧位,進一步加行位的時候,「發(fā)起勝解」他能夠努力,這個「發(fā)起」很不容易,就是不懈怠,努力的發(fā)起,有力量的認識,有力量的智慧。什么叫做有力量的智慧?就是深入的觀諸法實相,深入的觀察我不可得,法不可得,那叫做勝解,就是有力量的智慧,智慧有力量能觀我空、法空,這叫做勝解。

  若是我們只是修奢摩他的止,那你還夠不上勝解,這個字你還不及格,要深入的觀察色受想行識,我不可得,色受想行識也不可得。「如是說言涅槃寂靜;而于涅槃,未如實解」,說這樣程度的人,他深入的觀察色受想行識不可得,他也可以向人講解,涅槃是寂靜的。我不可得,這個不可得的境界,沒有愛煩惱,沒有見煩惱,也沒有色受想行識可得,那當然這就是寂靜,但這是一個言說,說涅槃寂靜,「而于涅槃,未如實解」,對于那個真實的,圣人所證悟的不生不滅,還沒能真實現(xiàn)前,他那無分別智還沒成就,未如實的解悟,「未能如實正智見轉(zhuǎn)」,他沒能真實的無分別智慧現(xiàn)前,那個正智見還沒有現(xiàn)前,「轉(zhuǎn)」就是現(xiàn)前!溉槐艘嘤腥缋碜饕狻,說是你拿圣人來說呢!他是不及格,但是他本身還是有一點成就,就是如理作意。能隨順我空真如、法空真如的真理去觀察思惟,他這個作意是有的,那也就是勝解,他有勝解。那么這是說兩種:大乘佛教徒、小乘佛教徒,在加行位所有的勝解,并不真實的得圣道。前面第一科是標相,下面第二科是舉喻,分兩科,第一科是車喻,第二科是藥喻。

  酉二、舉喻 (分二科)   戌一、車喻 (分二科)  亥一、舉事 (分三科)

  天一、第一時

  譬如王子或長者子,生育已來,未出王宮長者內(nèi)室;王及長者,各為幼童假作種種諸戲樂具,鹿車、牛車、馬車、象車,而賜與之。爾時王子及長者子,用為嬉戲,歡娛游佚,即于如是假所造作鹿牛馬象,發(fā)起真實鹿想、牛想、馬想、象想。

  車喻分兩科,第一科是舉事,分三科,第一科是第一時。

  「譬如王子或長者子」,王子是譬喻大乘佛教徒,長者子是譬喻小乘佛教徒,「生育已來」就是降生以后,出了娘胎以后,但是這是個譬喻,法上來說是什么意思?就是發(fā)無上菩提心了,大乘佛教徒發(fā)無上菩提心了,小乘佛教徒發(fā)出離心了,這叫做「生育已來」!肝闯鐾鯇m長者內(nèi)室」這個王子和長者子雖然是生育了,但是還沒有出王宮,也沒有出長者的內(nèi)室,這話什么意思?就是沒有了脫生死,你是發(fā)無上菩提心了,你是發(fā)出離心了,但是你還沒有了脫生死,還不是圣人。

  「王及長者,各為幼童假作種種諸戲樂具,鹿車、牛車、馬車、象車,而賜與之」,這是幼童,王子的父親,就是國王和那個長者,「各為幼童」每個人為那個小孩子,「假作種種諸戲樂具」,為他們做玩具,什么玩具?就是「鹿車、牛車、馬車、象車,而賜與之」給他們。這法上應該怎么解釋呢?這「幼童」就是,你發(fā)無上菩提心那一念好心,發(fā)出離心那一念好心,「假作種種諸戲樂具」,就是方便安立種種言說的佛法,用語言文字的佛法為你講解,這是涅槃,這是有余涅槃,這是無余涅槃,這是無住涅槃,這是自性涅槃,這四種車就是表示四種涅槃。這四種涅槃就是語言文字安立的涅槃,語言文字這么講,你發(fā)了無上菩提心,告訴你:一切法本性空是自性涅槃,你若修學圣道成功了是有余涅槃,等到有漏的色受想行識沒有了,就是無余涅槃,發(fā)大悲心是無住涅槃,這個語言文字的佛法這么講,「而賜與之」是為他這么講說。「爾時王子及長者子,用為嬉戲,歡娛游佚,即于如是假所造作鹿牛馬象,發(fā)起真實鹿想、牛想、馬想、象想」,前面是說,佛菩薩為這些佛教徒說法,是這樣意思。下邊這地方就說聽法的人,「爾時王子及長者子」,這兩類佛教徒,「用為嬉戲,歡娛游佚」,就是在學習言說的佛法經(jīng)、律、論,「即于如是假所造作鹿牛馬象,發(fā)起真實鹿想、牛想、馬想、象想」,認為是真實的這句話怎么講呢?當然從文字上的學習,但這只是文字,并不是真實是涅槃,但是他們由資糧位到加行位,修止觀的時候,觀察色受想行識我不可得。譬如從十二緣起來說,你觀察的時候,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這是什么境界?那就不只是文字上的事情,就有一點接近涅槃的境界,但不是涅槃,修行人在這個有滅則生滅的時候,色不可得,受想行識不可得。如果觀大乘佛法,一切言說自性都是畢竟空的,一切因緣說法都是自性空的,一下子到第一義諦了,那這時候他心里想,這就是涅槃,實在還不是。所以這時候發(fā)起,真實鹿想、牛想、馬想、象想,就是他很容易會這樣子觀想,由這樣的觀想,還不是,還沒能得無生法忍、得初果,還沒能得初歡喜地。

  天二、 第二時

  后于一時,王及長者,各知其子漸已長大,諸根成熟,贊說真實鹿、牛、馬、象。爾時王子及長者子,聞父贊說,作是念言:今者父王及父長者,將非贊說我等所有鹿牛馬象四種車耶?

  這是第二時,前面是第一時還在凡位,「后于一時」這個修行人,不管是大乘佛教徒、小乘佛教徒繼續(xù)用功修行的時候,「王及長者」,那這就是大乘佛教徒所看見的佛,小乘佛教徒所看見的佛「各知其子漸已長大」,各知道他的弟子,漸已長大是什么呢?就是他的信進念定慧,他在修四念處,都是修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就是他的信進念定慧,漸漸長大了,比以前殊勝了!钢T根成熟」,信進念定慧,各式各樣的善根比以前成熟了,成熟就是有得圣道的堪能性了,叫做成熟,但是還沒得。

  「贊說真實鹿、牛、馬、象」,這時佛給弟子贊嘆,就是說《般若經(jīng)》,說《般若經(jīng)》,就是「贊說真實鹿、牛、馬、象」真實的涅槃的境界,你現(xiàn)在修止觀,那還是影像的境界,「爾時王子及長者子,聞父贊說,作是念言」,這個時候大乘佛教徒、小乘佛教徒,聽佛贊說般若波羅蜜的境界,「作是念言」心里面就這樣想了,「今者父王及父長者,將非贊說我等所有鹿牛馬象四種車耶」,是不是贊嘆我們現(xiàn)在修止觀的時候,止相應的境界,觀相應的境界呢?是這樣意思,這是心里面想,不是吧?是嘛?心里面猶豫的境界。

  天三、第三時

  復于后時,王及長者知子轉(zhuǎn)大,從內(nèi)宮室引出外游,示其真實鹿、牛、馬、象。時彼見已;內(nèi)自發(fā)生如實慧解,此為實義鹿車、牛車、馬車、象車。父于長夜,嘗為我等贊說斯事;然唯我等以無智故,于不如實唯彼相似、唯彼影像。發(fā)起真實鹿等勝解。由是因緣,于先勝解,追起羞愧。

  這是第三時,「復于后時」,就是他繼續(xù)用功修行的時候,「王及長者」,就是佛陀知道他的弟子,善根又增長廣大了,「從內(nèi)宮室引出外游」,就是從生死的境界到第一義諦了,從房子出來到第一義空這里來了,小乘也是真如,大乘也是真如,「引出外游」就是見第一義諦了!甘酒湔鎸嵚、牛、馬、象」,這時候佛陀為他開示,色不可得,受想行識不可得,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可得,就是說《般若經(jīng)》,這是真實的。

  「時彼見已;內(nèi)自發(fā)生如實慧解」,這個時候他的弟子,無分別智出現(xiàn)了,「內(nèi)自發(fā)生」就是他自已常修止觀,這一天早晨他到禪堂去靜坐,一下子無分別智就出來了,「內(nèi)自發(fā)生如實慧解」,就見第一義諦了!复藶閷嵙x鹿車、牛車、馬車、象車」,這是真實是涅槃的境界,「父于長夜,嘗為我等贊說斯事」,就是弟子得了無生法忍,得了初果須陀洹以后,稱佛為父,佛陀在長夜,我們在有生死的時候,在我們沒得圣道的時候,「嘗為我等贊說斯事」,贊嘆涅槃的境界!溉晃ㄎ业纫詿o智故」,我們只是沒有智慧,「于不如實唯彼相似、唯彼影像」,對于那不是真實的只是相似的,那件事的影像,「發(fā)起真實鹿等勝解」,我們認為這就是涅槃。這人不用功的不要說,用功的有點相應的時候,唉呀!我得無生法忍了吧?就會有這個問題,所以是于影像等「發(fā)起真實鹿等勝解」,認為這是涅槃了。

  「由是因緣,于先勝解,追起羞愧」,由于現(xiàn)在真實證入第一義諦了,所以對于過去在加行位的時候,那個時候的勝解,「追起羞愧」回頭想實在很慚愧,那時候還是一個相似影像的境界,怎么能說是第一義諦呢!發(fā)慚愧心,前面是舉譬喻,下面第二科是合法。

  亥二、合法 (分三科)  天一、于初所說

  如是宮室,喻于生死其所生育諸幼童子,喻未證得清凈增上意樂菩薩,及未見諦諸聲聞乘。父,喻諸佛及已證入大地菩薩。先為假作鹿牛等車,喻為宣說涅槃粗相。

  合法分三科,第一科于初所說,初開始所說的!溉缡菍m室」那個幼童沒能出王宮,也沒能出長者室,那是譬喻:還在生死的境界沒得圣道!钙渌T幼童子,喻未證得清凈增上意樂菩薩」只是發(fā)了無上菩提心而已,但還沒得無生法忍,「及未見諦諸聲聞乘」,也就是在資糧位和加行位的聲聞乘弟子!父福髦T佛及已證入大地菩薩」,國王和長者是他的父親,那是譬喻諸佛,及證入大地的法身菩薩,「先為假作鹿牛等車」這句話什么意思呢?「喻為宣說涅槃粗相」就是譬喻:佛為弟子宣說涅槃,就是宣說苦集滅道,那個粗相,什么叫粗相?就是言語所表達的涅槃境界,那就叫粗相,要得無分別智證入不生不滅那是微細的,這是于初所說,第二科是于次所說。

  天二、 于次所說

  次為贊說真實鹿等,喻佛菩薩自現(xiàn)證見真實涅槃。如其所見,于彼菩薩及聲聞前,贊說涅槃真實功德。所余,喻彼既聞是已,但用隨順音聲覺慧,于涅槃德長夜勝解。

  「其次贊說」佛為贊嘆宣說,「真實鹿等」就是宣說離言說相的涅槃境界,這是「喻佛菩薩自現(xiàn)證見真實涅槃」,佛菩薩自已現(xiàn)證的真實涅槃,那是無分別智真實見到的境界!溉缙渌姟,如佛菩薩自已所見,「于彼菩薩及聲聞前,贊說涅槃真實功德」,這是合法。「所余,喻彼既聞是已」,其他的聞,譬喻佛的弟子聽佛說是法已,「但用隨順音聲覺慧,于涅槃德長夜勝解」,佛教徒初開始聽佛說法的時候,隨順佛的音聲而生起的覺慧,這個智慧是因聞佛說法而成就的,那初開始是聞慧,若說到勝解呢?應該有思慧、修慧了,就是隨順佛的音聲去思惟觀察,而得到的智慧,用這個智慧「于涅槃德長夜勝解」,就是于身受心法,也就是于色受想行識,觀察他是無我無我所,觀察他是自性空,這樣觀察還沒有得圣道,所以是「長夜」,雖然是在生死里,但是有力量的智慧,能深入佛法實相的觀察。下面第三科于后所說。

  天三、于后所說

  若于是時資糧成熟,漸次增長成凈增上意樂菩薩。見諦聲聞,于真涅槃生現(xiàn)證智;即于爾時,發(fā)生自內(nèi)如實慧解。如是涅槃,一切聲聞獨覺所證,諸佛菩薩先所贊說,我等先以愚夫覺慧,于不如實唯彼相似、唯彼影像,發(fā)起真實涅槃勝解。由是因緣,于先勝解,追生羞愧。依止于后,如實勝解。

  「若于是時」最初成就聞慧,或者有思慧、修慧,這里面是可以含容這么解釋,這個時候「資糧成熟」,就是「因」修因的境界,如前面<聲聞地>說的安住境界、修根律儀、修悎寤瑜伽、于食知量、正知而住,這些定慧的資糧。這些定慧資糧你不斷的修習,達到成熟的境界,「漸次增長」還是資糧成熟這句話,逐漸的你的戒定慧的資糧增長。他這個說的非常真實,不是說我一念不生即如如佛,不這么講,他說你漸次增長,按照我們鈍根人就是這樣講話,「成凈增上意樂」這個時候忽然間,這一天成就了清凈增上意樂菩薩,就是見第一義諦了!敢娭B聲聞」聲聞也見到,苦諦、集諦、滅諦、道諦,就是得初果須陀洹!赣谡婺鶚勆F(xiàn)證智」,知道這個道理了。

  「即于爾時,發(fā)生自內(nèi)如實慧解」,在這個時候從自性里面出現(xiàn)了如實的智慧。「如是涅槃,一切聲聞獨覺所證,諸佛菩薩先所贊說」聲聞獨覺也證入這個涅槃的境界,這個涅槃,也就是諸佛菩薩先所贊揚宣說的!肝业认纫杂薹蛴X慧,于不如實唯彼相似」,于涅槃相似而已,似涅槃不生不滅的無我義的影像,「發(fā)起真實涅槃勝解」,這是增上慢的境界!赣墒且蚓,于先勝解,追生羞愧。依止于后,如實勝解」,后來真實見道得無生法忍,得初果須陀洹,這是真實的勝解,以真實勝解為依止,繼續(xù)的修學圣道。

  戌二、藥喻 (分二科)  亥一、出有病者 (分二科)   天一、舉喻 (分三科)

  地一、不了藥病

  又如病者往大醫(yī)所,為除病故,求隨順藥。得已,常服。彼于是藥,深生勝解、深生愛樂、唯見為實。由是因緣,先病除愈。復起余病,應服余藥。

  這前面是車喻,下面說藥的譬喻,就是有病要吃藥,分兩科;第一科出有病者,分兩科;第一科舉喻,分三科;第一科不了藥病!赣秩绮≌咄筢t(yī)所」,又如有病的人,就是有見煩惱、愛煩惱的人,「往大醫(yī)所」世間的醫(yī)叫做醫(yī)生,佛陀也名之為醫(yī),但是大醫(yī)。能夠醫(yī)療你的煩惱病,能令你得涅槃,所以是大醫(yī)!笧槌」,求隨順藥」,為了除身心的病故,希求隨順健康消除病苦的藥,那就是請佛說法的事情!傅靡,常服」得了藥以后常常的服用,就是聞法以后常常的用功修行,常常的修<四念處>觀,「彼于是藥」,那個佛教徒對于佛所說的四念處、三十七道品的佛法,「深生勝解」,深深的生起很有力量的,聞思修的勝解!干钌鷲蹣贰箤τ诜鸱ㄉ钌畹臍g喜,「唯見為實」唯見佛說的法是真實的。

  「由是因緣,先病除愈」由于聽佛說法,又能努力的修習止觀的因緣,所以以前煩惱障的愛煩惱、見煩惱的病除愈了!笍推鹩嗖,應服余藥」,大概的說又有所知障的病,煩惱障的病好了,還有所知障的病就是余病「應服余藥」,那應該服用大乘佛法的法藥。

  《披尋記》一五二六頁:

  「先病除愈等者:此中先病,喻煩惱障。此除斷已」,煩惱障除斷了以后,「猶有所知障在,喻如余病」,那就是余病,「應依大乘方能出離,由是喻言應服余藥」,這是不了藥病,就是這個病好了,還不知道有余病,下面第二科不聽勸舍。

  地二、不聽勸舍

  爾時大醫(yī)知先病愈,后病復生,更須余藥;勸舍前藥,令服余藥。時彼病者愚癡無識,于前所服深生勝解,起所宜想,不肯棄舍。

  「爾時大醫(yī)知先病愈,后病復生」,煩惱障的病好了,所知障的病又升起,「更須余藥;勸舍前藥,令服余藥。時彼病者愚癡無識,于前所服深生勝解」,「時彼病者愚癡」沒有智慧,「于前所服的深生勝解」,這個人就是沒有佛性的眾生,「起所宜想,不肯棄舍」認為這個法是最合適的不肯棄舍。

  地三、不信醫(yī)言

  時大良醫(yī),為其宣說前后藥性;于現(xiàn)所病,前藥匪宜,后藥為勝。時有病者,雖聞是語;不生勝解,猶未深信良醫(yī)所言。

  「時大良醫(yī),為其宣說前后藥性」,小乘佛法和大乘佛法有多少差別的,「于現(xiàn)所病,前藥匪宜」,你現(xiàn)在所知障的病,用小乘佛法來對治,是不合適的,「后藥為勝」,要學習大乘佛法才算是殊勝的!笗r有病者,雖聞是語;不生勝解」聽聞了這樣的話,他心里面就不感覺興趣,不明白,「猶未深信良醫(yī)所言」,因為他也是佛教徒,佛所宣說的話,他不能說一點都不信,但是不能深信佛陀所說的話,這是小乘佛教徒,不肯回小向大。

  天二、合法

  如是病者,喻諸凡夫、菩薩、聲聞,為煩惱病之所執(zhí)持。

  「如是病者」前面說這個病者,指什么說的呢?「喻諸凡夫、菩薩、聲聞」,指凡夫的菩薩,凡夫的聲聞這兩種根性的人,這兩種根性的人有什么病呢?「為煩惱病之所執(zhí)持」他那一念明了性的心,為愛煩惱、見煩惱所控制。

  《披尋記》一五二六頁:

  「為煩惱病之所執(zhí)持者:法執(zhí)無明,名煩惱病」,那這是指后面的病說了,「法執(zhí)無明」大乘佛法來說,唯識經(jīng)論的意義,小乘佛法沒有斷法執(zhí),法執(zhí)就是無明,不能通達第一義諦「名煩惱病」!改艿K所知,名所執(zhí)持」能障礙你的一切種智,你的法執(zhí)無明,能障礙你不得一切種智-「所執(zhí)持」,「此中通說凡夫菩薩及不定性聲聞,于大菩提性有堪能,未斷彼障,故作是說」,他有佛性,但是有無明所知障。有無明所知障的時候,就是「未斷彼障」他還沒能修大乘的止觀,沒斷所知障故做是說。

  大良醫(yī)者,喻諸如來。其良藥等,喻為宣說若上上勝及以上極,若深深勝及以深極,若劣若勝及以勝極,法教正教教授教誡。彼雖聞已;不能悟入,不生勝解,不能修行法隨法行。

  「大良醫(yī)者,喻諸如來。其良藥等,喻為宣說若上上勝」,這個上是一句,上勝是一句,「及以上極」是一句,這是三句。「若深」是一句,「深勝」是一句,「及以深極」,這也是三句!溉袅尤魟偌耙詣贅O」。這也是三句,「法教正教教授教誡」,小乘法教,大乘法教都是正教,佛陀的大慈悲、大智慧,教授弟子、教誡弟子,「彼雖聞已;不能悟入」,那個佛教徒雖然聽聞了以后,但是不能明白,「不生勝解」不能生出深入諸法實相止觀的勝解,「不能修行法隨法行」,他不能按照大乘佛法修法隨法行。

  《披尋記》一五二七頁:

  「若上上勝及以上極等者」這句話怎么解釋呢?「十二分教,是名正教」,就是長行、重頌……那個十二分教,這都是佛菩薩圣者所說的正法,叫做正教!赣谥蟹綇V一分」」,十二分教里邊有方廣一分,是「菩薩法教」,方廣那一部分,是屬于大乘法教說的/!肝槠兴_發(fā)心者說」,方廣那一部分的佛法,唯獨為大乘根性、有佛性的菩薩,發(fā)菩提心的人,為他們宣說。

  「齊至第一無數(shù)大劫望聲聞乘,名上」,就是這位菩薩他還沒超過第一無數(shù)大劫,第一阿僧祇劫還沒超過,在這時候所聽聞的佛法望聲聞乘名上、名深,這個「上」和「深」這么講。這是在第一阿僧祇劫的時候,叫上叫深,這個時候是屬于「上根攝故」,當然聲聞緣覺就不是上根了,「難可知故」,這是不容易明白的,所以稱之為上,稱之為深。

  「齊至第二無數(shù)大劫、說名上勝及以深勝」,菩薩這個時候超越第一阿僧祇劫,到第二阿僧祇劫的時候,這時候聽聞的法教,聽聞的佛法稱為上勝,「及以深勝」,這是指第二阿僧祇劫說的。

  「齊至第三無數(shù)大劫,說名上極」,這個時候所聽聞的佛法叫上極,「及以深極」用這個字來形容!钙兴_學處,依諸善友教授教誡」,「菩薩學處」那就是所學習的佛法!敢乐T善友」隨順佛菩薩為善友,佛菩薩的教授,佛菩薩的教誡「戒定慧三」,所教授的戒定慧,所教誡的戒定慧這三個,「如次說名若劣若勝及以勝極」,若劣指戒說,若勝指定說,勝極指智慧說的,這是把前面這段文解釋完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