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無量壽經
《觀無量壽經》,簡稱《觀經》。與《阿彌陀經》、《無量壽經》合稱凈土三部經。宋畺良耶舍譯。另有異譯一種,已佚。此經進一步發(fā)揮了《無量壽經》的凈土思想,敘述釋迦牟尼佛應韋提希夫人之請,在頻婆娑羅宮為信眾講述觀想阿彌陀佛的身相和極樂凈土莊嚴的十六種觀想方法(十六觀)...[詳情]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 (并序)
夫樂邦之與苦域。金寶之與泥沙。胎獄之望華池。棘林之比瓊樹。誠由心分垢凈。見兩土之升沈。行開善惡。睹二方之粗妙。喻形端則影直。源濁則流昏。故知欲生極樂國土。必修十六妙觀。愿見彌陀世尊。要行三種凈業(yè)。然化因事漸教藉緣興。是以阇王殺逆韋提哀請。大圣垂慈乘機演法。曜玉相而流彩。聳珍臺而顯瑞。雖廣示珍域而宗歸安養(yǎng)。使末俗有緣遵斯妙觀。落日懸鼓。用標送想之方。大水結冰。實表琉璃之地。風吟寶葉共天樂而同繁。波動金渠。將契經而合響。觀肉髻而瞻侍者。念毫相而睹如來。及其瞑目告終。上珍臺而高踴。文成印壞。坐金蓮而化生。隨三輩而橫截。越五苦而長騖?芍^微行妙觀至道要術者哉。
此經心觀為宗。實相為體。所言佛說觀無量壽佛者。佛是所觀勝境。舉正報以收依果。述化主以包徒眾。觀雖十六言佛便周。故云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者訓法。訓常。由圣人金口故言經也。
釋經五義。名體宗用教相(云云)第一釋名者。一切眾經皆有通別二名。通則經之一字。別則有七;騿稳朔ㄆ。或復。或具。今經從能說所說人以立名即教別同名為經即教通為行不同。從一乃至無量即行別。同會常樂即行通。理雖無名將門名理。理隨于門四四十六。即名理。別門隨于理。即名理通。此約一化以明通。別更約一題。佛說即教。觀即是行。無量壽佛。即是理。教行理足任運有通別意。更就一字說者。釋論云。所行如所說。說即是教。如即是理。行即是行。佛即法身。觀即般若。無量壽。即解脫。當知即一達三。即三達一。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于一字尚達無量義。況諸字況一題。況一經一切經耶。故經云。若聞首題名字。所得功德不可限量。若不如上解者。安獲無限功德耶。初釋佛者。佛是覺義。有六種。即涅槃經云。一切眾生即是佛。如貧女舍寶眾物具存。力士額珠圓明頓在。如來藏經舉十喻。弊帛裹黃金。土模內像。闇室瓶盆。井中七寶。本自有之非適今也凈名云。一切眾生皆如也。寶篋云。佛界眾生界。一界無別界。此是圓智圓覺諸法。遍一切處無不明了。雖五無間皆解脫相。雖昏盲倒惑其理存焉。斯理灼然。世間常住。有佛不能益。無佛不能損。得之不為高。失之不為下。故言眾生即是佛。理佛也。如斯之理。佛若不說無能知者。法華云。一百八十劫?者^無有佛。世尊未出時。十方常闇瞑。涅槃云。于無量世。亦不聞有如來出世大乘經名。若佛出世方能闡智慧日。識三寶之光明。開甘露門。知十號之妙味。因說生解于寶適悅。故須達聞名身毛皆豎;枰勾罄示揸P自辟。此名字佛也。觀行佛者。觀佛相好如鑄金像。心緣妙色與眼作對。開眼閉目若明若闇。常得不離。見佛世尊從大相海流出小相。浩浩漾漾如大劫水。周眸遍覽無非佛界。念一佛與十方佛等。念現(xiàn)在佛與三世佛等。一身一智慧力無畏亦然。念色身念法門念實相。常運念無不念時。念念皆覺是名觀行佛也。相似佛者。念佛相好身。得相似相應念佛法門。身得相似相應。念實相身。得相似相應。相似者。二物相類。如鋀似金。若瓜比瓠。猶火先暖涉海初平。水性至冷飲者乃知?什痪蚓犝f何為。略舉其要。如法華中六根清凈。即是其相。名相似佛也。分證佛者。初發(fā)心住。一發(fā)一切發(fā)。發(fā)一切功德。發(fā)一切智慧。發(fā)一切境界。不前不后亦不一時。三智一心中得。得如來妙色身湛然應一切。開秘密藏。以不住法即住其中。以普現(xiàn)色身作眾色像。一音隨類報答諸聲。不動真際群情等悅。應以三輪度者能八相成道具佛威儀。以佛音聲方便而度脫之。況九法界三輪耶。初住尚爾。況等覺耶。是名分證佛也。究竟佛者。道窮妙覺位極于茶故。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邊際智滿種覺頓圓。無上士者。名無所斷。無上士者。更無過者。如十五日。月圓滿具足。眾星中王最上。最勝威德特尊。是名究竟佛義。佛有無量德。應有無量號。舉一蔽諸。華嚴有十萬號。又經有萬號。三世諸佛通有十號。凈名三號以劫壽說。不能令盡。何況諸號耶。說者悅所懷也。即十二部經八萬法藏。六度四等一切法門。又于一法中。作四門分別。于一一門巧作四悉檀利益。聞者歡喜贊用受行。信戒進念而得開發(fā)。貪恚愚癡豁爾冰消。革凡成圣入法流水;蛉灰妗H舳紵o益則樂默然。若一機扣。圣于一門施四益者。余三門亦如是。為一緣說一法既爾。諸緣諸法亦如是。觀者觀也有次第三觀。一心中三觀。從假入空觀。亦名二諦觀。從空入假觀。亦名平等觀。二空觀為方便。得入中道第一義諦觀。心心寂滅自然流入薩婆若海。此名出瓔珞經。今釋其意。假是虛妄俗諦也?帐菍弻真諦也。今欲去俗歸真故。言從假入空觀。假是入空之詮。先須觀假。知假虛妄而得會真。故言二諦觀。此觀若成。即證一切智也。從空入假觀者。若住于空與二乘何異。不成佛法不益眾生。是故觀空不住于空。而入于假。知病識藥應病授藥。令得服行。故名從空入假觀。而言平等者。望前稱平等。前破假用空。今破空用假。破用既均。故言平等觀。此觀成時證道種智。二空為方便者。初觀空生死。次觀空涅槃。此之二空為雙遮之方便。初觀用空。次觀用假。此之二用為雙照之方便。心心歸趣入薩婆若海。雙照二諦也。此觀成時。證一切種智。是為次第三觀也。一心三觀者。此出釋論。論云。三智實在一心中。得秖一觀而三觀。觀于一諦而三諦。故名一心三觀。類如一心而有生住滅。如此三相在一心中。此觀成時證一心三智。亦名一切種智。寂滅相種種行類相貌皆知也。寂滅相者。是雙亡之力。種種相貌皆知者。雙照之力也。中論云。因緣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釋論云。三智實在一心中得。即此意也。此觀微妙。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一觀一切觀。一切觀一觀。非一非一切。如此之觀攝一切觀也。無量壽者。天竺稱阿彌陀佛。本無身無壽。亦無于量。隨順世間而論三身。亦隨順世間而論三壽。亦隨順世間而論三量法身者。師軌法性。還以法性為身。此身非色質亦非心智。非陰界入之所攝持。強指法性為法身耳。法性壽者。非報得命根。亦無連持。強指不遷不變名之為壽。此壽非長量。亦非短量。無延無促。強指法界同虛空量。此即非身之身。無壽之壽。不量之量也。報身者。修行所感。法華云。久修業(yè)所得。涅槃云。大般涅槃修道得故。如如智照如如境。菩提智慧。與法性相應相冥。相應者。如函蓋相應。相冥者。如水乳相冥。法身非身非不身。智既應冥亦非身非不身。強名此智為報身。法壽非壽非不壽。智既應冥亦非壽非不壽。強名非壽為壽。法量非量非無量。智既應冥亦非量非無量。強名無量為量也。應身者。應同萬物為身也。應同連持為壽也。應同長短為量也。智與體冥能起大用。如水銀和真金能涂諸色像。功德和法身處處應現(xiàn)。往能為身非身。能為常壽為無常壽。能為無量能為有量。有量有二義。一為無量之量。二為有量之量。如七百阿僧祇及八十等。是有量之量。如阿彌陀實有期限。人天莫數(shù)是有量之無量。應佛皆為兩量。逐物隨緣參差長短。然此三身三壽不可并別一異。即乖法體。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乃會玄文釋名竟。次辯體者。體是主質。釋論云除諸法實相余皆魔事。大乘經以實相為印。為經正體。無量功德共莊嚴之。種種眾行而歸趣之。言說問答而詮辯之。譬眾星之環(huán)北辰。如萬流之宗東海。故以實相為經體也書家解。禮者。訓體也。體有尊卑長幼。君父之體尊。臣子之體賤。當知體禮之釋。是貴極之法也。復次體是底也。窮源極底理盡淵府究暢實際。乃名為底。釋論云。智度大海唯佛窮底。故以底釋體也。復次體是達義。得此體意通達無壅。如風行空中。自在無障礙。一切異名別說。皆與實相不相違背。釋論云。般若是一法。佛說種種名。故以體達釋經體也。次明經宗。初簡宗體。次正明宗。有人言。宗即是體。體即是宗。今所不用。何者宗既是二。體即不二體若是二。體即非體。宗若不二宗即非宗。如梁柱是屋之綱維。屋空是梁柱所取。不應以梁柱是屋空。屋空是梁柱。宗體若一。其過如是。宗體異者。則二物孤調。宗非顯體之宗。體非宗家之體。宗非顯體之宗。宗則邪倒無印。體非宗家之體。則體狹不周。離法性外別有諸法。宗體若異。其過如是。今言不異而異。故有宗。不一而一。故有體也。今此經宗。以心觀凈則佛土凈。為經宗致。四種凈土。謂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實報無障礙土。常寂光土也。各有凈穢。五濁輕重同居凈穢。體析巧拙有余凈穢。次第頓入實報凈穢。分證究竟寂光凈穢。娑婆雜惡荊棘瓦礫。不凈充滿同居穢也。安養(yǎng)清凈。池流八德樹列七珍。次于泥洹皆正定聚。凡圣同居上品凈土也。方便有余者。修方便道斷四住惑。故曰方便。無明未盡故言有余。釋論云。出三界外有凈土。聲聞辟支佛出生其中。受法性身非分段生。法華云。若我滅后實得阿羅漢。不信此法。若遇余佛。于此法中。便得決了。就中復有利鈍。指上為凈。指下為穢也。實報無障礙者。行真實法感得勝報。色心不相妨。故言無障礙。純菩薩居無有二乘。仁王經云。三賢十圣住果報。即是其義。釋論云。菩薩勝妙五欲。能令迦葉起舞。華嚴云。無量香云臺。即其土凈妙五塵。就中更論次第頓悟上下凈穢等也。常寂光者。常即法身。寂即解脫。光即般若。是三點不縱橫并別。名秘密藏。諸佛如來所游居處。真常究竟極為凈土。分得究竟上下凈穢耳。故以修心妙觀能感凈土。為經宗也。次辯經用。用者力用也。生善滅惡為經力用。滅惡故言力。生善故言用。滅惡故言功。生善故言德。此皆偏舉具論必備也?嗍菒汗。貪恚癡是惡因。惡因不除果不得謝。是故此經能令五逆罪滅。往生凈土。即是此經之大力用也。教相者。此是大乘方等教攝。赴機適化廣略不同。大本二卷。晉永嘉年中。竺法護譯。此本是宋元嘉時畺良耶舍。于揚州譯。兩經皆在王舍城說。復有小本名阿彌陀。在舍衛(wèi)國說。阿彌陀無量壽。彼此方言。二藏明義菩薩藏收。漸頓悟入此即頓教。正為韋提希及諸侍女。并是凡夫未證小果。故知是頓不從漸入。題稱佛說。簡異四人弟子。諸仙諸天化人等說也。
分文為三。序正流通。從如是訖清凈業(yè)處序分。爾時世尊放眉間光。訖諸天發(fā)無上道心正說。當機益分。爾時阿難白佛當何名下。訖經流通分。序中文二。證信發(fā)起正說亦二。凈業(yè)妙觀。流通復二。王宮鷲山。初證信序六句。如是標于信。我聞異外道。一時辯息諍。佛正明化主。王城論住處。列眾為同聞。如是者。諸法實相古今不異名如。如理而說故為是。決定可信故云如是。我聞者。表異外道親承有在。我者自在義。一切法空無我。何故說我。隨俗假名說我。謂見慢名字。若無我則無聞。若無聞化道則絕。為此義故。雖知無我為傳化不絕。假名說我。如人以金錢易銅錢及草木等。賣買法爾人無笑者。故言我聞。一者佛法無有定實之一。云何稱一。隨俗假說一耳。釋論廣破一異也。時者有二種。一迦羅即短時。亦名實時。二三摩耶名長時。亦名假時。今不論長短假實。說此經竟?傇埔粫r。佛者亦婆伽婆。此云有大名聲。亦云能破煩惱。佛者平等開覺故。名為佛。既能自覺。復能覺他。覺行備滿。一切智異外道慈悲。異二乘平等。異小菩薩。尊極名為佛。在者。暫時曰在。久停名住。一往語耳。住者。四威儀皆為住。差別者。謂天住梵住圣住佛住也。天住謂六欲天。因即施戒善心也。梵住從初禪至非想。因即四無量心也。圣住三乘人。因即三三昧也。佛住。首楞嚴百八三昧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也。王舍城者。天竺云羅閱只伽羅。釋論解。摩伽陀國王有夫人生子。一頭兩面四臂。人謂不祥。王即裂其身首。棄之曠野。羅剎女鬼名阇羅。還合其身以乳養(yǎng)之。后大成人。力能并國王有天下。取諸國王萬八千人。置此五山。以大力勢治閻浮提。閻浮提人。因此名王舍城也。又先所住城。城中失火一燒一作。如是至七。國人疲役。集諸智人宜應易處。即求覓地。見此五山周匝如城。即作宮殿王于中住。故名王舍。又古昔國王名婆藪。厭世學仙。妄云天祀中應殺生啖肉身陷地獄。其子廣車。次復為王。自念我父生入地獄。今欲出家復畏地獄。欲治天下復恐有罪。當何處身。作是念時?罩姓Z言。汝行若見難值希有處。當作舍住。王出畋獵。見一鹿走疾如風。王便逐之。至此山周匝峻固。其地平正。生草細軟好華遍地。茂林華果溫泉浴池。皆悉清凈。天雨天香奏天伎樂。乾闥婆等適見王來。各自還去。見此靈奇于中起舍。故名王舍城也。耆阇崛山者。翻名靈鷲。諸圣仙靈依之而住。又名鷲頭。峰形似鷲。又山南有尸陀林。諸鷲食尸竟棲其山。然法身無像。實不假地所居。為欲利益故。隨化身明化主住處耳。與大比丘眾下。列同聞眾也。先聲聞次菩薩。顯示教中二乘外相為勝。菩薩心雖是勝外相無定。是故后說也。聲聞先標位。次列數(shù)。何不嘆德。非是無德。譯經人略。與者共義。一處一時一心一戒一道一見一解脫等。皆一故名共也。今經與阿難諸大眾同聞。故云與也。大義有三。謂大多勝。天王大人所敬故言大。遍解內外經書名曰多。出九十五種上號為勝。此等皆是無學。小乘中極故云大也。比丘者。因果六義。因名乞士怖魔破惡。果號應供殺賊無生。釋論凈目問舍利弗。乞士者有四種食。合藥種植田園。名下口食。仰觀星宿名仰口食。四方巧語名方口食。咒術卜算四維口食。比丘不作此四。名清凈乞士也。怖魔者。若發(fā)心出家。地行夜叉唱。飛行空中。展轉乃至六天。魔王聞之。怖畏失人眾也。破惡者。能破煩惱九十八使。悉皆破斷。故名破惡。眾者四人已上。乃至百千無量。一處羯磨作法行籌布薩。事理二和無有違諍。名和合眾也。一有羞僧。持戒無違。二無羞僧。不持戒不別好惡。三無知僧。雖不破戒不別輕重。二人共諍不能判決默然無言。四真實僧。謂學無學人。今此二僧得共羯磨同聞證信。唯取無學人也。千二百五十人者。列數(shù)也。三迦葉兄弟有千弟子。優(yōu)樓此云木瓜林。伽耶此云城。那提此云江。昔共起剎今連枝也。舍利弗名翻言珠子。亦云身子。姓拘栗陀。目犍連姓也。翻贊頌。亦萊茯根。或云胡豆。二人共有二百五十人。迦葉舍利弗等。先并事火。翻邪入正。艱苦累載。都無所獲。一遇見佛便得上果。感佛恩深常隨侍佛。為同聞眾。菩薩位中有四。第一明位。第二列數(shù)。三萬二千人。第三標名文殊。第四結為上首。天竺云摩訶菩提質帝薩埵。此云大道心成眾生。文殊此云妙德。以法化人。名法王子也。二發(fā)起序者。諸經不同。或放光動地。微笑入禪自唱位號。勸人令問。今經正以殺父以為發(fā)起。何故舉此逆事。為發(fā)起耶。為彰此界極惡令人厭棄。親所生子猶尚危害。即欲令人同欣凈土。下韋提希愿。為我說無憂惱處。不樂閻浮濁惡之世。就中為二。初爾時下正明殺父。次問守門人下。明欲害母。問頻婆何故遣人說法。韋提何故如來自往。答父愿聞法。遣人傳授為化義足。母求生凈土。非佛不開。故須自往。頻婆娑羅此云摸實。亦曰影堅。韋提希此云思惟。阿阇世此云未生怨;蚱帕_留支。此云折指。內人將護名為善見也。初段為四。一頻婆為子幽禁。二國太夫人密奉王食。以濟王命。三漱口畢下。圣為說法以潤王心。四如是時間下。明因食兼由聞法多日不死。初爾時王舍太子阿阇世者。當佛在王舍城時。未生怨者。未生之日相師占之。此兒生已定當害父。隨順調達惡友教者。調達此云天熱。亦云天授。是斛飯王子。是佛堂弟阿難親兄。阿難此翻歡喜。亦云無染。或云欣樂。調達有三十相。出家誦六萬法聚。滿十二韋陀。為利養(yǎng)故往詣佛所。求學神通。佛不為說。令觀無常自可得道。復至舍利弗目連。乃至五百弟子所。皆不為說取通之法。阿難親未得他心。授與通法。調達入山學得五通。心念誰作檀越。阇世太子有大王相。或自變身作象馬寶。于王子前抱持歍嗽。復至天上取天華天食。語王子言。我作新佛汝作新王。豈不快耶。隨順惡友收執(zhí)父王。調達破僧。舍利目連教化還合。推山壓佛。密跡金剛以杵擬之。碎石迸來傷佛足指。華色比丘尼呵之。拳打眼出。作三逆罪。生入地獄。頻婆往日毗富羅山游行獵鹿?諢o所獲。遇值一仙正坐。使人驅逐令去。遂敕殺之。臨終惡念。愿我來生。還如今日心口害汝。如此等事皆是大士善權現(xiàn)化。行于非道通達佛道。眾生根性不同。入道有異。一逆一順。弘道益物。示行無間而無惱恚。阇王現(xiàn)逆為息惡人。令不起逆。二明夫人奉食。王食麨飲漿。求水嗽口合掌遙禮。請受八戒澡浴清凈。三二圣為說法。目連是佛右面弟子。昔為辟支佛剃頭作袈裟。愿得神通。授八戒者。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不著華香。不觀聽伎樂。不上高床。此八是戒。不過中食是齋。毗曇不著香衣不上高床。同是莊嚴處。合為一也。富樓那。此云滿愿子。亦滿慈子。從父母得名。說法第一。巧開人心故偏遣之。四頻婆因食聞法。遂得多日不死也。次害母中為四。一為子幽閉。二因禁請佛。三佛與弟子因請往赴。四見佛傷嘆請法。初中又三。一欲害母。二二臣諫不聽害。三敕內官幽閉。初阇世問守門者。王今在不。二守門者以事實答。三王聞嗔怒。名婦為賊。母為賊伴。即執(zhí)利劍欲害其母。應殺守門人。而欲害母者。守門有辭。王先有敕。制諸群臣。不言婦女。沙門從空飛入。非我能禁。王雖貪國殺父。猶不違法。劫初已來一萬八千。未聞無道害母。害母眼見何得言聞。謂不忍聞。世人傳說不宜住此。欲奔他國。故云不住。有國已來。雖有刑罪不加女人。況所生母故不住也。以手按劍卻行而退者。按劍現(xiàn)威以息王忿也。驚怖惶懼者畏懼也。耆婆此云固活。生時一手把藥囊。一手把針筒。昔誓為醫(yī)能治他病。從德立號。庵羅女子也。是國賢臣。賢臣去必國亡也。汝不為我者。耆婆重諫慎莫害母。懺悔求救前愆也。即便舍劍止不害母。敕語內官幽閉深宮。韋提希被幽閉下。第二請佛。謂請如來令遣弟子與己相見。文為二。初明請人。次明請法。韋提何故。請見目連及以阿難。目連是門師。阿難佛侍者。先恒教誡故偏求見。居在深宮不敢偏求。內厭惡界愿生凈土。欲令二人傳意請佛。悲泣雨淚望佛哀憐。遙向佛禮。前已禮竟。今復重禮。表己殷勤。世尊在耆阇下。如來現(xiàn)宮不異勝鬘。即生此念時。佛于空中現(xiàn)也。文為五。一神通。二色身。三坐座。四眷屬。五雨華。知韋提希心念者。是知他心。從崛山沒王官出。顯神通也。問前頻婆請弟子。意在如來。今夫人亦請弟子意在佛。何故前請遣弟子。今請自往耶。解有二義。一阇王與調達殺父。如來若躬赴。恐世王起怨嫌心。為護彼故不得自往。二者佛法寄在國王。頻婆定死。阇世當為國主。如來若往者。王得國主佛法不行。故不得往。夫人無此諸事。如來自往。傷嘆請法中有二意。韋提見佛下。正明請其生處。今向世尊下。明請往生之因。初明供養(yǎng)問往生因。次問生處也。我有何罪生此惡子。世尊復有何等因緣。與提婆達多而為眷屬。此經不答余經說之。昔于錠光佛時。釋迦為摩納。就珍寶仙人學。學習既成念欲報恩。自惟貧乏。于時耶若達欲嫁女。時有須摩提求為女。婿聰明有智而形貌丑。摩納遇見論義。須摩提屈在言下。耶若達歡喜。大賜珍寶以女妻之。摩提生忿發(fā)誓。未來世世常惱。為此因緣常觸惱也。濁惡者。濁五濁也。一見。二煩惱。三眾生。四命。五劫。惡者十惡也。殺盜淫妄語惡口兩舌綺語貪嗔邪見也。三途地獄名泥犁。譯云不可樂畜生云帝行。從主畜養(yǎng)。為人驅使食啖。餓鬼饑虛怯畏。三千剎土同有此惡。故曰盈滿。多不善聚惡道因也。無人不起故名曰多。人,F(xiàn)行殺盜淫等。違理枉物為不善。積集稱聚也。愿我未來。不聞惡聲不見惡人。今向世尊五體投地。兩肘兩膝頭頂。是為五體也。懺摩梵言;谶^漢語。彼此并舉故云懺悔。將果驗因。知過去有罪?謨斘幢M來更受。故須懺悔。惟愿佛日啟告所求。佛能破壞眾生癡闇。如日除昏。故言佛日教我觀于清凈業(yè)處。序文竟。
爾時世尊放眉間光下。第二正說文為三。初明凈業(yè)。次辯妙觀。三利益。如來眉間有白毫相。猶如珂雪。長一丈五尺。毫有八楞。周圍五寸。其毫中空右旋宛轉。如琉璃筒。從此發(fā)光照無量國。還住佛頂變?yōu)榻鹋_。廣現(xiàn)諸國。令韋提希樂生安養(yǎng)。初放光酬前請于生處。次世尊微笑下。酬前凈業(yè)近答。思惟正受三種凈業(yè)。散心思量名曰思惟。十六正觀說名正受。就初有二。第一答其生處。惟愿下明見凈土。更請凈國之因。初放光普示諸土。次或有下示土差別。韋提下示生處。思惟是愿愿思是業(yè)。正問其因。正受者。非邪曰正領納名受。即第二問。觀行微笑中有二。初明三種凈業(yè)答思惟。汝是凡夫下。次明十六妙觀答正受。初業(yè)共凡夫。次共二乘。后是大乘不共之法。初凈業(yè)中有三。第一明三種凈業(yè)。告阿難下。第二嘆其所問妙契佛心。從阿難汝當受持下。第三略付阿難令持獲利也。就初復三。初明光照頻婆獲道。次世尊告韋提汝今知不下。舉果勸修因。三欲生彼國者下。明往生之因也。何以不直答其土因。而復放光微笑耶解有二。初為次增道。次欲使王與夫人因光相見。王既睹光增道。知國非實。視死如眠。夫人見王無憂。觀法成果也。微笑如釋種被誅。如來光色益顯。正以如來善達因緣。業(yè)報無差對至叵避。王雖應死而獲道跡。夫人幽縶。即是現(xiàn)凈土之緣。有此多緣所以致笑也。阿那含者。第三不還果也。去此不遠者。安樂國土去此十萬億佛剎。一一剎恒沙世界。何言不遠。解云。以佛力故欲見即見。又光中現(xiàn)土顯于佛頂。一念能緣言不遠也。第一孝養(yǎng)父母奉事師長。敬上接下慈心行也。修十善業(yè)是其止行。身除三邪口離四過。意斷三惡也。第二三歸者。佛法僧也。在家戒亦即是十戒。具足諸戒者。道俗備受。微細不犯。威儀者。三千悉皆不缺也。第三發(fā)菩提心。是愿起意趣向。名為發(fā)心。菩提是道。佛果圓通。說為菩提。讀誦大乘明修解也。行能運通說之為乘。余二不及是言大也。佛告韋提。此三種業(yè)三世諸佛凈業(yè)正因。是嘆辭也。諦聽諦聽善思念之。諦聽令生聞慧。善思思慧念之修慧。煩惱賊者。此能損慧命傷法身。故名為賊也。即得無生忍。是初住初地。仁王經說五忍。一伏二信三順四無生五寂滅。初明韋提見土之由。次一問答。明為未來眾生請見土之方法。汝是凡夫。彰其分齊不能遠觀。韋提實大菩薩。此會即得無生忍。示同在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遠照見彼國土。有異方便令汝得見。異方便者。即十六觀。非直觀名方便。以佛力故見彼國者。亦是方便也。韋提白佛如我今者下。為佛滅后眾生請也。濁者五濁。不善者十不善。五苦者。五道非樂故云五苦;蚴俏鍚何逋次鍩。五惡殺盜邪淫妄語飲酒如大經。現(xiàn)遭厄難王法刑罰。是五痛也。五燒即當來墮三途苦毒名五燒。云何當見阿彌陀極樂國土。正為啟請。答中有十六觀。一日觀。二水觀。三地觀。四樹觀。五池觀。六總觀。觀一切樓地池等。七華座觀。八佛菩薩像觀。九佛身觀。十觀音觀。十一勢至觀。十二普往生觀。十三雜明佛菩薩觀。十四上品生觀。十五中品生觀。十六下品生觀。就十六觀分文為三。初六觀觀其依果。次七觀觀其正報。后三明三輩九品往生也。
第一日觀示令系心。佛告下。略明系念總勸修觀。云何下。正明作日觀。一切有目皆見。日沒下。舉所觀境。當起想下。正教觀察。是為下結也。教令正觀為除疑心。大本所明。以疑惑心修諸功德。生彼國者。落在邊地。復受胎生。故作此觀令除疑惑也。障者。大本言。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故須作觀。五逆重罪除六十劫生死罪等下輩自論。
第二水觀初作水想者。舉所觀境界。從見水澄清下。正起觀行。是為水想下。結觀也。一作水想。二變水成冰。三變冰為琉璃。四觀琉璃以成大地內外映徹。地下寶柱承擎地上諸相莊嚴。以眾寶間錯其地。一一寶出雜色光明。光明成諸樓觀。樓觀兩邊有華幢。幢上多有樂器。宣說妙音也。八種清風者。彼處實無時節(jié)。若寄此八。謂除上下余四方四維。故云八。亦可用對八卦也。
第三地觀。文有四。一漸想觀。從若得三昧下。第二實觀。佛告下。明利益。作是觀下。顯觀邪正。前水是想不能滅罪。地觀是實。故能除斷也。
第四樹觀。文三。初明結前生后。次觀寶樹下。正明觀行。是為下結。正觀中有五。一明樹體。二明莊嚴相。三明生法。四有大光明下,F(xiàn)佛國土。五見樹莖葉下。結觀也。
第五池觀。中有五。一明池體。二明池相。三明隨心適意。四明利益。第五結觀。摩尼者。如意珠也。八功德者。輕清冷軟美不臭。飲時調適飲已無患。清是色入。不臭香入。輕冷軟是觸入。美是味入。調適無患是法入。
第六總觀中有四。眾寶國土下。明總觀。初寶樓。二樹。三地。四池。觀樓中初正觀樓。次觀上及虛空中。諸音樂聲。結成觀想名為粗見。從是為下。二結。從若見下。第三利益。作是觀下。第四顯觀邪正。
第七明佛身中有四。第一佛告下。敕聽許說。第二從說是語時下。明佛現(xiàn)身相。第三從時韋提下。為未來請。第四佛告下。酬請廣明佛身。五種觀門。第一觀華座。第二觀像。第三觀佛身。第四觀觀音。第五觀勢至。初華座中有五。一明成座法用并辯其相。二一一金色下。明能隨機利物。三是為華想下結觀。四阿難如此華下。明由愿力所成。五若欲念彼佛下。明觀未來有利益。
第八明像想中有三。初泛明諸佛法身自在從心想生。二是故應當下。遍觀彼彌陀。并示觀行。三作是觀者下。明修觀獲利也。法界身者。報佛法性身也。眾生心凈法身自在。故言入眾生心想中。如似白日升天影現(xiàn)百川。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明佛身自在。能隨物現(xiàn)前。明佛菩薩此顯能隨也。又法界身是佛身。無所不遍法界為體。入一切眾生心想中者。得此觀佛三昧解入相應。故言入心想中也。是心作佛者。佛本是無心凈故有。亦因此三昧。心終成作佛也。是心是佛者。向聞佛本是無心凈故有。便謂條然有異。故言即是。心外無佛亦無佛之因也。始學名作。終成即是佛。若當現(xiàn)分別諸佛。法身與己同體,F(xiàn)觀佛時心中現(xiàn)者。即是諸佛法身之體。名心是佛。望己當果由觀生彼。名心作佛也。正遍知海從心想生者。以心凈故諸佛即現(xiàn)。故云生也。亦因此觀佛三昧出生作佛。多陀阿伽度;蛎魇。無量名號等。此中略舉三號。即如來應供正遍知。天竺三名相近。阿羅訶翻應供。阿羅漢翻無生。阿盧漢翻殺賊。令與修多羅合者。觀行之時。令與教法相應。故言合也又解。與十二部經教合。入定是修多羅出定之時心與定合。故云與修多羅合也。
第九觀佛真法身中有五。一明結上。第二次當更觀下。正觀佛身。第三從作是觀下。正明觀于佛心。第四從作此觀者舍身他世下。舉利勸修。第五從作是觀者下。顯觀邪正。觀身大小。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毫相如五須彌山。須彌山舉高三百三十六萬里?v廣亦爾。彼佛毫相過此五倍。眼如四大海水。準眼量以度身。身量太長。世人身長七尺者。眼長一寸余。四大海水。一海八萬四千由旬。四海合三十三萬六千由旬。身過其眼。五十六億倍。假令極多無出萬倍。何緣佛身得長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準眼定身。正六十萬億那由他由旬。言恒河沙者譯人謬耳。眼見佛身即見佛心。身由心起故見身即見心。由見身心想轉明。故得見佛心。佛心者大慈悲心是。以無緣慈普攝眾生。釋論云。慈有三種。一眾生緣。無心攀緣一切眾生。而于眾生自然現(xiàn)益。如涅槃經。我實不往。慈善根力。能令眾生見如斯事。二法緣者。無心觀法。而于諸法自然普照。如日照物無所分別。三者無緣。無心觀理。而于平等第一義中。自然安住。以無緣慈攝諸眾生。辯佛心相也。念佛眾生攝取不舍者。若為佛慈悲所護。終得離苦永得安樂。釋論云。譬如魚子母。若不念子則爛壞眾生亦爾。佛若不念善根則壞。今明無緣慈者。諸佛所被謂心不住有無。不依三世。知緣不實。以眾生不知故。實相智慧令眾生得之。是為無緣也。舍身他世生諸佛前。以修念佛三昧故發(fā)見佛。愿生生常值。如人習巧從少至長所作遂妙。以隨念佛三昧故。得生無量壽佛國。故般舟經云。眾生問佛。何因緣得生此國。彌陀佛答。以修念佛三昧得生我國也。從一相好入但觀眉問白毫者。如觀佛三昧經云釋迦如來眉間白毫者(云云)寶性論明。佛毫相在兩眉間。闊三百六十萬里。方圓亦然。故文云。無量壽佛身量無邊。非是凡夫心力所及。正可取如釋迦毫相大小現(xiàn)。觀若得三昧觀心成就。方可稱彼佛相而觀也。智度論云。為增長諸菩薩念佛三昧故。說般若波羅蜜經。今說般若現(xiàn)奇特身相光明色像遍至十方。以此為觀也。
第十觀觀音中有三。初結上。次復應觀觀世音菩薩下。正明觀菩薩身也。第三作此觀者。觀之邪正也。觀菩薩法身中有三。初觀身相。冠中立化佛者。帶果而行因也。第二明與佛同異。第三佛告阿難下。還舉利勸修也。釋迦毗楞伽翻能圣。
第十一勢至中有三。初明因光神力制二種名。次此菩薩天冠有五百寶下。明與觀音同異。后除無量劫罪下。勸修。略無觀法當不異上。故不重明。所以觀佛。先作像想。后觀法身菩薩。直明法身者。但佛法身妙極。不可一往而觀。故先作像想流利。后觀法身則易。菩薩者。觀佛既竟。次二大士是眷屬莊嚴。如王來即有營從。有佛必有菩薩也。
第十二普觀普雜何異而為二耶。普觀作自身往想。稱彼境界一一具觀。雜觀明佛菩薩神力自在轉變非恒。大小不定;螂S物現(xiàn)故名為雜。以此為別。普中有二。初從見此事時當起自心下。作自身往想次無量壽佛化身下。佛及菩薩化身來現(xiàn)也。
第十三雜觀有二。第一觀丈六像。第二無量壽佛身量無邊下。明彌陀變現(xiàn)自在。堅固行者。常令習觀修行不倦。所觀若大若小皆是佛身。拂去眾疑生人重意。眾云何疑。前聞廣大無量。今聞觀小。疑非佛身。于小不敬。故須拂去。明皆是佛生其重意。但觀手相者。有作頭首解者。上言觀音頭上。天冠中有一立化佛。勢至頭上有寶瓶。以此為別。作手解者。上云其手柔軟。有八萬四千畫。以此寶手接引眾生。皆是經文用無在也。
第十四上品生觀。此下三觀。觀往生人者有二義。一為令識三品往生。舍于中下。修習上品。二為令識位之上中下。即是大本中三品也。釋會經論者。問依往生論。二乘不得生。此經中輩小乘得生。答正處小行不生。要由垂終發(fā)大乘種爾乃得生。經說現(xiàn)今。論舉本始。何故復證小果。釋雖復垂終發(fā)大心。先多學小。至彼聞苦空無常。發(fā)其本解。先證小果。得小果已。于小不住。必還入大。問論女人根缺不生。此經韋提希及五百侍女。同皆往生。釋言。論說女人根缺不生者。就彼為言。生彼國者凈根離欲故。無女人身根精上故。無根缺經語初往故。有善心一切得往。問大本五逆謗法不得生。此經逆罪得生。釋有兩義。約人造罪有上有下。上根者。如世王造逆。必有重悔。令罪消薄。容使得生。下根人造逆。多無重悔故不得生。二者約行。行有定散。觀佛三昧名定。修余善業(yè)說以為散。散善力微。不能滅除五逆。不得往生。大本就此故言不生。此經明觀故說得生。就三品中更為九。上品之人。始從習種。終至解行菩薩。中品者。從外凡十信已下。下品即是今時悠悠凡夫。何以得知。上品見佛聞法便悟無生故。是道種人。下品備造四重眾罪亦得往生。類此似爾。上品位當?shù)婪N。中品位當性種。下品位當習種。一得道有遲疾。二所乘有異。初則金剛臺。中紫金臺。下金蓮華。就初中文為三。第一標。第二若有眾生愿生彼國下。正釋。第三從是名下結。釋中復四。初明修因。第二從生彼國時下。明值緣。第三從行者見已下。正明得生。第四從生彼國下。生后利益。至誠心者。即實行眾生。至之言專。誠之言實。深者。佛果深高以心往求故云深心。亦從深理生。亦從厚樂善根生。故十地經言。入深廣心。涅槃經云。根深難拔故言深心。六念者。佛法僧施戒天。六事安心不動。稱之為念也。無生忍言登初地也。陀羅尼者。一能特善。二能遮惡。是總持也。上品中生者有三。第一標。第二釋。第三結。釋中有四。初往生因。第二行此下。明值緣。第三行者自見下。得生。第四行者身作紫磨金色下。往生利益。甚深第一義者。謂諸法實相。言語道絕心行處滅。名之深妙。精進最稱第一。阿耨不退轉者。謂道種菩提。亦通是道種地不退位,F(xiàn)前受記者。四種受記一往現(xiàn)前也。上品下生中有三。初標。第二亦信因果下釋。第三是名下結。釋中有四。第一明往生之因。第二行者命欲終時下。值緣。第三見此事時下。得生。第四一日一夜下。生后利益。得百法明門者。地論云。入百法明門。增長智慧思惟種種法門義故。歡喜地者初證圣處多生歡喜也。
第十五中品生觀。中品上生者有三。第一標。第二從若有眾生下釋。第三從是名下結。釋中有四。初明生因。第二從臨命終時阿彌陀佛下。值緣。第三從行者見已下。得生。第四從當華敷時下。明生后利益。五戒者。不殺盜淫妄語飲酒也。八戒者。加不上高床。不著華鬘瓔珞香涂身熏衣。不得歌舞作樂及往觀聽也。四諦者。苦集滅道也。羅漢者。應共不生殺賊也。三明者。過現(xiàn)未來明也。六神通者。天眼天耳他心宿命漏盡。身得如意。此六悉皆無壅故為通。八解脫者。一內有色相外觀色。二者內無色相外觀色。三者凈。四空處。五識處。六無所有處。七非非想處。八滅盡解脫也。此八中前三種微妙五欲無染無著。中四于下得離。后一能脫心慮故名解脫。亦名背舍。背者背彼凈潔五欲也。舍者離是著心也。釋會者。論明小乘不生者。決定不生。此中明生。退菩提心得生。至彼處無漏道熟。即證第四果。大論亦然;蚪右〕。然彼實無。中品應時即得羅漢。何以不及九品。解云。是退菩提聲聞往生彼國。無漏道熟。便證小果不守小位。而往還起大心進行彌速;蛭褰倩蚴俚贸沙醯。如是階級猶是其勝。大本。上品明其出家。中品不明出家。此中所明是則中品。若其不出家。經云一日一夜持沙彌戒故知有也。而大本不明據(jù)長時始終為語。今言出家者。就短時而論。中品中生者有三。初標。第二從若有眾生下釋。第三是名下結。就釋中有四。初明生因。第二從如此行者下。明值緣。第三從行者自見下。明得生。第四在寶池中下。明生后利益也。十戒者。即前八戒。更足不捉金銀生像。及不過中食。為十戒也。具足戒者。二百五十戒。五百戒等。須陀洹者。翻修習無漏。或逆流也。中品下生者有三。初標。第二從若有下釋。第三是名下結。釋中有四。初明因。第二此人命終時下。明緣。第三從聞此事下。得生。第四從經七日下。生后利益也。
第十六下品生觀。下品上生者有三。初標。第二從或有眾生下釋。第三從是名下結。釋中有四。初明因。第二從爾時彼佛下。明緣。第三從作是語下。明得生。第四經七七日下。明生后利益也。下品中生者有三。一標。二釋。三結。釋中有四。初明因。第二從吹諸天華下。明緣。第三從如一念頃下。明得生。第四從經六劫下。明生后獲利也。下品下生有三。初標。二釋。三結。釋中有四。初明因。第二從見金蓮華下。明緣。第三從如一念頃下。明得生。第四從于蓮華中下。明獲利。稱無量壽佛至于十念者。善心相續(xù)至于十念。或一念成就即得往生。以念佛除滅罪障故。即以念佛為勝緣也。若不如此者。云何得往生也。問云何行者。以少時心力。而能勝于終身造惡耶。大論有此責。是心雖少時。而力猛利。如垂死之人必知不免。諦心決斷勝百年愿力。是心名為大心。以舍身事急故。如人入陣不惜身命。名為健人也。第二利益中有二。初明夫人道悟無生。二明侍女發(fā)心也。
第三流通亦二。第一明王宮流通。第二爾時世尊足步下。明崛山流通初有四。一列名教持。二行此下。明修有益勸人奉信。三告阿難下。付囑令持。四說此下。目連等聞歡喜。初中阿難先問。發(fā)當何名下。問經名字。上來所說言義非一。當于何義而名此經。此法之要云何受持。問受持法。佛答。名觀極樂無量壽佛觀音勢至。亦名凈業(yè)生諸佛前。對其初問。汝當受持無令忘失。對其后問。次明有益行。前十六觀門得大利益,F(xiàn)身得見彼佛菩薩。善男子善女人聞名下。明其念佛菩薩之益。但得聞名除無量罪。何況憶念。明念佛菩薩有大利益。舉劣況勝。念佛者人中分陀利華。明其身勝。觀音勢至為勝友伴勝。當坐道場。得道之場名曰道場。菩提樹下得道故名為坐。依之得果。義說為坐。依之起行。名生佛家也。結名付囑。亦名觀無量壽佛。亦名滅除業(yè)障也。歡喜者。三義故喜。一能說人清凈。佛無礙智無有錯謬。名為清凈。二所說法清凈。能令眾生得證三昧。三依法所得果清凈。依法修行滿足身證清凈果也。耆山流通中。初佛步空還耆阇崛山。為增物敬。奉順其言。故現(xiàn)此變。次阿難及天龍等。聞法歡喜。作禮而去也。
- 上一篇:《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原文【請 劉宋礓良耶舍譯】
- 下一篇:觀無量壽經的十六觀
- 地藏經注音版
- 無量壽經注音
- 妙法蓮華經全文
- 《心經》誦讀、讀誦的步驟
- 《金剛經》全文-金剛經原文、譯文及釋意
- 地藏經原文
- 楞嚴經白話文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念誦及回向儀軌
-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全文
- 佛說阿彌陀經注音版
- 普賢行愿品原文
- 藥師經原文
- 金剛經注音版
- 妙法蓮華經注音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注音版
- 無量壽經原文
- 楞嚴經注音
- 金剛經原文
- 圓覺經原文
- 無量壽經原文
- 妙法蓮華經原文與白話文對照版
- 楞嚴經全文
- 普賢行愿品注音版
- 《心經》全文-心經全文注音及譯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全文
- 普門品儀軌,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完整儀軌
- 金剛經全文及譯文
- 華嚴經原文
- 無量壽經全文
- 地藏經解釋-地藏經全文白話解釋
- 心經注音版
- 維摩詰經原文
- 十善業(yè)道經原文
- 心經的作用和好處,心經有什么作用?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全文)
- 佛說阿彌陀經原文
- 《心經》全文、心經譯文解釋
- 無量壽經白話文
- 金剛經譯文
- 圓覺經講的是什么內容?圓覺經概說
- 《大寶積經》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是怎么來的?楞嚴經的由來故事
- 佛經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講記
- 念地藏經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是大乘經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誰翻譯的?心經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注音版
- 法華經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的解讀
- 《心經》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
- 《父母恩重難報經》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注音版
- 從《壇經》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
- [佛經故事]迦旃延尊者度貧女,布施的功德可以越渡貧窮的苦海
- [佛學常識]六和敬是指什么?是哪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