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論
《阿毗達磨俱舍論》(簡稱《俱舍論》),義為對法藏論。全論通過五事(色法、心法、心所法、不相應行法、無為法)內容與八品詞句進行抉擇,主要講述一切萬法之總相、別相、性質、類別,對世出世間法進行細致入微的分析,詳細闡明流轉與還滅的因果法則...[詳情]
阿毗達磨俱舍釋論 第三卷
阿毗達磨俱舍釋論 第三卷
婆藪盤豆造
釋論中分別根品之二
復次。此義應當思量。是諸有為法。如彼自相。更互不同。為如此彼生亦不同。為有諸法決定俱生。亦有。何以故。一切法有五品。一色二心三心法四不相應五無為。此中無為法無生。有色諸法今當決判。偈曰。于欲界八物。無聲根鄰虛。釋曰。極細色聚說名鄰虛。欲令知無余物細于彼者。此鄰虛若在欲界。離聲亦非根。則八物俱生。隨一不減。八物謂地等四大及四大所造色香味觸。若有根鄰虛無聲。則九物俱生。或十物俱生。此中偈曰。有身根九物。釋曰。若身根鄰虛。此中有九物。八如前。身根為第九。偈曰。十物有余根。釋曰。此鄰虛中若有余根則有十物。九如前。眼等五根中隨一為第十。此鄰虛若有聲俱生。如次第九物十物十一物俱生。何以故。有聲與根不相離。謂執(zhí)依四大為因聲。若四大不相離。云何有聚;蛞娢▓詫。或見唯流濕;蛞娢ㄅ療;蛞娢ㄝp動。此聚中隨一偏多。或功力最勝故。見一明了。譬如針鋒及綿觸。又如麨鹽末味。若爾云何。于彼應知所余亦有。由事故可知。事謂持攝熟引。復次余師說。若得別緣。堅等成軟濕等故。于水中由極冷故;虻脽嵊|。雖不相離。有冷勝別德。如聲及受有勝別德。復有余師說。于聚中由種子彼有。不由自體相。如經言。于木聚中有種種諸界。由此言故知。由種子故有。若爾云何。于風知有顯色。此義但可信不可比。何以故。由相雜能持香故。于風四塵不定故。色界香味不有。此義于前已說。是故由此說。于色界有別鄰虛。復有由此說鄰虛。有六物七物八物。此義已顯。不須更說。此中為約物說物。為約入說物。若爾何為。若約物說物。此說則少。謂八物九物十物。何以故。此中必有形色。是鄰虛滋長故。輕重觸隨一。滑澀觸隨一。有處有冷觸。有處有饑渴觸。若約入說物。此說則多。謂八物等。何以故。應但說四物。四大亦是觸入。是義不然。此中有處約物說物。謂所依止物。有處約入說物。謂能依止物。雖復如此。四大物轉成多。能依止物隨一依具四大故。此中復有執(zhí)取物類為物。雖別類四大。不過自性故。何須作此功用為分別說。如此義語言如意生起。唯義應思量。說色決定俱起已。所余品生起今當說。此中偈曰。心心法必俱。釋曰。何以故。此心及心法。更互相離則不得生。偈曰。一切共行相。釋曰。必言流。不但心及心法必定俱起。一切有為中。若有應生。或色心及心法等。是名一切。若起必共有為相俱起。偈曰。與得。釋曰。若眾生名是法。必與至得俱起。余法不爾。是故別立是法所說名心法。何者是耶。偈曰。心法五。大地等別故。釋曰。心法有五品。一大地。二善大地。三惑大地。四惡大地。五小分惑地。何法名地。是所行處。若法此法行處。是法說為此法地。此中諸法地大故名大地。若法于一切心有。何法于一切心有。偈曰。受作意想欲。觸慧念思惟。相了定十法。遍于一切心。釋曰。彼說此十法。于一切心剎那皆聚集生。此中受謂三種。隨領樂苦非樂非苦。作意謂心故為事。想謂心執(zhí)境差別相。欲謂求作。觸謂根塵識和合所生異法;壑^般若。即是擇法。念謂不忘所緣境。思惟謂心回向。相了謂于所緣相有法能令心明了。定謂心一心。心法差別最細難可分別。于相續(xù)尚難知。何況剎那中。有色藥草。有多種味。于中有藥其味差別。可以根證。亦難分別。何況此法無色。智慧所了。是諸法善為大地。說名善大地。若諸法恒于善心中起。何者為諸法。偈曰。信不放逸安。舍羞及慚愧。二根非逼惱。精進恒于善。釋曰。如是等法。恒于善心中起。此中信謂心澄凈。有余師說。于諦實業(yè)果中心決了故名信。不放逸謂修習善法。有何修習。異于善法。恒在善法。名不放逸。于余部經中說。是心護名不放逸。安謂心于事有能。此義可不如此。于余經說。身于事有能名安。非不說如身受。應知此亦爾。若爾云何。于助覺立為分。何以故。于中是身于事有能。說名身安應知。若爾云何說此為覺分。由隨順覺分故。得覺分名。何以故。此身安能引心安覺分令生故。于余處曾見有。如此說不曾有。猶如經言。喜及助喜法。世尊說名喜覺分。復有別說。嗔及嗔因名害蓋。復有正見正思惟正精進。此三說名般若分。此資糧由隨順。故得彼名。如此身安隨順心安覺分。故得彼名。舍謂心平等。無所偏對。今此言云何相應。何者前說。思惟于心回向為體。今說舍于心無回向為體。此言云何相應。為前不說耶。謂心法義理難知。有難知后方可知。此最難可知。謂于相違立不相違。有余處回向。有余處不回向。此中有何相違。若爾一切相應法。不應共緣一境。如此種類。所余諸法。此中應來。此法道理。汝等必應須知。羞及慚愧后當釋。二根謂無貪無嗔二種善根。無癡亦是善根。此善根以智慧為體。前已立為大地故。于善大地中不復重說。非逼惱謂不欲違損他。精進謂勇猛。說十善大地已。是地大故名大地;笫潜舜蟮毓。說彼為惑大地。是諸法恒于染污心起。何者為諸法。偈曰。癡放逸懈怠。無信無安掉。恒在染。釋曰。此中癡謂無明。無智無顯。放逸謂不修習善法。此是修習善法對治懈怠謂心無勝能。無信謂心無澄凈。此是信對治法。無安謂身重心重。身心于事無能阿毗達磨藏中說。無安有二種。謂身無安心無安。云何心法。說名身法。如說受為身受。掉謂心不靜。如此六法。是名染污大地。于阿毗達磨藏中。不說十法為惑大地耶。彼中亦不說無安。何者為十。無信。懈怠。忘念。心亂。無明。不了別。不正思惟。邪相了。掉。放逸。天愛汝知至不知術。此中何者為術忘念。心亂。不了別。不正思惟。邪相了。此法已屬大地。不可重安立為惑大地。如無癡于善大地。彼亦如此。若念彼染污。說為忘念。定被染污。說為心亂。所余亦爾。是故作如此說。是大地法可即立為惑大地不。此中有四句。第一句謂受想作意欲觸第二句。謂無信懈怠無明掉放逸。第三句。謂念等五法。第四句。謂除前三句。所余諸法。復有諸師。欲心亂異邪定。于彼所說。四句異此。有余師執(zhí)無安與一切惑相應。于惑大地中不說。于誰有失。彼答應說。由隨順定故。是故不說。何以故。若人無安為行。修觀速能得定。掉行人不爾。以無安為行。非掉為行。此人何相。以掉為行。非無安為行。此人何相。何以故。此二法隨便不舍。共生事故。雖然此二法。于人隨重成此人行。是故立六法為惑大地。何以故。此六法恒于染污心起。余處則不起。偈曰。若惡。及無羞無慚。釋曰。于一切惡心。無羞及無慚。恒生起故。立此二法為惡大地。此二法相后當說。偈曰。嫌恨諂嫉妒。佷覆及慳吝。誑醉并逼惱。是十小惑地。釋曰。以小惑為彼地故。說彼為小惑地。唯與修道所滅。依心地所起。無明相應故。此十惑于小分煩惱中當釋。說五品心法已。有余心法不定。謂覺觀惡作睡等。于中應說。何處心幾心法。必定俱起。于欲界中有五種心。善心有一。惡心有二。謂獨行及與余惑相應。無記心有二。謂有覆無覆此中欲界心。必有覺有觀。是故于中。偈曰。有覺有觀故。于欲界善心。二十二心法。釋曰。必定俱起。何者二十二。十大地。十善大地。并覺觀。偈曰;蛱庨L惡作。釋曰。非于一切善心皆有惡作。是處若有。于中為長。則心法成二十三。何法名惡作。于所作惡心生后燋。此心法緣惡作起。故名惡作。此法即是后燋。譬如緣空為境解脫門說名空解脫門。又如無貪觀緣不凈相起說名不凈觀。于世間亦曾見此事。由處說有處。如言一切縣郡來。一切土地來。此惡作是后燋處;蛴诠倭⒁蛎。如說六種觸入名宿業(yè)。若爾此后燋。若緣所未作事。云何名惡作。于未作假立作名。如經言。若我不作非我好作。何者后燋名善。由不作善及已作惡故后生燋。是善后燋。翻此名惡后燋。此二各緣二境起。偈曰。于獨行惡心。見相應二十。釋曰。于獨行欲界惡心。有二十心法俱起。謂十大地。六惑大地。二惡大地。并覺觀。獨行心者。此中唯一獨行無明。無有欲等余惑。不但獨行惡心。若與見相應惡心中。亦有二十心法。如獨行惡心中諸法。若爾由長見故。云何不立二十一。不然。是大地所攝智慧差別說名見故。此中與見相應惡心。于此心中若有邪見見取戒執(zhí)取。偈曰。與四惑嫌等。惡作二十一。釋曰。此惡心與四惑相應。謂欲嗔慢疑。此心中有二十一心法。此惑隨一。并獨行惡心中所說二十。若與嫌等小分惑相應心中。亦有二十一心法。小惑隨一并前二十。若與惡作相應心中。亦有二十一心法。惡作為一。并前二十。若略說于獨行惡心及與見相應惡心。但有二十。若與余惑及小分惑相應。有二十一。偈曰。有覆心十八。釋曰。于欲界與身見邊見相應。名有覆無記。此中有十八心法。大地十;蟠蟮亓。并覺觀。此二見如前所釋故無長。偈曰。余無記十二。釋曰。與有覆無記異。即是無覆無記。此中有十二心法。大地十。并覺觀。罽賓國外諸師欲惡作無記。于此諸師。若心與惡作相應。有十三心法。偈曰。睡遍不違故。若有唯此長。釋曰。睡與如前所說一切心法不相違。由是善惡無記性故。于五品心中隨若有此應知為長。若二十二。并睡成二十三。若二十三。并睡成二十四。如此等于欲界中。是所說心法定量。偈曰。惡作睡諸惡。于初定皆無。釋曰。于如前所說中。惡作及睡。初定一向無諸惡隨一。譬如嗔離諂醉誑。謂嫌等及無慚無羞。悉無所余一切皆有此諸法。于初定不有。偈曰。于中定無覺。釋曰。此法及覺。于中間定。亦如此無。所余亦如此有。偈曰。過此又無觀。釋曰。度中間定以上。于第二定等乃至無色界。如所遮皆無觀。及諂誑亦無。所余皆有。何以故。此諂曲。佛說乃至極大梵處與梵眾相應故。上去則無。此梵王于自大集中。阿輸實比丘問。是四大何處滅無余。梵王不解。作詭言答。我是大梵自在。作者化者起者。一切所有我為本因。說隨地如心法數量義已。如毗婆沙中所立。心法及異相今當說。無羞與無慚異相云何。偈曰。無羞不重德。釋曰。于功德及有德人不尊重于他無自在心。無敬畏心。無隨屬他心。說名無羞。此心對治尊重。偈曰。非贊不見怖。無慚。釋曰。非贊謂若事善人所訶。是名非贊。于中不見怖。是名無慚。此中怖謂非所愛果。能生怖畏故。云何得知。如此為不見怖名不見怖。為見不怖名不見怖。若爾何為。若不見怖應成無明若見不怖應成智慧。不見怖者。我不說不見。亦不說見。何者為是。有小惑為此二因。說名無慚。有余師說。觀自身由過失不恥名無羞。觀他名無慚。若爾二觀一時云何得成。不說如此一時觀自觀他。何者有非恥類。若觀自身生起。說名無羞。有非恥類。若觀他生起。說名無慚。翻此名慚羞。由第一解。顯有尊重有自在有敬畏有隨屬名有羞。于非贊見有怖名有慚。由第二解。顯觀自他生起恥心說名慚羞。愛樂及信此二異相云何。偈曰。樂名信。釋曰。愛樂有二種。一有染污。一無染污。此中若有染污名愛樂。如于妻子等。若無染污名信。如于自師尊長及有德人處有信非愛樂。是信緣苦集起。有愛樂非信。謂有染污愛樂。有具二。謂緣滅道生信。有非二。謂除前三句。有余師說。信謂于德決期。以此為先后則生愛。故信非愛。復有余師說。偈曰。重羞。釋曰。如前說。以重為羞此何相。不即重名羞。于他起自在心名重。以此為先后則生恥。說恥為羞。是故尊重異羞。偈曰。欲色有。釋曰。于無色界無愛樂及尊重。此義云何。信及羞是善大地故。于彼既有前二。云何無羞。信有二種。一信法。二信人。尊重亦爾。信及羞。若緣人起。彼處則無。此二名愛及重。覺與觀異相云何。偈曰。覺觀謂粗細。釋曰。粗細屬何法。謂心粗細。心粗名覺。心細名觀。此二于一心云何俱起。此中有余師說。譬如酥浮水上。于上為日光所觸。非凝非釋。如此由覺觀相應故。心不過細。亦不過粗。是故此二于一心中俱有事用。若爾此覺觀。但是粗細因。非自粗細。譬如水及日光。是酥凝釋因。非自凝釋。粗細由觀他成。由地品類差別故。乃至有頂應有覺觀。復次同類生以粗細為差別。此義不應成。是故不可由粗細分別覺觀性異。有余師說。言語行名覺觀。如經言。已覺已觀方有言說非未覺未觀。此中若粗名覺。若細名觀。若于一心中。有別法名粗。有別法名細。此有何妨無妨。若有種類差別于一生類中。下上二品不得俱起。種類亦有異。若爾汝今應說。此不可說。是故由上下品種類異。則可顯示若爾則不可顯示。各各自種類有上下故。有余師說。覺觀于一心不并起。若爾云何。初定說具五分。約地說五分。不由剎那。慢與醉異相云何。偈曰。心高說為慢。醉愛著自法。心起變異亂。釋曰。由隨類所分別勝德。心高于他說名慢。醉者此人于自法起愛著。其心亂味。如飲酒惛迷。心歡喜差別。從貪欲生說名醉。余師說如此。說心法與心共別異已。如是等法。佛世尊假立眾名。于正法中。由此說教故。云何釋異。偈曰。心意識一義。釋曰。心以增長為義。能解故名意。能別故名識。善惡諸界所增長故名心;蚰茉鲩L彼故名心。此心為他作依止說名意。若能依止說名識。如心意識三名一義如此。偈曰。心及余心法。有依境界相。相應。釋曰。此四種名亦通一義。此心及心法;蛘f有依由依根起故;蛘f有境。皆能取境故;蛘f有相。是所緣境隨類差別能分別故;蛘f相應。平等聚集故。云何平等聚集名相應。偈曰。義有五。釋曰。有五種平等類為相應義。謂依止境界取相時物平等等。何法為物平等。如心一物。如此心法亦各各一物。說心及心法廣義及差別義已。偈曰。不相應諸行。至非至同分。無想處二定。壽命及諸相。名聚等。釋曰。如此等有為法。與心不相應。非是色性。說名不相應行。偈曰。于中。至得及同隨。釋曰。得有二種。謂未至得已失得。與正得同隨。翻此名非至。義至自成。此至非至屬何法。偈曰。至非至屬帶。自相續(xù)。釋曰。若法墮他相續(xù)。無至非至。何以故。無眾生與他法相應。及與非墮相續(xù)法相應。何以故。無有眾生。與非眾生數法相應故。于有為法如此決定。若于無為法至非至云何。偈曰。二滅。釋曰。一切眾生皆與非擇滅得及同隨相應是。故于阿毗達磨藏說如此言。何者與無流法相應。答一切眾生。亦與擇滅相應。除具縛及住初剎那人。所余一切圣人。及所余凡夫。皆與擇滅相應。無眾生與虛空相應。于虛空何故無非至。若法無至。非至亦無。所謂別法。有別法名至非至。此執(zhí)從何生。從經生。何以故。于經中說。是十種無學法。由生由得由同隨。是圣人與五分相離。若爾與非眾生數法至得亦應成。何以故。由經言。比丘。轉輪王與七寶相應。謂得同隨。此經中說自在名得同隨。何以故。是王于寶有自在。謂如意作。于轉輪王經。汝執(zhí)自在名得同隨。于彼經汝執(zhí)別物名得同隨。此執(zhí)何證得成。此中何執(zhí)非道理。是非道理。此至非至自性不可知譬如色聲等又如欲嗔等。其事亦不可知。譬如眼耳等。離實物法故。立此法為有。則非道理。若汝執(zhí)此至是諸法生因。于無為此法應無。若法未至及已舍。由易地及離欲。此法云何更生。若汝說共有至得為生因今立生相。復何所作及生生。若此即是生因。具縛眾生下中上惑生差別。不應有至。無差別故。若由此法余法。有差別生可從其起。是故至非生因。有何人說此言。謂至為生因。汝說云何成立差別因。何以故。此至若無。圣人及凡夫。若同起世心。此人是圣。此人是凡。此差別不可成立。已滅未滅惑有差別故。圣凡差別自成。是義不然。何以故。此差別云何成。此人惑已滅。此人惑未滅。若信有至。如此等事則成。由至非至永滅離故。此事由依止差別故成。諸圣人依止。由見道修道勝力故。如此回轉。如不應更生二道所滅諸惑。譬如火所燋種子。依止亦爾。不更為惑種子故說惑已滅;笥墒篱g道。損壞惑種子相續(xù)中。說惑已滅。翻此名未滅。若法未滅。與此法至得相應。若此法已滅。則無至得相應。此言唯是假說善法有二種。有不由功力生起有由功力生起。是法說名生得及修得。此中不由功力所生起善。于依止中善種子不破壞故。說與至得相應。由種子破壞故。說無至得相應。如斷善根人。此人相續(xù)中。由邪見應知善種子已破壞。于彼相續(xù)中。善法種子非永除滅。若善法由功力所生起。由彼正生故。于彼生中相續(xù)自在無礙故。說與彼相應。是故此種子。未拔除非破壞。增長自在時。此種子得至得名。無別物。何法名種子。是名色于生果有能;颥F時或當時。由相續(xù)轉異類勝故。何法名轉異。是相續(xù)差別。謂前后不同。何法名相續(xù)。生成因果。三世有為法。何者為勝類與果無間有生果能。有處說如此。若人與貪欲同隨。則無復能修習四念處。此經中安受貪愛說名同隨。何以故。此人隨安受貪愛時量。無有功能。修習四念處。如此至得同隨一切種皆是假名法。非實有物翻此名非至得同隨。毗婆沙師說此。至非至實是有物。何以故。我等悉檀說如此。彼說此至。偈曰。于三世三種。釋曰。過去諸法。有過去至。有未來至。有現在至。如是未來現在諸法。各有三至。偈曰。于善等善等。釋曰。若法善惡無記性。至亦次第隨法同善惡無記性。偈曰。隨法界同界。釋曰。若法隨與界相應。至得與法同界。若法在欲色無色界。彼至得亦同。在欲色無色界。偈曰。離三界四種。釋曰。離三界法。謂一切無流法。此無流法至得。若略攝有四種。謂三界相應。及無流界相應此中非擇滅至得有三界。擇滅至得;蛟谏珶o色界及無流界。道諦至得。唯是無流故。此至得若略攝。成有四種。有學法至得是有學。無學法至得是無學。非學非無學法至得有差別。偈曰。非學無學三。釋曰。非學非無學法。謂有流及無為。由有學等差別。此法至得成三種有流至得。謂非學非無學法。及非圣人所得非擇滅擇滅至得。是擇滅學無學道所得。此至得亦是學無學。見修二道所應滅惑至得。次第應為見修二道所破。若非二道所滅法至得。則有差別。今當說。偈曰。非所滅二種。釋曰。非所滅法。謂無流法。此中非擇滅至得。唯修道所斷。及非圣人所得擇滅至得。圣人所得擇滅至得。唯是無流故非所滅。道諦至得亦如此。前說于三世三種。此是總說。為簡別此總說故說此偈。偈曰。無記至俱起。釋曰。若無覆無記法至得。但有現在。無過去未來。此法力弱故。此法若過去。至得則過去。此法若現在。至得則現在。一切無覆無記至得。皆如此耶。偈曰。除二通變化。釋曰。二通慧是無記。變化亦爾。除此三所余悉同。此三勢力強故。由加行勝類成就故。故此至得通三世。工巧處無記。及別威儀無記。極所數習。有余師欲此至得同三世。唯無覆無記至得但現在耶。偈曰。又覆無記色。釋曰。有覆無記有教色至得但現在。何以故。若最上品不能起長無教色故。是故力弱。如無記法至得有差別。善惡法至得。為有如此差別不。答有。偈曰。欲界色無前。釋曰。于欲界色過去一向無至得,F在及未來皆有至得。如至得非至得。亦有如此差別不。答無。何者。偈曰。非至無污記。釋曰。一切非至。唯無覆無記。約世差別。云何。偈曰。去來世三種。釋曰,F世法非至得但現世。若過去未來法非至得。各有三世。偈曰。欲等無垢有。釋曰。亦有三種非至。欲界法非至得;蛟谟纭;蛟谏珶o色界。如此色界無色界無流界。非至得亦爾。無有非至得是無流。何故如此。偈曰。許圣道非至。凡夫性。釋曰。如發(fā)慧阿毗達磨藏說。何法名凡夫性。非至得圣法。非至得即是非至。若非至圣法。是凡夫性。凡夫性不應成無流。不得何圣法。一切圣法不別說故。非至得者。離實有得。若不爾。佛世尊與聲聞獨覺性不相應故。應不成圣。若爾應作決定說。定非至得圣法。不應說定言。何以故。是直文句能為決定。譬如說人食水食風。有余師說。不得苦法智忍及俱起法。名凡夫性。亦不可說由舍此還成凡夫。何以故。此苦法智忍。及俱起法。非至得永滅除故。若爾苦法智忍。及俱起法。亦有三性。非至得何法。一切。若爾如前難過失更至亦如前救。若爾立文句之功此復何用。若立如此則為最勝。如經部師所說。經部執(zhí)云何。若未曾起圣法相續(xù)。名凡夫性。復次此非至云何。滅是法是非至得。偈曰。由至度余地則舍。釋曰。如非至得圣道名凡夫性。由至得圣道。即舍凡夫性;蛴啥扔嗟。所余諸法非至。應如此思。非至非至若生起。非至至若斷。說舍非至。非至及至。為更有至非至不。此二各各有二。若爾于至非至。有無窮過失。無無窮過失。更互相應。故法若生以自體為第三生。第一本法。第二本法至得。第三至得至得。此中由至得生相續(xù)。與本法相應。及與至得至得相應。由至得至得生相續(xù)。但與至得相應。若作如此是本法以自體為第三。若善若染污。于第二剎那有三至得生。復有三同隨至得俱生。合成六。于第三剎那第一第二剎那所生諸法。有九大至得。共同隨至得。成十八物。如此后后增長生故。諸至得流。一切過去未來。大惑小惑剎那。一切生得善剎那。共相應及俱生法至得。無始無終輪轉生死眾生中。隨一眾生。剎那剎那起成無邊物。隨一一諸眾生身。相續(xù)剎那亦如此。今諸至得。最大集會希有生起。唯有一德。謂不相礙。故得處所。若不爾。于一人虛空亦非其器。何況第二。何法名同分。偈曰。同分眾生等。釋曰。有物名同分。謂眾生等類。于阿毗達磨藏說此。名謂聚同分。此有不異異。不異謂一切眾生與眾生同分。隨一眾生同分。于一切眾生悉有故。異謂是一切眾生同分。由界地道雜生男女優(yōu)婆塞比丘有學無學等差別。各不相應故。亦有法同分。由陰入界等故。不異如前。若無聚同分。非別有實物。于眾生由種種別類更互不同。此亦眾生。彼亦眾生。如此同智。及同言說。不應得成。陰等同智及同言說亦爾。有退亦生。不舍聚同分。不得同分。不立此成四句。第一句者。從此退于中更受生。第二句者。入正定聚。何以故。此人舍凡夫聚同分。得圣人聚同分。第三句者。由度余道。第四句者。除前三句。若有實物。名凡夫同分。何用別立凡夫性。何以故。若離人同分。無別人性可分別。復次世間亦不曾見有人同分法。以無色故。智慧亦不能分別眾生生類不異。但許如此眾生同分。若實有。于中何所能作。復次云何不許非眾生有同分。如舍利谷麥豆波那婆庵羅鐵金等。自性類等故。如此等同分更互有異。云何可說不異同分。若爾鞞世師外道。由此執(zhí)得顯成。何以故。此執(zhí)即是鞞世師悉檀。彼立六句義中。此執(zhí)是同異句義。由此法于不同物中生起同智。說名同異。毗婆沙師說。彼執(zhí)有異。彼謂同異唯是一物遍在多物。眾生同分則不爾。若顯成若不顯成。實有同分。由經所證。佛世尊說。若此人還成此類。謂于人聚同分實有如此說。非說別有物。若爾此經所顯同分是何法。是有為法。如此生起。于中假說人天等。如說舍利谷等同分。如此義非毗婆沙師所贊許。何法名無想有。偈曰。無想于彼天。能滅心心法。釋曰。于無想眾生天中受生。有法能遮滅彼心及心法。此說名無想有。由此法心及心法。于未來中暫時不起。于生無有功能。如堰遏江水。此法一向。偈曰。果報。釋曰。此是何業(yè)果報。無想定業(yè)于何處眾生有此無想天。偈曰。諸廣果。釋曰。有諸天名廣果。于彼一處有眾生名無想天。如初定中間。彼眾生為一向無想。為或暫一時有想故名無想。有時有想。謂受生時退墮時。于長時起想故。彼眾生從此處方退墮。經言如此。于彼眾生如久時熟眠覺起。即便退墮。必欲界受生。更無余處。由宿世定業(yè)功能盡故。不能生長未曾有業(yè)故。譬如放箭速疾勢盡故即便墮地。若眾生必應生彼天。此眾生定有欲界后報業(yè)。譬如北鳩婁必有生天后報業(yè)。阿毗達磨藏說。何者為二三摩跋提無想定及滅想受定。何法名無想定。如前所說。無想有能滅心心法偈曰。如此無想定。釋曰。無想觀行人。定名無想定。又此定無想。名無想定。此定能遮滅心及心法。是如此言所引。此定在何處。偈曰。后定。釋曰。最后定。謂第四定最上品。此定于中相應。非于余地何用修此定。偈曰。欲解脫。釋曰。諸外觀行人。執(zhí)此定為決定出離。是故由求解脫故。修習此定。無想有是果報故。成無記法此定偈曰。善。釋曰。此無想定一向是。善此定于無想天五陰為果報。若善于三報位中是何位。偈曰。必有生報。釋曰。此定唯生報。非現報及后報。亦非不定報。若人已生起此定。后更退失。彼說此人必還更得受無想天生。是故若人得此定。必不得入正定聚。此定但凡夫所得。偈曰。非圣。釋曰。圣人不得修習此定。彼見此定如見深坑。何以故。若人于此定起解脫心乃修此定。圣人于生死不起解脫心。圣人若已得第四定。為于過去未來得此定。不猶如諸定非圣亦不得。何以故。此定若已曾數數所習。大功用所成故。又無心故。偈曰。一世得。釋曰。但一時得。謂現在得。如波羅提木叉戒。得此定于第二剎那有過去至得。乃至未舍此定。無心故于未來無修。今滅心定其相云何。偈曰。滅定亦如此。釋曰。如無想定。無心定亦如此。如此言引何義。能滅心及心法。此二定異相云何。此定偈曰。為靜住。釋曰。寂靜住想為思惟先故。圣人修此定。彼定解脫想為思惟先。彼與第四定同地。此定偈曰。有頂。釋曰。此定以非想非非想為地。此定偈曰。善。釋曰。此定必是善。無染污故。非無記。雖復是善。偈曰二報不定。釋曰。此定由二因有二報;蛏鷪蠡蚝髨蟆S袝r于果報不定有時無果報。若得定人般涅槃。此定于有頂以四陰為果報。此定一向。偈曰。唯圣。釋曰。但圣人能得此定非凡夫。何以故。凡夫不能得修此定。怖畏斷絕故。又由圣道力所生起故。云何如此。于中生現世涅槃愿樂故。此定雖是圣人所得。非離欲所得云何得。偈曰。由修得。釋曰。此定由修習力得。非過去得。未來不可修。由心力強故成。若爾于佛世尊。亦由修習得耶不。云何。偈曰。菩提得。釋曰。諸佛世尊。與盡智同時得此定。何以故。諸佛無有一德由功用得。由一切圓德現前。皆隨佛欲成故。是故一切功德。于佛悉是離欲所得。若爾先未生滅心定。于盡智時。佛世尊云何成俱解脫人。得成如于已生。此中得自在故。西國諸師說。菩薩在有學位。先已生此定。后方得菩提。云何不許如此。若爾與大德優(yōu)波掘多所造道理足論。彼順成證。彼論說。先已起滅想受定。后方得盡智。應說如來如此。偈曰。非前。釋曰。罽賓國毗婆沙師說。先入無心定后得盡智。是義不然。何以故偈曰。三十四念得故。釋曰。彼說三十四心剎那中菩薩得無上菩提。在四諦觀有十六心剎那。于離欲有頂有十八心剎那。為除有頂九分惑。由修九品次第道九品解脫道故。合此心足三十四剎那。菩薩先已離欲無所有處。后方入正定聚。下地諸惑不復更除滅。是故于此中間不同類心不生起故。無道理得入滅心定。此何所為。若于中間不同類心生起現前。有更起心。諸菩薩無更起心。實如此無更起心。不由無流道不更起。若爾立不更起。云何佛說。我未壞金剛座。乃至未得諸流盡。如此意無改故。是故說無更起。于一坐時一切事究竟故。此義如前。是外國諸師所說。若此二定。多種別異相。偈曰。二依欲色。釋曰。此二定。謂無想定無心定。依欲色二界修得。若人不許于色界修得無色定。是伽蘭他。于此人相違;驎r色有不成有。此中有五種判。一色界眾生。二有想諸天。住于不同分心。三入無想定。四入無心定。五無想諸天。已得無想天生。各是彼有。由此文句。是故此二定。決定依止欲色二界。此中是二定差別。偈曰。滅定初人道。釋曰。此滅心定。初于人道中修得已。昔經退人后方于色界修得。于滅心定為退不說有。若不爾。則與大德優(yōu)陀夷經相違經言凈命。有諸比丘。在正法內。具清凈戒。具清凈定。具清凈慧。是人數數入觀。修滅想受定。數數出觀。則有是處。應如實知。此人于現法。先若不得知已根。及于臨死時。由身破滅故。過段食諸天。隨一意生諸天中。或于中受生。此人于中生已。數數入無心定觀。不更出此定。無有是處。應如實知。此中意生天者。世尊說是色界。是定與有頂相應。若人得此定不退。云何得于色界受生。有余部執(zhí)。此滅心定。以第四定為地。于此部若離退墮。是義亦成。是義不得成。謂無心定。以第四定為地。何以故。由經言故。經說有九種次第定。若有如此決定超越定云何得成此定次第決定。約初學人。若觀行人。已至定自在位超越亦得。修如此二定。約地有差別。一以第四定為地。一以有頂為地。復由加行有異。謂解脫靜住想。為思惟先所修習故。復由相續(xù)有異。謂生在凡夫圣人相續(xù)中故。復由果有異。謂無想有及有頂為果故。復由受報有異。謂定受報不定受報。及二受報故。復由初生有異。謂于二界。及于人道初生故。云何此二定。同滅離心及心法為自性。說第一為無想定。說第二為滅想受定。由違逆想違逆想受故。此二修觀得成。譬如于他心通中亦知他受等。但說名知他心通。今云何從久久時滅心后更生心。毗婆沙師說。雖復過去。以是有故。是故前滅成后次第緣。有余師說。云何于無色界生眾生。色久久時斷盡。后時更生色。此色定從心生。不從色生。若爾心亦從此有根身更生。不從心生。何以故。此二更互為種子。謂心及有根身。宿舊諸師皆說如此。大德婆須蜜多羅。于問中說。若人執(zhí)滅心定無心。此人則有如此失。我今執(zhí)滅心定有心。大德瞿沙說。此執(zhí)不然。若識有從三和合有觸。佛世尊說。依觸生受想作意等。是故于此定中想受等法不應滅。若汝言佛世尊說緣受生愛。今有受于阿羅漢愛不生。如此于無心定雖復有觸。受想等不生。是義不然。有簡別故。緣無明觸所生受則貪愛生起。于生受中不簡別觸。是故此義不平。是故毗婆沙師說。滅想受三摩跋提。必定無心。若無心云何成三摩跋提。由成立四大平等義。復由三摩跋提心故至此定。此二定為由實物有。為由假名有。彼說實有物。由能遮礙心相續(xù)生故。是義不然。由三摩跋提心此心。相續(xù)斷故。三摩跋提心與余心相違生起。由此心生起。于中間時唯余心不生起為相故。無有別物。此定能引與余識相違。相續(xù)為依止故。名三摩跋提。此定唯心心法不起為相若觀行人出定。此定先無后無故。此定假說名有為。復次此定唯能令依止如此平等故。名三摩跋提。應知無想有亦如此。此定但心于此位中與心生起相違。此心唯不起。假說為無想。有毗婆沙師不說如此。彼執(zhí)實有物
- 上一篇:阿毗達磨俱舍釋論 第二卷
- 下一篇:阿毗達磨俱舍釋論 第四卷
- 楞嚴經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法品
- 《地藏經》開經偈
- 楞嚴經白話文卷二
- 《華嚴經》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
- 楞嚴經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經白話文卷三
- 楞嚴經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經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經白話文卷十
- 楞嚴經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圓覺經講的是什么內容?圓覺經概說
- 《大寶積經》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經是怎么來的?楞嚴經的由來故事
- 佛經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講記
- 念地藏經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經》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經是大乘經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偈頌:人生在世間,應實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經》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誰翻譯的?心經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注音版
- 法華經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的解讀
- 《心經》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
- 《父母恩重難報經》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經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八十華嚴
- 菩薩生地經注音版
- 從《壇經》片段,瞻仰學習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