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鄰安適處

  擇鄰安適處

  佛陀在第四及第五個吉祥法里所談到的「擇鄰安適處」與「昔本值福田」,即是常人所謂的安居樂業(yè)也。安居是指有個理想適當的生活環(huán)境,提供給自己安穩(wěn)度日的住處。生活環(huán)境對人影響極大,一個在美好環(huán)境生活的人,肯定會助長他正確的人生觀,造就他成材。相反的,生長在惡劣環(huán)境的孩子,注定他將來步向墮落的下場!该夏溉w」就道盡了生活環(huán)境的重要。

  華人的生存理念,主要的有四大點,即衣「食」「住」「行」。所謂日求三餐,夜求一宿。人人為了要擁有一棟房子,造一個理想的家,就不盡絞腦汁。拼個老命地去謀求。有錢能買到一棟華麗的房子,但不能買到安居。故我人在覓處的當兒,也必須兼顧到四周環(huán)境的條件。

  與人為鄰,特別家中有小孩的家庭,必需要慎重看待。由於朝暮相對,經過耳濡目染之下就很自然的有所傾向。常言道「學好三年,學壞三日」,人性往往在環(huán)境的影響下,不知不覺中著染成習慣,就定型為同一類人。與善人共相處,就成君子;和惡人為近鄰,遲早會做小人。物與類聚就是這道理。所謂「良禽擇木而棲」畜生亦懂得物色地方來住,更何況我們人類呢!

  佛陀來到這世間成道,弘法度生,之前也是對環(huán)境作了一番物色審查,方才降世。據說當他仍是身為菩薩,寄居在兜率天的內院時。在降世前的那一刻,先做了一番的審查觀照,其中一項審查就是出世地點,當他發(fā)覺到印度的迦毗羅衛(wèi)國是理想的出生地,才降世住胎在王后摩耶夫人的肚里,做了凈飯王的兒子。未來佛尚得物色出生地,更何況凡夫俗子,亦得尋覓一個能安頓自身之處,由此可見,擇鄰安適處是何其重要。

  至於佛教徒,對安居的環(huán)境條件要求就是能與善人共聚一處。這里的善處是指有以下三個條件:

  1. 有四眾佛徒之處。即有比丘比丘尼憂婆塞及憂婆夷居住的地方。

  2. 共效佛法之人。有同道中人作為鄰居,就能在修學佛法上互相磋商與勉勵,增益自身菩提道業(yè)。

  3. 九分教 盛行之處。佛陀的教法,除了收集在「經」「律」「論」三藏里頭,還有將佛經內容分為九分教法。

  九 分 教:

  1. 本 事(Itivuttaka):是記載佛說各弟子過去世因緣的經文。

  2. 本生經(Jataka):記敘佛陀過去多生中,為菩薩時的547個轉世故事。

  3. 記 說 (Veyyakarama):即廣分別。是記聲聞羅漢及未來佛的差別。

  4. 伽 陀 (Gatha):為孤立,單獨發(fā)起的偈頌,如法句經、長老偈及長老尼偈。

  5. 未曾有(Abbhutadhamma):專門講述三寶稀有之事,佛現神通不可思議的事。

  6. 方 廣(Vedalla):謂佛說方正廣大的修行方法,使聞者得諸利樂與成就。

  7. 修多羅(Sutta):這是佛陀在各個場合所宣說的教法,其體裁分有短(中(長的經文。戒律也包括在內。

  8. 祈 夜(Geyya):為混合了的偈頌,是短偈子,於宣說法后,更以偈頌結之重頌。

  9. 自 說(Udana):是佛陀的「感興語」,為不請自說的開示。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